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顶板蓄水方案.doc_第1页
地铁车站顶板蓄水方案.doc_第2页
地铁车站顶板蓄水方案.doc_第3页
地铁车站顶板蓄水方案.doc_第4页
地铁车站顶板蓄水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局集团有限公司 XX 站 XX 站区间风井 XX 站顶板蓄水方案 XX 市轨道交通 2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段 I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1 1 1 1 编制依据 1 1 1 1 施工图纸 1 1 1 2 标准 规范 1 1 2 编制范围 1 1 3 编制原则 1 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2 2 1 工程简介 2 2 2 设计防水形式 2 2 2 1 防水设计原则 2 2 2 2 设计标准 3 2 2 3 结构防水体系 3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筹划部署施工筹划部署 4 4 3 1 施工部署 4 3 2 工期计划 4 第四章第四章 施工方法及要求施工方法及要求 4 4 第五章第五章 检验标准检验标准 5 5 第六章第六章 渗漏处理渗漏处理 5 5 XX 局集团有限公司 XX 站 XX 站区间风井 XX 站顶板蓄水方案 XX 市轨道交通 2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段 0 第一章第一章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1 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1 11 1 1 施工图纸施工图纸 1 XX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 XX站车站结构主体结构 2 XX 市轨道交通 2 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 XX 站防水 1 1 21 1 2 标准 规范标准 规范 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 2008 2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 2013 3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 2011 4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 2003 5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 T50476 2008 6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 2005 1 2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 本方案涉及的工程范围为 XX 市轨道交通 2 号线一期工程 XX 路站顶板蓄水 施工 1 3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 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严格执行有关设计 施工规范和招标文件要求 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 技术规律 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规律 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 施工设计图纸及认真踏勘现场的基础上采用安全 先进 合理 经济 可行的施工方案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确保施工安全 努 力缩短工期 降低工程成本 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 合理计划 统筹安排 突出重点 控制关键工作 实现均衡生产 连续施工 坚持优化技术方案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 应用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 新设备 确保防水分部工程全部合格 XX 局集团有限公司 XX 站 XX 站区间风井 XX 站顶板蓄水方案 XX 市轨道交通 2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段 1 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1 工程简介工程简介 XX站设于松北大道与银河大街地道桥交叉口西南侧 站址位于绿地下方 跨银河大街地道桥沿西北向东南方向敷设 XX站车站总长470 1m 标准段宽 19 8米 盾构加宽段宽23 6米 为12 5m岛式站台地下二层车站 北段局部140 米为一层 标准段底板埋深约为18 9m 顶板覆土约4m 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 三个风亭 分三期施工 车站主体及附属均采用明挖法施工 主体基坑围护结 构采用连续墙 混凝土支撑 钢支撑支护 