我国自主研发一类新药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我国自主研发一类新药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我国自主研发一类新药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我国自主研发一类新药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我国自主研发一类新药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自主研发一类新药分析报告从“十一五”起,国家启动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鼓 励新药自主研发。在“十一五”累计投入超过66亿元的基 础下,“十二五”新药创制专项投入进一步加大。巨大的 研发投入和全社会对新药创制的关注,使得中国新药创 制进展迅速。中药缺席一类新药盛宴这种情况与“中西并举”的思路相悖,不过,有3个 中药一类新药完成了临床试验,目前正在申报生产批件 阶段。20个获批原创一类新药中无中药品种,这似乎不符 合国家新药创制提出的“中西并举”的思路。根据“重大新 药创制”专项计划,有超过1/3的项目为中药项目,然而 中药开发整体缓慢,尽管研发的一类中药新药数量不少 ,但2006年以来尚无一类中药品种获批,大多数品种依 然长期停留在临床研究阶段。这一方面说明中药一类新 药的开发难度巨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中药的开发思路存 在一定问题。而值得关注的是,银杏内酯B注射液、人参皂苷Rd 注射液和注射用银杏叶3个中药一类新药均完成了临床 试验,目前正在申报生产批件阶段,有望获批。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受质疑的大背景下,开发高纯 度单一组分的中药注射剂有望重塑中药注射剂的形象, 也具备很好的市场前景。抗肿瘤药最受关注根据22大城市样本医院数据,抗肿瘤用药金额已超 过抗感染用药,成为最大类别用药市场。不过,该类药 物临床满意度依然偏低,疗效有限,不良反应依然较多 ,且新上市品种定价普遍过高,因此市场对于自主研发 的抗肿瘤新药非常期待。2006年以来,国内获批的我国自主研发一类抗肿瘤 新药共有5个,其中靶向用药共有4个,非靶向用药仅有 索普兴大的双环铂注射液。此外,主要针对化疗后粒细 胞减少症的药物石药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 激因子注射液,于2011年获准上市,商品名为津优力。2006年上市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商品名为安 柯瑞,由上海三维生物自主开发,具有全球知识产权。 安柯瑞利用肿瘤细胞内P53基因及其通路的异常,能特 异性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将其杀死。临床研究显示其安 全性和靶向性都很好,但适应症较窄(头颈部肿瘤)和 瘤内注射的给药方式阻碍了产品推广。同为2006年上市的碘131美托昔单抗商品名为利卡 汀,该产品被誉为第一个肝癌靶向抗肿瘤用药。由于中 国肝癌患者众多,且缺乏有效治疗方案,故产品一度备 受关注。利卡汀是一种放射免疫靶向药,通过I131发射 的射线的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以及抗体片段对目标抗 原结合封闭特定信号转导途径而实现治疗。利卡汀的推广并不尽如人意。首先,28800元/支的 超高定价且未进入医保让众多患者望而却步;其次,利 卡汀属于放射药,有效期非常短,患者用药必须从厂家 空运;第三,药品本身具有放射性,运输需要用铅盒, 且患者用药后长期具有放射性;最为重要的是,与常规 方案相比,利卡汀的临床疗效提升相对有限。因此,产 品尽管非常有特色,但市场接受度却极低。相比于前两个品种,尼妥珠单抗是更切合国际抗肿 瘤用药主流研发方向的创新用药。尼妥珠单抗商品名为 泰欣生,为百泰生物于2008年上市。该品为中国和古巴 联合开发的靶向抗肿瘤用药,被誉为全球第一个人源化 EGFR单抗药物。尽管其适应症主要为鼻咽癌,但已广 泛用于多种消化领域恶性肿瘤。与同类竞品西妥昔单抗 相比,泰欣生人源化程度更高,免疫原性等不良反应更 少,故市场前景不低于西妥昔单抗。盐酸埃克替尼则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 小分子靶向抗肿瘤用药,于2011年获批上市,商品名为 凯美纳。相比于生物药,对于国内而言,原创小分子化 药的难度更大。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技术长期被跨国 企业垄断,因此贝达药业凯美纳的上市,标志着我国对 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完全依赖进口的日子成为历史。目前 凯美纳主要定位于非小细胞肺癌,与主要竞品易瑞沙相 比,其日治疗费用降低1/3,且国内期临床显示两药 疗效接近,但凯美纳安全性更佳。抗感染药依然活跃全球抗感染用药市场日益萎缩,国内也在限抗令的 影响下份额缩小。但在中国经济和生活水平的背景下, 抗感染用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值得关注。2006年以来,获批的我国自主研发一类抗感染新药 有5个,包括2个抗厌氧菌用药、1个喹诺酮类抗生素、1 个抗病毒用药和1个病毒疫苗。2个获批的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类药物均具有较高 的临床价值,未来有望逐步替代其他同类产品的市场份 额。其中,南京圣和药业的左奥硝唑基于第三代硝基咪 唑类药物奥硝唑,为其左旋体。