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血管穿刺技术 2 主要内容 股动 静脉穿刺技术颈内静脉穿刺术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经外周血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桡动脉穿刺技术 3 股动 静脉穿刺技术 4 常用的血管介入入路 股动脉 静脉均较粗大由此插管易到达全身各部位的血管抢救危重病人 可经此入路大量输液 输血 5 相关解剖 髂前上嵴至耻骨结节的连线为腹股沟韧带解剖位置股动脉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延续于髂外动脉在股三角内 由外向内依次排列为 股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及股管该部位股动脉前方有皮肤 皮下组织及阔筋膜覆盖 易触及动脉搏动 宜作动脉穿刺点 6 相关解剖 由该点进入股动脉其上方有腹壁下动脉分支 下方有股深动脉分支透视下 97 股动脉通过股骨头内侧1 3靠近髋关节间隙如动脉搏动不明显 可据此为定位依据股静脉常位于相邻动脉内侧约1cm 7 8 股动脉与骨性标志的投影关系 透视下显示股动脉投影于股骨头内1 3本图右髂外动脉明显迂曲 9 穿刺方法 进针点 选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正下方 即腹股沟皮肤皱折下1 2cm静脉进针点则位于动脉内侧0 5 1cm股动脉穿刺时左手触摸腹股沟皮肤皱折上方搏动最强处 右手持针对准该点斜行平没刺入老年人及儿童 股动脉易滚动 应用左手指将其逼紧或用中指和示指将其夹在中间 使之相对固定 股静脉穿刺则在搏动点内侧约1cm试行 应间歇性退针以待静脉血流出 10 Seldinger技术穿刺示意图 11 技巧 了解腹股沟区的解剖关系 在腹股沟韧带中部偏内触及股动脉搏动 在腹股沟韧带下3cm处穿刺股动脉 在股动脉内1cm处左右穿刺股静脉 12 穿刺成功后的做法 可见动脉血色鲜红自针尾喷出 静脉血色暗红 缓慢滴出 此时可送入导丝数厘米有时见动脉穿刺喷血不畅 则有可能部分针尖位于动脉前后壁或侧壁 不应盲目进导丝 应继续稍微退针并见喷血明显时方可送入导丝 然后插入导管 若送入导丝有阻力 应在透视下观察导丝走行 大多数情况下是导丝在穿刺针前方盘曲或向外上方斜行进入腹壁下动脉 此时应后撤并旋转导丝试行进入 多可成功进入髂外动脉在无效情况下 应拔针稍压迫止血后重新穿刺 13 意外情况 由于髂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其它因素如肥胖 低血压 有时触及不到股动脉搏动 可采用盲目法穿刺股动脉首先触摸有无股动脉索条状改变 如能触及则穿刺此点透视下按前述解剖标志穿刺股动脉多可获得成功有条件可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 14 15 颈内静脉穿刺技巧TheSkillofInternalJugularVeinPuncture 16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1 危重病人定期监测中心静脉压2 长期静脉输液或输入侵蚀性药物3 估计术中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大手术4 胸廓 胸腔疾患 明显肺气肿5 经静脉放置心脏起搏器或标测导管禁忌证局部破损 感染 有出血倾向 17 颈内静脉解剖 与动脉的关系 与颈动脉伴行 后侧 外侧 外前侧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 胸骨头内侧 2个头的后方 颈动脉三角内附近组织 末端后方是锁骨下动脉 膈神经 迷走神经和胸膜顶 并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入无名静脉 18 19 20 21 选择右侧的理由 1 右侧胸膜顶较左侧低2 穿刺点至乳头连线几乎与颈内静脉平行3 较左侧粗 约13mm 4 无胸导管损伤风险 22 穿刺方法 根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 