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探究活动: 视觉停留活动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实验器材: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纸条、长杆铅笔(用来卷纸条)、彩笔实验指导: 这是一个有趣的活动,三年级学生首次接触科学实验,若实验成功会大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探究过程:1、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纸条,将白纸对折。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出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支铅笔上。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伸展、卷曲。实验现象:小人动起来了。实验结论:这是因为人眼的一种暂时记忆能力“视觉暂留”造成的。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电影。实验提示:1、将纸条“对折”,在距离纸条折缝2厘米处,做小小的记号,避免画得太近影响效果。2、可以按照教材提示画小人,也可以画小鸟等。3、用铅笔卷住上面的纸条,一定要卷紧,铅笔被抽去后仍能自然卷曲;然后一手按住纸条上部一角,另一手拿住铅笔上下快速移动。(铅笔始终卷在铅笔上,铅笔要贴着桌面)。4、关于“视觉暂留”,教师不必向学生详细说明。生活链接:电视、电影、动画、霓虹灯等都模拟了视觉暂留现象,它们发出的光是一下一下地快速单个不连贯光单位或者单位的不连贯图像,让人脑产生了连贯光与连贯图像的幻觉。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视觉停留器材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纸条、长杆铅笔(用来卷纸条)、彩笔探究过程1、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纸条,将白纸对折。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出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支铅笔上。 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地伸展、卷曲。实验小结实验现象:小人动起来了。实验结论:这是因为人眼的一种暂时记忆能力“视觉暂留”造成的。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电影。备注探究活动:让纸鹦鹉“站”起来活动目标:让学生向科学家一样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实验器材:回形针、教师示范用的纸鹦鹉、红色卡纸(硬纸板)、剪刀、铅笔、彩笔实验指导: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本节课的主体,简单有趣,还有很多相关活动的探究,让学生领悟到“重物放在物体底部,物体才能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探究过程: 1、从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 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鹦鹉就做好了。 3、试着在纸鹦鹉的不同部位别上回形针,观察回形针别在哪里,纸鹦鹉才能站立。 实验现象:回形针别在纸鹦鹉尾部,纸鹦鹉才能站立。 实验结论:重物放在物体底部,物体才能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实验提示:1、教师出示纸鹦鹉,演示纸鹦鹉站在纸环上,让学生提问。(不可以让学生看到纸鹦鹉的底部别着回形针。)2、解决“怎样让纸鹦鹉站起来?”的问题。(1)指导学生做鹦鹉,尽量课前完成,腾出时间让学生探究。(2)做好后试着让纸鹦鹉站在指尖上,等学生发现站不住后再发给学生回形针。 3、不告诉学生回形针别在哪里,让学生去试。 4、可以提醒学生把回形针的位置、手指支撑纸鹦鹉站立的位置(支撑点)都画下来。5、 还可以参照课本8页让别的物体站起来。生活链接:格斗比赛的时候,重心低不易被击倒。不倒翁,用了重心低的原理。货车的重心低,转弯的时候不容易侧翻。走下坡时要放低重心,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让纸鹦鹉“站”起来自主活动空间器材准备回形针、教师示范用的纸鹦鹉、红色卡纸(硬纸板)、剪刀、铅笔、彩笔探究过程1、从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 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鹦鹉就做好了。 3、试着在纸鹦鹉的不同部位别上回形针,观察回形针别在哪里,纸鹦鹉才能站立。实验小结实验现象:回形针别在纸鹦鹉尾部,纸鹦鹉才能站立。实验结论:重物放在物体底部,物体才能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备注第二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探究活动:认识开花植物活动目标:认识植物的不同形态。