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讲风俗习惯 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 形成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风俗习惯 所以古语说 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共俗 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 政教 和 教化 因而总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去考察风俗习惯 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去强调移风易俗 中国有56个民族 风俗习惯各不相同 那么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 一是积久性 即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大多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 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二是多元性 即风俗习惯的多民族性 多区域性和多系统性 如西南地区的彝族 纳西族等都过 火把节 但他们关于火把节的 来历 举行火把节的方式并不相同 三是相融性 即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互相影响 互相融合 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特性 历史上记载的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习 是最有代表性的事件 一 茶酒与烹调茶的发现和利用是中国人对人类文化史的一大贡献 至今仍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世界饮茶发源于中国 中国饮茶发源于四川 据说 在秦代以前 只有巴蜀人在种茶和饮茶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 这一习惯才由四川传播出来 到西汉时已由药用完全转变为饮用 唐宋以后 饮茶的风气已经相当普遍 唐宋时代通行煮茶 宋元以后 改为泡茶 中国饮茶史上的一件大事 是唐代出现的陆羽的 茶经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从茶之源 茶之具 茶之器 茶之图等十个方面 论述了饮茶的历史发展 陆羽 茶经 之旨在于 品 即注重茶的意趣而不注重它的功用 这是中国茶文化的灵魂所在 由于这一贡献 陆羽被尊为 茶圣 茶仙 由于茶的利用 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两种风气 一是品评泉水 二是品茗赋诗 现在天下第一泉有四处 1 江西庐山谷帘泉 陆羽评定 2 江苏镇江中冷泉 即古长江南零水 3 北京玉泉 乾隆评定 4 山东济南趵突泉 乾隆评定 此外 由于茶的利用 在我国古代还产生了茶礼 作为男女结婚时的媒介 即男女定亲后 男方用茶给女方送聘礼 叫做 下茶 女方接受聘礼 叫做 受茶 茶礼以后 还有茶话 即一边饮茶 一边清谈 后演变为茶话会 酒的历史比茶还早 从考古发掘知道 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已经有酒 传说中的仪狄和杜康 是造酒的始祖 从酒本身的发展来看 最早产生的酒应当是果酒 因为野果子一般含有糖份 其皮又附有天然酵母 可以自然发酵酿酒 后来发展到用谷物酿酒 到先秦时代 已经发明了曲酒 酒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功能 主要是用于祭祀和饮酒为乐两项 两种的实质都是享乐 只不过祭祀用于神 饮酒用于人 古人饮酒 度数一般不高 远不像现在的 二锅头 和 茅台酒 那么厉害 否则 李白也不可能 一日须饮三百杯 武松也不会一口气喝十八碗 烹调 或者叫烹饪 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最突出的一种 这不但因为烹调是一种艺术 而且因为吃的方式也大有讲究 在中国的习俗中 不论婚丧嫁娶 走亲访友 总是以吃作为重要内容和活动高潮 中国的烹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烹调 二字就体现了这个发展过程 烹 字下边从火 意思是把生的东西煮熟 但这还只是较初步的阶段 又 烹 又 调 才是高阶段的文化 所谓 调 就是在烹的同时或基础上调剂它的味道 也就是用各种调料 各种方法和技巧 把食物调制得精美好吃 据考古证实 中国人远在北京猿人阶段就用火烧熟食吃了 这恐怕就是最早的 烹 了 烹调发展的自身规律 是人要不断满足自己的口味 但是 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 所以在社会经济发达的王朝 烹调技法也较为发达 明清两代是封建社会的晚期 在烹调方面积累了以前的经验 其中以清代文学家袁枚的 随园食单 最有代表性 它不但记载了从明代到清初流行的食品326种 而且对烹调技艺提出了许多高明的见解 据研究 一桌 满汉全席 多时有菜点182种 少时也有64种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 按照各地饮食习惯和食物条件 形成各地不同的风味 即不同的菜系 通常说 八大菜系 鲁 山东菜 川 四川菜 粤 广东菜 闽 福建菜 苏 江苏菜 浙 浙江菜 皖 安徽菜 湘 湖南菜 也可以分为四大菜系 鲁 川 淮 粤 二 衣冠服饰世界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 是这个民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尺 以及民族历史意识和民族时代意识的体现 中国的古代服饰具有强烈的大一统精神和严格的等级观念 历代王朝都对上自帝王公卿 下至庶民百姓的穿戴 都做了明确 严格的等级规定 任何人的衣着打扮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一般说来 服饰的作用主要有三 御寒 遮羞 装饰 远在几万年以前的原始社会 人们就已经掌握了最简单的缝纫 商代服饰还没有明确的等级差别 那时服装的基本形式还是上衣下裳两部分 周代的宗法制形成 天子 诸侯 大夫等级有差 服饰的尊卑因而定之 汉代的服饰上承先秦时代 人们喜欢把深衣当作礼服 至于平时 男子喜欢着襦裤 女子喜欢穿襦裙 隋唐时代是中国服饰发展的盛期 