分为前路 中路 后路三种中央径路 体位 很重要 仰卧 头低位 右肩部垫起 头后仰使颈部充分伸展 面部转向对侧穿刺点 方向和角度 三角区顶点 必要时使患者抬头 与皮肤呈30 针尖指向右侧乳头评价 最常用 可直接触及颈总动脉 误伤动脉机会较少 位置表浅 穿刺成功率高 23 24 穿刺方法 前路体位 同中路法穿刺点 方向和角度 胸锁乳突肌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 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推开 在其外侧约0 5cm处进针 与皮肤呈30 40 角 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评价 易误入颈总动脉 25 穿刺方法 后路体位 同中路 头部尽量转向对侧穿刺点 方向和角度 胸锁乳突肌与颈外静脉交叉点上缘 胸锁乳突肌后外缘中 下1 3交点或锁骨上缘3 5cm处 作为进针点 针干保持水平 指向胸骨上切迹 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 以免损伤颈总动脉 26 27 几点体会 细针试穿 目的在于探路和确定方向 深度 尤其对于肥胖 短颈 解剖标志不清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更有必要严格按规范操作 见血后确认在静脉内误伤动脉 形成血肿压迫静脉 局部解剖发生改变 穿刺成功率随之降低 应考虑改变穿刺径路刀片破皮 谨防误伤血管 28 穿刺步骤 29 30 31 32 33 34 35 插管并发症 肺与胸膜损伤 气胸 血胸等 动脉及静脉损伤胸导管 纵隔损伤空气栓塞导管栓子导管位置异常心脏并发症 36 37 锁骨下静脉穿刺 38 锁骨下静脉局部解剖 39 40 41 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 呈轻度向上的弓形 长 cm 直径1 2cm 由第1肋外缘行至胸锁关节的后方 在此与颈内静脉相汇合形成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近胸骨角右侧 42 锁骨下静脉解剖标志清楚 位置较浅表 粗大 内径1 2cm 成人粗如拇指 血流快 经常处于充盈状态 故易于穿刺 43 操作 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锁骨下静脉穿刺可选用的方法有七种之多 但可分为上路和下路 多采用下路 44 45 锁骨下路 46 一般 仰卧去枕 头偏向对侧或正位需要时 可采取肩垫枕的仰卧头后垂位 也可将床尾抬高 体位 47 穿刺点 在锁骨下方 锁骨中点下1 1 5cm处 或内或外侧1cm处 为穿刺点穿经层次穿刺针穿经皮肤 浅筋膜 胸大肌及锁骨下肌达锁骨下静脉 其厚度为3 4cm穿刺点靠锁骨下缘不利于调整进针方向 靠外侧将增加刺入锁骨下动脉的机会 48 49 穿刺方向与额状面成角的大小决定于病人的胖瘦与胸廓的厚度 多数15 肥胖或胸廓较厚时 可30 左右 瘦或胸廓较薄时 锁骨下静脉浅 与额状面成角10 即可针尖指向胸骨上窝与环状软骨之间 穿刺方向与横断面呈0 10 时 穿刺针要通过锁骨与第一肋骨之间的筋膜 鞘管及导丝进入困难 穿刺方向 50 负压进针 进针已达4 5cm仍无回血时 不可再向前推进应徐徐向后退针并边退边抽仍无回血 可将针尖撤到皮下而后再改变方向数次进针失败时 可谨慎增加进针的深度直至抽到暗红色血为止 经反复测试无误后便可置管 51 52 53 54 55 注意可能出现的情况 1 穿刺入锁骨下动脉2 穿刺入胸膜顶及肺组织 气胸3 空气栓塞4 心包填塞5 断管6 进入胸腔 液胸 56 锁骨下静脉的前上方有锁骨与锁骨下肌 后方则为前斜角肌及锁骨下动脉 动 静脉之间由厚约0 5cm的前斜角肌隔开 1 穿刺入锁骨下动脉 血肿 血胸 57 前斜角肌 动静脉紧邻 静脉在前 中间有前斜角肌 58 原因 穿刺点及穿刺方向偏外非负压吸引穿刺造成穿刺针越过静脉后穿刺入锁骨下动脉 59 表现 鲜红色血液去掉注射器血液从针口喷出穿刺成功后 要常规送导丝要顶端到达下腔静脉 如顶端到主动脉根部或左心室 则穿刺入锁骨下动脉 注意个别情况 穿刺入锁骨下动脉后导丝能够经降主动脉到达隔肌下 右前及正位不能判断 