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周日考试3.20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与一些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如设计、摄影等相比,书法的审美评价有一个清晰、成熟的标准和参照系,那就是历朝历代经典的书法范本。众多传统范本本身存在多元化的风格趋向,并不是每一种风格都适合每一个现代人,只有选择最符合自身气质与审美的范本入手,才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理想的书法启蒙教育,应该是给学习者开列一个由三至五种不同审美类型的范本组成的“帖目”,由学习者根据自身喜好来判断、选择一种最契合的风格。与此同时,如果范本的内容本身也是文史经典,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就更好了。还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范本都具有通向行书、草书或者其他字体的可能性。如果只是当作修养,传统所谓的欧、颜、柳、赵都是可取的范本,但如果考虑到学习者日后可能进行专业的书法学习与创作,则入手时所选择的范本就要细加斟酌。当然,即便日后从事专业的篆书和隶书创作,楷书和行书的训练也是必需的基础和必经的阶段。以唐楷而论,如果日后要进入行书及其他字体的学习,则应该考虑在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张旭等书家中选择,而不宜从欧阳询、柳公权、薛稷等入手。究其原因,是因为虞世南的书法尚在唐楷严谨的“法度”形成的早期,一些笔法与晋人楷书更加接近,因此他的楷书与晋人行书的接续更加自然。此外,虞世南尚有摹本兰亭序传世,学习一段时间其楷书后,过渡至虞摹本兰亭序或者虞世南之甥陆柬之的文赋来学习行书都是不错的选择。褚遂良亦然。他的楷书灵动飘逸,甚至略有行书的笔意,而褚遂良也有临本兰亭序传世,从其楷书转入此帖也顺理成章。颜真卿的楷书和行书俱佳,楷书从颜入手者,学习行书时自当选择其本人的祭侄文稿这“天下第二行书”或是争座位帖等其他刻本,也可不必经过“兰亭”一路秀美的风格了。欧体、柳体则不然。这两家虽然也有行书法帖传世,但他们的行书笔画迟滞、连带生硬,摆脱不掉楷书的笔法,水准较其楷书大为逊色。尽管从他们的楷书风格来看似乎与兰亭序相类,但我们却没有见到欧、柳诸家临摹的兰亭序,原因或许在于这两家楷书过多使用提按笔法,强化起笔和收笔处的装饰性,在章法上讲求横有行、竖成列,是唐人所尚“法度”的顶峰,而这恰恰与行书的品性不符。因此,如果初学者从这两家入手,很可能停留在唐楷装饰性的细枝末节上,从而影响日后对于行书特质的把握。如果说楷书学习是为了通向行书等其他字体,那么,是不是直接从元以后的一些行书大家,比如赵孟頫、文徵明等人的楷书入手更好?其实不然。书法学习学“流”更应重“源”。如果我们把中国书法史比作一条长河,从王羲之、王献之到褚遂良、颜真卿,这些经典书家及其作品大约相当于这条河流的源头。从“宋四家”开始,后世无论哪个朝代都要学习这些经典,赵孟頫、文徵明等也不例外,只是他们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书写习惯、所在时代的审美风尚等,这些附加在作品之上的因素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分辨。因此对于书法史这条长河来说,他们乃至何绍基等清人的作品只是“流”而不是“源”,学习“流”永远不会超过“流”,而欲想取法乎上,还必须回到“源”中去寻找智慧。(摘编自祝帅学书当溯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历朝历代经典的书法范本虽然数量众多,本身存在多元化的风格趋向,但其却为书法的审美评价提供了一个清晰、成熟的标准和参照系。b每一个现代人初学书法时想要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选择最符合自身气质与审美的且内容是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的文史经典的范本。c并不是每一种风格都适合每一个现代人,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喜好,从教育者给开列的不同审美类型的范本组成的“帖目”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的使用。d学习者如日后能进行专业的书法学习与创作,则选择的入手时范文就要慎重,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范本都具有通向行书、草书或者其它字体的可能性。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以学习唐楷而论,应从虞世南入手,主要是因为虞世南的书法尚在唐楷严谨的“法度”形成的早期,没有笔法的限制。b褚遂良的楷书灵动飘逸,甚至略有行书的笔意,也有摹本兰亭序传世,初学者从其楷书转入此贴也顺理成章。c欧阳询、柳公权的行书笔画迟滞、连带生硬,摆脱不掉楷书的笔法,因此,日后要进入行书及其它字体的学习的人不宜从这两家入手。d欧、柳两家楷书过多使用提按笔法,强行起笔和手笔处的装饰性,在章法上讲求横有行、竖成列,这恰恰与行书的品性不符。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直接从元以后的一些行书大家,比如赵孟頫、文徵明等人的楷书入手,然后再通向行书等其它字体,并不是更好的做法。b从“宋四家”开始,后世无论哪个朝代都要学习王羲之、王献之到褚遂良、颜真卿所代表的经典,因为这大约是中国书法史这条河流的源头。c由于后代名家在他们的书法中会加入自己的书写习惯、所在时代的审美风尚等,这就使学习者对其书法中传承经典的特点难以分辨。d对于书法史这条长河来说,学习者要分清“流”和“源”的关系,“源”是基础,学习者应取法乎上,回到“源”中去寻找智慧。二、课外文言文(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辈为郎官,朋党辉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徘戏,后召藩,坚不去,曰:“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后果败。