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1页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2页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3页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4页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士们从屋里冲了出来。随着啪的一声枪,鬼子官被击中了。他身子一拱,滚到了嘎子脚下。嘎子连忙_起身边的一把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官身上_去,可是不顶用,鬼子官已经把枪掏出来了。嘎子一急,_上去,用身子使劲_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_住他的手腕,把手枪_了下来。鬼子官一翻身把嘎子踹开,想去夺枪。区队长一甩手,又补了他一枪。鬼子官腿一蹬,不动了。 随着一片冲杀声,反攻开始了。战士们从屋里涌出,冲(chng chng)向了大街。鬼子们纷纷四下逃散,_被击倒(do do)了,_举手投降(xing jing)(1)在横线上填正确词语。嘎子连忙_起身边的一把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官身上_去,可是不顶用,鬼子官已经把枪掏出来了。嘎子一急,_上去,用身子使劲_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_住他的手腕,把手枪_了下来。(2)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冲_(chng chng)向 击倒_(do do)投降_(xing jing)(3)嘎子夺枪时的一连串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他_。(4)你想对嘎子说:_。2. 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_什么时候,_什么季节,_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你一定会!(2)在文段中你一定能找出与下面词语相近的词语。融洽_ 独特_(3)在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_。(4)用横线划出一个运用拟人写法的句子,你也能写一句。(5)文中最后一段话,我体会它的作用。( )(6)你喜欢文段中的哪一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请你也说说原因。(7)想象一下,在冬天,乡下人家又会是怎样的一道风景线?请你用一两句话写一写。(8)你觉得家乡有哪些景点美丽的,令人向往令人欣赏?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1)给多音字组词。看 kn_ kn_(2)照样子,写一写。例:人如潮、_、_例:雨纷纷、_、_(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大街小巷人如潮。(4)写出你家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和习俗。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鲁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1)这段描写语言生动,作者用_、_来描写菜畦和桑葚,用_、_来形容黄蜂和叫天子,这是分别从_和_两个方面生动而形象的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表现了自由快乐的儿童生活乐趣。(2)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划线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百草园的_。“这里”指_。(4)这段景物描写由整体到局部的过渡句,请用横线画出来。(5)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5. 阅读一组爱国英雄的故事,回答问题。【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他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图,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时年仅13岁,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他常放牛的山坡上,他牺牲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材料二】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他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邱少云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1)古往今来,爱国英雄层出不穷。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爱国英雄人物的一组是( )(2)阅读两则材料,可以知道王二小牺牲的日期是_年_月_日,邱少云牺牲的日期是_年_月_日。从牺牲时“年仅13岁”、“年仅26岁”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_(3)从两则材料中,选择一个最打动你的句子,工整抄写在横线上,并说说打动你的原因。(4)阅读材料,再结合平时所学习的、所了解的爱国人物、故事,谈谈自己的感想。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1)多音字组词。圈 jun_ qun_结 ji_ ji_(2)照样子,写一写。例:修一修、_、_例:结结实实、_、_(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赶紧_ 劝告_(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7.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材料一: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材料二: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1)阅读材料一,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三般:_。平生:_。(2)阅读材料一,找出文中表示时间非常短促的词语:_;我知道这样的词还有_、_。(3)阅读材料一,老虎抓人主要靠三招:_、_、_,武松对付老虎的三招,只用了一个办法_,这样做的好处是_。(4)阅读材料二,发挥想象,填空。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有的说:_。”有的说:“_。”还有的说:“_。”(5)通过阅读材料一,二,说说你对水浒传中英雄人物的印象。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 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鲁迅先生的鼻子本来是天生的,为什么说是碰壁碰的呢?从中体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3)请你结合当时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谈一谈你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理解。(4)“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一说大家为什么笑呢?9. 