实验器材:几种典型的植物样本实验指导:这是一个观察实验,先整体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的生长环境,给植物按“高矮”排队,以此了解生长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后局部观察树皮、叶子、花,了解植物的相同部位存在着差异,体会植物世界的复杂。探究过程:1、说出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 2、观察校园里植物的生长环境,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3、把校园里的植物从高到矮排队。4、仔细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说说你的发现。实验现象:树皮有的光滑,如白杨树、梧桐树、柠檬树等;有的粗糙,如橡皮树、杨树、柳树等。 叶子的生长方式有三种,互生如香樟、海桐、枫香、蚊母树、金缕梅、紫荆等;对生如桂花、蒲荷等;轮生如夹竹桃等。花的形状多种多样,千姿百态,颜色也很多。实验结论:植物的共同性质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实验提示:1、把学生带到我们当地的环境进行实地观察。2、一般高的植物都是乔木,矮的植物可能是灌木,也可能是草本植物。3、指导学生观察树皮时可以摸一摸,有什么不同。4、拓印树皮教师要先示范。5、参考书16页有关叶子的生长方式的介绍。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认识开花植物器材准备 几种典型的植物样本探究过程 1、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_。 2、观察校园里植物的生长环境,它们的特点是 。3、把校园里的植物从高到矮排队: 。4、仔细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我发现:树皮特点:树皮有的光滑,如白杨树、梧桐树、柠檬树等;有的粗糙,如橡皮树、杨树、柳树等。叶子的生长方式:互生如香樟、海桐、枫香、蚊母树、金缕梅、紫荆等;对生如桂花、蒲荷等;轮生如如:夹竹桃等。花的形状多种多样,千姿百态;颜色也很多。实验小结植物的共同性质: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备注 探究活动:对植物分类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引起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关注。实验器材:多种植物的图片实验指导; 这一实验,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对“分类”技能进行训练。探究过程:1、说一说你认识的植物。2、自己试着定标准为这些植物分类,说说你有几种分法。3、教师指导学生对植物进行分类。实验小结:以植物茎的形态分类:乔木、灌木、亚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以植物的生态习性分类:陆生植物、水生植物、附生植物、寄生植物、腐生植物。以植物的生命周期分类: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实验提示:1、对于植物尽量多选以便拓宽学生视野。2、先定标准后分类。每次分类标准是什么,而且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3、分类标准参考49页到50页。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 对植物分类器材准备 多种植物的图片探究过程 1、你认识的植物有 。2、自己试着定标准为这些植物分类,说说你有几种分法。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3、 教师指导学生对植物进行分类。实验小结以植物茎的形态分类:乔木、灌木、亚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以植物的生态习性分类:陆生植物、水生植物、附生植物、寄生植物、腐生植物。以植物的生命周期分类: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备注探究活动: 观察蜗牛、蚂蚁活动目标:观察、了解蜗牛的习性,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实验器材:蜗牛、蚂蚁、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实验指导: 在研究蜗牛和蚂蚁时,让学生通过收集证据并作出解释,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探究过程:一、观察蜗牛1、捉几只蜗牛,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并画下来。2、观察蜗牛是怎样出壳的。3、观察蜗牛是怎样爬行。4、观察蜗牛吃什么。5、观察蜗牛对刺激有什么反应。实验小结:蜗牛一般总是触角先出,试探一下周围环境,如果没有危险,就会慢慢把头也伸出来;蜗牛靠腹足爬行,爬行过程中会排出黏液以减小摩擦;蜗牛是杂食动物;蜗牛受到外界刺激时收起触角。二、观察蚂蚁1、捉几只蚂蚁,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并画下来。2、观察不是“一家”的蚂蚁相处情况。(1)把不同地方捉到的蚂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反应。