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四年冬,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自然帑藏充羡,稼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伏愿宫室舆马,衣服器玩,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则天下幸甚。”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时河东节度使王锷用钱数千万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兼相”字,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藩为相材能不及裴垍,孤峻颇后韦贯之,然人物清规,亦其流也。(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注帑:收藏钱财的府库。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尤:责怪b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勖:勉励c此固深期于卿等也 期:约定d“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 寝:搁置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李藩忠直敢谏和清正自持的一组是()a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 仲舒辈好为讹语徘戏,后召藩,坚不去b藩性忠荩,事无不言 日又暮,何暇别作奏!c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d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 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官王仲舒、韦成季等人结成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并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尽管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却不愿与他们交往。b李藩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上行下效,奢侈成风,舍本逐末,造成国贫家困,盗贼纷起。所以力谏皇上减省用度,以示崇尚节俭。c河东节度使王锷重金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尽管皇上已下旨让中书省拟诏批准,但李藩认为不可,并在形势紧迫的情况下力阻此事。d裴垍认为李藩有宰相的气度,向皇上推荐重用李藩。李藩任宰相,虽然才能不如裴垍,但和裴垍一样清正自持,不像韦贯之那样待人傲慢苛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金圣叹先生传清廖燕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话,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砍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注排:批驳。权子母:“子”为利息,“母”为本金,“权子母”意为借贷生息。鼎革:指明清易代。 两“喟然叹曰”,一见于论语子罕,颜渊感叹孔子伟大,育人有方,是“叹圣”;一见于论语 先进,孔子赞叹诸弟子独曾点志向与自己一致,是“圣叹”。金针:比喻作诗文秘法。度,授与。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善衡文评书衡:评论b斫山固侠者流 固:本来c吾已为君遣之矣 遣:派遣d顾不伟耶 顾:难道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语斫山曰 今君乃亡赵走燕b子则为君助灯火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c因为诗吊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先生遂以为戒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圣叹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他非常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b王斫山拿一千两银子给金圣叹,可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就被他挥霍一空了。王斫山竟没当回事。足见王斫山为人侠义,也可看出金圣叹为人洒脱。c金圣叹所作的评论并不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他的著述多到十万多字,但是只有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几种是有价值的。d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最出名的人有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县的吴见思、许庶庵等人,他们至今受到人们的称赞,说明金圣叹的影响极大。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2) 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三诗词鉴赏(22分)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1) 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2)全诗表现“凄凉”之情。请简析颈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6分)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答钟弱翁宋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注牧童,放牛的孩子,宋代人,姓名,生平不详。