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安三中2015年春期末考高二年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考试范围:必修)本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 第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2著名史学家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 a.能否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b.能否加强中央集权 c.能否抵御外敌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3“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4 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评价的是( ) 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 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5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6.雅典政制(亚里士多德)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议事会认定一个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并把他交付给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来自阿罗珀刻村的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段材料说明 ( ) a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b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雅典法律制度已非常完善 d雅典提倡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7. 下面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8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9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 a注重形式和程序化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c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10从政治经济结构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 a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 c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 d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11“因为人类有某种程度的劣根性,需要有某种程度的慎重和不信任,但是人类本性中还有其他品质,证明某种尊重和信任是正确的。如果我们当中某些人的政治嫉妒所描述的图景与人类特性一模一样,推论就是人们没有充分的德行可以实行自治,只有专制政治的锁链才能阻止他们互相残杀。”基于这种认识,美国政治精英做出的政治设计是( ) a建立联邦制 b.确立共和制 c实行两院制 d.创建三权分立体制12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13“在激进的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着狭隘的农民意识;在基督上帝的外衣下,其实质反映的却是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这段话评论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4 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 该战之后 ( )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5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6据美国史学家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通史:“中国政府不得不支付惩罚性赔款,并且允许外国势力在他们的大使馆以及通往沿海的道路上驻军。”中国政府被“惩罚”主要是因为( ) a大量销毁外国鸦片 b拒绝列强的“修约”要求 c帮助朝鲜镇压起义 d听任义和团“扶清灭洋”17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有一点是胜于英国的。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铲除了封建帝制 b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 d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18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 ) a维新变法运动浪潮激荡全国 b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c五四运动启导了人民的觉悟 d国共合作推进了大革命的兴起1919世纪末纽约时报对某场战争的评价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场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 b战争引起列强对华的新一轮侵略 c君主立宪政体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d西学东渐将转到制度层面 20下图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二月革命 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21某传单上写道:“同志们!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时刻到来了,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这份传单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巴黎公社革命期间 b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c俄国七月事件期间 d俄国十月革命期间22有学者说:“俄国革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它是欧洲国家,然而它又超出欧洲之外,甚至与欧洲对立。”下列史实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有( ) 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革命指导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革命第一次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 a b c d23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该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24“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材料中“革命失败后”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辛亥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国民革命25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提出了“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错误言论,并且拒不悔改,称其言论与日政府主张相同。下列驳斥该错误言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 a电影及电视剧 b历史专著的相关描述和评论 c日本历史教科书的相关表述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图片26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c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27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d.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28. “周恩来、乔冠华等人不仅亲自与美国重庆战时新闻处费正清处长建立了朋友关系,而且还介绍了中共地下党员参加到美国的新闻机构中去开展工作,使战时新闻处成了中共与美方联系的一个成功的通道。”这一现象发生于( )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中苏关系破裂之后 d.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29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上海五国机制”30 新华网曾刊载文章指出:“十年的经历至少说明了一点,地球并没有按照美国极右势力的愿望旋转。”这表明( ) a美国彻底失去世界霸 b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世界经济全球化已形成 d世界政治多极化已形成南安三中2015年春期末考高二年历史学科试卷一、选择题答题卡(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第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31题15分,第32小题12分,第33/34小题13分,共40分。)31(13分)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近代中西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探究问题一:中国古代的政体与选官制度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请回答:(1) 分析材料一,“天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2分)(2) 材料二中的“这两种制度”各是什么?(2分)探究问题二:英美民主政治的评价下表是某中学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组别材料结论英国组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全球通史17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美国组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美国通过革命建立起的民主政体,是世界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之一。请回答:(3)有同学认为,英国组的材料不足以得出最后的结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充相关的史实。(2分)指出美国组材料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表现。(2分)(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看法。(2分)32.(16分)近代西方代议制是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主权的政府,政府实行分权统治,相互制衡,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多数人或任何个人专断的政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近代英国和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材料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两种政权结构模式反映了两国政治制度的何种差异?(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在英美两国政体中,国家元首的地位、政府首脑与议会的关系两方面有何区别。(4分)(3)结合所学知识,与雅典政体相比,你认为美政体有何创新之处?(4分) (4)材料三所示两种政体在组织原则有什么不同?(2分)(5) 从中外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哪些认识?(2分) 33(11分)二战后,美国与欧洲的关系经历了多次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乱。我们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此外,任何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图增长人类痛苦的政府、政党或集团,都将遭到美国的反对。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材料二一项帮助东欧的无形的(新)马歇尔计划(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甚至更多)正在形成。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640亿美元)启动了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的西欧经济之后40多年,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制定,以促进东欧的变革。新援助战略的明确内涵是将大量资金注放东欧,使其成为恢复混乱经济的样版,以重新启动苏联国内的改革进程。这种改革旨在促进从失调的控制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 美国世界箴言(1991年4月刊)材料三(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摘自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战略意图?(3分)为达到此目的,美国在政治上、军事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新马歇尔计划”所反映的美国战略意图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2分)(3)概述材料三的核心思想。(2分)并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2分)南安三中2015年春期末考高二年历史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15 daacd 610 bbdac 1115 daacd 1620 dabcc 2125 bacdd 2630 acaab31. (13分)【答案】(1)“天下变局”:统治阶级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或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局面逐渐打破)(2分)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或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2分)(2)制度: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2分)(3)史实: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2分)含义: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1分)表现: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两党交替执政;实行共和政体等。(2分)(4) 政治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