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贾宝玉的出家.doc_第1页
试论贾宝玉的出家.doc_第2页
试论贾宝玉的出家.doc_第3页
试论贾宝玉的出家.doc_第4页
试论贾宝玉的出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水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手册题 目:试论贾宝玉的出家学生姓名:李XX系 别:中文系专 业:汉语言文学年 级:2006级本(专)科: 本科指导教师:李爱云衡水学院教务处印制说 明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始之前,由指导教师填写本手册中的任务书,并经分管教学的系主任或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小组组长批准后,以电子文本形式发至学生。2、学生和教师填写时应认真细致。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要做好过程记录和阶段小结。3、在填写或打印本手册时,文面要整洁美观,字迹要清楚,签字要齐全。本手册的纸质文本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4、本手册在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其纸质文本与论文(设计)一起交给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毕业答辩的主要档案材料,并由各系保存至学生毕业后四年。5、本手册纸质文本一式两份,一份存入学生档案,一份与毕业论文(设计)一起留存于学生所在系部。6、本手册电子文本随时填写,待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完成后一并打印,交指导教师签名;手工填写项目,必须使用黑色炭素墨水等牢固性书写材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填写)论文题目试论贾宝玉的出家姓 名李春宏学 号200620101202下达日期2007年10月23 李春宏 同学: 根据衡水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及我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现就你的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和写作提出以下要求,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本阶段的学习任务! 指导教师:一、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写作、答辩的时间进程:1、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07年10月82007年10月21 2、文献调研与综述: 2007年10月222008年2月24 3、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08年2月252008年3月2 4、深入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2008年3月32008年4月30 5、形成论文初稿(设计雏形): 2008年4月12008年4月30 6、论文(设计)修改、定稿、打印: 2008年5月52008年5月20 7、提交论文(设计)与答辩准备: 2008年5月212008年5月23 8、参加答辩: 2008年5月232008年5月27 二、对论文(设计)内容的指导要求中心论点突出,论述有理有据,有一定的深度。在选题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材料和对材料的分析研究,形成明确的中心论点,并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组织论述。尽量开门见山,围绕中心论点设置具体论点,围绕具体论点组织材料,要有必要的文献资料支撑,材料要与观点相统一。注意文章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讲究布局谋篇的合理性。文字表述要准确、通顺,力求生动活泼,杜绝错别字。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试论贾宝玉的出家系别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年 级2006级开题日期2007年12月11学 号200620101202姓 名李春宏指导教师李爱云1、 选题目的和意义:红楼梦研究的历史,或曰红学的历史,在其成稿后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发生过多次大大小小的学术争鸣,波涛汹涌,此起彼伏,蔚为大观。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人们对他的评论自然也就比较多。早在20世纪40年代,金果就提出“贾宝玉是他时代的叛逆”。李凤仪在略谈贾宝玉的市民思想意识一文中指出:“贾宝玉身上体现了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张天翼在贾宝玉的出家中,认为贾宝玉的出家只是为了要摆脱他个人的苦闷。蒋和森在贾宝玉论中认为,他“是背负着一个了却不尽的尘缘和带着一个永恒的憎恨踏进寺院的门槛的”。王蒙在贾宝玉论中说:“宝玉的思想感情处于前拂老的状态”,因而出家。关于贾宝玉的出家,其中的主流观点是厌恶残酷的现实,个人的种种不遂意,所以选择出家当和尚这一条路。