研究发现,奥硝唑的左 旋和右旋体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右 旋奥硝唑存在一定的神经毒性,因此开发单一左旋奥硝 唑有较大的临床价值。2009年左奥硝唑获批上市,其神 经毒性仅为奥硝唑的1/15,安全性更佳。豪森的吗啉硝唑于2013年获得了新药证书。相比于 左奥硝唑,其具有全新的化学结构,故创新难度更大。 吗啉硝唑定位为更新一代抗厌氧菌药物,宣称与前几代 硝基咪唑类药物相比,抗厌氧菌活性更强、起效更快、 耐受性更佳。上市前的临床研究也发现,其与奥硝唑相 比安全性更好。喹诺酮类药物依然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抗生素之一。 不过,近年来全球喹诺酮类药物的研发速度已明显放缓 ,罕有新上市的针对全身感染的该类药物上市。但中国 作为感染疾病大国,对新抗生素的需求依然迫切,2009 年上市的安妥沙星成为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制上市的喹诺 酮类药物。安妥沙星是上海药物所和安徽环球药业联合开发的 全新化学结构的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 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起效速度、安全性宣称优于现有 药物,故从总体上该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不过, 安妥沙星缺乏权威国际公认一线同类药物的大样本量对 比研究,且、期临床试验结果称其与左氧氟沙星在 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缺乏差异,这些问题将阻碍产品的 市场推广。抗病毒类药物有2个产品获批。帕拉米韦三水合物 氯化钠注射液定位为新一代抗流感病毒类药物,于2013 年获得生产批件,由广州南新生产,商品名为力纬。由 于流感高发,帕拉米韦的获批备受关注。有报道称帕拉 米韦注射液在疗效上优于奥司他韦,能够有效对抗耐奥 司他韦的流感病毒,主要针对流感危重病人和对其他神 经氨酸酶抑制剂疗效不佳的患者。然而,该产品是否完 全自主有较大争议。由于帕拉米韦化合物专利属于BioC ryst,于2000年研制成功,其后尽管产品开发有一定波 折,但依然于2011年在日本获批。由于原研产品化合物 专利已经过期,因此国内研发方优选帕拉米韦三水合物 晶型并获得了专利,故该专利应该属于晶型专利。另一 个获批的药物是2011年沃森生物上市的冻干A、C群脑 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商品名为美宁安。多领域现首个自主原创药除了抗肿瘤和抗感染两大领域,其余领域尽管我国 自主原创一类新药数量有限,但多个领域诞生了首个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产品。消化领域最值得关注的产品无疑是幽门螺杆菌疫苗。由康卫 和三军医大共同研制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于2009 年获得新药证书。现有研究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与慢性 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如果从 根本上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将极大程度减少消化系统疾 病的发生。而现有的以三联治疗为代表的抗感染治疗效 果不佳,且容易出现耐药。因此业内普遍认为,如果幽 门螺杆菌疫苗成功上市,其价值不亚于宫颈癌疫苗。然 而遗憾的是,该品种获得新药证书至今已接近5年,上 市却依然遥遥无期。笔者认为,由于幽门螺杆菌疫苗已 经获得新药证书,从产品本身而言应该问题不大,但该 产品产业化可能存在较大问题。此外,研究公司资金困 难、股权纠纷等问题陆续曝出,也无益于产品的尽早上 市。另一个获批的消化领域药物属于疫苗制品,2011年 由厦门万泰沧海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 )是全球第一个获批的戊肝疫苗。有报道称,我国戊肝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发病率已经超过 甲型肝炎,故戊肝疫苗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但短期内 ,由于社会对戊肝的认识有限,产品市场规模还难以迅 速放大。循环领域2006年以来有3个自主一类新药获批,其中ARB类 药物艾力沙坦酯片最值得期待。艾力沙坦酯片属于新分 子实体,是国内第一个自主研制上市的ARB类药物,原 研方为上海艾力斯(信立泰已购买其专利,价格高达3. 3亿元)。临床研究显示,与氯沙坦钾相比,艾力沙坦 酯降压效果类似,但起效更快,且降压一致性更好,波 动更小。产品转让给信立泰是很好的选择,信立泰长期 在心内科推广泰嘉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可以为艾力沙坦 酯片的市场推广提供一定的保证。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商品名为普佑克,是天士力 于2011年上市的一类新药。普佑克是世界首个采用CHO 细胞技术开发的重组人尿激酶,用于由血栓引起的急性 心肌梗死的治疗,并有治疗外周血管血栓及由血栓引起 的缺血性组织坏死类疾病的应用前景。不过,国外已经 具有以其他方式开发的重组人尿激酶,故原创性有限, 且该品与国外上市同类药物相比的优势还有待确定。另一个一类新药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原研方是 深圳奥萨,该品属于全球首创复方制剂。