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滦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作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徙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 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1、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b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c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b.齐浣迁官润州之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移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c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c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d. 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每小题3分)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属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上嘉其能,下诏褒美,赐粟五百斛,以厉清正。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 课:征收赋税b竟坐免 坐:因犯罪或错误。c乃用秩俸之物 秩:官吏的俸禄。d坐之庭中,设以草具 草具:粗糙简略的食物。 5、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梁彦光治政效果的一项是( ) 嘉禾连理,出于州境 合境大安,奏课连最 吏人感悦,略无诤讼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a b. c. d. 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能使他们的家族兴盛起来。 b. 梁彦光生性执著,不肯屈服。在相州时有人做歌谣说他没有治理才能,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相州豪强地痞嗤笑,但却毫不退缩。c. 梁彦光颇具治理才能,他的政绩深得皇上赞赏,曾不止一次受到封赏,担任多个官职,后来又授予柱国、青州刺史,有人告诉他皇帝驾崩,他没有到任。d. 梁彦光在相州任上,自己出资聘请大儒,用圣哲之书教化百姓,使百姓都能够自励,风气大为改观。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5分)(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踏莎行周紫芝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8. 上阕中的“情”是什么情?从哪里能够看出来?(5分)9.赏析“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这句词在情感表达上的妙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2)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其间旦暮闻何物?, 。(4)连峰去天不盈尺, 。(5) , 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被诅咒的房子法埃米尔加博里约年少英俊的子爵,过着年收入三万利佛尔的舒适生活。不幸的是他叔父去世了,这位叔父平日聚敛财富且爱财如命,所以将近二百万的家产全部留给了年轻的子爵。当年轻人查点叔父的产业簿时,发现自己已是胜利路一座房子的主人了,这座房子在扣除各种捐税以后,每年可净剩租金八万二千法郎。 “数目太大了,”慷慨的子爵心想,“我叔父太苛薄了,租金太高,像我这样名声昭著的人,不该如此巧取豪夺,从明天起降低房租,房客们肯定会称赞我的。” 怀着这样高尚的目的,子爵立刻派人去叫那座房子的管家,管家迅速赶到,在主子面前深深鞠躬致敬。 “伯纳德,我的朋友,”子爵说,“你马上去通知房客我要降低房租三分之一。”这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词儿“降低”,好似给了伯纳德当头一棒。但他马上清醒过来,可又不敢完全相信自己的耳朵。 “老爷没有仔细想过吧。”他说,“今天晚上您会后悔的,降低房租,这种事情闻所未闻。老爷!要是让房客们知道了,他们对您会有什么看法呢?别的人又会怎么说呢?实在” “伯纳德先生,我的朋友。”子爵打断他的话说,“我喜欢我的吩咐,下属立刻照办不误。听明白就走吧!” 伯纳德像喝醉了似的踉踉跄跄地出了子爵的宅第。他完全糊涂了,他怀疑自己是不是成了恶梦中受人捉弄的玩物。他连自己是不是原来的伯纳德都开始疑心了。 次日清晨,伯纳德穿上很好的一套衣服,出来向全体房客宣布重大的消息。 十分钟以后,胜利路的这幢大楼陷入了无法形容的混乱状态。那些在同一层楼住了四十多年,从来彼此不打招呼的人们,如今却聚在一起交谈起来。 不管伯纳德怎样解释,反正没人相信。有三个人给子爵写了信,告诉了他这里发生的事,要他提防管家的神经失常。可是子爵的回信证实了伯纳德所说的一切。房客不得不相信了,于是又纷纷议论起来。 “房东为什么要降低房租呢?” “他一定有充分的理由才这样做的。一个明智的人,决不会仅仅为了自己不图享乐而甘心放弃高额收入的,其中必有缘故,一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于是每个人心里都在嘀咕,“此事蹊跷。”他们都在挖空心思地想,从大楼的顶层考虑到大楼的底层,想找出这个疑问的答案。每个住户都是一副沉思的面孔,都怀着一种莫衷一是的焦虑心情,就像一件不愉快的神秘事情即将降临时所表现的那样。