一方面是服饰演变表现出大胆开放 积极吸收外来影响的精神 另以方面则是官服制度有了更加 明确具体的规定 宋代服饰依唐制而很少变化 色泽也不及唐代鲜艳夺目 清代政府以高压政策推行满族服饰打扮 三 婚俗与葬俗以婚姻而论 其制度的变化与风俗的形成 既反映了人类自身的进步 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发展 而丧葬则深刻表现了人类对死亡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婚姻 这个词 通俗地说是男女二性结合为夫妻 我国古书对 婚姻 二字的解释是 婚同 昏 是昏时迎娶的意思 姻是 因 是因男而嫁的意思 在远古时代 人类群居野处 男女混杂 是一种非常混乱而又自由的性关系 并没有什么婚姻观念 大概在距今20 3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 结束原始群婚阶段而进入血缘群婚阶段 所谓 血缘群婚 就是由血缘关系构成的一种群婚现象 当是规定只要是同辈男女都可以自由发生性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这是出现了氏族之间的 对偶婚 也就是古代所说的 同姓不婚 它的特点是没有严格的排他性 男可以多妻 女也可以多夫 但有一点是主要的 即都是男子出嫁到女方氏族 子女归女方 从母姓 血统按母系计算 财产由女子继承 这就是母系氏族社会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如 瑶族 在解放之后还保留了对偶制的残余 即所谓 上门婚 对偶婚的进一步发展 就是固定的 一夫一妻制 我国的 婚姻 概念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 这一婚姻形态从仰韶文化中晚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开始出现和发展 一直持续到现在 包括了整个父权时代和刚刚开始的男女平等时代 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成以后 跟着产生了媒人和婚礼 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和家庭都认为婚姻是 上以事宗庙 下以继后世 的大事 必须经过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才能组成合乎上述宗旨的婚姻 媒人的最早产生 大约在周代 至于婚姻 古代的繁文缛节很多 但是大致说来 从 周代起 规定嫁娶时须行 六礼 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亲迎 丧葬也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因而仪式往往很隆重 是我国 礼 的一部分 称为 葬礼 最初的丧葬方式很简单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 丧葬方式也因死者的地位高下而有了严格的区别 在中国历史上 汉族主要流行土葬 而贵族地主 又特别重视厚葬 有大量的随葬品 而且墓室也修得极为豪奢 汉族除了土葬之外 还有火葬 而且火葬的历史也很悠久 我国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火葬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由于和尚死后必须火葬 因而 火葬风气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 民族祥瑞动物世界上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祥瑞动物 究其源 祥瑞动物实发端于原始社会的动物图腾 它们的最后形成 实际上是人们心理选择的结果 作为中华民族的祥瑞动物 以龙 凤 麟 龟最引人注目 四灵之中 除龟为实有动物之外 其他都是由远古图腾崇拜演变而来的理想动物 它们很能反映中华民族追求和平 幸福 吉祥 长寿的文化心理 龙是多个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融合而成 地位极高 龙与帝王有关 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在民 间 作为力量和精神的象征 它受到人们的喜爱 自古以来的赛龙舟 舞龙灯等民间游艺活动 都非常兴盛 次说凤 大约是在龙被封建帝王垄断之后 凤凰也成为皇家所专有的了 它代表阴阳二性中的 阴 代表地 代表雌性 三说麟 麟又叫 麒麟 一般认为它是由鹿及其同类演变而来 鹿是善良和道义的象征 由鹿演变而来的麒麟 也就具有统一与太平的象征意义 四说龟 龟是实有动物 以其能负重 能长寿 能预知吉凶而成为祥瑞动物 但是 理想的动物总是完美无缺的 现实的动物总是优劣俱有的 于是龟可以和 占卜 长寿 相联系 也可以有行动迟缓 畏缩不前的缺陷 龟缩 就含有贬义 五 名贵花木各个民族都有自己最喜爱的花木 并且常常在它们身上倾注了深沉的感情 这种感情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甚至还表达了人们的某种寄托和愿望 在中国古代 以松 竹 梅 柳 牡丹最为突出 松 常与柏并称 它为中国人喜爱 主要是它有耐寒而又能常青的特性 论语 云 岁寒而 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竹 古人认为它是一种高雅的象征 其形象是秀逸而有神韵 其品格是虚心而能自持 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不俗 梅 在 周礼 诗经 就已经有记载 古人以 梅 兰 竹 菊 为四君子 以 松 竹 梅 为 岁寒三友 柳 常与杨并称为 杨柳 它们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又早于其他树木在春天发芽 因而被认为是春的使者 如古代 折柳 表示在送行时留别 依依不舍 牡丹 素称 天香国色 花中之王 以其华贵 雍容深得人们喜爱 六 民族节日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历史上形成的传统节日多达数百个 许多重大节日 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习俗 我国的民族节日 特别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 大多与宗教无关 它的产生与演变 跟远古农业生产 祖先崇拜和原始禁忌有密切关系 总之 西方节日重 神 它所体现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中国节日重 