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阳导游词 衡阳导游词篇一:湖南南岳衡山导游词 湖南南岳衡山导游词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纵越衡阳、衡山、衡东、湘乡、湘潭、长沙等六县市,地跨八百里,峰立七十二,南起“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衡阳回雁峰,北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沙岳麓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湘中南丘陵中卓尔不群。“一览众山小”。衡山就像一幅湘绣,楚天湘水,一览无余;它又像一卷画轴,浓渲淡染,举世无双;它更像一首诗歌,高叹低吟,回味无穷。 南岳衡山的来源有很多传说。一产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化为山川林木,头化为东岳泰山,脚化为西岳华山,腹华为中岳嵩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左臂则化为南岳衡山;另一说是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式追赶仙鸟,用神鞭将朱鸟打落成南岳,所以大家在南岳古镇入口处所见的牌坊上便绘有失鸟图案,南岳山徽“朱鸟”也因山而来。古人们往往以天空星象图来进行占卜,所谓“天则有星宿,地则有州城”。据星经记载,南岳地处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号为称量天地的“衡星”,所以也就命名“衡山”了。轸星旁边不有一颗主管人间寿命的“长沙”星,衡山古属长沙,故而又有“寿岳”之称,人们常说的“寿比南山”就以山而来。 穿过南岳古镇,迎面而来的是一组气势恢弘的宫殿式建筑,这便是有着“江南小故宫”之称的“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唐初,距今上千年,以后历经宋、元、清等朝6次大火和16次重建。瑞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重修,占地7680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棂星门、有奎星阁、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等九进四重院落。 现在大家脚下跨过的是寿涧桥,它前面就是南岳大庙的南正门-棂星门。“棂星”是古星宿之一,主管人兴国旺,以“棂星”命名的庙门,自然也是希望咱们国家人才辈出,万业昌盛。 穿过棂星门,大家来到的这座建筑叫做“奎星阁”。奎星就是主管文学艺术的魁星。奎星阁在古代往往用做戏台,每逢节庆祭祀之日,一些戏班都会在台上演出一些传统地方戏,如“魁星点状元”、“五子登科”、“秋胡戏妻”等等,台下则挤满了四乡八里赶来的乡民们,热闹非凡。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奎星阁的基石上有4个铜钱大小的孔洞,这是干什么的呢?对了,它可以产生共鸣,增强音乐效果,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聪明呀!穿过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和御书楼,我们就来到了正殿。正殿又叫圣帝殿,供奉圣帝火神祝融氏。圣帝殿高21米,宽54米,深35米,是大庙最高、最大的建筑,也是大庙中心。大家可以看到,它由72根花岗石柱支撑,寓意南岳七十二峰,其中2根由整块石凿成,重28000斤,另外70根由两截接成。殿内正中是由四龙二凤环绕的神龛,圣帝的泥塑金身就置于其中,高6.3米,高戴冠冕,持笏端坐,神态威严,金碧辉煌,左右排班站立着金吾二将和六部尚书。 大家看到,圣帝殿东有道教的财神殿,西有佛教的观音殿,那么南岳到底奉什么教呢?这就是南岳衡山的大特色-佛道共荣。道教于西晋传入南岳,南北朝佛教流入,山后两教就一直并存,扬光大。山上既有我国第一个女道士“南岳夫人”魏华存修道的黄庭观,也有禅宗南宗五大宗派发源地的福严寺和南台寺,还有先道后佛的上封寺等等,中国的两种主要宗教文化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各位游客,再走过寝宫和北后门,离开大庙,我们就来到了南岳衡山主峰登山处,前面这个花岗石门叫做“胜利坊”,是1947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建。坊上刻有一副楹联:“七二峰,如避群英,胜算先操,中流砥柱;五大洲,盟联友国,狂澜竞挽,世界和平。”