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历史部分)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辛集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历史部分)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辛集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历史部分)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辛集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历史部分)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北省辛集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历史部分)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集市高级实验中学2014年第一次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之宗家祁俱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以上材料表明a秦统一中国以前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 b秦之前郡县制已经在全国普遍实行c政治和血缘纽带日益加强 d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斗争激烈25苏轼曾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地主主要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富 b宋代地主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宋代佃户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宋代农村开始出现以租佃关系经营土地26.行商是清朝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产物。在十三行行商制度下,外商投行后,报关纳税以及出售购办等一切贸易事务均由行商代理,日常生活也受行商约束,如不得擅自出入商馆(商业会馆)、雇佣华人不得超规定之数。从这一叙述中可以确认a.十三行是拥有垄断外贸特权的外商组织 b.行商是清朝重要的商人资本集团c.十三行是清朝保障关税防范外商的工具 d.行商兼有商务和外交的双重职责271904年,时任头等顾问的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同”,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来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a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c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d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28. 费正清认为: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洋务运动的破产 d各种救国思想盛行29.1959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文章写道:“尽管中国政府号称粮食增产了102%,但是城市粮食配给的定量却被削减了,在北方最普通不过的卷心菜居然成了配给物资。”下列对此报道理解正确的是a.时代周刊在故意丑化中国 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良好成效c.较客观地报道了中国的经济状况 d.中国正在压缩消费以进行工业建设30黑格尔曾这样评价苏格拉底,“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但他的哲学活动绝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苏格拉底的哲学以研究自身的生活为主要命题b苏格拉底的哲学关注世界的本源 c黑格尔对苏格拉底的哲学持否定的态度d黑格尔肯定了苏格拉底哲学对古希腊城邦的现实影响31.据资料显示,英国小麦产量在1650年-1800年间提高了77,英格兰人均农业工人产量1600年-1800年间增加了73,法国只17。1697年-1765年每年出口谷物50万夸特,英国的谷物出口到俄国、荷兰、美洲等地,一时间英国被誉为“欧洲粮仓”。上述材料表明a英国农业领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b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c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农业的发展 d英国是当时的世界的经济霸主32普朗克说:“经过我一生中最紧张的几个星期的工作,黑暗中终于露出光亮,一幅未知的远景开始朦胧地显示出来。”材料中的“光亮”露出的主要意义在于a打击了上帝造人的神学观 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d推动了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索33议会是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机构。下列关于近代西方各国议会的说法正确的是a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内阁由上院多数党组阁b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院由每州2名议员组成c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首相必须对议会负责d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34.下表是纽约时报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部分新闻的标题,从中反映出 新闻标题时间外蒙古试图赶上20世纪的发展1959年8月3日民间音乐在肯尼亚衰颓1959年11月8日埃及学生要刷牙,学校免费提供牙刷和牙膏1960年4月22日巴布亚人离开石器时代1960年7月1日牧童上了开罗的电视1962年11月25日电视的影响在日本扩大1967年8月17日西贡姑娘的服装用超短裙代替了袄代1969年3月31日a资本扩张的加速趋势 b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样化趋势c文明的同质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35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表中属于史学研究的 中西科技发明对比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 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二 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近代化国家,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要素,然而也应该看到,现代化的变迁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冲击反映”的过程,对于中国来说,它既是古老的历史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这一历史在以往的传统中静悄悄的绵延。只是到了19世纪、20世纪,当西方的示范展示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时,中国才对自身历史的内部挑战产生了一种多少是变化了的回应方式,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戊戌变法的“大同书”等等中都可以找到根据,这种回应方式离不开中国的历史传统。这样,中国历史的内部要素与西方文明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反映类型与历史走向。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近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模式。(6分)概括中西方近代化在本质和手段上的相同之处。(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演变,说明“中国历史的内部要素与西方文明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反映类型与历史走向”。(10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示意图能够简洁明了地再现历史知识。 图一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唐朝和美国政府机构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58年,戴高乐因五月危机重返政坛,制定新宪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当选第一任总统。戴高乐上台后对法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一系列调整。包括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具体实施有:(1)撤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改变法国在联盟中对美国从属地位,维护民族独立;(2)立的核威慑力量,打破美国的核垄断;(3)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合作”的关系,在东西方关系中发挥 推动中法建交;(4)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5)殖民化,在第三世界推行“积极存在”的政策,以求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主义实施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归纳戴高乐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9分)46(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规定:把原来历代王朝规定征收的田赋(土地税)、徭役(农民无偿为国家服劳役)、杂税合并起来,折合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以白银形式统一征收;把徭役归入田亩之后,被国家征调而又不愿服徭役的人,可以出银雇人代役。当时“天下有不得不条鞭之势,张江陵(居正)不过任势而行之”,而此法达成“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也是张居正认为最值得炫耀的事。 中国古代史夫讲学之风日行,各种新说层出不穷。万历年间,李贽在湖北麻城书院讲学时以“异端”自称,他嘲讽孔子并非圣人,“亦庸众人类也”,戏谑将孔子奉为偶像是“丑妇之贱态”,反对把“四书五经”作为统一思想的标准,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思考判断。张居正对讲学“特恶之”,在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中,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废业”,因此“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万历七年(1579年),根据张居正的建议,朝廷下诏禁讲学、毁天下书院。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1)依据材料一,说明“一条鞭法”对赋役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材 料二反映了明末怎样的新思潮?(9分)(2)依据材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禁讲学毁书院”的行为。(6分)47.(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意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民主党派的赞成。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材料二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2)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9分)辛集市高级实验中学2014年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历史参考答案24-28 accdb 29-33 cdacd 34-35 cc40(1)西方模式:思想(精神)制度器物;(3分)中国模式:器物制度思想(精神)。(3分)相同点:本质上:都是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2分)经济上的工业化;(2分)思想上的科学化(理性化)。(2分)手段上:都采用了改革和革命两种方法。(3分)(如果学生只答出“改革”或“革命”一种方法,给2分;如果学生答出“变法”、“暴力手段”或“武力”等,给1分)(2)太平天国运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与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发动农民起义,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2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但也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2分)戊戌变法: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派顺应时代要求,仿效日本君主立宪制,实行政治变革(或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挽救民族危亡。(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仿效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并实行责任内阁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五四运动时期:先进中国人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2分)(如果学生答出的只是五次运动的历史意义,没有突出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要点给1分)41答案一:信息:都是通过权力的分散(或三权分立;或分权),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或牵制和监督;或制衡),防止部门集权。(3分)说明:唐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或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或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3分)答案二:信息:都是三权分立,但权力分割的形式不同(或都体现了分权;或形式上都是分权,但分权的内容不同)。(3分)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是将权力(或宰相权力;或相权)分为决策权、审核权、执行权;美国三权分立体制是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3分)答案三:信息:两者体现的本质不同。(3分)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或封建主义制度);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或资本主义制度)。(3分)答案四:信息:两者分权的目的不同。(3分)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通过分权达到加强专制皇权(或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或分权是为了集权);美国三权分立的目的是防止专制的出现(或防止专制权力)。(3分)答案五:信息:两者权力运作方式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