横野:辽阔的原野。弄:相合。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本诗描绘了什么景色?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_四、语言表达提(15分)13以“科学精神的光芒”为开头重组下面句子,要求调整语序,不添、漏内容。(4分)伴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诸如环境、生态、伦理等问题,固然凸显了强化人之精神课题的重要,但并没有因之使科学精神的光芒有所黯淡。答:科学精神的光芒_。14把下面6个句子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美并不是一种需求,而是一种狂喜。_;她不是蕴含在褶皱树皮下的汁液,也不是利爪下垂死的鸟儿,她是一座永远绽放花朵的花园,一群永远翱翔苍穹的天使。她不是你们想看到的样子虽掩住耳朵也能听到的旋律她不是干渴的嘴唇,也不是伸出的空手而是你们虽闭上眼睛也能看到的样子也不是你们想听到的乐曲而是一颗滚烫的心,一个愉悦的灵魂15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画线句在语序、语意等方面有一些不当之处,请你找出三处,在横线上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5分)北京奥运会“八金王”、14枚奥运金牌得主菲尔普斯被抓拍到吸食大麻的照片;立刻让偶像走下神坛,菲尔普斯发表道歉声明并承认了吸毒事实。尽管23岁的菲尔普斯在游泳池中取得了成功。但却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感到惭愧的事,这辜负了人们对我的期望。为此,他感到抱歉,并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再次发生。(1)_(2)_(3)_五、写作(6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块石头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主人迟疑片刻后收下了这块石头,然后把糖“卖”给了他。杂货铺老板没有用成年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宽容维护了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理解影响了我终生。”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展开想象,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内。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高二年级周日考试3.20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与一些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如设计、摄影等相比,书法的审美评价有一个清晰、成熟的标准和参照系,那就是历朝历代经典的书法范本。众多传统范本本身存在多元化的风格趋向,并不是每一种风格都适合每一个现代人,只有选择最符合自身气质与审美的范本入手,才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理想的书法启蒙教育,应该是给学习者开列一个由三至五种不同审美类型的范本组成的“帖目”,由学习者根据自身喜好来判断、选择一种最契合的风格。与此同时,如果范本的内容本身也是文史经典,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就更好了。还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范本都具有通向行书、草书或者其他字体的可能性。如果只是当作修养,传统所谓的欧、颜、柳、赵都是可取的范本,但如果考虑到学习者日后可能进行专业的书法学习与创作,则入手时所选择的范本就要细加斟酌。当然,即便日后从事专业的篆书和隶书创作,楷书和行书的训练也是必需的基础和必经的阶段。以唐楷而论,如果日后要进入行书及其他字体的学习,则应该考虑在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张旭等书家中选择,而不宜从欧阳询、柳公权、薛稷等入手。究其原因,是因为虞世南的书法尚在唐楷严谨的“法度”形成的早期,一些笔法与晋人楷书更加接近,因此他的楷书与晋人行书的接续更加自然。此外,虞世南尚有摹本兰亭序传世,学习一段时间其楷书后,过渡至虞摹本兰亭序或者虞世南之甥陆柬之的文赋来学习行书都是不错的选择。褚遂良亦然。他的楷书灵动飘逸,甚至略有行书的笔意,而褚遂良也有临本兰亭序传世,从其楷书转入此帖也顺理成章。颜真卿的楷书和行书俱佳,楷书从颜入手者,学习行书时自当选择其本人的祭侄文稿这“天下第二行书”或是争座位帖等其他刻本,也可不必经过“兰亭”一路秀美的风格了。欧体、柳体则不然。这两家虽然也有行书法帖传世,但他们的行书笔画迟滞、连带生硬,摆脱不掉楷书的笔法,水准较其楷书大为逊色。尽管从他们的楷书风格来看似乎与兰亭序相类,但我们却没有见到欧、柳诸家临摹的兰亭序,原因或许在于这两家楷书过多使用提按笔法,强化起笔和收笔处的装饰性,在章法上讲求横有行、竖成列,是唐人所尚“法度”的顶峰,而这恰恰与行书的品性不符。因此,如果初学者从这两家入手,很可能停留在唐楷装饰性的细枝末节上,从而影响日后对于行书特质的把握。如果说楷书学习是为了通向行书等其他字体,那么,是不是直接从元以后的一些行书大家,比如赵孟頫、文徵明等人的楷书入手更好?其实不然。书法学习学“流”更应重“源”。如果我们把中国书法史比作一条长河,从王羲之、王献之到褚遂良、颜真卿,这些经典书家及其作品大约相当于这条河流的源头。从“宋四家”开始,后世无论哪个朝代都要学习这些经典,赵孟頫、文徵明等也不例外,只是他们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书写习惯、所在时代的审美风尚等,这些附加在作品之上的因素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分辨。因此对于书法史这条长河来说,他们乃至何绍基等清人的作品只是“流”而不是“源”,学习“流”永远不会超过“流”,而欲想取法乎上,还必须回到“源”中去寻找智慧。