从中,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原联为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所书,毁于“文革”时期,现在联是著名书费新我左手书写。 各位朋友,从现在起,我们就将踏上登顶之路。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先提醒您几个注意事项:衡山作为著名的风景区处自然林区,是严禁攀折花木和吸烟点火的,让我们共同来爱护这一片美好的大自然吧!南岳的气候素有“三重天”之称,即“山下一重天,山腰一重天,山顶一重天”,每重天之间约有3度的温差,请注意带一些保暖衣物备用!山上虽然修建了行车大道和人行小径,但仍有部分地段较陡峭,请大家留神一下,互相照应点儿!好了,万事俱备,让我们向衡山最华丽的乐章-主峰祝融峰进发吧! 朋友们,南岳衡山在五岳之中以风光绮丽著称,素有“五岳独秀”的美誉。那么它究竟“秀”在哪里?秀就秀在这满山的树,满坡的草,满眼的绿!沿途大家已经看到,衡山树木茂密,郁郁葱葱。南岳植物资源丰富,有树种600多,森林面积达30多万亩,而且还有不少名树古木:福严寺有一棵据传受戒于六朝时慧思禅师的银杏树,树龄已达1400多年,树身需三人合抱;藏经殿后的白玉兰,距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允春亭的摇钱树,无碍林的“同根生”、“连里枝”等,也是比较罕见的。 好了,爬了一段山,可能有点儿累吧?那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面前大家看到的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战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惟一保存的大型抗战纪念陵园-忠烈祠。 忠烈神祠建于1939年,落成于1942年,陵园为仿南京中山陵式格局,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对称,层次分明。沿中轴线共有五进建筑,长达320米,宽约60米,四周还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安葬了抗日阵亡的国民觉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将士。前面这就是忠烈祠正门,它为拱形三门重檐牌楼,正上方镶嵌着刻有祠名的汉白玉门匾,上面的“南岳忠烈祠”5个镏金大字是由原国民觉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所题。 进入忠烈祠,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奇特的“七七纪念碑”。碑为全花岗石结构,由一大上小共5颗倒立炮弹组成,象征着汉、满、蒙、回、藏等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碑的基麻上刻着醒目的“七七”大字,意在警醒全体中国人永不忘国耻之痛! 穿过纪念堂,大家看到的这是个绿草如茵的山坡,两侧有石级,共分为9层。草地上用大理石镶了“民族忠烈千古”6个大字,衬以邻近的苍松翠柏,更显得十分庄严,令人肃然起敬。朋友们,让我们怀着敬仰、缅怀之情,继续向上去吧。 好了,现在我们登上了忠烈祠最高处-礼堂平台了,不知刚才有没有人注意数了脚下的石级没有?对,一共276级。为什么是个数目呢?这是为了纪念第九和第六战区阵亡的276位中高级军官而专门安排的,那么,这些英烈们究竟魂归何处呢?就在这最后一进建筑-享堂里。 享堂是忠烈最主要的建筑,也是过去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正门上是蒋介石亲笔书写的“忠烈祠”匾额。大家仔细看一下,有什么问题吗?对,“烈”字下面少了一点。为什么会少呢?这里有很多说法:一说是蒋介石希望今后战争能少牺牲一点儿;一说是他打算抗战胜利后再补上;还有一说是书法中的种艺术处理。见仁见智,众说不一。享堂内呈“十”字形,可容500人,正面供奉有佛坛和“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它的碑文是薛岳于1942年题写,妙在无论横念竖念,左念右念,都可以念通。全文是:“恭立忠烈祠,以怀忠烈神,我怀忠烈魂,誓继忠烈神。”现在堂内陈设了大量抗战图片资料,大家可以自己看一看。 好了,休息过后,我们继续向上攀登。前面这是里是半山亭,因为这里恰好是南岳镇到祝融峰顶的一半,故而得名。这儿还有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留下的“试剑石”和湖南省道教协会所在的“十方玄都观”。您来看看玄都同门口的一副对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需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我们到了南天门,据传此地为天人分界之所在,故名“南天门”。