纵观前辈学者的研究,尽管对于贾宝玉出家原因做出了种种分析,但我个人认为还不够全面。宝玉的出家既非厌恶残酷的现实、个人的种种不遂意又非消极的反抗,而作出出家的选择是一种必然,水到渠成的人生之路。他生活在封建社会,他叛逆的性格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他追求自由的婚姻,而他所爱的人黛玉因情而死,最终他的爱情理想毁灭;他的人生追求与现实社会强烈的对立。在此情况下,作出出家的选择是顺应自然的人生飞跃的过程,一种对真理坚持不懈、执着的追求。这种思想积淀由来已久,写此文对贾宝玉的出家进行阐释,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所蕴含意义和当时社会状况。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红楼梦一书,被称为“中国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也有人戏称:“说不完的红楼梦”。的确,红楼梦包孕之丰富,一时是说不尽的,由此形成“红学”。贾宝玉作为红楼梦主要中心人物,人们对他的评论自然也就比较多。20世纪40年代,金果提出“贾宝玉是他时代的叛逆”。李凤仪在略谈贾宝玉的市民思想意识一文中指出:“贾宝玉身上体现了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对贾宝玉的出家,后世争论也颇多,其中的主流观点是厌恶残酷的现实,个人的种种不遂意,所以选择出家当和尚这一条路。例如:张天翼在贾宝玉的出家中,认为贾宝玉的出家只是为了要摆脱他个人的苦闷。蒋和森在贾宝玉论中认为,他“是背负着一个了却不尽的尘缘和带着一个永恒的憎恨踏进寺院的门槛的”。有的学者则认为贾宝玉的出家是一种消极的反抗,例如:王蒙在贾宝玉论中说:“宝玉的思想感情处于前拂老的状态”,因而出家。3、选题研究内容:总论: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人公, 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一个典型人物。对贾宝玉的出家,后世争论也颇多,其中的主流是厌恶残酷的现实,个人的种种不遂意,所以选择出家做和尚这一条路。我认为宝玉的出家并非完全是厌恶残酷的现实,个人的种种不遂意,而是由其叛逆性格、爱情理想的毁灭、人生追求与现实的对立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分论:关于贾宝玉的出家我重要从以下三方面探讨:第一部分:长期以来,贾宝玉的性格一直被认为是叛逆的,他叛逆性格形成不是偶然的,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正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贾宝玉叛逆的性格,他叛逆的性格主要体现在功名观、伦理观、男女观三个方面。第二部分:宝黛的爱情,与一般的才子佳人小说不同,他们不是单纯的郎才女貌,他们是在与那个社会的思想和制度相对立的土壤上,培植自己的爱情之花的。他们追求的是在共同喜好、理想、志趣基础之上的婚姻,他们同气相求,叛逆的思想和行为是爱情发展的共同基础。他们既然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基础,他们的爱情理想之所以会被毁灭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爱情一方面与家族相冲突但同时对家族又存在着依存的一面。第三部分: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有自己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贾宝玉坚持对“真”的追求和对“情”的崇尚的这种人生追求是他所生活的世界不相容的。总论:在封建专制的冲击下,贾宝玉的一切热望和人生追求都一次一次的幻灭了,连他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础上的爱情也被彻底扼杀了,面对残酷的现实,感到窒息和空虚,他从出生就一直被关在金丝笼里,笼外才有他追求的世界,而能与他的追求相容的或许只有佛门了,佛门在他看来应该是忘我的,自由的。他到了非走出去不可的时候,否则,等待他的只有被毁灭。在此情况下,做出出家的选择是顺应自然的人生飞跃,一种对真理坚持不懈、执着的追求。 4、本选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技术路线:在论文选题确定之后,我运用文献方法搜集相关资料,通过认真阅读文献和资料,总结观点,并认真做好笔记,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新的观点。同时也运用了比较法,对学术界众多研究人士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得出自己的观点。最后运用了综合法,自己的观点和前人的观点相结合,得出了更为深刻的观点。研究方法:文献法、比较法、综合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人们对他的评论自然也就比较多。关于贾宝于的出家是研究的关键,其中的主流观点是厌恶残酷的现实,个人的种种不遂意,所以选择出家当和尚这一条路,但我个人认为还不够全面。我认为宝玉的出家既非厌恶残酷的现实、个人的种种不遂意又非消极的反抗,而作出出家的选择是一种必然,水到渠成的人生之路,对贾宝玉出家的原因做深层的研究,要搜集相当丰富的资料,更有力的支撑中心论点。因为只有做全面的占有资料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文章更有说服力不至于空洞干涩。5、调研计划及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宋克夫.论贾宝玉的悲剧心态J.