(2)再多放几只,让数量不等观察。实验小结:同窝蚂蚁会相互喂食,不同窝蚂蚁会咬杀。实验提示:1、蜗牛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2、蜗牛喜欢夜间活动。3、观察蜗牛出壳一定要安静。4、蜗牛饿上一段时间才对食物反应积极。 5、蚂蚁身上带有窝味,窝味与窝的材料、贮藏的食物和蚂蚁本身分泌物有关。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观察蜗牛、蚂蚁器材准备蜗牛、蚂蚁、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探究过程 一、观察蜗牛1、捉几只蜗牛,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并画下来。2、观察蜗牛是怎样出壳的。3、观察蜗牛是怎样爬行。4、观察蜗牛吃什么。5、观察蜗牛对刺激有什么反应。我画的蚂蚁我画的蜗牛 二、观察蚂蚁1、捉几只蚂蚁,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并画下来。2、观察不是“一家”的蚂蚁相处情况。(1)把不同地方捉到的蚂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反应。(2)再多放几只,让数量不等观察。实验小结 蜗牛一般总是触角先出,试探一下周围,如果没有危险,就会慢慢把头也伸出来; 蜗牛靠腹足爬行,爬行过程中会排出黏液以减小摩擦;蜗牛是杂食动物;蜗牛受到外界刺激时会收起触角。 同窝蚂蚁会相互喂食,不同窝蚂蚁会咬杀。备注探究活动:给动物分类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实验器材:多种动物的卡片实验指导:这一活动与上一课活动类似,培养学生的分类技能。探究过程: 1、说一说你认识的动物。 2、自己试着定标准为这些动物分类,说说你有几种分法。3、教师指导学生对动物进行分类。实验小结:以动物的运动方式或居住地制定简单的分类标准,如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地跑的或爬的。实验提示:1、对于动物尽量多选拓宽学生视野。2、先定标准后分类。每次分类标准是什么,而且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3、如果学生能够提到哺乳、两栖、爬行等,教师要肯定,可以适时介绍,但不要牵强。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给动物分类器材准备各种动物的卡片探究过程1、你认识的动物有 。2、自己试着定标准为这些动物分类,说说你有几种分法。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3、教师指导学生对动物进行分类。实验小结以动物的运动方式或居住地制定简单的分类标准,如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地跑的或爬的。备注 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探究活动:感受植物体内的水活动目标: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判断植物体内丰富的含水量。实验器材:西红柿等蔬菜、菜刀、案板、纱布、榨汁机、烧杯、弹簧秤实验指导:这一活动可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尽可能地想出检验植物含水量的方法,学生想出的办法越多越好。探究过程:1、想多种办法,把西红柿里的水挤出来,看它含有多少水。 2、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你的想法?实验小结:1、判断西红柿含水量的办法,可以先将西红柿洗净后称出重量,然后将西红柿切碎后将水挤干净再次称出西红柿的重量,两次重量之差便是西红柿的含水量。2、将准备好的100克胡萝卜和100克土豆放在菜板上,用刀切成小块,分别放在榨汁机中打碎,然后,用纱布过滤,分别将胡萝卜和土豆渣晒干,用天平称其重量并记录下来,两次重量之差就是水的重量。实验提示:1、用刀注意安全。2、也可以选择其他含水较多的蔬菜或水果做实验。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操作台的卫生等。4、可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如家庭腌制食品等,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感受植物体内的水器材准备西红柿等蔬菜、菜刀、案板、纱布、榨汁机、烧杯、弹簧秤探究过程1、想多种办法,把西红柿里的水挤出来,看它含有多少水。 2、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你的想法?实验小结1、 判断西红柿含水量的办法,可以先将西红柿洗净后称出重量,然后将西红柿切碎后将水挤干净再次称出西红柿的重量,两次重量之差便是西红柿的含水量。2、将准备好的100克胡萝卜和100克土豆放在菜板上,用刀切成小块,分别放在榨汁机中打碎,然后,用纱布过滤,分别将胡萝卜和土豆渣晒干,用天平称称其重量记录下来。最后计算:100 - 干渣的重量,减少的重量就是水的重量。备注探究活动: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活动目标:通过亲自观察,相信植物每天要“喝水”,进一步感受生命离不开水。