左前斜位判断 导丝在脊柱前时 导丝在静脉内 60 处理 撤出穿刺针 局部压迫3 5分钟 一般无相关的并发症 怀疑时 不要送入鞘管 已经送入鞘管的 不要拔鞘管 急送外科处理预防 穿刺点不要太偏外 61 2 穿刺入胸膜顶及肺组织 气胸 锁骨下静脉下方为第1肋 内后方为胸膜顶 锁骨下静脉下后壁与胸膜仅相距5mm肺尖与胸膜顶 锁骨内侧1 3的上方约2 3cm 62 3 空气栓塞 体位不当 穿刺时未头低位 低血容量 穿刺时又不注意针孔的密闭而发生心脏的舒张或病人自主吸气而将空气吸入无心内分流的病人进入少量空气不致引起严重后果 但对右向左分流的紫绀病人可能引起严重后果锁骨下静脉管壁与各种筋膜结构紧密 因而位置恒定 不易发生移位 有利于穿刺 但管壁不易回缩 若术中不慎易进入空气导致气栓 63 4 鞘管折断 套管质量差 在术后因病人颈部活动而引起CP管折断 心包填塞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多由心脏穿孔引起 与导管过硬 置入过深有关 64 成功率 主要是根据操作者的经验 后期的成功率多在99 以上 65 并发症比例 66 锁骨上路 67 体位 病人取仰卧头低位 右肩部垫高 头偏向对侧 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大出血 休克病人应采用头低脚高位 心功能不全者可采用半卧位 68 穿刺点 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 锁骨上缘约1 0cm处进针方向 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 角 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 针尖指向胸锁关节进针的深度通常为2 5 4 Ocm 应随病人胖瘦而定 69 失误防范 1 穿刺方向始终朝向胸锁关节 不可指向后下方 以免损伤胸膜及肺 2 与颈内静脉相同 锁骨下静脉离心脏较近 当右心房舒张时 其压力较低 操作与输液时要严防空气进入发生气栓 70 两种径路比较 71 72 73 ARROW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 74 PICC治疗的历史回顾 1929年德国医生Forssmann 开创PICC时代1958年开始PICC实验80年代中期小口径硅胶导管90年代PICC技术蓬勃发展 75 PICC的概念 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 通常是肘窝部的静脉 插入并开口于中心静脉的导管 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的穿刺过程 降低了中心静脉的穿刺风险和感染机率 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 76 PICC的适应证 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缺乏外周静脉通路的患者有锁骨下或颈内静脉插管禁忌症的患者需输高渗性或粘稠性液体 如胃肠外营养的患者需输刺激性药物 如化疗药物反复输血或血制品 或反复采血的患者家庭病床的患者 77 PICC的禁忌症 没有绝对禁忌症 但病人有以下情况时 请医务人员根据病人情况慎重使用 严重的出 凝血障碍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穿刺侧有外伤史 血管外科手术史 放射治疗史 静脉血栓形成史与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肘部血管条件差无法确定穿刺部位者患者顺应性差 78 79 ARROWPICC的基本结构 兰色柔软尖端 水止卡片 透明延长管 固定翼 聚脲氨酯管身 无菌保护套 厘米刻度 80 PICC操作 选择穿刺静脉 成人 通常选择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作为穿刺位置 81 穿刺点 首选右侧上臂 PICC插管的第三选择 头静脉 82 83 穿刺静脉选择 贵要静脉PICC插管的首选 90 的PICC放置于此 此静脉直 粗 静脉瓣较少 