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这段文字主要是为了论证下列哪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a分封制 b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一夫一妻制2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3. 下图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示意图,以下选项是关于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说明,其中最为适当a周天子为晋国大宗,晋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齐国国君是齐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燕国国君则是燕国内部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燕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4. 右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枢密院 5. “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可发达。”这种制度是a宗法制b郡县制 c均田制 d科举制6. 有考古资料显示:西周某国墓葬群以一座七鼎墓为最大,三座五鼎墓和若干三鼎、二鼎、一鼎墓分散各处呈拱卫之势。由该资料可以推论该国应是诸侯封国 七鼎墓主人应是卿大夫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特征墓葬考证是获得西周历史信息最便捷的途径a b c d7.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文臣、通判、转运使的设置,反映了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8. “铁券”(图1)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的凭证。这种现象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 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a b c d9. 小麦同学很喜欢看穿越小说,自己也构思了几个穿越故事。下列故事说法不正确的是a回到明朝当承宣布政使,管理一个地方的行政事务b回到唐朝参加科举考试,中一回状元c回到宋朝当个枢密使,掌管财政大权d回到汉朝当个侍从,替汉武帝出谋划策解决王国问题10.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样做a.交唐太宗裁定b.交门下省审议c.交兵部出兵 d.交内阁处理11“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对这一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奉天承运,皇位永继 b控制言论,维护统治c严刑峻法,钳制思想 d废除丞相,确保皇权12. 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唐朝实行三省制 元朝实施行省制 明朝设立内阁a b c d13、“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关于这项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c.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都以维护王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d.“法令出一”意思是说,皇帝的决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见14、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是:刺史 都察院 御史台 参知政事a. b. c. d. 15.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16.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17、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扩大了统治基础a b c d18、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 见面(请皇帝旨)述职(拟皇帝旨意)过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19.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 d.封建礼制20. 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汉初统治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分封制 b.分封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尚书令21.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22. 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23. “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特别是对西藏、台湾的管辖。”“它”是指a.西汉郡国制 b.北宋的通判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的军机处24.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25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表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29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过三个阶段,而在第二阶段的后期,又有九品中正制度出现。社会学的观点认为,一个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若以此衡量,则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应该是世官制阶段 察举制阶段前期 九品中正制时期 科举制阶段a b c d30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中外朝制度 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 二府三司制 元朝的一省制a b c d31“(清代)军机处值日章京凡本日所奉谕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月一换。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均责成章京检覆无讹,按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值日者亲手题封,渭之封柜也”。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a防止了大臣专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取代了内阁权力 d扩大了统治基础32右图为土司制度的活化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南德宏南甸宣抚司署。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政策是指 a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b平定西南地区宣慰司的叛乱c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衙门,改由朝廷任命的官员统治 d对西南地区实行地方土司和中央委派官员共同管理33、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主要出发点是a.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 维护民族利益 c. 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 学习西方技术34、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a. 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b. 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c. 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d. 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35、1896年,英国商人在杭州开设工厂也是合法的。其设厂的依据有 “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a、 b、 c、 d、.第卷 非选择题3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必修1材料三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材料四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哪两个制度?(2分)(2)、材料三中的“寡人”是谁?(2分)他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两项即可)(2分)、材料四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2分)为解决这一矛盾,汉、唐、宋、三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3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初山东半岛形势图材料二(1)图7反映了西汉初年推行的什么制度(2分)?(2)结合图8、图9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的各自职权(6分)。指出明朝中央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2分)(3)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哪两对基本矛盾?(2分)概括这两对矛盾在中国古代的各自发展趋势。(4分)高一历史答案15 b a c b d 610 a c b c b 1115 d d d a c1620 cbbbb 21-25bacbc 2630bcadb 31-35 bcabb 36答案:、制度:分封制、宗法制。(2分)、秦始皇。(2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分)、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分)采取措施:西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