实验器材:大试管、试管架、橡皮泥、植物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小尺实验指导; 这一实践活动,想让学生亲自目睹植物需要水分的事实,加深对“水帮助动植物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的理解。探究过程:按照下图完成实验装置,并做好记录。 27页插图 观 察 记 录 原来水面高度_厘米。时 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水面高度(cm) 实验结论:水帮助动植物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实验提示:1、挖小草时尽量不要伤到小草的根。2、试管可以用小瓶代替。3、水面上滴少许油,防止水分蒸发。4、最好让学生明白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在教室里安装装置;然后,将其摆放在向阳的窗台上,这样便于学生天天观察和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器材准备大试管、试管架、橡皮泥、植物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小尺探究过程 请同学们按照下图完成实验装置,并做好记录。27页插图 原来水面高度_厘米。 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水面高度(cm)实验小结 水帮助动植物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备注 探究活动: 水的毛细现象活动目标:发现水的神奇之一毛细现象。实验器材:烧杯、红色水、窄条薄纸巾或棉布条、白色花、红蓝两种颜色的水实验指导: 这一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浸在水中的纸巾变化,认识毛细现象及生活中的应用。探究过程: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我看到:看到带颜色的水慢慢地爬到纸巾上。2、剪开花茎,一半插入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我看到:花的颜色有红有蓝。31页插图实验结论: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实验提示:1、窄条纸巾进入水中后,手不要动,也可以用其他办法固定。2、纸巾做得窄一些,薄一些。3、第二步用时长,可以用西芹代替白花,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前做好。4、教师应该指出:水只要通过物体的细孔或缝隙穿行的现象都属于毛细现象。生活链接:毛巾吸水、棉布吸汗、潮湿的墙根、灯芯吸油等都利用了水有毛细现象的特征。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水的毛细现象器材准备烧杯、红色水、窄条薄纸巾或棉布条、白色花、红蓝两种颜色的水探究过程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我看到:看到带颜色的水慢慢地爬到纸巾上。2、剪开花茎,一半插入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我看到:花的颜色有红有蓝。 31页插图实验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备注 探究活动:水的表面张力活动目标:发现水的神奇之二表面张力。实验器材:一元硬币、滴管、大小不同的烧杯、水、回形针实验指导:这一探究性实验首次安排猜测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由“预测-实验-验证-结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探究过程: 1、出示一枚一元硬币,让学生猜一猜这一枚一元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并做记录。 2、学生亲手用滴管在一元硬币上滴小水滴,直到硬币上的水滴破裂,并做记录。3、出示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让学生猜一猜放多少枚回形针,玻璃杯内的水会溢出来,并做记录。4、学生亲手往玻璃杯内放回形针,直到玻璃杯内的水溢出来,并做记录。 实验现象:参考记录单。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实验提示:1、教师先要向学生讲解滴管的正确使用(参考实验指导后续),并让学生练习取水和滴水。2、先猜测,再实验,作对比。3、数水滴或回形针,以水滴破裂前一个数为准。4、滴水滴或放回形针一定要轻、慢。5、放回形针的水杯一定要满满的,可以借助滴管达到最佳效果。6、放回形针一定要沿着杯子的边沿放。生活链接: 水黾在水面上滑行,球状的水滴,吹出的肥皂泡泡都是圆的,荷叶上的露珠称圆状,倒酒时倒满后酒会微微凸呈光滑的圆状等都利用了水的表面张力。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 水的表面张力器材准备一元硬币、滴管、大小不同的烧杯、水、回形针探究过程 1、老师现在有一枚一元硬币,同学们猜一猜这一枚一元硬币能容纳_滴水。 2、请同学们亲手用滴管在这一枚一元硬币上滴小水滴,直到硬币上的水滴破裂,仔细观察这枚硬币能容纳_滴水。3、老师现在有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请同学们猜一猜放_枚回形针后杯内的水会溢出来。4、现在请同学们亲手往玻璃杯内放回形针,仔细观察放入_枚回形针后杯内的水会溢出来。