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 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 经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无名静脉 达上腔静脉正中静脉PICC的次选 静脉粗 直 但个体差异较大 静脉瓣较多 理想情况下 肘正中静脉加入贵要静脉 形成最直接的途径 经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无名静脉 达上腔静脉头静脉PICC的第三选择 静脉前粗后细 且高低起伏 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 进入腋静脉处有较大角度 可能有分支与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相连 引起推进导管困难 使患儿的手臂与躯干垂直将有助于导管推人 导管易反折进入腋静脉 颈静脉 84 穿刺点位置选择 在肘下两横指处进针 如果进针位置偏低 血管相对较细 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如果进针位置过高 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 此外上臂静脉瓣较多 不宜作穿刺点 85 静脉血管的选择 贵要静脉优点 上臂最粗最直的通路上臂与身体成90度角时 更容易穿刺缺点 位置远离中线 使插入和护理困难只有很短的一段血管能够触摸到 86 静脉血管的选择 肘正中静脉优点 易于穿刺和护理是肘窝部最突出的血管缺点 不同病人之间解剖差异较大由于静脉瓣的存在 放置导管有一定难度 87 静脉血管的选择 头静脉优点 易于穿刺放置和护理容易触摸和定位缺点 血管较细且扭曲汇入头静脉时呈一定的角度 可能导致导管推进困难在前臂以下血管腔比较狭窄 88 PICC操作 插管长度测量 成人 测量导管置入长度 将上肢从躯干部向外展大约90度角患者预穿刺点至右锁胸关节距离 然后向下测量至第3肋间的距离 同时测量上臂臂围 89 PICC操作 穿刺前的准备 操作前与患者谈话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放置导管的目的 作用以及穿刺时可能发生的情况 希望得到患者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准备用物 基本用物ARROW包内都有包含 另需准备无菌手套 生理盐水 稀释肝素盐水 10ML注射器1支 20ML注射器1支 并视情况准备局麻药物 利多卡因 1ML注射器1支测量并记录上臂周长 90 ARROWPICC主要穿刺步骤 请遵守操作规则 Step1 清洁消毒 Step2 放置可撕裂鞘 Step3 放置导管 Step5 固定导管 Step4 去除可撕裂鞘 91 PICC操作 建立无菌区 打开PICC穿刺包 带无菌手套 在患者手臂下铺无菌巾穿刺点消毒 碘伏及酒精棉棒各消毒3遍 待干2min 消毒范围包括穿刺点上下各10cm 两侧至臂缘 92 PICC操作 置入可撕裂鞘 静脉穿刺 以一手固定皮肤 另一手持针穿刺 进针角度15 30 穿刺见回血后将穿刺针与血管平行 继续推进2 3mm 然后保持针芯位置 单独向前推进可撕裂鞘 避免由于推进钢针造成血管壁穿透 93 PICC操作 取出穿刺针 松开止血带 嘱患者松拳 以左手食指固定可撕裂鞘 中指压住可撕裂鞘末端处的血管 防止出血 从可撕裂鞘中撤出穿刺针 94 PICC操作 放置导管 插入并推进导管 固定可撕裂鞘 用手拿住导管外的无菌保护套自可撕裂鞘内缓慢 匀速地推进 随着推进 无菌保护套可自行脱落 同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 95 PICC操作 退出并撕裂可撕裂鞘 将导管置入预定长度还剩3 6cm时撤出可撕裂鞘 并送导管到预定长度 并撕裂可撕裂鞘 移去导管钢丝 将后分支固定钢丝的接口一起拧下 抽出钢丝 防止钢丝断开 96 PICC操作 抽回血和冲管 用注射器抽吸至有回血 然后用20ml生理盐水以脉冲式冲管 连接肝素帽 最后以2ml稀释肝素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97 