有人甚至揣测,这个人一定是干过于心有愧的事,现在想要向社会赎罪。“再不就是这座楼盖的质量有问题。”另一个人提出他的看法。 “也许是屋顶不好。”六层楼的一个住户说。 还有人说这房子里住满了密探,而住在二楼的一位绅士则认为,房东想要放火烧房,好向保险公司索取一笔巨款。 接着,奇怪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地发生了。在七楼和顶楼,听到无法解释的异常声音。一天晚上,五楼的一位老太太的保姆到地窑里去偷酒,碰上了已故房东的鬼魂,一只手还拿着房租的收据。 于是人们更加焦躁不安起来,从害怕变成恐怖。二楼的那个绅士,家中有贵重的东西,决定搬出去,叫他的佣人送来了退房通知单。 到了第二天,三楼的一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担心,也提出退房,六楼的一些房客也开始仿效。从此,搬家风一发不可收拾。到了周末的时候,所有的住户都送来了退房通知单。二十二家房客及其全部家具全搬走了。大楼从上到下空空如也。就连老鼠,由于找不到吃的东西,也搬家了。只剩下管家提心吊胆,惴惴不安地还留在自己的住处,受到折磨。 终于,在一天早晨,伯纳德在做了一场可怕的噩梦以后,做出了最后决定,他去晋见子爵,交出房屋的钥匙,不辞而别了。(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年轻的子爵从叔父那儿获得巨额财产后,变得慷慨起来,决定降低房租,一方面帮助困难的房客们,另一方面想改变自己的名声。b伯纳德把降低房租的消息通知给房客们后,所有的房客都不相信伯纳德,他们纷纷写信给子爵来求证这一消息的真实性。c人们在猜疑子爵降低房租的目的的同时,也都疑心房屋质量有问题,结果使人们的情绪由焦躁不安发展到害怕,由害怕变成恐怖。d子爵降低房租的行为不仅没能给他带来好的名声和利益,反而招来房子和他都背上不好的名声这一出乎意料的结果。e房客的语言描写是作者匠心所在,不仅展现了人们的心理,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的现实,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小说开头交代子爵继承叔父家产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3)文中的子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结合全文,探究子爵降低房租的想法不仅不被房客接纳,反而引起“搬家风”的原因。(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何须惆怅近黄昏1948年,朱自清身体已因超负荷运转,招致严重的损伤。连续几日,胃痛不止,呕吐不已,体重不断下降,但他的精神却不萎靡,仍然坚持读书看报,关心时局大事。他很喜欢近人吴兆江将唐人李商隐的两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反其意而用之,曰:“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他将这两句诗抄下来,压在书桌的玻璃板下,用以自策。有一个同学看后对它的意思不甚了解,问他是否是感到自己老了。朱自清摇摇头,微笑道:“这两句诗只是表示积极,乐观,执着于现实的意思。”这时,人民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而蒋介石则由“全国防御”转为“分区防御”。朱自清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的气息,他虽然感到自己生命已濒临黄昏,夕阳残照,为时无多了,但他已从大江南北隆隆的炮声中,窥见祖国“无限好”的前景,因此他并不落寞,他要以乐观的心情,去迎接美好的未来,以有限的生命去作最后的斗争。朱自清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开始大量呕吐,连续几天,连起床走动一下都感到费劲,体重从45公斤降至38.8公斤。但他仍然坚持上课,结果在课堂上大吐,同学们连忙把他扶回家来。王瑶闻讯前来探望,朱自清疲惫地躺在床上,还一门心思记挂着上课的书,用细弱的声音说:“如果过三四天还不能起床,就请你代上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这两门课。”可是,休息两天后,身体稍有康复,他又勉强去上课了。5月间,上海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侵略势力的签名运动,这一反帝爱国风暴立即波及全国。6月9日,北平学生集会举行反美扶日示威大游行。当时,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一包香烟要数万元。为了欺骗收买知识分子,他们发了一种配购证,可用低价购到“美援面粉”。这一香甜的诱饵,对贫困的知识分子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6月18日,朱自清正坐在藤椅上闭目养神,吴晗来到他的家里,给他看一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面写道:为反对美国之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德和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之污蔑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之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之一切施舍之物资,无论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给证,特此声明。朱自清看毕默不作声,伸出颤动的手,拿起笔来,一丝不苟地在宣言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他知道,这一举动对自己家庭的生活将有很大的影响。晚上,他在日记上写道:在拒绝美援和美国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这意味着每月的生活费用要减少六百万法币。