实验小结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备注 探究活动:水有压力活动目标:发现水的神奇之三压力,压力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实验器材:大可乐瓶子、钉、胶布实验指导:这一实验先讲解实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发现高低不同小孔喷射出的水流远近的差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水位差造成的水压差。探究过程:1、用钉子在瓶壁上由上向下等距离扎3个一样大小的孔。 2、用一长条胶布将3个孔贴好,再往瓶里装水。3、撕去胶布,观察射出的水流有什么不同。4、如果抬高瓶子的位置,喷出的水流有变化吗?实验现象:三个小孔射出的水流远近不同,最上面的小孔射得最近,最下面的小孔射得最远,中间的小孔居中。瓶子位置的高低不一样,射出水流的远近不变。实验结论:水有压力,压力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力越大。瓶子位置的高低不影响射出水流的远近。实验提示:1、钉子扎的小孔尽量相同,以保证实验的公平。2、启发学生思考:水为什么会从小孔中喷出?为什么下面的水流喷得远?生活链接: 兰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潜水员穿潜水服等都与水的压力有关。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 水有压力器材准备 大可乐瓶子、钉、胶布探究过程1、用钉子在瓶壁上由上向下等距离扎3个一样大小的孔。 2、用一长条胶布将3个孔贴好,再往瓶里装水。 3、撕去胶布,观察射出的水流_三个小孔射出的水流远近不同,最上面的小孔射得最近,最下面的小孔射得最远,中间的小孔居中。 4、 如果抬高瓶子的位置,喷出的水流_不会_(“会”或“不会”)变化。实验小结水有压力,压力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深度越深,压力越大。瓶子位置的高低不影响射出水流的远近。备注 探究活动:水有浮力活动目标:发现水的神奇之四水有浮力,初识水的浮力大小与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大烧杯、小烧杯、砝码、橡皮泥、水实验指导; 教材不仅利用小烧杯中的橡皮泥让学生感受到水有浮力,而且通过向小烧杯中加砝码,观察水位变化,让学生感受水位变化与“托举”物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为揭示浮力等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作好铺垫。探究过程:1、在一只小烧杯的底部粘上一块橡皮泥。2、将小烧杯放进装有半杯水的大烧杯中,同时记下大烧杯中的水位刻度。3、将一个50克的砝码轻轻地放入小烧杯中。4、观察大烧杯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5、如果再加一个50克的砝码,大烧杯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6、预测一下:加至200克砝码,大烧杯中的水位可能有什么变化。7、实际操作,加至200克砝码,大烧杯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实验小结:实验现象:在烧杯中加入50克砝码后,大烧杯中的水位升高,在烧杯中加入100克砝码后,大烧杯中的水位继续升高,在烧杯中加入200克砝码后,大烧杯中的水位继续升高。实验结论:水有浮力,水的浮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实验提示:1、关于浮力不必讲太多。2、浮力大小与托举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的同体积的水重。3、让学生先预测,后实验。生活链接:曹冲称象的故事、轮船的制造、潜艇的设计等都利用了水有浮力。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 水有浮力器材准备 带刻度的大烧杯、小烧杯、砝码、橡皮泥、水。探究过程 1、在一只小烧杯的底部粘上一块橡皮泥。2、将小烧杯放进装有半杯水的大烧杯中,同时记下大烧杯中的水位刻度为_。3、将一个50克的砝码轻轻地放入小烧杯中。4、观察此时大烧杯中的水位刻度为_。5、如果再加一个50克的砝码,大烧杯中的水位刻度为_。6、预测一下:加至200克砝码,大烧杯中的水位可能_。7、实际操作,加至200克砝码,大烧杯中的水位刻度为_。实验小结 水有浮力,水的浮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备注 探究活动: 水的溶解现象活动目标:发现水的神奇之五能溶解物质。实验器材:烧杯、搅拌棒、方糖、高锰酸钾、水实验指导: 认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性质,选取高锰酸钾这一典型材料,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认识溶解现象。探究过程:1、把方糖放入盛有水的烧杯,观察方糖的变化。2、把高锰酸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观察高锰酸钾的变化。3、思考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里。