这里也是观赏衡山色的最佳之处,春观花,夏看云,秋眺日,冬赏雪,赏心悦目,不一而足。这里还是登上顶峰的最后一站,让我们抖擞精神,一起去欣赏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祝融绝顶。 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南岳七十二峰中首屈一指,由衡山主神-火神祝融氏而得名,“祝融峰之高”与“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并称为衡山四绝。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祝融蓼,原名老生殿,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祝融殿并不大,一进两间,建在巨石之上,花岗石砌墙,殿顶铺以铁瓦,多为宋朝所铸,至今仍光洁不锈。 好了,参观完祝融殿,各位的南岳之行也就即将结束。希望南岳衡山-这颗南国明珠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衡阳导游词篇二:湖南衡山导游词3篇 湖南衡山导游词3篇 湖南南岳衡山风景区,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主峰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七十二群峰,层峦迭嶂,气势磅礴。下面是湖南衡山导游词,欢迎欣赏。 湖南衡山导游词一: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欢迎大家的南岳衡山做客。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告诉我,我将尽力给您帮助。祝愿大家轧过愉快的锋山之行。 各位朋友,如果您曾为工作的重压而苦闷,如果您曾为身体的疾患而忧虑,那么今天,您可以把种种烦恼不快全部抛开,因为您即将欣赏到的,是以 五岳独秀 而蜚声守内的南岳衡山风景区了。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纵越衡阳、衡山、衡东、湘乡、湘潭、长沙等六县市,地跨八百里,峰立七十二,南起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的衡阳回雁峰,北抵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长沙岳麓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湘中南丘陵中卓尔不群。 一览众山小 。衡山就像一幅湘绣,楚天湘水,一览无余;它又像一卷画轴,浓渲淡染,举世无双;它更像一首诗歌,高叹低吟,回味无穷。 南岳衡山的来源有很多传说。一产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化为山川林木,头化为东岳泰山,脚化为西岳华山,腹华为中岳嵩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左臂则化为南岳衡山;另一说是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式追赶仙鸟,用神鞭将朱鸟打落成南岳,所以大家在南岳古镇入口处所见的牌坊上便绘有失鸟图案,南岳山徽 朱鸟 也因山而来。古人们往往以天空星象图来进行占卜,所谓 天则有星宿,地则有州城 。据星经记载,南岳地处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号为称量天地的 衡星 ,所以也就命名 衡山 了。轸星旁边不有一颗主管人间寿命的 长沙 星,衡山古属长沙,故而又有 寿岳 之称,人们常说的 寿比南山 就以山而来。 穿过南岳古镇,迎面而来的是一组气势恢弘的宫殿式建筑,这便是有着 江南小故宫 之称的 南岳大庙 。 南岳大庙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唐初,距今上千年,以后历经宋、元、清等朝6次大火和16次重建。瑞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重修,占地7680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棂星门、有奎星阁、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等九进四重院落。 现在大家脚下跨过的是寿涧桥,它前面就是南岳大庙的南正门-棂星门。 棂星 是古星宿之一,主管人兴国旺,以 棂星 命名的庙门,自然也是希望咱们国家人才辈出,万业昌盛。 穿过棂星门,大家来到的这座建筑叫做 奎星阁 。奎星就是主管文学艺术的魁星。奎星阁在古代往往用做戏台,每逢节庆祭祀之日,一些戏班都会在台上演出一些传统地方戏,如 魁星点状元 、 五子登科 、 秋胡戏妻 等等,台下则挤满了四乡八里赶来的乡民们,热闹非凡。