(摘编自祝帅学书当溯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历朝历代经典的书法范本虽然数量众多,本身存在多元化的风格趋向,但其却为书法的审美评价提供了一个清晰、成熟的标准和参照系。b每一个现代人初学书法时想要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选择最符合自身气质与审美的且内容是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的文史经典的范本。c并不是每一种风格都适合每一个现代人,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喜好,从教育者给开列的不同审美类型的范本组成的“帖目”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的使用。d学习者如日后能进行专业的书法学习与创作,则选择的入手时范文就要慎重,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范本都具有通向行书、草书或者其它字体的可能性。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以学习唐楷而论,应从虞世南入手,主要是因为虞世南的书法尚在唐楷严谨的“法度”形成的早期,没有笔法的限制。b褚遂良的楷书灵动飘逸,甚至略有行书的笔意,也有摹本兰亭序传世,初学者从其楷书转入此贴也顺理成章。c欧阳询、柳公权的行书笔画迟滞、连带生硬,摆脱不掉楷书的笔法,因此,日后要进入行书及其它字体的学习的人不宜从这两家入手。d欧、柳两家楷书过多使用提按笔法,强行起笔和手笔处的装饰性,在章法上讲求横有行、竖成列,这恰恰与行书的品性不符。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直接从元以后的一些行书大家,比如赵孟頫、文徵明等人的楷书入手,然后再通向行书等其它字体,并不是更好的做法。b从“宋四家”开始,后世无论哪个朝代都要学习王羲之、王献之到褚遂良、颜真卿所代表的经典,因为这大约是中国书法史这条河流的源头。c由于后代名家在他们的书法中会加入自己的书写习惯、所在时代的审美风尚等,这就使学习者对其书法中传承经典的特点难以分辨。d对于书法史这条长河来说,学习者要分清“流”和“源”的关系,“源”是基础,学习者应取法乎上,回到“源”中去寻找智慧。1.【参考答案】b“文史经典”可能“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但不是入选范本的必要条件。2.【参考答案】a原文“从唐楷而论”不是“从学习唐楷而论”,虞世南等人不是虞世南一个人。3.【参考答案】c从原文看,“使初学者难以分辨”的是“书写习惯、所在时代的审美风尚等”“这些附加在作品之上的因素”而不是“传承经典的特点”。二、课外文言文(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辈为郎官,朋党辉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徘戏,后召藩,坚不去,曰:“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后果败。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四年冬,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自然帑藏充羡,稼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伏愿宫室舆马,衣服器玩,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则天下幸甚。”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时河东节度使王锷用钱数千万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兼相”字,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藩为相材能不及裴垍,孤峻颇后韦贯之,然人物清规,亦其流也。(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注帑:收藏钱财的府库。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妻子怨尤之,晏如也尤:责怪b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勖:勉励c此固深期于卿等也 期:约定d“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 寝:搁置4【答案】c(期:期望)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李藩忠直敢谏和清正自持的一组是()a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仲舒辈好为讹语徘戏,后召藩,坚不去b藩性忠荩,事无不言日又暮,何暇别作奏!c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d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5【答案】a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官王仲舒、韦成季等人结成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并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尽管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却不愿与他们交往。b李藩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上行下效,奢侈成风,舍本逐末,造成国贫家困,盗贼纷起。所以力谏皇上减省用度,以示崇尚节俭。c河东节度使王锷重金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尽管皇上已下旨让中书省拟诏批准,但李藩认为不可,并在形势紧迫的情况下力阻此事。d裴垍认为李藩有宰相的气度,向皇上推荐重用李藩。李藩任宰相,虽然才能不如裴垍,但和裴垍一样清正自持,不像韦贯之那样待人傲慢苛刻。