实验小结:把方糖放在水里后,方糖不见了,而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叫做溶解。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如高锰酸钾、橘子粉、奶粉、盐、醋等。实验提示:1、高锰酸钾用量控制在1-2粒,过多反而影响实验效果。2、高锰酸钾刚放入水中后,先让学生耐心观察,不要急于搅拌,。3、鼓励学生多举一些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4、面粉不可溶解在水里。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水的溶解现象器材准备烧杯、搅拌棒、方糖、高锰酸钾、水探究过程1、把方糖放入盛有水的烧杯,过一会儿后,观察方糖不见了,水变甜。2、把高锰酸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过一会儿后,观察高锰酸钾不见了,水变成紫红色。3、我知道还有橘子粉、奶粉、盐、醋等能溶解在水里。实验小结把方糖放在水里后,方糖不见了,而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叫做溶解。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如高锰酸钾、橘子粉、奶粉、盐、醋等。备注 探究活动:净化水和淡化水的方法活动目标:了解最简单的净化水和淡化水的方法。实验器材:空饮料瓶、滤纸、泥水、湿沙、水槽、石块、咸水实验指导:使学生了解最简单的净化水和淡化水的方法,懂得人类为获取可用淡水进行的技术方面的努力。探究过程: 1、按图一组装净化水的装置,并练习用该装置净化水。 2、按图二组装淡化水的装置,并练习用该装置淡化水。 (图一和二38页上面的两个图)实验小结: 我们可以采取过滤的方法净化水,用蒸发的办法淡化水。 实验提示:1、现场做一个过滤器,净化一点水,以表现净化的效果。2、咸水变淡水装置中保鲜膜罩在容器上是为了让水蒸气凝结在上面,鹅卵石放在中间是为了保鲜膜中间凹陷后,凝结的淡水流进碗里。3、鼓励学生多想办法。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 净化水和淡化水的方法器材准备 空饮料瓶、滤纸、泥水、湿沙、水槽、石块、咸水探究过程 1、按图一组装净化水的装置,并练习用该装置净化水。2、按图二组装淡化水的装置,并练习用该装置淡化水。 (图一和二38页上面的两个图)实验小结 我们可以采取过滤的方法净化水,用蒸发的办法淡化水。备注第四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探究活动:给常见材料分类活动目标:知道材料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实验器材:各种材料图片或实物实验指导: 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知道材料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并且揭示两种材料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分析具体事例中了解材料的构成、发展和变化。探究过程:1、请学生出示自己所带物品的图片或实物,说一说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2、根据学生叙述,分类整理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3、学生举例还有哪些是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 实验小结:在我们常见的材料中,有的直接来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和石料等,它们是天然材料;有的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和塑料等,它们是人造材料。实验提示:1、天然材料一定要重点强调直接来自大自然。2、紧扣区分的关键,即直接来自大自然是天然材料,如果是加工处理后利用是人造材料。3、高度重视人造材料与其原料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明确人造材料来源于天然材料。4、引导学生分类一定要说清楚分类标准。 5、不必把观察对象局限在家中或教室,可以选择更广阔的空间。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 给常见材料分类器材准备 各种材料图片或实物探究过程1、我们带的物品有 ,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自己试着定标准为这些物品分类,并做好记录。 自带物品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2、我知道这些物品中 直接来自大自然,被称为 ; 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被称为 。3、我知道的天然材料还有 , 人造材料还有 。实验小结在我们常见的材料中,有的直接来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和石料等,它们是天然材料;有的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和塑料等,它们是人造材料。备注 探究活动:比较纸的横向、纵向结实程度活动目标:了解纸的结实程度和纸纤维的疏密差异。