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奎星阁的基石上有4个铜钱大小的孔洞,这是干什么的呢?对了,它可以产生共鸣,增强音乐效果,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聪明呀!穿过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和御书楼,我们就来到了正殿。正殿又叫圣帝殿,供奉圣帝火神祝融氏。圣帝殿高21米,宽54米,深35米,是大庙最高、最大的建筑,也是大庙中心。大家可以看到,它由 72根花岗石柱支撑,寓意南岳七十二峰,其中2根由整块石凿成,重28000斤,另外70根由两截接成。殿内正中是由四龙二凤环绕的神龛,圣帝的泥塑金身就置于其中,高6.3米,高戴冠冕,持笏端坐,神态威严,金碧辉煌,左右排班站立着金吾二将和六部尚书。 大家看到,圣帝殿东有道教的财神殿,西有佛教的观音殿,那么南岳到底奉什么教呢?这就是南岳衡山的大特色-佛道共荣。道教于西晋传入南岳,南北朝佛教流入,山后两教就一直并存,扬光大。山上既有我国第一个女道士 南岳夫人 魏华存修道的黄庭观,也有禅宗南宗五大宗派发源地的福严寺和南台寺,还有先道后佛的上封寺等等,中国的两种主要宗教文化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各位游客,再走过寝宫和北后门,离开大庙,我们就来到了南岳衡山主峰登山处,前面这个花岗石门叫做 胜利坊 ,是1947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建。坊上刻有一副楹联: 七二峰,如避群英,胜算先操,中流砥柱;五大洲,盟联友国,狂澜竞挽,世界和平。 从中,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原联为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所书,毁于 文革 时期,现在联是著名书费新我左手书写。 各位朋友,从现在起,我们就将踏上登顶之路。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先提醒您几个注意事项:衡山作为著名的风景区处自然林区,是严禁攀折花木和吸烟点火的,让我们共同来爱护这一片美好的大自然吧!南岳的气候素有 三重天 之称,即 山下一重天,山腰一重天,山顶一重天 ,每重天之间约有3度的温差,请注意带一些保暖衣物备用!山上虽然修建了行车大道和人行小径,但仍有部分地段较陡峭,请大家留神一下,互相照应点儿!好了,万事俱备,让我们向衡山最华丽的乐章-主峰祝融峰进发吧! 朋友们,南岳衡山在五岳之中以风光绮丽著称,素有 五岳独秀 的美誉。那么它究竟 秀 在哪里?秀就秀在这满山的树,满坡的草,满眼的绿!沿途大家已经看到,衡山树木茂密,郁郁葱葱。南岳植物资源丰富,有树种600多,森林面积达30多万亩,而且还有不少名树古木:福严寺有一棵据传受戒于六朝时慧思禅师的银杏树,树龄已达1400多年,树身需三人合抱;藏经殿后的白玉兰,距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允春亭的摇钱树,无碍林的 同根生 、 连里枝 等,也是比较罕见的。 好了,爬了一段山,可能有点儿累吧?那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面前大家看到的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战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惟一保存的大型抗战纪念陵园-忠烈祠。 忠烈神祠建于1939年,落成于1942年,陵园为仿南京中山陵式格局,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对称,层次分明。沿中轴线共有五进建筑,长达320米,宽约60米,四周还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安葬了抗日阵亡的国民觉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将士。前面这就是忠烈祠正门,它为拱形三门重檐牌楼,正上方镶嵌着刻有祠名的汉白玉门匾,上面的 南岳忠烈祠 5个镏金大字是由原国民觉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所题。 进入忠烈祠,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奇特的 七七纪念碑 。碑为全花岗石结构,由一大上小共5颗倒立炮弹组成,象征着汉、满、蒙、回、藏等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碑的基麻上刻着醒目的 七七 大字,意在警醒全体中国人永不忘国耻之痛! 