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汉代儒学 1、 “焚书坑儒”发生的时代背景?经过?影响?汉代以来的主流文化对进行了怎样的批判?背景: 秦朝统一后,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概况焚书: 焚书的范围: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书+严禁私下谈论+严禁私藏禁书 不焚的书:秦记+博士管理的文献+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医药、卜筮、种树)坑儒:警告文化人影响:积极: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一定程度上维护统治消极:a、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 b、使儒学走向低潮 c、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2、 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为什么?在确立儒学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谁? 你对罢黩百家的文化政策如何评价?(1)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2)结束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3)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4)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3、 太学建立的意义?(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2)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3)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出身中下层的人,也能进入仕途,扩大统治基础。(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4、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历程?1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2确立;隋朝完善:唐朝发展;北宋强化:明清1。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文化,钳制了思想。他的这一作为主要是针对a.儒学的独尊地位 b.主张分封的思想c.妄议朝政的儒生 d.企图判乱的六国旧贵族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举贤良对策 重用文学儒者 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 b c d3.教材中引用唐章碣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4.下列书籍,在秦朝时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医药之书 b、卜筮之书c、种树之书 d、墨家5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是为了a、强调君权神授b、宣扬“天人合一”c、实现“大一统”d、缓和社会矛盾例一:(2005年天津高考)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答案:d辨析:本题考查对“独尊儒术”政治含义的理解。董仲舒主张把儒家思想定于一尊,罢黜其他学说,以统一思想,其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实现“大一统”。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在客观上对维护西汉的统一、打击分裂势力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例二:(2007年宁夏文综.3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于权术答案:c辨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新儒学的含义。a项表述属于宋明理学。b、d两项不符合史实。例三:(2008年潮州模拟)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是( )a 完全抛弃先秦儒学 b只吸取了法家思想内容c宣扬“君权神授” d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答案:d辨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以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故a项错误;b项叙述不完整;c项是新儒学的内容而非特点。1、(2007宁夏文综,3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c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2、(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13题)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d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3、(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2题)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d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2009年题组1 (2009海南历史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解析a 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2(2009安徽文综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主张,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a是孔子的言论,b是荀子的言论,d是黄宗羲的言论,皆非加强中央集权。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秦,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摘自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引自汉书董仲舒传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如何评价? 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概括材料二中李斯的言论与材料三中董仲舒言论的异同。 相同点:为适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和美乡村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风貌优化策略研究-以安徽省庐江县为例
- 宝玉石琢磨工岗前环保竞赛考核试卷含答案
- 通信传输设备装调工安全综合强化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试题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指导
- 486种血液代谢物与三种常见泌尿系肿瘤关联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 铆工安全风险能力考核试卷含答案
- 河北省南宫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4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2025医院检验科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矿物质药品专利药项目建议书
- 家用电冰箱维修工冲突解决评优考核试卷含答案
- 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课件-工程传热学1王晓墨
- 学生资助政策宣传主题班会PPT
- 大一统专题复习-高中历史教学资料
- YS/T 1018-2015铼粒
- 【高等数学练习题】沈阳大学专升本自考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自驾游免责协议书
- 合作项目管理办法
-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检查表
- 第五章-中药指纹图谱课件
- 国外资源储量分类(李裕伟)
- 《汽轮机原理》多级汽轮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