下午认真思索了一阵子,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夏天到了,朱自清的健康毫无起色,胃疼与日俱增,身体极为虚弱,但他仍不肯静下心来休养,只要疼痛略好,就伏案继续编国文读本,读自己喜欢的书。他还制订了一个读书计划:除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外,每天坚持轮流看一本英文书和中文书,利用休息时间读诗。有时,晚上还练习书法。7月中旬,他主持完成了闻一多全集的编辑收尾工作,又开始整理闻一多手稿。他衰弱的身体已经难以支持了,但他还勉强支撑着。(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1948年国共两党战争不断,朱自清敏锐地感到时代的气息,内心充满喜悦,因此更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多做一点事情。b. 当时上海学生、北平学生及知识分子举行了各种大规模的抗议运动,其目的在于反对美帝国主义对日本侵华势力的扶植。c. 国民党发行的可低价购买美援面粉的配购证,之所以对知识分子来说是严峻的考验,是当时的知识分子都非常贫困。d. 朱自清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病情也每况愈下,年仅五十一岁就过早辞世,主要是由于他不肯购买国民党发放的美援面粉。e. 朱自清临终前仍不忘叮嘱家人不要买国民党发放的美国面粉,充分体现出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责任感和高尚的节操。(2)朱自清明知会对自己的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却仍坚持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3)朱自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在体弱多病的情况下,坚持“以有限的生命去作最后的斗争”,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6分)(4)朱自清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来鼓舞、警醒自己,并以实际行动来加以践行。你如何看待朱自清最后这段生命历程?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少一些“拼爹门”,公民才会多一分平常心;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自怨自艾,感叹什么大材小用、怀才不遇。b、面对高三的学习,根除恐惧的真正良药是自信而不是勇气。自信总是与它的姐妹“镇静”相得益彰。c、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混合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流传的故事未必不含着添枝加叶的成分。d、我很不想面对这样的现实,可是爸爸妈妈真的越来越老了。在我心里爸爸妈妈似乎永远都是记忆里三十多岁的样子,真不敢想象他们老气横秋是什么样子。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他一有机会就不厌其烦地向别人介绍自己解酒的体会,什么蜂蜜水解酒后头痛啦,新鲜葡萄解酒后反胃、恶心啦,酸奶解酒后烦躁啦,香蕉解酒后心悸、胸闷啦等。b、在新一轮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等部门进行了检查、评议、整顿等一系列艰难的工作。c 8月16日零时起,我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新图使部分高铁降低速度;各席别票价在现行票价水平基础上,下浮5%左右。d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因此,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最终也要落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产业才能健康发展创造经济效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目标这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必须同时注重社会效益,而且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然而,文化产品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离开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应当追求经济效益a b c d16下面是关于“名人故里之争”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字。(6分)在文化遗产开发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和不良现象包括:打着传承名人文化的旗号争夺名人故里,表面看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是 ,名人故里之争对于中华遗产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已然将文化遗产商品化。兴建假文物,对文化遗产进行不恰当的商业利用和运营,过度的商业炒作和破坏性开发, ;盲目举办祭拜活动,缺乏严肃性,造成传统文化内涵被严重扭曲。一些地方肆意炒作负面文化现象、历史人物和文艺形象,产生了 ,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学校里有一位烧锅炉的老人,每天早晨早早把水烧开,灌满学生的暖壶,送到教室门口,天天如此,却不要学校一分钱的报酬。据了解老人是一位退休干部,每月三千多元的退休金,子女事业有成。有人见了对他说:“你不在家里享清福,何苦在这里挨累?”