穿过纪念堂,大家看到的这是个绿草如茵的山坡,两侧有石级,共分为9层。草地上用大理石镶了 民族忠烈千古 6个大字,衬以邻近的苍松翠柏,更显得十分庄严,令人肃然起敬。朋友们,让我们怀着敬仰、缅怀之情,继续向上去吧。 好了,现在我们登上了忠烈祠最高处-礼堂平台了,不知刚才有没有人注意数了脚下的石级没有?对,一共276级。为什么是个数目呢?这是为了纪念第九和第六战区阵亡的276位中高级军官而专门安排的,那么,这些英烈们究竟魂归何处呢?就在这最后一进建筑-享堂里。 享堂是忠烈最主要的建筑,也是过去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正门上是蒋介石亲笔书写的 忠烈祠 匾额。大家仔细看一下,有什么问题吗?对, 烈 字下面少了一点。为什么会少呢?这里有很多说法:一说是蒋介石希望今后战争能少牺牲一点儿;一说是他打算抗战胜利后再补上;还有一说是书法中的种艺术处理。见仁见智,众说不一。享堂内呈 十 字形,可容500人,正面供奉有佛坛和 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 。它的碑文是薛岳于1942年题写,妙在无论横念竖念,左念右念,都可以念通。全文是: 恭立忠烈祠,以怀忠烈神,我怀忠烈魂,誓继忠烈神。 现在堂内陈设了大量抗战图片资料,大家可以自己看一看。 好了,休息过后,我们继续向上攀登。前面这是里是半山亭,因为这里恰好是南岳镇到祝融峰顶的一半,故而得名。这儿还有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留下的 试剑石 和湖南省道教协会所在的 十方玄都观 。您来看看玄都同门口的一副对联: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需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 我们到了南天门,据传此地为天人分界之所在,故名 南天门 。这里也是观赏衡山色的最佳之处,春观花,夏看云,秋眺日,冬赏雪,赏心悦目,不一而足。这里还是登上顶峰的最后一站,让我们抖擞精神,一起去欣赏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祝融绝顶。 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南岳七十二峰中首屈一指,由衡山主神-火神祝融氏而得名, 祝融峰之高 与 方广寺之深 、 藏经殿之秀 、 水帘洞之奇 并称为衡山四绝。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祝融蓼,原名老生殿,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祝融殿并不大,一进两间,建在巨石之上,花岗石砌墙,殿顶铺以铁瓦,多为宋朝所铸,至今仍光洁不锈。 好了,参观完祝融殿,各位的南岳之行也就即将结束。希望南岳衡山-这颗南国明珠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湖南衡山导游词二: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南岳衡山做客! 张家界旅游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和湖南省惟一的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衡山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素有 五岳独秀 、 中华寿岳 之称。衡山有七十二峰,南起衡阳市城南回雁峰,北抵长沙市区的岳麓山,峰峰秀丽,峰峰神奇,逶迤八百里,气势雄浑,正如清代著名学者魏源在衡岳吟中所形容的一样 惟有南岳独如飞。 南岳衡山名称的由来,自古就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化为山川林木,其头化为东岳泰山,其足化为西岳华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腹部化为中岳嵩山,左臂则化为了南岳衡山。另一种说法是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氏追赶仙鸟,用神鞭将朱鸟打落变成了南岳,现在衡山的山徽 朱鸟 便是由此得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人根据天空星象来占卜人间祸福,正所谓 天则有星宿,地则有州城 。南岳衡山所对应的是天上二十八宿之中的轸星之翼, 度应玑衡 ,能够像秤一样衡量天地之重,所以叫做衡山。在轸星旁还有一颗 长沙星 ,主管凡人寿数,而衡山古属长沙,所以又有了 寿岳 之称。人们祝寿时常说的 寿比南山 中的 南山 ,指的就是衡山。 南岳衡山之所以能够在全国众多名山中脱颖而出,首先应归功于它那旖旎多姿的风光、丰富多样的物种和瑰丽无比的气象。 