标准段采用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二道 钢支撑 一道换撑 小里程盾构段采用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四道钢支撑 两道换 撑 大里程盾构段采用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三道钢支撑 一道换撑 本站小里 程端盾构端头井作为盾构始发井 车站主体采用现浇钢筋砼箱型结构型式 主体结构顶板 顶板梁 中板 底板 底板梁 侧墙采用防水混凝土 抗渗等级P8 强度等级C35 框架柱采 用C45混凝土 底板下垫层采用C20快硬素混凝土 结构板孔洞封堵应采用高于 现状混凝土一个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 C40 其余均采用C35混凝土 车站主体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防水等级一级 抗震等级三级 并满足防火 防迷流的技术要求 XX 站 XX 站区间风井中心里程位于 SK10 147 042 呈南北走向 中间风井 结构尺寸长 33 3m 宽 27 5m 26 7m 为地下三层结构 风井主体采用现浇钢筋 砼箱型结构型式顶板覆土厚度为 3m 中间风井结构根据结构型式分为两部分 均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轴外挂风道为双柱三跨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下一层结构 顶板厚 800mm 底板厚 800mm 轴为双柱三跨三层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 顶板厚 800mm 中板厚 400mm 下二层板厚 600mm 夹层板厚 200mm 底板厚 1200mm 2 2 设计防水形式设计防水形式 2 2 12 2 1 防水设计原则防水设计原则 地下结构的防水设计应遵循 以防为主 刚柔结合 多道设防 因地制 宜 综合治理 的原则 同时充分考虑环境条件 如严寒地区 对工程造成的影 XX 局集团有限公司 XX 站 XX 站区间风井 XX 站顶板蓄水方案 XX 市轨道交通 2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段 2 响 满足 地铁设计规范 和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耐久 性设计规范 提出的防水与耐久性要求 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 并以此作为系统工程对待 即以结构 自防水为根本 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能力 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工作环境 进一步提高其耐久性 同时以诱导缝 诱导缝 施工缝等接缝防水 作为重点 并辅以防水层作加强防水处理 2 2 22 2 2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车站主体结构 附属结构及机电设备集中区段 均按防水等级一级的要 求设计 防水标准为不允许有渗漏水 结构表面无湿渍 地下车站顶板 顶纵梁 底板 底纵梁 端柱 端墙以及侧墙应采用抗 渗等级 P8 的防水混凝土 同时 接缝防水材料在诱导缝 诱导缝张开 1 5cm 能 充分防水 中间风井内部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 底板及下三层侧墙抗渗等级 P10 其它部位抗渗等级 P8 2 2 32 2 3 结构防水体系结构防水体系 车站结构采用 结构自防水 柔性全包防水层 的防水方案 车站主体结构 全部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结构自防水 抗渗等级不小于 P8 同时车站设结构柔 性外包防水层 结构底板及侧墙附加防水层采用预铺高分子防水卷材 细石混 凝土等材料 顶板防水采用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等 车站结构防水为钢筋砼 结构自防水体系 辅以防水层加强防水 车站与区间隧道相交处部位 车站与出入口 明暗相交处等的连接部位设 置变形缝 在变形缝处沿隧道环向设置封闭的外贴式止水带 中间风井采用全包防水作业 底板 侧墙防水层应选用耐老化 耐腐蚀 易操作 适宜于潮湿基面施工的预铺高分子防水卷材 P 类 高分子主体材 料的厚度为 1 5mm 卷材全厚度为 2mm 顶板应采用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 厚 度为 2 0mm 纵向施工缝采用设置钢板止水带和预埋注浆管两种防水材料组合 的方式来达到防水功效 XX 局集团有限公司 XX 站 XX 站区间风井 XX 站顶板蓄水方案 XX 市轨道交通 2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段 3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筹划部署施工筹划部署 3 1 施工施工部署部署 车站及附属结构顶板防水施工前 应先对顶板进行 48 小时蓄水试验 实际 检验混凝土自防水和结构缝防水质量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顶板防水施工 在蓄水试验过程中 项目部落实专人专班进行施工 具体人员安排情况见表 3 1 实际施工时 可根据现场需要做适当调整 表表 3 13 1 蓄水试验人员安排蓄水试验人员安排 序号名称数量备注 1 项目总工 1 