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3期.2孙逊.红楼梦脂评初探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3邓遂夫.红楼梦主线管窥J.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1期.4杜景华.王熙凤与红楼梦的艺术结构M.山东:山东出版社,1982年.5朱眉叔.贾宝玉思想初论J.红楼梦学刊.1979年.6何天林.把贾宝玉的形象从极左思潮中解放出来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7王蒙.贾宝玉论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年.8蒋和森.贾宝玉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9马建华.贾宝玉的情感论J.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2期.10李章.从贾宝玉的形象看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J.北方论丛.1998年.11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2张锦池.论姽婳词在红楼梦悲剧结构中的地位J.红楼梦学刊.1996年,第2期.13张天翼.贾宝玉的出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4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5(日)大高岩.贾宝玉研究A.满蒙C.1934年.16李凤仪.略论贾宝玉的市民思想意识J.克山师专学报.1983,第1期. 17DavidHawkes& John Minford.“Hong Lou Meng Seeks the source or origi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publication ,1961.6、指导教师意见:能够全部阅读教师指定定额的参考资料、文献,此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文献资料;开题报告符合要求。对学界的研究现状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资料丰富,有自主的见解,对问题的分析较为深入。同意开题。但在写作中要注意论文的层次,各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指导教师(签名):2008年 2 月 18 日7、开题审查小组审查意见:同意开题,注意论文的逻辑性。 教研室主任或组长签名: 2008年2 月 28 日说明: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交指导教师审阅。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证记录题目试论贾宝玉的出家学生姓名李春宏学 号200620101202指导教师李爱云论证小组组成组成姓名职务所在单位专业方向签字组长李爱云副教授中文系汉字文化成员李琳讲师中文系先秦文学石柱君教师中文系先秦两汉文学主持人:谈谈你选择这个论文题目的依据和意义,和本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你对论文的设想?答:贾宝玉作为红楼梦主要中心人物,人们对他的评论自然也就比较多。20世纪40年代,金果提出“贾宝玉是他时代的叛逆”。李凤仪在略谈贾宝玉的市民思想意识一文中指出:“贾宝玉身上体现了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张天翼在贾宝玉的出家中,认为贾宝玉的出家只是为了要摆脱他个人的苦闷。蒋和森在贾宝玉论中认为,他“是背负着一个了却不尽的尘缘和带着一个永恒的憎恨踏进寺院的门槛的”。有的学者则认为贾宝玉的出家是一种消极的反抗,例如:王蒙在贾宝玉论中说:“宝玉的思想感情处于前拂老的状态”,因而出家。纵观前辈学者的研究,尽管对于贾宝玉出家原因作出了种种分析,但我个人认为还不够全面。宝玉的出家既非厌恶残酷的现实、个人的种种不遂意又非消极的反抗,而作出出家的选择是一种必然,水到渠成的人生之路。关于贾宝玉的出家我重要从以下三方面探讨:第一方面:长期以来,贾宝玉的性格一直被认为是叛逆的,主要从他叛你性格形成的原因及叛逆性格的表现来写。第二方面:宝黛是在与那个社会的思想和制度相对立的土壤上,培植自己的爱情之花的。他们有相同的追求,这样建立的爱情之所以会被毁灭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爱情一方面与家族相冲突但同时对家族又存在着依存的一面。第三方面:贾宝玉坚持对“真”的追求和对“情”的崇尚的这种人生追求是他所生活的世界不相容的。指导意见:本选题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论证较严密,思路较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同意开题。写作中注意观点分析要透彻,要持论有据。记录员签名:2008年 2 月 28 日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学生填写)论文(设计)题目试论贾宝玉的出家学 生 姓 名李春宏学 号200620101202系(部)、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年 级2006级指导教师李爱云研究方向汉字文化参考文献情况国内 15 篇,国外 2 篇,共计 17 篇收集参考文献时间2007年 10 月 12 日至 2008 年 2 月 24日列出收集的参考文献(要求阅读量不少于15篇且至少含1-2篇外文文献,外文文献及翻译装订于论文附录中)参考文献:1宋克夫.