南岳号称 五岳独秀 ,以 秀 为主要景观特色。这里群峦叠翠,万木争荣,云雾缭绕,溪泉丁冬,真是 五里不同景,十里两重天 呀!衡山的风景美不胜收、数不胜数,衡阳导游词篇三:南岳衡山导游词 南 岳 衡 山 尊敬的各位来宾: 欢迎大家来南岳参观游览。 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主峰祝融峰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境内,七十二峰,群峰逶迤,其势如飞。素以“五岳独秀”、“祭祀灵山”、“宗教圣地”、“中华寿岳”、“文明奥区”著称于世。现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提名地。 “南岳”一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虞书云:“(舜)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以南岳称谓衡山,最早见诸文字是汉初尔雅,其释山篇有“江南衡”之说,意指江南衡山,后尚书大传中解虞书云:“南岳,衡山”。但是据周礼职方氏、春秋、星经等典籍介绍,对南岳衡山的来历另有一番解释。它是按星宿的划分,说这地方上承轸宿玉衡星,所以叫衡山。衡山因地处五岳的最南端,故名南岳。1984年,衡阳市成立南岳区,管辖三乡一镇一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96万,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景区100.7平方公里。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美,四时景色各异,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南岳衡山无山不树、无处不绿,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1.58。境内有树木600多科、l700多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90多种,如号称活化石的千年银杏、水杉;濒临绝种、世界罕见、衡山特有的绒毛皂荚;以及摇钱树、同根生、连理枝等等。负氧离子浓度平均值高达26000个,立方厘米,是难得的“天然氧吧”。与之相伴的有珍稀野生动物黄腹角雉、锦鸡、大头平胸龟、穿山甲等,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天然的生物宝库! 南岳衡山历史源远流长。五岳自古就是江山社稷的象征,炎帝、祝融曾在此栖息,尧、舜、禹均登临祭拜,历代帝王或遣使或亲临祭祀。自尧舜以来南岳衡山作为五岳之一的历史已达四千余年。黄帝、舜帝曾在衡山巡狩祭祀;大禹为治水,专程来南岳杀白马祭告天地得“金简玉书”,立“治水丰碑”。宋徽宗、康熙等皇帝为南岳题诗吟咏。相传黄帝委任祝融氏主管南方事务并封他为管火的火正官即火神;祝融教民以火熟食,生活御寒,举火驱兽;制乐作歌,以谐神明,以和人声。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管火有功的火正官,便以他的名字祝融命名南岳衡山的最高峰,并在峰顶建祠用于长年祭祀。 南岳是中国南方唯一一座最古老的人文始祖的祭祀山。自舜帝南巡至隋唐至清,历史上有记载的朝廷遣使祭祀南岳的就有120次之多,民间祭祀就不计其数了。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二十八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故名“寿岳”。唐玄宗于南岳朱陵洞(水濂洞)投龙祈寿。宋徽宗在南岳金简峰皇帝岩御题“寿岳”巨型石刻。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之中钦定衡岳为亿万臣民的“主寿之山”。中华祝颂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南山”即南岳衡山。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南岳衡山因而被称誉为“中华寿岳”。南岳衡山不仅是风景名山,也是宗教圣山。这里道佛并存,互彰互显,同尊共荣。既有佛道儒共存共荣的南岳大庙,佛教禅宗尊为“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福严寺。视为“天下法源”、“曹洞祖庭”的南台寺,又有道家立为黄庭经发源地的黄庭观等。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南岳独占四处。 