实验器材:不同的几种纸、放大镜实验指导;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三年级的小朋友首次接触,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建立为了实验的公平性必须有控制变量的意识。探究过程:1、 把同一张纸按纵向、横向截下两张长宽一样的纸条。2、 把截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钩住,两个人拉一拉,有什么发现。3、 再分别按纵向和横向撕一撕刚才的纸条,然后用放大镜分别观察所撕纸的毛边,有什么发现。 实验小结: 实验现象:两张纸条不是同时被拉断,从两种不同方向观察后发现纤维的疏密程度不同。 实验结论:同一张纸的横向和纵向的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其差异的原因是纸纤维的疏密排列造成的。实验提示:1、相同条件:同一张纸,纸条的大小;不同条件:纸的的横向、纵向。2、引导学生发现事物意想不到的特点。3、现代纸横向和纵向结实程度的差别不大,而传统纸如毛边纸、宣纸等横向和纵向的结实程度的差别较大。4、学会描述放大镜下的纸的毛边,有的疏松,有的细密。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比较纸的横向、纵向结实程度器材准备 不同的几种纸、放大镜探究过程这是一个对比实验,为了实验的公平,相同条件是同一张纸,纸条的大小;不同条件是纸的的横向、纵向。 1、把同一张纸按纵向、横向截下两张长宽一样的纸条。 2、把截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钩住,两个人拉一拉,我观察到_。 3、分别按纵向和横向撕一撕刚才的纸条,然后用放大镜分别观察所撕纸的毛边,我看到_。实验小结 实验现象:两张纸条不是同时被拉断,从两种不同方向观察后发现纤维的疏密程度不同。 实验结论:同一张纸的横向和纵向的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其差异的原因是纸纤维的疏密排列造成的。备注 探究活动:比较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活动目标:研究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实验器材:各种纸(如面巾纸、普通纸、蜡纸、包装纸等)滴管、烧杯、带颜色的水实验指导:这是一个对比实验,继续对学生进行控制变量的思想渗透。探究过程:1、 吸水性实验 在每一张纸的中心同时从同一高度滴一滴有颜色的水,观察并比较色水的扩散,并做好记录。 2、透明度实验把几种不同的纸在同一地方沿着同一方向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比较哪种纸的透明度最好,并做好记录。实验小结: 不同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不同。实验提示:1、 吸水性实验相同条件:滴水的时间、高度、多少;不同条件:纸的种类。 2、透明度实验相同条件:位置、方向;不同条件:纸的种类。 3、吸水性实验为了展现纸纤维的疏密程度以及纸表面是否有蜡质涂层。4、 透明度实验为了表现纤维间的空隙大小,展现纸的透光性能。5、 研究纸的透明度实验还有多种方法。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 比较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器材准备各种纸(如面巾纸、普通纸、蜡纸、包装纸等)滴管、烧杯、带颜色的水探究过程 1、吸水性实验 相同条件:滴水的时间、高度、多少 不同条件:纸的种类 在每一张纸的中心同时从同一高度滴一滴有颜色的水,观察并比较色水的扩散,我看到_纸的水滴散得最大最快,_纸的水滴居中,_纸的水滴散得最小最慢。 2、透明度实验 相同条件:位置、方向 不同条件:纸的种类 把几种不同的纸在同一地方沿着同一方向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我看到_纸透光最亮,_纸透光居中,_纸透光最暗。实验小结 不同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不同。备注 探究活动:认识多种纺织材料活动目标:认识多种纺织材料。实验器材:收集一些衣物的边角材料或成衣的文字、图片标志、实物实验指导; 这一活动通过具体的纺织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纺织材料及制成的成衣,实现以点带面的教学。探究过程:1、 小组展示所带材料。2、 小组内说一说这些材料的种类及作用。3、 指导学生认识纺织品成分标志。4、 全班交流日常生活中还知道哪些纺织衣服,它们分别是由什么纺织材料制成的。 名称 种类 用途 实验结论:常见的纺织材料有:丝绸、棉布、尼龙、羊毛。实验提示:1、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的纺织材料、纺织品成分标志,教师也需准备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2、全班交流目的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 认识多种纺织材料器材准备收集一些衣物的边角材料或成衣的文字、图片标志、实物探究过程 1、小组展示所带材料并做好记录。 2、组内交流这些材料的种类及作用并做好记录。 物品名称 物品种类 物品作用 3、学习纺织品成分标志。(插图) 4、我们还知道日常生活中 (物品名称),它是由 (纺织材料名称)制成的。实验小结 常见的纺织材料有:丝绸、棉布、尼龙、羊毛。备注 探究活动: 棉布和尼龙的差异活动目标:了解棉布和尼龙的差异。