论贾宝玉的悲剧心态J.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3期.2孙逊.红楼梦脂评初探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3邓遂夫.红楼梦主线管窥J.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1期.4杜景华.王熙凤与红楼梦的艺术结构M.山东:山东出版社,1982年.5朱眉叔.贾宝玉思想初论J.红楼梦学刊.1979年.6何天林.把贾宝玉的形象从极左思潮中解放出来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7王蒙.贾宝玉论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年.8蒋和森.贾宝玉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9马建华.贾宝玉的情感论J.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2期.10李章.从贾宝玉的形象看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J.北方论丛.1998年.11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2张锦池.论姽婳词在红楼梦悲剧结构中的地位J.红楼梦学刊.1996年,第2期.13张天翼.贾宝玉的出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4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5(日)大高岩.贾宝玉研究A.满蒙C.1934年.16李凤仪.略论贾宝玉的市民思想意识J.克山师专学报.1983,第1期. 17DavidHawkes& John Minford.“Hong Lou Meng Seeks the source or origi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publication ,1961.文献综述内容:红楼梦研究的历史,或曰红学的历史,在其成稿后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发生过多次大大小小的学术争鸣,波涛汹涌,此起彼伏,蔚为大观。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人们对他的评论自然也就比较多。早在20世纪40年代,金果就提出“贾宝玉是他时代的叛逆”。李凤仪在略谈贾宝玉的市民思想意识一文中指出:“贾宝玉身上体现了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对贾宝玉的出家,后世争论也颇多,其中的主流观点是厌恶残酷的现实,个人的种种不遂意,所以选择出家当和尚这一条路。例如:张天翼在贾宝玉的出家中,认为贾宝玉的出家只是为了要摆脱他个人的苦闷。蒋和森在贾宝玉论中认为,他“是背负着一个了却不尽的尘缘和带着一个永恒的憎恨踏进寺院的门槛的”。有的学者则认为贾宝玉的出家是一种消极的反抗,例如:王蒙在贾宝玉论中说:“宝玉的思想感情处于前拂老的状态”,因而出家。何林天的把贾宝玉的形象从极左思潮中解放出来。该文对“贾宝玉是一个封建阶级的叛逆者”的观点提出质疑。李章等人从贾宝玉的形象看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载北方论丛)一文的看法,认为贾宝玉是“多余的人”的典型,并补充说,贾宝玉并不反对君权和封建秩序,对于农民的同情也只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的同情,恰如贾宝玉吟诵的李绅的悯农诗的立场,而这种立场在古代诗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贾宝玉对于妇女的同情,亦如柳永、秦观等人在他们词中对沦落社会下层的妇女的同情,不能视为“叛逆”封建制度;而贾宝玉的出家,则又和白居易晚年当“香山居士”、王维的崇奉禅教并无二致,“如果说一个消极遁世的贾宝玉的出家,是同封建地主阶级或封建贵族家庭进行了彻底的决裂,那么王维、白居易不是成了叛逆的老前辈了”。 邓遂夫的红楼梦主线管窥认为,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与宝玉、宝钗之间的婚姻悲剧,相互交错地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具典型意义的中心事件宝、黛、钗三人命运悲剧,这一中心事件的本身,以及围绕这一事件而交织穿插的其他情节线,无不以动人的形象,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社会中青年妇女被欺骗、被毒害、被扼杀、被摧残的不可避免和不可挽回的悲剧命运。杜景华的王熙凤与红楼梦的艺术结构一文认为,宝、黛的“木石前盟”和玉、钗的“金玉姻缘”,这两种对立的爱情、婚姻观念与他们之间的种种纠葛一起,贯穿于红楼梦全书情节的始终,最后并以宝、黛爱情悲剧与玉、钗间的婚姻悲剧而结束。正如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所总结的“云空未必空”:“欲割情难断的思想矛盾。既是那样的如痴如醉得执著于情,又要强为看穿而逃遁于空,成了作者思想和全书情节体系中难以解开的大结。如果说执著于情,是一种真实与忠诚的投入,那么逃遁于空,就必然是一种理智的自欺,这是一种迫不得已和不自觉的自欺,也可以说是一种带着忠诚的自欺。张锦池的论姽婳词在红楼梦悲剧结构中的地位认为,红楼梦是以贾宝玉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为主线来展开其人物千姿百态意境气象万千的社会生活画面的。