由于叶酸可以 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降压药依那普利联合可 以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神经、感觉、自身免疫和皮肤领域艾瑞昔布片是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类非甾 体抗炎药,于2011年获批上市,原研方为恒瑞。非甾体 抗炎药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解热镇痛消炎药物,然而这 类药物普遍有胃肠道副反应,仅有COX-2抑制剂理论上 无胃肠不良反应。上市的该类药物目前仅有西乐葆一个 口服品种,因此艾瑞昔布上市后将直接与西乐葆形成竞 争。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用于治疗老年黄斑病变(AMD ),是康弘药业的一类生物新药,于2013年获批。AM D在中国的知晓率还较低,但其全球用药市场发展迅速 ,其中雷珠单抗全球销售额已超过30亿美元。康柏西普 作用机理与雷珠单抗类似,都是通过抑制VEGF治疗AM D,作为全球第二个上市的该类药物,其市场前景可期 。艾拉莫德片属于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 ),由先声药业在全球首家上市,商品名为艾得辛。与 现有的DMARD药物相比,艾拉莫德起效迅速且副作用 较小,在中国类风湿关节炎依然主要使用DMARD的背 景下,具有不错的市场前景。但需要指出的是,该产品 虽是先声全球首家上市,但该品种最早是由日本研制, 并于2012年在日本获批,因此原创性受到一定质疑。注射用海姆泊芬是复旦张江研制的新分子实体药物 ,属于光动力药物,临床用于常见皮肤病鲜红斑痣。临 床研究发现,与其他光动力药物相比,海姆泊芬的光敏 毒性明显降低。简析我国自主原创一类新药上市表现市场认可代表:优诺安、泰欣生、凯美纳优诺安(左奥硝唑)是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类药物 ,为临床一线抗厌氧菌用药奥硝唑的左旋体。相比于奥 硝唑,优诺安安全性更佳,加上作为原研药,独家定价 招标,故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因此,在限抗令同类产 品销量降低的背景下,优诺安逆势增长。2013年前三季 度,样本医院左奥硝唑销售额为2411万元,销售额已超 过2012年全年。靶向抗肿瘤用药泰欣生和凯美纳分别于2008年和2 011年获批上市,两个产品均定位为临床一线靶向治疗 药物,上市后均销量增速很快,远高于同类竞品。产品取得成功的原因至少包括如下4点:上市临床研究覆盖了国内一线肿瘤相关医院,试验结 果得到国内专家认可;产品定位清晰,与主要竞品有明显区隔性优势,泰欣 生与西妥昔单抗相比人源化程度更高,免疫原性问题更 少,凯美纳安全性则优于吉非替尼;定价更符合中国国情,患者更容易接受;国内原创药获得医生支持。潜力巨大代表:恒扬、津优力恒扬通用名为“艾瑞昔布”,为市场上仅有的两个CO X-2抑制剂类口服镇痛药物之一。恒扬只有塞来昔布( 西乐葆)一个同类竞品,根据样本医院销售数据,塞来 昔布2013年前三季度销售额达1.16亿元,恒扬无疑将瓜 分塞来昔布的市场。样本医院2013年前三季度艾瑞昔布 销售额为236万元,但增长迅速,同比增速超过100%。艾瑞昔布由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进行化合物 的设计合成和初步活性评价,恒瑞医药则负责动物评价试 验及后续的研发工作,从研发、临床、获批历时超过12 年。津优力通用名为聚乙二醇化粒细胞刺激因子。作为 长效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普通GSCF相比 ,津优力大幅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顺应性,并降低 不良反应。由于GCSF市场规模巨大,因此长效产品前 景非常可观。尽管2012年才上市,但2013年前三季度 津优力样本医院销售额即达到262万元。商品名:津优力通用名: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英文名称: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 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PEG-rhG-CSF) for In jection生产商:石药集团有限公司我国第一个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 。非髓性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会发生有临床意义发热性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抑制骨髓的抗肿瘤药治疗时,使用本 品可降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引起的感染发生率。未达预期代表:利卡汀、安柯瑞、优朋利卡汀和安柯瑞都是2006年就获批的新型抗肿瘤用 药,在中国抗肿瘤用药市场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两个 品种经过超过7年的市场培育,销售却都非常惨淡。201 3年前三季度两个品种22大城市样本医院销售额分别仅 为170万元和213万元,甚至较2012年有所降低。利卡 汀运输、使用等都非常不便,加之高昂的定价,让患者 望而却步;安柯瑞则是适应症窄,尤其是瘤内注射适用 于肿瘤较为明显的人群,而这类人群本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