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公仆尤明国事迹材料_第1页
十佳公仆尤明国事迹材料_第2页
十佳公仆尤明国事迹材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佳公仆尤明国事迹材料 十佳公仆尤明国事迹材料 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被称为三江平原 ,向以人烟稀少著称,这里自古以来草莽丛生,沼泽密布,野兽出没,人迹罕见。古籍上记载为漠漠大荒,苦寒绝塞,人称北大荒。就是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正是今日赫哲人祖先的居住地。而八岔赫哲渔村,就在黑龙江下游同江市东北 140 公里处。它依偎在八岔河、八岔岛间,自古以来,勇敢、好客的赫哲族就栖居在这个美丽村落。尤明国,就是这个赫哲渔村的领头雁,带头人, 2001 年, 34岁的他从村主任走上村书记岗位,几年来 ,他带领村 党支部以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开拓进取,转变观念,团结和带领群众结合本村地理位置、依靠地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发展,使全村在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村容村貌、人居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文明富裕的赫哲新农村呈现在眼前。八岔村先后被评为省民族团结先进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佳市级文明村、佳市级“五个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2008 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五个好”村党支部称号。村民人均收入达到 6900 元。 一个 好班子就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 2001 年春,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踏实、群众威信高的尤明国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新班子上任后,首先从村党组织自身建设抓起,完善了工作机制,将支部概况、发展目标、党员包扶对象、党员形象岗位挂牌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在重大事项上,带领班子成员,广开言路,听取群众意见,集体讨论决定,杜绝了一个人说的算,把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贯穿于支部工作中。 2005 年春在赫哲新区立项、选址、施工、分户等工作中,村党支部及时召开村民会议,听取群众意见、采纳群众建议,圆满完成了新区建设工程,赫哲群众欢天喜地 入住,达到了群众满意、干部舒心。党支部建立了学习制度和培训制度,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经常化,坚持三会一课和支部生活经常化、制度化 ,做到了村支部一班人带头学,普通党员跟着学,使班子成员在工作时成为国家政策的宣传员、群众管理解惑的信息员、解决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在生产中成为种田的科技明白人、养殖业中的技术员,时时处处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通过组织活动场所为阵地抓好党员学习教育活动,鼓励和支持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支部成员李景山自费到东北农大进行了 2 年的脱产学习,掌握了先进的 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回村后建起了科技协会,指导农户科学种田,成为党员群众学习的榜样。其次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村党支部通过“四培养”“党员旗帜工程”等载体活动的开展,全体党员带头发展生产,勤劳致富,在群众中他们都是一面旗帜,一面镜子。尤俊红、刘晓武等在支部的培养下,从过去的门外汉成为村上的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李景山通过培养成为党支部副书记。在发挥党员作用的基础上党支部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了“设岗定责”活动,让村里党员参与全村事务管理,带头发展经济、展示才能,设立了“科技先锋岗、创业致富岗、扶贫帮困岗、计划生育岗 、治安调解岗、村务监督岗、政策宣传岗、民情信息岗、文明新风岗、环境整治岗”十个岗位。党员刘金普主动报名“环境整治岗”,义务当起了全村环境整治监督员和保洁员,时时处处体现出一名普通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支部班子努力,全村党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党员结构进一步优化,支部班子威信有了,说话底气足了,办事力度提高了,村里各项工作好开展了,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战斗堡垒。 民族经济发展了,才是赫哲群众真正走上富裕生活的写照 前几年,赫哲族群众常年以捕鱼为主,农业耕种方式粗放,一年到头收入很低,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如何发展振兴民族经济?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深刻认识到民族经济要想有更大的发展,要让赫哲群众增收致富,必须打破现状,瞄准市场,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作物种植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村党支部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多次到上海、山东等农业发展快的乡村考察,学习借鉴他们的发展思路和成功经验,同时,对全村现状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调研,认真分析全村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确定了发挥民族优势、以绿色经济作物种植、畜牧、水产品(特色养殖)养殖、造林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为打消群众的疑虑,村党支 部一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鼓励村民调整种植结构。