我能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1)这是一段描写小虾_的文字。从_等动词中可以体现出小虾吃东西非常小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_的人。(2)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3)从小虾吃食物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0. 课内阅读。(10分)终于有一天,父亲望着饭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说要重新弄一个像样的菜园。我们以母亲为首。投去诧异的目光。 要知道,现在要找出一块可做菜园的土地,是相当困难的了。望着我们疑惑的神情,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 于是,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父亲选择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每天天色未明,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一个星期过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足有三四分地的翻过来的黄土地。(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_的菜园_的坡地_的目光_的神情(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平缓_ 展现_(3)用横线画出表现父亲开垦菜园辛勤忙碌的句子。(4)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11.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又咬了一口,结果第一个半块又大了点儿。狐狸就这样不停地咬着两半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1)奶酪被谁吃光了?( )(2)从文中找出狐狸说的话,用“_”画出来。(3)两只小熊“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你认为狐狸分得公平吗?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外出求学,一年后跑回家。他的妻子正在家里织布,就取了一把剪刀,把织布机上的丝线剪断了。乐羊子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妻子不慌不忙地说:“这布是一根丝一根丝织成的,现在把它从中间剪断,前面的功夫就算白费了。你在外边求学,若是中途就放弃,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乐羊子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妻子的用心。于是,他再次告别妻子,离家求学去了。乐羊子这一学习,就是七年,直到学成后才回来(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选择文中适合的词语写在横线上。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_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_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_(2)短文中画线句子是乐羊子妻子所说的话,可以用这个成语概括:_,她所说的道理,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3)好故事能告诉我们许多道理,这个故事改编自后汉书列女传。暑假快到了,请推荐一本你认为比较有趣的好书给大家假期阅读吧。1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他。他充满信心,又做了很多考证工作。(1)找出短文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2)短文中有一个词语说明了魏格纳考证的工作量很大,这个词语是:_。(3)结合课文,想想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说”的依据是什么?和同学们交流交流,然后选择其中的12点写下来。14. 课内阅读。在治水过程中,最艰巨的工程是开凿龙门。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地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yo ro)道从山脚下一条狭窄(zizhi)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sishi)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地干着。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顺畅地流向了大海。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个个兴奋不已,围着大禹欢呼雀跃。大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2)在开凿龙门的过程中,大禹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做的? _(3)为了治理洪水,大禹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这表现了什么?_(4)你认为大禹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_嫩芽音符(2)短文共有_句话。(3)照样子,写词语。例:遮遮掩掩、_、_、_(4)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他们发现了什么?16. 读一读,回答问题 都说春天是个爱美的孩子。她用花呀叶呀,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香香甜甜。 其实,冬天也是个爱美的孩子。你瞧,她用雪花膏,抹了一层又一层,终于有了一张白白的脸。(1)春天用_和_来打扮自己。(2)雪花膏”指的是( )(填序号)(3)想一想,写一写。 秋天也是个爱美的孩子,她用_打扮自己。17.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三原茅庐(节选)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版,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革堂,同诸葛亮见面。(1)文中表现刘备等待时间长的词语有:_、 _。(2)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刘备为什么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4)在台阶下等候的时候刘备心里焦急吗?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出来的?18.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怕”的哲学南怀瑾 古时有一位太子,声望已经很高了。可他还要去周游列国,以提高自己的声望。 这时,突然来了一个乡下老头儿,要求见太子。他腋下夹把破雨伞,言不压众,貌不惊人,但自称可以做君王的老师,帮助君王平天下。 通报以后太子召见,这老头儿说,听说你要周游列国,但就这样去不行,你要拜我为老师,要处处捧我;在各国宴请你的时候,上位要让我坐,这样你才能成功。太子问他,这是什么道理? 老头儿说,我以为你很聪明,一点就透,你_(果然、竟然)还不懂,可见你笨。