6【答案】d(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金圣叹先生传清廖燕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话,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砍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注排:批驳。权子母:“子”为利息,“母”为本金,“权子母”意为借贷生息。鼎革:指明清易代。两“喟然叹曰”,一见于论语子罕,颜渊感叹孔子伟大,育人有方,是“叹圣”;一见于论语 先进,孔子赞叹诸弟子独曾点志向与自己一致,是“圣叹”。金针:比喻作诗文秘法。度,授与。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善衡文评书衡:评论b斫山固侠者流 固:本来c吾已为君遣之矣 遣:派遣d顾不伟耶 顾:难道7【答案】c(打发掉。)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语斫山曰今君乃亡赵走燕b子则为君助灯火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c因为诗吊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先生遂以为戒若舍郑以为东道主8【答案】d(两句中“以”均为介词,把a.乃:副词,于是;副词,却 b为:介词,替;介词,对,向 c因:副词,于是,就;介词,通过。)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圣叹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他非常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b王斫山拿一千两银子给金圣叹,可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就被他挥霍一空了。王斫山竟没当回事。足见王斫山为人侠义,也可看出金圣叹为人洒脱。c金圣叹所作的评论并不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他的著述多到十万多字,但是只有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几种是有价值的。d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最出名的人有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县的吴见思、许庶庵等人,他们至今受到人们的称赞,说明金圣叹的影响极大。9【答案】c(原文说“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原文说“尤喜讲易多至十万余言”;原文说“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而不是说只有这几种有价值。)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_(2)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_10【答案】(1)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长叹,(他)也不予考虑。(考查点:“虽”“向时”“攒眉浩叹”“顾”。)(2) 虽然遭遇悲惨的灾祸,却并不是因为他犯了罪,有德行的人都为他悲伤。(考查点:“虽”“罹”“伤”,翻译语句不通顺扣一分。)参考译文: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当时有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先生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他在所住的地方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他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给别人看。每次到讲堂开设讲座,环顾四周的样子神采卓异,所有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所记载的内容,没有不被他评论的。议论纵横捭阖,自始至终都讲得极其透彻。座位下面听讲的僧俗侣众诸色人等崇拜到了极点,感叹说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见解。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赞许,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叹息,他也不予考虑。先生向来和王斫山交情最深,王斫山本来也是侠义的人,一天他拿一千两银子给先生,说:“先生拿这些钱去借贷生息,以后本金归还我,利息就给你补贴生活,行吗?”先生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刚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了。于是就对斫山说:“这些东西在先生家,只是增加您守财奴的名声罢了,我已经替您打发掉了。”王斫山笑了笑没当回事。明清易代后,先生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改名叫人瑞,字圣叹。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有人问“圣叹”二字是什么意义?先生说“论语有两次喟然叹曰,颜渊感叹孔子是叹圣,孔子赞叹弟子曾点是圣叹。我大概是曾点一类的人吧!”先生所评论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等书,根据次序编定为“六才子书”,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尤其爱好讲易,对“乾”、“坤”两卦的评述,多到十万多字。其它的评论还有很多,如今流传社会上的著作,只有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几种刊刻版本。传说先生在解读杜甫的诗时,他自己说有人在他的梦中传话说:“各种诗都可以评论,只是不能评论古诗十九首。”