南岳大庙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即将游览的是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是一座集国家祭祀、民间朝圣、道教宫观、佛教寺院有机统一的宫殿式古建筑群,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岳衡山旅游景区的重要景点。南岳大庙位于南岳古镇北端赤帝峰下。它有九进四重院落,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南岳大庙本在祝融峰上为方便国(皇)家祭祀与民间朝圣,隋代移至山下。据南岳志记载,唐初建司天霍王庙,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由唐玄宗诏建南岳真君祠,唐天宝五年(746年),唐玄宗封南岳真君为司天王,于是庙制按王宫规模增修,至唐肃宗时即有相当规模。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赵恒,加封南岳司天王为“南岳司天昭圣帝”,因此,其建筑形制亦“由王升帝”,“拟然帝居”,从此成为一种“定制”,并沿袭下来。后屡经修葺,现存建筑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平江举人李元度受命重修。 南岳大庙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大庙中轴线上的建筑为皇家的建筑风格,是历朝帝王祭祀南岳衡山与民间朝圣(南岳圣帝)的重要场所。主体建筑依次由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圣帝殿)、寝宫和北后门九进四重院落组成。东面有八个道宫,西面有八个佛寺,这正好印证了道教崇尚“紫气东来”,佛教推崇“西方极乐”的宗教规制,充分体现了南岳道、佛共存一山,共融一庙,共尊一神的独特宗教文化特色,为中国乃至世界名山所罕见。 南岳大庙正门叫棂星门,棂星本叫天田星,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主管人兴国旺。汉高祖时命祭天先祀棂星,因此得名。也有说棂星门指的就是天门。据星经记载:门以“棂星”命名,意思是人才辈出,为国所用。因此,一般的庙宇不可用“棂星”来命名。要用“棂星”冠以庙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规模较大、气势宏伟的庙宇;第二是人才辈出、精英荟萃的地方;第三必须由皇帝下诏书。南岳大庙正好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才得到了这份至高无上的殊荣。在国内,用棂星来冠以庙门的只有山东孔庙和南岳大庙等寥寥几处。 请看大门两侧的对联:“棂环卍字,槛绕回文,仰台阁辉煌,是谓仙宸帝阙;星敛贪狼,风和仪凤,喜山河奠定,同游化日光天。”这是副老联新刻的联语,它高度赞扬了大庙建筑之恢宏与国家的和谐兴旺。门原是木质结构的,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才换成花岗岩石门。门高和宽均为20米,厚11米,门上竖额“岳庙”二字,由有“江南一支笔”之称的衡山籍清末秀才康和声所书,其下“棂星门”三字原为曹伯闻书,现为著名书法家周昭怡所写。门前有两只古朴大方、形态逼真的石狮,常年蹲在这里,喜迎四海嘉宾进入这道吉祥之门。 棂星门内是一个松柏参天,绿草如茵的庭院。院内左右各有水火池,水火池是蓄水以防建筑起火用的,也常被道佛教信徒们用来放生,因此又叫放生池。两边有东西碑亭,东碑亭中置有明成化年间尚书商辂撰写的重修南岳庙记碑刻;西碑亭中置有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次子范纯仁撰写的祭衡岳文碑刻。这个碑亭1938年遭到日本飞机轰炸。 现在我们来到南岳庙的第二进这是一座古朴典雅、精致玲珑的楼阁,叫奎星阁,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积139平方米。魁星原是二十八宿之一的“奎宿”,北斗七星中组成斗形的前四颗星。道教称其主文道,并改名为魁星(“魁”有“首”之意)。后人便把奎星演化为文官之首,主管文人学士成败命运,备受读书人崇拜。阁楼内原来立着奎星塑像,以示崇文之意,相传谁被奎星点中,就会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带着子女来此祈拜。奎星阁又名“戏台”,它是湖南省保存最完好的座古戏台。据传历代帝王天子或朝廷命官来南岳祭拜南岳圣帝时,地方官员都要请一些戏班子和民间艺人前来演唱戏曲,以增添喜庆气氛。戏台基座上有四个大铜钱孔,它们起扩音的作用,是最原始的音箱了,同时也象征着国富民强,国泰民安。从基座通道穿过奎星阁后。则可看到戏台两侧保存下来的“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的对联,横匾是“古往今来”。对联寓意深刻,令人感慨万千,其中滋味各位自己去。在戏台的中央顶部,有一条巨大的木雕盘龙。