实验器材:尼龙、棉布、放大镜、打火机、烧杯、带颜色的水、剪刀实验指导: 这一实验选取四种常见纺织材料中的两种进行比较性研究(棉布是天然纤维的代表,尼龙是人造纤维的代表。),从结实程度、燃烧的气味、吸水性方面的差异了解不同纺织材料的特点。探究过程: 比较项目 比较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结实程度 从布料中抽出一根纤维,用放大镜观察,然后再拉一拉。(也可以直接拉棉线和尼龙线比较。) 棉线纤维排列疏松易断,尼龙线纤维排列紧密不易断。 尼龙较结实,纤维较长;棉布易断,纤维较短。燃烧后的气味 分别用打火机点燃棉布和尼龙,然后轻轻煽动后闻气味。 棉布:燃烧有焦肉气味,灰烬分散。 尼龙:燃烧有刺鼻性气味,成黑团。 棉布和尼龙的纤维成分不同。 吸水性 1、裁剪同样大小的尼龙、棉布各一块。 2、把布条的一端同时进入相同水中。 3、过一会,观察哪种布条吸水多。 棉布吸水较多。 棉布的吸水性较好。 实验提示:1、步骤一还可以发现棉布的弹性优于尼龙。2、仔细观察两种布料燃烧时间长短、火焰大小、气味等。3、吸水性实验继续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布条大小、放入水中的时间、水量、水温相同,只有布条种类不同。生活链接: 棉布的用途制作时装、休闲装、内衣和衬衫等。它的优点是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它的缺点则是易缩、易皱,外观上不太美观,在穿著时必须时常熨烫。 尼龙制品应用广泛,如日用品行业、家具行业、建筑行业等。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 棉布和尼龙的差异器材准备尼龙、棉布、放大镜、打火机、烧杯、带颜色的水、剪刀探究过程 比较 项目 比较 方法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结实 程度 从布料中抽出一根纤维,用放大镜观察,然后再拉一拉。(也可以直接拉棉线和尼龙线比较。) 棉线纤维排列疏松易断,尼龙线纤维排列紧密不易断。 尼龙较结实,纤维较长;棉布易断,纤维较短。燃烧后的气味 分别用打火机点燃棉布和尼龙,然后轻轻煽动后闻气味。 棉布:燃烧有焦肉气味,灰烬分散。 尼龙:燃烧有刺鼻性气味,成黑团。 棉布和尼龙的纤维成分不同。吸水性 1、裁剪同样大小的尼龙、棉布各一块。 2、把布条的一端同时进入相同的水中。 3、过一会,观察哪种布条吸水多。 棉布吸水较多。 棉布的吸水性较好。备注 探究活动:研究金属的性质活动目标:发现金属有光泽、能导热、有延展性。实验器材:砂纸、金属器具、金属勺、塑料勺、木筷、竹筷、铁锤实验指导:这一探究活动主要引领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实验活动,要求学生逐一进行操作和观察,以揭示金属的共同性质。探究过程: 项目 方法 现象 结论 金属光泽 选择几种金属(铁钉、铜丝等),用砂纸打磨表面。 金属被砂纸打磨后闪闪发光。 金属有光泽。 导热性 把金属勺子、塑料勺子、木筷子等物品的一端,放进热水里,几分钟后摸摸这些物品的上端。 只有金属物品的上端变热。 金属有导热性。 延展性 把一段5厘米长的铝丝放在钢板或水泥地上,用铁锤敲打。 铝丝变扁。 金属有延展性。实验结论:金属有光泽、能导热、有延展性。实验提示:1、在研究金属光泽实验中告诉学生由于氧化作用金属会生锈,用砂纸打磨才能漏出本来面目。2、在研究导热性实验中,继续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水温、时间相同,只有物品种类不同3、鼓励学生先动脑,再动手。生活链接:金属的应用:首饰、厨房用品、电线、机器设备等。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 研究金属的性质器材准备砂纸、金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关于合资企业的合作协议
- 物权法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基孔肯雅热知识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同范本
- 2025年统编版五升六语文暑假专项提升:扩句与缩句(有答案)
- 2025餐饮后厨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卫星数据采集系统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氯金酸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漏洞扫描技术安全漏洞检测与预警系统研究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全套)
- 部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解读
- 西宁金鑫气体有限公司湿法工艺生产溶解乙炔气项目环评报告
- 广东省工商局授权委托书格式
- 高中音乐-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教学课件设计
- 深圳大学 答辩3
- 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高一英语练字字帖
- 学校食堂教师就餐付费记录表
- 第一章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
- GB/T 40073-2021潜水器金属耐压壳外压强度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