先生于是把这个梦作为戒律。后来因为醉酒不受拘束地谈青青河畔草一章,不久,就遭遇悲惨的灾祸。面对行刑时感叹道:“砍头是最痛苦的事,没想到我在无意中竟受到了这种痛苦。”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的人,算长洲毛宗岗、徐增,江苏武进县的吴见思、许庶庵等人最出名,到现在求学的人还称赞他们。曲江廖燕说:我读先生所评的各种书,标新立异,见解卓越,超乎常人所想,我感觉千百年来,到他这里才开拓出极有生气的一面。唉!多么优秀啊!虽然遭遇悲惨的灾祸,却并不是因为他犯了罪,有德行的人都为他悲伤。然而评价他的人说文章奥妙的秘诀,就是天地奥妙的秘诀,如果阐明得太透彻,不可避免会触犯鬼神的忌讳,这样看来先生的灾祸,大概也有一些致祸的原因啊!但是先生画龙点睛的评论,教人写作诗文的方法,使普天下后来求学的人,完全领悟写文章布局构思的方法,这是先生的功劳啊,这功劳又怎么会小呢!他的灾祸虽然冤屈一时,但是他的功劳确实为以后千年万代开拓了局面,难道不卓异吗!我路过吴门,去拜访先生的故居,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住处,于是我就写诗来凭吊先生,并写下像这样一篇关于他的生平大概的传记。(康熙三十五年(1696)作者至苏州,吊金圣叹,并为之作传。传中叙金圣叹生平甚简,于其“哭庙案”遭杀身之祸,闪烁其词,有所避忌,然亦可见其性情;主要内容是称赞其学问广博,评点诸书,别开生面,阐发作文之奥秘,开后世读书人之眼界,道出金圣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基本贡献。)三诗词鉴赏(22分)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2) 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2)全诗表现“凄凉”之情。请简析颈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6分)11、【答案】(1)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1分)“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1分)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首尾呼应。(1分)(2)用“萧萧”“惨惨”叠音词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之景,也写出了作者的凄凉心绪;“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萧萧”“惨惨”“惊”“压”,每处赏析1分)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答钟弱翁宋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注牧童,放牛的孩子,宋代人,姓名,生平不详。横野:辽阔的原野。弄:相合。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本诗描绘了什么景色?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_12【答案】诗中形象鲜明地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此诗意在劝诫钟弱翁淡泊名利,复归自然,过身无牵挂、怡然自得的生活。四、语言表达提(15分)13以“科学精神的光芒”为开头重组下面句子,要求调整语序,不添、漏内容。(4分)伴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诸如环境、生态、伦理等问题,固然凸显了强化人之精神课题的重要,但并没有因之使科学精神的光芒有所黯淡。答:科学精神的光芒_。【答案】并没有因伴随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凸显了强化人之精神课题的重要的诸如环境、生态、伦理等问题而有所黯淡。14把下面6个句子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美并不是一种需求,而是一种狂喜。_;她不是蕴含在褶皱树皮下的汁液,也不是利爪下垂死的鸟儿,她是一座永远绽放花朵的花园,一群永远翱翔苍穹的天使。她不是你们想看到的样子虽掩住耳朵也能听到的旋律她不是干渴的嘴唇,也不是伸出的空手而是你们虽闭上眼睛也能看到的样子也不是你们想听到的乐曲而是一颗滚烫的心,一个愉悦的灵魂【答案】(、三组搭配错一处扣2分,错两处不得分。)15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画线句在语序、语意等方面有一些不当之处,请你找出三处,在横线上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5分)北京奥运会“八金王”、14枚奥运金牌得主菲尔普斯被抓拍到吸食大麻的照片;立刻让偶像走下神坛,菲尔普斯发表道歉声明并承认了吸毒事实。尽管23岁的菲尔普斯在游泳池中取得了成功。但却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感到惭愧的事,这辜负了人们对我的期望。为此,他感到抱歉,并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再次发生。(1)_(2)_(3)_【答案】(1)改为“这位偶像立刻走下神坛”或补出主语:“这一事件”(2)改为“承认了吸毒事实并发表道歉声明”(3)改为“23岁的菲尔普斯尽管在游泳池中取得了成功”(4)改为“但却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感到遗憾的事”(5)改为“人们对他的期望”五、写作(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块石头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主人迟疑片刻后收下了这块石头,然后把糖“卖”给了他。杂货铺老板没有用成年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宽容维护了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理解影响了我终生。”