人 它体现的是人与人 人与事的关系 一 春节 是我国最大 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汉武帝时确定以夏历纪年 定正月为岁首 十二月为年终 于是 作为年节的正月初一被确定下来 围绕年节的各种活动于除夕开始进行 逐渐形成节日风俗 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 洁祀祖祢 包括拜天地 祭祖宗及家人亲友间的拜年活动 主要表达人们对天地养育之恩的谢意 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 对乡亲邻里的祝贺 是中华民族重视伦理人情的体现 也是宗法观念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 二是 进酒降神 如放爆竹 贴春联 二 灯节 即正月十五放花灯 古称 上元节 或称 元宵节 跟天地崇拜有一定的关系 汉明帝为弘扬佛法 曾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寺院燃灯礼佛 到唐代以后十分盛行 到正月十五日夜 士族庶民 家家挂灯 灯会辉煌 昼夜通明 三 三月三 即由古 上巳节 演变而来 这一天 男女老少到郊外水边嬉戏 以消除灾难 春秋时郑国已经有这种风俗 王羲之 兰亭序 就是这一活动的真实记录 四 清明节 与古时 寒食节 相合而成 时间在公历4月5号前后 杜牧的 清明 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写的是行人在雨天见清明扫墓情景引起的淡淡哀愁 清明除 扫墓之外 人们还喜欢到郊外踏青 实际即是今天的春游 这一活动在唐代已盛 五 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一般的活动是划龙舟 吃粽子 六 乞巧节 即七月七日 古代又称 七夕 这一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从节日形成的内容和风俗来看 它是我国特有的爱情节 白居易的 长恨歌 云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正是这些记载和文学作品 使七夕节充满浓郁的爱情色彩 七 中秋节 在农历八月十五 与春节 端午合称三大传统节日 从实质上说 中秋节是庆贺丰收的农事节日 表达人们 花好月圆 人寿年丰 的美好愿望 在祭月的同时也产生了赏月的风俗 中秋节至迟在唐代已经形成 中秋节最明显的风俗就是吃月饼 这一风俗在唐代已有 明清以来特别兴盛 八 重阳节 即农历九月九日 古人以九为阳数的代表 二九相遇 故名 重阳节 重阳登高活动至迟产生于东汉 魏晋南北朝之际已经流行开来 究其原意 也有避凶驱恶的主旨在内 后世的重阳风俗主要就是登高饮酒以避不详 唐代诗人王维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 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得正是这种感情 九 腊八节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 这是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节日 七 其他崇尚和禁忌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生成的民俗文化 往往还包括其他许多的迷信 崇尚和禁忌 比如中国的传统方位喜欢正南而不喜欢正北 传统颜色喜欢黄色和红色而不喜欢黑色和白色 一 十二生肖 也称十二属相 指用来计算年岁的十二种动物 先秦时代已有十二生肖 东汉 王充的 论衡 里记载了十二生肖的名称 到魏晋南北朝时代 人们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 二 数字迷信比如 一 它的含义不仅仅是一个 而且还表示完全 全部 统一 专一 一样等 在道家哲学里 它还代表 道 以及由 道 派生出来的混沌之气 数字在中国文化中并不简单 它们的产生和运用 应当说跟古人对天地万物的观察认识密切相关 数字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识很可能是古人哲学思维的表现和发展 三 的运用奥妙无穷 甚至带有某些神秘意味 以政治结构而言 古代天子以下所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称为 三公 司马 司徒 司空 录取的人员又分为 三甲 头甲之中只取状元 榜眼 探花三名 在伦理道德方面 以君臣 父子 夫妻三种关系为 三纲 孟母教育儿子要 三迁 刘备请孔明出山要 三顾 梁山好汉攻打祝家庄要 三打 就连唐伯虎点秋香也要 三笑 三 的本意就是代表天 地 人 即上为天 下为地 中为人 在历史的进程中 人们还逐渐认识到 时间有昔 今 未之分 似乎有三者就能代表全部 三 因此隐含完全 完美的意思在内 并且积淀为中国人的潜意识 在生活中不自觉地用 三 来总结事物 指导行动 其余如四 五 九 也很特殊 三 方向与颜色迷信 中国自古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渗帷幕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货物买卖合同范本模板
- 数量词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型客车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合作共赢合同
- 2025年建筑工程材料供应合同范本
- 2025家政服务员雇佣合同范本
- 2025农业机械租赁合同
- 技侦执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广东普法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晨会课件
- 依法治校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化解策略
- 2025至2030锆英砂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报告
- DB44∕T 2499-2024 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
- 2025年法学专业基础课程试题及答案
- 腰椎管狭窄症病例讨论
- 地质灾害诱因成因分析方法-洞察阐释
- 护林防火培训
- 大小便失禁护理指南
- 物业弱电维修课件
- 部编版语文(2024)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