他抓住国家对少数民族开展“兴边富民工程”扶持发展的机遇,动员党员干部及种植能手,在各自的承包地上带头示范搞调整,自觉充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领头雁”,以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发展农业特色经济。赫哲党员尤红军、付志成等率先在八岔岛种植优质高油脂大豆,建起了转产基地 ,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村民看到党员干部带了头,纷纷发展优质高油脂大豆等经济效益较高的特色作物,先后建成了以八岔岛为主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3 万亩; 2007 年春,尤明国积极鼓励群众种植蒙古圆等芸豆经济作物 ,群众的思想上存在疑虑,党支部主动给群众算经济帐,将芸豆经济效益与大豆进行对比,党员刘松种植芸豆 450 亩,喜获丰收,每垧经济效益比大豆高 2 倍,调动群众种植芸豆积极性,全村芸豆面积达到 5000亩,平均增收 1200 元,有力地促进了民族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转变思路,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通过入户走访等形式,向村民们宣传发展养殖业的优势优惠条件,使村民们对养殖业有了新的认识,一部分村民也有了要搞养殖业的想法。董向红、董建勋在全村带头发展了肉牛、水产品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村民王清贵选定了养鹿项目,但苦于资金不足, 尤明国主动帮助协调生产建设资金 15000 元,并帮助他在外地又购进了 6 头梅花鹿,经过科学饲养、繁育,现在王清贵的梅花鹿已经发展到 57 头。在他们的示范作用下,全村的肉牛养殖、十里泡、莲花泡、黑鱼泡鱼养殖、植树造林等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由于宣传到位,资金、技术帮扶到位,仅五年时间,全村的养殖业已经从无到有,并建立起了自己的肉牛养殖小区。现在全村肉牛存栏达到 140 头,水产品养殖 9000 亩,发展养殖大户 14 户。经济结构由过去单一的捕鱼业形成种、养、商饮服务、运输等多元化经济格局。 优美的人居环境和丰富的娱乐健身活动 是新农村建设的体现 新农村的本色不仅仅是富裕,这是尤明国和村党支部全体成员的共识。为彻底改变全村面貌,自 2003 年以来,他聘请市专业技术人员对全村进行科学规划,同时抓住新农村建设有力时机,积极争取项目与资金,全面铺开了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几年来,争取资金200 多万元,完成了村主干道路建设,实现道路全部硬化,完善排水管道。 2006 年新建砖瓦标准化民居 24 栋 48 户赫哲新区,占地 3 万平方米;建设赫哲新区 3条 600 延长米、 5700 平方米白色路面;建设了新区中心休闲广场和新区 7000 平方米的步道板工程 ,完善了中心广场其它辅助设施的建设。完成了赫哲族老区的 3 条, 918 延长米, 9800 多平方米砖铺巷道改建;建设了 440 多延长米的老区至坝外的白色路面。 2008 年对赫哲老区 15 栋 60 户住宅楼进行改造,更换了彩钢瓦、塑钢窗、防盗门,进行了墙体粉刷,改变了老区的陈旧面貌,达到了路畅、村绿、风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引进了住宅小区开发项目,建设了 3300 平方米的综合楼,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条件; 2007 年争取省文化厅项目,投资70 万元建设了 500 平方米文化中心大楼,设有游艺室、图书室、阅览室、综合活 动室、资源共享活动室等,为赫哲人民群众提供了文化娱乐场所,为丰富和发扬民族文化搭建了平台。村党支部在抓建设的同时,注重管理,做到建、管、用相结合。明确了专人进行环卫保洁和绿化管理工作,建立了村规民约,约束规范村民行为,形成了人人爱家园、建家园的良好氛围,树立了新时期新农村新风尚、新农民新形象。 重民生、解民忧,是旗帜就为群众撑起天、高高飘扬 尤明国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尺子,将心思放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几年来党支部的各项工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村党支部还一直把关心贫困户的生活作 为工作重点,牢牢抓在手上。支部 4 名班子成员与张淑珍等 6 户贫困户结成了帮带对子,每周到贫困户家开展帮扶活动,累计为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 50 多件、捐款 800 余元。在全村福利上,党支部始终为群众谋利益,想方设法为村民排忧解难,在全市率先实行对 55 岁以上的赫哲族老人每年每人补助 1000 元生活费的福利待遇。村集体为村民办理了合作医疗保险,交纳了 3 万元的捕鱼管理费,为村民交纳水费,每年为赫哲群众每户补助 400 元的生产资金;累计为全村群众发放米、面、豆油等近 20 万元;为赫哲族群众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建、改造了自来水工 程,解决了村民饮水难,不卫生等问题。与此同时,村党支部还大力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村内阵地建设齐全,建设了广播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篮球场等设施,组建了篮球队、民族舞蹈队,购买服装、娱乐器具,每年重大节日期间举办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了提高党支部工作民主透明度,尤明国带头完善、遵守规章制度,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一事一议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村民小组理财制度等 30 余项制度,积极坚持村务活动“阳光操作”,问计于民、取信于民,对村中的重大决策由党支部 提出预案,村民代表讨论,村内重大事情都由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及全体党员共同商定办理,真正实现了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使百姓气顺心平,减少了决策失误,实现了农村稳定,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如今,当你沿着同抚公路驱车向东北行驶,碧波如镜的八岔河宛如一条玉带,从黑黝黝的大地上蜿蜒流过,带你走进八岔赫哲渔村。村口矗立的一块硕大的巨石上的“八岔赫哲新村”六个红色大字,寅示着赫哲人已经告别了昔日的茅草房。新村路两旁一个个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