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展开想象,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内。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向】近年来,有关道德修养、修身之道的话题,成为各类考试的热点。这既是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的需要,更是促进全民素质提高的需要。这类话题侧重于个体内心的感悟。“宽容”就属于这一类。如何看待宽容,需要我们有透彻心灵的认识和感悟。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使人愿意团结在你的周围。宽容也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就如一泓清泉浇灭怨艾嫉妒之火,还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宽容又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别人不经意冲撞了你,内心也会不安,你以宽容之心待人,就会增进彼此更多的信任和爱戴。宽容还是一种深厚的涵养,它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可以使你的心灵得到升华。这是我们对宽容所应有的认识和感悟。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宽容也要讲原则,要有“度”,对什么该宽容,对什么又不能宽容,应该有主见,不能让宽容变成纵容。【佳作赏读】宽容宽容是港湾,供我们的爱心停泊;宽容是缆绳,连接我们的友谊;宽容是纱网,滤掉我们的不和谐。我们期待宽容,在我们犯错误时,不知所措的我们总是希望对方的宽容能够使自己避免惩罚。有时我们如愿以偿,因为我们“有容乃大”。这时我们能够海纳百川,山高万仞,以一颗博大宽厚的慈心来对待一切的错误和不公,我们构造了宽容。有时我们惨遭惩戒,因为我们斤斤计较,这时我们心胸狭隘,锱铢必较,以尖刻的眼光和阴暗的心来对待一切所谓的敌意我们抛弃了宽容。抛弃宽容使我们提心吊胆,变得恐怖狰狞像魔鬼;构造宽容使我们心胸坦荡,变得仁慈温和像上帝。当然,我们希望自己居住在天堂。我们拥有宽容,因为仅仅期待别人的宽容是自私的,屠格涅夫说过:“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正因为我们需要宽容,我们才要去宽容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宽容带来的欢乐。伟大的钢琴家李斯特以他的宽容原谅了他的“学生”,博得了人们的尊敬,一度被传为佳话。拥有宽容是一种财富,宽容就像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能抚平人们心灵的创伤,给人们以宽慰和幸福。设想一下没有宽容的世界吧:人与人之间不宽容,互相猜忌、钩心斗角、大打出手,从此社会不再安定;国家之间的不宽容,战争爆发,战火连年,人民流离失所,从此地球不再安宁;民族间的不宽容,种族歧视,民族仇杀,种族对立,从此世界充满了不和谐的音符。试想一下,这样的世界充斥着冷漠与仇恨,我们如何生存?那是一种怎样的狭隘与阴暗?期待宽容,我们有颗爱心,每个人就有了美好的希望。构造宽容,我们享受着清新空气与温暖阳光,那将是一片海阔天空!【名师点评】本文先以形象的比喻阐述了自己对宽容的认识,取譬新颖,开篇就透视出对宽容的期盼之情。接着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条理清晰,由“期待宽容”到“拥有宽容”。在结构上采用了层进的手法,在说理上又重在强调“拥有宽容”的责任。事和理的结合,使文章虚实相济。语言清新流畅,同样也使文章增色不少。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董卓之入洛阳,卓婿中郎将牛辅屯陕,诩在辅军。卓败,辅又死,众恐惧,校尉李傕等欲解散。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众以为然,傕乃西攻长安。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是时将军段煨屯华阴,与诩同郡,遂去傕托煨。诩素知名,为煨军所望。煨内恐其见夺,而外奉诩礼甚备,诩愈不自安。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将行,或谓诩曰:“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诩曰:“煨性多疑,有忌诩意。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诩遂往,绣执子孙礼,煨果善视其家。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教学课件题目
- 新解读《GB-T 36436-2018信息技术 学习、教育和培训 简单课程编列XML绑定》
- 乐器英文课件游戏教学
- 防爆电气培训
- 生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车队汽车出租合同
-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腹痛急救护理查房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会计科目核心考点冲刺试卷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冲刺模拟试卷2025
- 动静脉内瘘感染护理查房记录
- 2024年益阳安化县医疗卫生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金色的鱼钩》学生版
- 四川省达川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标准)强奸私了协议书
- 2025年电梯安全管理员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福建省港口市场规模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赛码考试题库
- 2025年餐饮经理人岗位胜任力评估试题及答案
- 中石化班组管理办法
- 肿瘤患者健康宣教
-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