该文认为,这种以主人公的人生道路问题为主线的结构,颇类司汤达的红与黑,宋克夫的论贾宝玉的悲剧心态一文认为贾宝玉身上体现出进步的自由意识和“意淫”意识,表现了一种新的人生追求。另一方面,贾宝玉的这种新的人生追求又难以超越社会时代、家世利益及自身传统基因的制约,得到正常健全的发展。贾宝玉的孤独心态和压抑心态,以及最终结局的中举出家,就是这种悲剧性冲突的逻辑体现和必然归宿。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我们可以从前人对贾宝玉研究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知识,加深自己对贾宝玉的认识和了解,我认为宝玉的出家既非厌恶残酷的现实、个人的种种不遂意又非消极的反抗,而做出出家的选择由其叛逆性格、爱情理想的毁灭、人生追求与现实的对立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指导教师对文献综述的评价:文献资料收集全面,运用文献资料比较新颖,对该领域的学术发展及当前人物有所了解,所运用的资料思路清晰,有一定的逻辑性,文献忠实于原著。指导教师签名:2008年 2 月 17 日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一)论文(设计)题目试论贾宝玉的出家学生姓名李春宏学号200620101202指导情况记录指导教师李爱云指导时间2007年10月12日指 导方 式面谈指导要点:运用正确的文献检索方法,广泛搜集文献,尽可能充分的占有资料。深入阅读分析文献,做好阅读笔记。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李爱云指导时间2008年2月28日指 导方 式面谈指导要点:应按照本论题的中心论点,全部阅读指定定额的参考资料、文献,对各种观点及评述进行有见地地分析、对比,不能是简单的文献堆砌。草拟提纲,进行构思及结构设计并撰写成文,不少于1000字。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李爱云指导时间2008年4月9日指 导方 式面谈指导要点:应对选题相关背景、理论依据和现实需求做出有学术意义的简要分析和说明。对搜集的文献资料做出分析评论。根据自己所确定的选题和学术目标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工作目标。要求结构必须完整,层次清楚,思路清晰,说明充分。文字简约、流畅。字数不少于1000字。指导教师签名:备注1、“指导方式”一栏可填写“面谈”、“书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2、该表在指导教师指导后由学生摘要填写,主动交指导教师签字。3、可附上进行指导的其它书面材料;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二)论文(设计)题目试论贾宝玉的出家学生姓名李春宏学号200620101202指导情况记录指导教师李爱云指导时间2008年4月27日指 导方 式面谈指导要点:阅读了较多的文献资料,认真分析文章思想,有自己深刻的见解,文章结构比较明确,但有些段落有些杂乱,要调整一下段落顺序,文中里直接引用原著的话要加上注释。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李爱云指导时间2008年5月10日指 导方 式面谈指导要点:文中出现一些句子不太通顺,要反复认真阅读文章,修改有毛病的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注释中应标清楚页码。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李爱云指导时间2008年5月16日指 导方 式面谈指导要点:论文的参考文献要写规范。论文的构建不是很齐全,缺少致谢语,需要添加相关内容。注释、参考文献需要顶格写。认真校对文字,杜绝错别字。指导教师签名:备注1、“指导方式”一栏可填写“面谈”、“书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2、该表在指导教师指导后由学生摘要填写,主动交指导教师签字。3、可附上进行指导的其它书面材料;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报告(学生填写)学生姓名李春宏学号200620101202日期2008年4月21日论文(设计)题目试论贾宝玉的出家目前已完成任务已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论文初稿是否符合任务书进展要求符合尚须完成的任务修改文稿,调整文稿结构,准别定稿打印,做好答辩的前期准备工作。能否按期完成论文(设计)能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存在的问题参考资料不充足,有些语句不够通顺句。结构层次还不是很清晰,有的调整段落层次要调整一下。拟采取的办法拟请教指导老师,和同学一起认真探讨,进一步深入阅读文本,进一步查找资料,修改病句。 指导教师意 见论文资料收集较为全面,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证,按计划完成了论文初稿。但理论深度不够。文章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甚清晰,布局谋篇有欠考虑,文字表达亦有待于进一步推敲。 签名: 2008年 4 月 21 日系部工作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2008 年 4 月 28 日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审阅表毕业论文题目试论贾宝玉的出家姓 名李春宏学号200620101202系部、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年级2006级指导教师李爱云审阅时间项目标准权重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1、选题:具有专业性、价值性、新颖性、深广度适当。