因此奎星阁又叫盘龙亭。盘龙由香樟木雕刻而成,刻工精湛,技术高超。奎星阁两侧有钟亭、鼓亭。左边钟亭原有一口九千斤重的大钟,右边鼓亭原有一个直径2米的大鼓,据传只要钟鼓齐鸣就可以镇住洪水,使龙王不敢兴风作浪,以保国泰民安。 各位朋友!这就是南岳庙的第三进,叫“正南门”,它由三个拱门组成,很像一个“川”字故又叫“川门”,川门的寓意是指前来朝拜南岳圣帝的信士川流不息、络绎不绝。川门分为正川门和东、西川门。正川门在古代只有帝王天子和朝廷命官才能通行,平民百姓,只能走东、西川门。门洞上的原有阁楼,1938年被日军炸毁,现在的阁楼为1997年重建。“正南门”三字为原湖南省省长刘正题写。各位请看旁边的南岳庙的浮雕从这个浮雕可以看出南岳庙的整体布局。南岳庙背靠的是赤帝峰,从前到后各个殿字气势非凡、和谐统一。 现在我们来到了大庙的第二重院落,它纵深不长,横向却很宽。院落东边是“文昌殿”,通大庙东侧的八个道宫;西边是“六寺同门”。通大庙西侧的八个佛寺。道士道姑及和尚尼姑共同居住在南岳大庙两侧的奇特现象,便形成南岳八大怪之一“和尚道士住一块”。 院落正中是大庙的第四进御碑亭。亭系木结构,为八角重檐歇山顶建筑。此亭又叫百寿亭,亭的四周檐板上撰写了100个字体各异的“寿”字,每个寿字构思巧妙,无一雷同,意思是祈愿“寿岳”祭祀朝圣的人们能福寿安康、延年益寿。亭内立着清康熙皇帝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撰写的重修南岳庙碑记石碑,碑高 66米,重约四千斤,碑文刻着“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主灵长于禄位,绵福柞于子孙,载在星经,由来尚已”等279字,不仅在宋徽宗之后再次诏定南岳为“寿岳”,更为重要的是,康熙皇帝在御碑中钦定南岳衡山为亿万臣民的“主寿之山”,成了“寿比南山南岳衡山”最权威的佐证。石碑顶上有双龙捧日的浮雕,碑底座是重达20吨的千年长寿青石龟。关于这只青石龟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说它是龙生九子之长子,名叫晶履,又名霸下。它好文不好武,且擅长负重,据说碑碣立在他的背上便可久经沧桑而不倒,永存后世。因此,历代都用它驮御碑。二说此青石龟叫千年长寿吉祥龟,非常有灵气。人们常说:“摸摸乌龟头一生不用愁;摸摸乌龟背,大富又大贵;摸摸乌龟嘴,夫妻不吵嘴;从头摸到尾,万事不后悔”,我建议,为保护文物,大家不要用手摸,用眼用心去“摸”就可以了。 朋友们,这是第五进嘉应门。嘉应门是历史上迎送宾客的仪门。嘉应二字取自汉书礼乐志中“天地顺而嘉应降”,有贵客从远方而来的意思。历代皇帝及朝廷命官来南岳祭祀,地方官员和庙祝都在此恭候迎接。此门宽368米,深16米,高18米,为单檐歇山宋代古建筑风格。嘉应门左侧摆放着一面大鼓,直径达348米,堪称世界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鼓”。它是2006年中国湖南旅游节暨南岳衡山国际寿文化节开幕式“天下南岳,鼓舞天下”活动的产物。 各位请随我来,嘉应门后的第三重院落为南岳大庙的主院由御书楼、正殿、寝宫和东西长廊组成。正殿居中,前为御书楼后为寝宫,长廊环伺左右,周围还有很多古树名木。东西长廊现建成碑廊329首诗文都为名家书写,共计333块通竖碑,加上晋谢灵运等“四十二峰名游”阴刻图像及“南岳七十二峰图”;一共是402块碑,形成环绕大庙的碑廊,十分壮观。其中,南岳衡山的“千古禹碑”拓文复制碑最引人关注,大家不妨去看看。 现在请看第六进御书楼。楼内原为皇帝御书、匾额的存放地,后移至南岳博物馆。御书楼现主要展出南岳附近出土及收藏的200余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对研究古代南岳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价值。 穿过御书楼。各位游客,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整个大庙的核心建筑正殿。正殿内供奉着“南岳司天昭圣帝”,因此又叫“圣帝殿”。正殿屹立在2米高的16级须弥台座之上,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高31.1l米,殿基长35.3米,宽53.68米,占地面积1895平方米。殿宇气势宏伟,飞檐高耸,雕梁画栋,雍容华贵。正殿不仅是整个大庙最大最高的建筑物,而且高出南岳古镇所有建筑物,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殿前有一块占地千余平方米的广场,是用于酬神演戏和朝拜敬香的地方。自古以来,民间一直盛传着“南岳圣帝有求必应”,因此每年来自国内外敬香朝拜的客人有数百万之多,且很多人把朝圣作为一种信仰年年都来,使这里终日青烟袅袅,芳香满院,终年香火不断,形成了南岳八大怪之一的“千里歌舞来朝拜”。 两边的宝库,是供香客焚化香纸爆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