老人微微一笑:“我在这里才是真正的幸福。”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滦南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 a。课:考核。5. b。和不属于梁彦光的治理效果。6.c“ 属帝崩”翻译不对,应为“正赶上皇帝驾崩。”西魏大统末年,彦光到太学学习,略略涉猎经、史,循规蹈矩,自我约束,仓促之间举止也一定很有礼节。初出仕当秘书郎。北周受魏禅让,任舍人上士。武帝时,又升任小驭下大夫。因母亲丧事离职,因过于哀伤,而身心憔悴。不久,又奉命到职。武帝见他哀伤过度,叹息好久。后任御正下大夫。跟随武帝平定齐国,因有功而封开府、阳城县公。周宣帝即位,授他为华州刺史,又晋封为华阴郡公,增加食邑五百户,把阳城县公的封号转封给他的一个儿子。不久又拜为柱国、青州刺史。碰上宣帝驾崩,没有到任。隋高祖文皇帝即位,让他担任岐州刺史,兼岐州宫监,很有政绩,粮食丰收,还出口到别的州郡。皇上很欣赏他的才能,于是下诏书奖励,赏赐粮食五百斛,以激励他的清廉正直。后来又转任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民风淳朴,所以他施行宽政加以安抚,全境安居乐业,朝廷对他的考核连年最佳,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了。到相州后,还按照在岐州的办法。但邺都人口杂居,民风不纯,人很狡诈,给彦光作歌谣,说他不能治理教化这个地方。高祖听说后责备彦光,还因此免了他的职。一年多以后,任命他为赵州刺史,彦光对高祖说:“ 我以前在相州获罪,我理当罢职,没抱做官的希望,不想皇上施恩,又起用我。请求让我重新做相州刺史,改变以前的作法,希望能改变那里的民风以报答陛下厚恩。”高祖同意了,彦光又任相州刺史。相州的豪强地痞听说彦光是自己请求来相州的,没有不嗤笑的。彦光一上任,就揭发奸邪之人及隐藏的罪行,如神明一般明察,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相州全境大为震惊。当初,齐亡以后,有身份的人,都迁入关内,只有玩杂耍的、小商贩和说唱艺人住在相州城郭,因此人情险恶,谣言四起,诉告官员,变化无常。彦光想革除这些弊端,就用官俸,从崤山之东请来大学问家,每乡都设立学堂,非圣人先哲的书不得教授。常在一季的末月召集他们,亲自进行考试。有勤奋学习成绩优异的,聪明出众的,就升堂设宴招待,其余的都坐在廊下。有喜欢诉讼、懒惰而学业无成的,就让他们坐在堂中,给以粗粝饭食。到学习有成,就举行贡士的礼仪,又在郊外饯行,资助他们财物。于是人人都刻苦自励,风气大为改观。有一个滏阳人叫焦通,喜欢酗酒,侍奉父母欠缺礼数,被堂弟告到公堂。彦光没有问罪,而把他带到州学,让他到孔子庙去观看一个叫做韩伯瑜的人因母亲打他不痛,为母亲没有力气而悲伤,对着母亲悲泣的画像。于是焦通感悟,既悲伤又惭愧,无地自容,彦光教训了一通就打发他走了。后来焦通改正了错误,行为规矩,最终成为善士。官员和百姓都高兴,再也没有吵架告状的了。过了几年,彦光死在任上。(高祖)追赠他为冀州、定州、青州、瀛州四州刺史,谥号“襄”。(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25分)(1)(5分)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或c不给分。(2)(6分)交代事情发生的原因;为后文房客们对子爵的种种看法作出铺垫;同故事的结局形成反差,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意义。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3)(6分)慷慨而具有爱心,当他看到房租太高时,就决定降低房租;爱慕虚荣,他降低房租的动机并不完全是同情房客们,更是想博得一个好名声;固执而武断,伯纳德提出意见时,他不仅不接受,而且还不客气地命令伯纳德去照办。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4)(8分)原因一:人性的复杂。怕成为受人捉弄的玩物而产生的警觉心理,变得人人自危;盲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北襄阳五中学实验中学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试题
- 2026届北京市通州区九级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矿山开采项目地质勘查与施工承包合同规范
- 离婚后财产分配及子女监护权调整协议模板
- 离婚后房产及子女抚养权分割补充协议
- 二手房租赁合同中租赁房屋租赁权转让及条件合同
- 专利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6届安徽省寿县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网络教育平台全职教师聘用与在线课程开发合同
-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预缴表
- 农村房产继承给子女协议书
- 水库除险加固及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
-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正式版)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
-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2029全球及中国双轴取向聚酰胺(BOPA)薄膜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2019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六年级英语试卷无听力 无答案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2020《中华骨科杂志》
- 小学教育课件教案雪雕和冰雕的艺术表现形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