0.1752、文献综述:1000字以上,能运用多种方法查阅文献,能对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善于归纳和概括。0.1733、开题报告:1000字左右,能清楚地陈述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内容、方法、进度和论文提纲。0.1794、中英文摘要及文献翻译:符合要求,翻译通顺。0.1785、论文(设计)结构:结构合理,格式规范,层次分明,逻辑清楚,重点突出,前后连贯,形成有机整体。0.1786、观点与论证:观点正确,有一定的独到见解,论据充分,资料翔实,论证严密。强调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收集数据资料,准确可靠,数据处理分析正确。0.1787、观点和材料统一:论文观点与资料有机结合,资料丰富、翔实,能充分说明观点。0.1788、知识运用: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反映出作者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好。0.1759、论文成果:对实际应用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意义。0.17210、格式规范;资料齐全。0.192综合审阅意见:该论文观点较明确,层次清晰,对贾宝玉出家的原因作出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掌握的材料较为丰富,论证较充分,语言规范,符合本科论文的要求。注意理论方面的提升。论文评定成绩(百分制)78指导教师签名注:评分栏统一采用百分制打分,然后乘以权重得出成绩毕业论文(设计)交叉评阅表毕业论文题目试论贾宝玉的出家姓 名李春宏学号200620101202系部、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年级2006级指导教师李爱云评阅时间项目标准权重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1、选题:具有专业性、价值性、新颖性、深广度适当。0.1742、文献综述:1000字以上,能运用多种方法查阅文献,能对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善于归纳和概括。0.1733、开题报告:1000字左右,能清楚地陈述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内容、方法、进度和论文提纲。0.1784、中英文摘要及文献翻译:符合要求,翻译通顺。0.1765、论文(设计)结构:结构合理,格式规范,层次分明,逻辑清楚,重点突出,前后连贯,形成有机整体。0.1786、观点与论证:观点正确,有一定的独到见解,论据充分,资料翔实,论证严密。强调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收集数据资料,准确可靠,数据处理分析正确。0.1767、观点和材料统一:论文观点与资料有机结合,资料丰富、翔实,能充分说明观点。0.1768、知识运用: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反映出作者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好。0.1749、论文成果:对实际应用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意义。0.17310、格式规范;资料齐全。0.190综合审阅意见:本文的选题角度比较新颖,掌握的材料也比较丰富,论述过程中语言也比较规范、层次也比较清楚。不足之处就是作者对这一论题挖掘得不太深刻。论文评定成绩(百分制)77评阅教师签名注:评分栏统一采用百分制打分,然后乘以权重得出成绩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审查表题 目试论贾宝玉的出家学生姓名李春宏学号200620101202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检查内容论文(设计)完成情况完成开题报告完成外文资料翻译完成中、英文摘要完成论文质量软硬件验收合格论文(设计)期间考勤情况全勤论文(设计)修改次数6次学生自查说明论文的组成部分都已经齐全,文本格式也严格符合要求,不存在抄袭和政治问题。所查找的资料都很详实,材料和观点能较好的结合在一起,并和论文题目符合度比较高。层次清晰,结构完整,逻辑合理。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有力,结论符合逻辑法则。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满足了学术研究训练的要求。学生签名:2008年 5 月 16日 日指导教师意见(说明是否进行答辩)情况属实,可以进行答辩。指导教师签名: 2008 年5 月20 日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综合成绩评定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试论贾宝玉的出家姓 名李春宏学 号200620101202系(部)、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年 级2006级指导教师及评阅成绩李爱云评阅教师及评阅成绩石柱君答 辩时 间2008年5月24日7877答辩记录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