现在我告诉你,你是太子,出去绝对不会坐次要的位置;而你的声望已经这样高了,此去也不会再增加多少。 如果带上我这样一个糟老头子,并处处恭维我,那么大家对你的认识就不同了,他们会认为你很了不起。 第一,你礼贤下士,非常谦虚。第二,这糟老头子的肚子里究竟有多大的学问,人家搞不清楚,对你就更敬畏了。如果使各国对你产生了这两种认识,你就成功了。 这位太子照他说的做,_(果然、竟然)成功了。 这不只是一个笑话,由此可读懂人生。 有时候,把好位置让给别人坐,自己在旁边帮着抬轿子,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是“君子三畏”的道理,也是一种哲学。一个有思想哲学信仰的人, ;而一个无所畏惧的人, 。(选自论语别裁)(1)选出文中横线上运用恰当的词语。(2)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周游列国( )A.圈子,环绕。 B.普遍,全面。 C.星期。言不压众( )A.从上面加力。 B.用威力制服,镇服。 C.逼近。(3)文中的横线上填哪句话最合适?(在文中填序号)A.不会轻易成功 B.其成就绝对不凡(4)老头儿要求太子怎么做?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5)“君子三畏”的道理指的是什么?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19. 赏析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的题目是_。(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的意思是_。(3)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自然之道(片段)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鱼贯而出:_愚不可及:_(2)什么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请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相应的句子。(3)那只先出来的幼龟是龟群的“_”,它的任务是_。因为_,所以龟群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21. 真情交流。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你是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的?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吧!22. 课文在线。(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敦煌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藏有敦煌壁画的莫高窟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同( )、( )及( )等世界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的象征。(1)把文内容补充完整。(2)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近词。 瑰宝_创造_(3)文中画“_”的部分,前后是( )关系。(4)用自己的话说一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身边的文化古迹。_23. 课内阅读。读鹿欣赏角的句子,体会句意。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1)“啊”表现出鹿_的语气,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身段_,自己的角_。(2)体会画横线的句子,选择:就语气而言,这是一个( )句。(3)填空:这里鹿把自己的角比作_,体现出鹿对自己的角的_之情。2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望月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 芦荡 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 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 起伏着 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1)请在文中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2)按照要求填空。读着这段文字,我们会想到这些描写月亮、月光的词语(写出4个):_读着这段文字,我们会想到这些与月亮、月光相关的诗句(写出1句):_25. 课文在线。(阅读片段,完成练习。)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1)第二段在介绍太和殿内景时,用了六个方位词:_ 由这些词语看该段的立足点是什么?说明顺序是怎样的?_(2)为什么对龙的描述居然有十次之多?_(3)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说明重点?_2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做“不倒翁(wng)” 我早就想做个“不倒翁”了。今天窗外雪花飞舞,闲着没事儿,我就动起了手。 我拿了一个鸡蛋,先在小头的一端(dun)钻了个小洞,把蛋白和蛋黄从小洞里倒了出来,再用水洗净了蛋壳,装了三分之二的细沙,最后用蜡(l)封住小洞口。接着,我又拿笔在蛋壳上面画了一张老公公的脸。 哟,做好了,老公公翘(qio)着一把小胡子,多神气。我用手一按,老公公摇摇晃晃不肯躺(tng)下,冲我点头直笑呢!(1)从文中找出把不倒翁当人来写的一句话,_可见“我”对自己制作的不倒翁非常_。(2)在第2自然段中找出几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_、_、_、_。(3)请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仿写一个句子。(4)短文主要写了_。2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神医华佗 华佗是我国古代(著名、杰出、出色)的大医学家。他年轻的时候,看到当时军阀割据,连年战争,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受伤害病的人很多,就立志做一个民间医生,给人民治病。 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钻研,华佗的医术很高明了。于是,他就开始行医,给人民治疗多种疾病。他在医学上有许多革新和创造。他发明一种麻药叫“麻沸散”。在给病人动手术的时候,他先让病人服下麻沸散,麻醉过后,然后开刀,这就(减少、减轻、减低)了病人的痛苦。他能剖开病人的腹部,割除有病的肠胃。这在1700年前,是非常惊人的事情。因此当时的人都称华佗为神医。 华佗不但给病人治病,还叫健康的人锻炼身体,预防疾病。他曾经对他的学生吴普说过,人应该时常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消化,(流通、通畅、畅通)血液,使身体经常保持健康。他创造了一套运动的方法,叫做“五擒戏”,跟我们现在打拳做体操相象,有些人用这套方法锻炼身体,都(增加、提高、增进)了健康。 当时统治中国北部的曹操时常害头痛病,听说华佗医术很高,就请华佗给他诊治。华佗用针给他扎了一下,他的头痛病立刻好了。曹操为了自己的方便,硬要把华佗留下,当他的私人医生。可是华佗关心人民的病痛,说什么也不肯留下。曹操发怒了,就把他关在监狱里。华佗还是不肯答应。后来,华佗竟被曹操杀害了。(1)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著名、杰出、出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