负责蓄水试验质量 安全 技术等事 项 2 工区长 3 负责蓄水试验过程控制 3 技术员 3 负责蓄水试验情况记录 4 普工 5 负责砖墙砌筑及注水 5 总计 12 3 2 工期工期计划计划 顶板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在顶板结构施工后进行 由于受银河大街影响 车站主体结构分两期施工 一期施工车站南区 长度 189 2m 车站北区 131 7m 二期施工跨银河大街段 长度 150 8m 车站南区顶板蓄水试验自 2017 年 4 月 13 日 2017 年 6 月 10 日 施工周期为 59 天 车站北区顶板蓄水 试验自 2017 年 5 月 7 日 2017 年 7 月 3 日 施工周期为 58 天 车站二期顶板 蓄水试验自 2018 年 5 月 1 日 2018 年 7 月 5 日 施工周期为 66 天 中间风井 顶板蓄水试验自 2017 年 7 月 30 日 2017 年 8 月 5 日 施工周期为 7 天 出入 口及风亭顶板蓄水试验自 2017 年 8 月 30 日 2017 年 10 月 20 日 施工周期为 52 天 第四章第四章 施工方法及要求施工方法及要求 1 蓄水有关规定 根据 哈尔滨地铁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和 防水工程施工质 量控制与管理实施细则 以及中电科哈尔滨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防水工程施工 质量控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车站及附属结构顶板防水施工前 应先对顶板 进行 48 小时蓄水试验 实际检验混凝土自防水和结构缝防水质量 经监理确认 后方可申请顶板防水施工 若因客观因素 不具备条件全部进行蓄水试验的 XX 局集团有限公司 XX 站 XX 站区间风井 XX 站顶板蓄水方案 XX 市轨道交通 2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段 4 须采用围堰等方法对施工缝 结构缝等缝体部位进行局部蓄水试验 核验该部 位的防水质量 一个车站单位工程不得少于三处 2 部位选择 车站顶板防水施工前须对车站顶板进行整体蓄水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现 场实际情况 顶板蓄水分段进行 主体结构施工时 整个车站划分为 17 个流水 施工段 其中车站北区划分为 5 个施工段 车站南区划分为 7 个施工段 车站 二期划分为 5 个施工段 根据现场情况 顶板蓄水试验可一段做一次 也可以 几段同时进行 出入口及风亭 中间风井顶板蓄水试验做法同车站主体 具体 做法如下 在拟进行蓄水试验的施工段顶板四周 沿地连墙内侧用水泥砂浆砌筑 120 厚砖墙 高约 30cm 迎水面用水泥砂浆抹面 待砖墙达到强度后进行蓄水 试验 在灌水试验之前 对砼表面进行外观检查 注水高度控制在 10cm 左右 蓄水 48 小时后 进行外观检测 并如实填写防水工程蓄水检验记录 除 文字记录外 还应留存影像资料 检查方法 肉眼直接观察顶板内表面 第五章第五章 检验标准检验标准 地铁防水工程应贯彻执行以防为主 以排为辅 多道防线 综合治理的原 则 按照以混凝土自防水为根本 以接缝防水为重点 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 水 标准如下 1 地下车站 行人通道和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 不得渗 水 结构表面应无湿渍 2 区间隧道及连接通道等附属的隧道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 顶部不得滴漏 其他部位不得漏水 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 2 任意 100 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应超过 3 处 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应大 于 0 2 3 中间风井取二级的防水标准 即 不允许漏水 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总湿渍面积 2 1000 任意 100 内的湿渍少于 3 处 且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 0 2 其中 隧道工程还要求平均渗水量不大于 0 05L d 任意 100 XX 局集团有限公司 XX 站 XX 站区间风井 XX 站顶板蓄水方案 XX 市轨道交通 2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段 5 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大于 0 15L d 第六章第六章 渗漏处理渗漏处理 蓄水 48 小时后会同监理单位共同对蓄水效果进行现场确认 如存在渗漏及 时在顶板上进行处理 不得在车站内进行处理 直至蓄水验证合格 处理方法 如下 1 先用墩布抹干砼表面 撒上干水泥粉 观察渗漏点 然后作出标志 再 将渗漏范围尽量缩小 改面漏为线漏 线漏缩小到点漏 最后对点漏进行修补 完毕后采用环氧树脂粘贴玻璃布进行修补 粘贴二层玻璃布 第二层比第一层 宽 10 15 要求玻璃布覆盖整个渗漏面积 2 裂缝的处理 针对裂缝处理渗漏 采用环氧树脂压浆补漏 灌浆孔的埋设 灌浆孔应选在漏水量最大的部位 要求孔底与漏水缝相交 水平缝沿缝下 向上造斜孔 垂直缝正对缝隙造直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