PICC操作 固定导管 可用蝴蝶夹固定 将体外导管放置使其呈S状 并用脱敏胶布固定白色固定点 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纱布吸收渗血 然后用加压透明帖膜覆盖 必要时可用弹力绷带加压 可用脱敏胶布在固定点下交叉固定 注意胶布不能固定在导管上 98 导管固定 99 冲管 封管方法 脉冲冲管 产生正 负压形成涡流 可有力地将粘在导管壁上的内容物冲洗干净 正压封管 在剩余1 2ml时边推注射器活塞边拔注射器 撤离注射器时注射器的乳头是出水状态 100 101 102 103 104 术后护理 105 警告 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 建议使用20ml注射器 三向瓣膜式PICC 106 冲洗导管 目的 保持导管通畅标准维护方式 治疗间歇期每7天一次在每次静脉输液 给药后或输注血液或血制品以及输注TPN后 107 冲洗导管 操作步骤 间歇期 消毒肝素帽用10ml注射器抽好生理盐水把注射器的针头插入肝素帽 用脉冲方式冲入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在注射最后0 5ml生理盐水时 边注射边向后拔针 108 生理盐水用量 成人用量 20ml儿童用量 6ml特别限制生理盐水用量病人减半 冲洗导管 109 注意 抽血 输血或输注其它粘滞性药物 应立即先用20ml生理盐水 使用脉冲方式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输液 注意 一定用脉冲方式冲管 不可使用重力静滴方式 冲洗导管 110 目的 把由于过渡使用肝素帽而引发的潜在感染的危险降到最低何时更换 每7天一次肝素帽可能发生损坏时每次经由肝素帽取过血后不管什么原因取下肝素帽后 更换肝素帽 111 使用无菌技术打开肝素帽的包装 用生理盐水预充一下肝素帽把原来的肝素帽去掉消毒路厄氏接头的外面连接新的肝素帽以脉冲方式用1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牢固固定肝素帽和连接处 更换肝素帽 112 目的 预防感染频率 穿刺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一次每7天一次敷料松动或潮湿时随时更换 更换敷料 113 贴膜 双重功能保证导管穿刺点的无菌状态避免导管移动或脱落无菌技术根据规定或根据具体情况更换敷料 114 贴膜 穿刺后的第一个24H内必须更换敷料无菌透明敷料可保持一周无菌夏季及使用发汗剂的病人应及时更换敷料 115 自下向上拆除原有敷料检查穿刺点有无红肿 渗出再次洗手 打开无菌换药包 戴好无菌手套用酒精消毒皮肤三次 直径达20cm碘伏清洁三次贴好新的贴膜 更换敷料 116 导管露出体外部分S形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动贴膜粘贴连接器的翼形部分的一半连接器和肝素帽处用蝶形交叉的方式 以脱敏胶布妥善固定 有用的技巧 更换敷料 117 消毒过程要严格无菌操作不要将胶布直接贴到导管体上 必要时可以使用固定翼根据需要可以在穿刺点处或接头下方垫一小块纱布如果必要 可以在穿刺点处涂少量的消炎软膏 注意 更换敷料 118 置管后 记录内容无菌技术的应用上臂臂围敷料固定类型外置导管的长度观察有无红肿 分泌物 渗漏正确更换外接物品 119 宣教 导管保护洗澡活动换药并发症观察 120 拔管 专业人员Bestaccomplished 病人仰卧手臂低于心脏每次1 2英寸撤导管切勿过快过猛封闭式敷料固定法 121 病人活动知识的介绍 穿刺24h内穿刺侧手臂减少活动伤口停止出血前减少活动避免提重 举高 用力甩膀活动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122 须立即告知护士的情况 伤口 手臂 红 肿 热 痛 活动障碍 敷料 污染 潮湿 翘起 脱落 导管 漏气 漏水 脱出 折断输液时 注射时疼痛 输液停滴 缓慢 123 告诉患者注意事项 知道用10ml以上空针冲管不能用于CT或磁共振等检查的高压注射七天必须到医院去维护一次 124 桡动脉穿刺技术 125 发展史 1989年加拿大医生Campeau首先应用1992年荷兰医生Kiemenij首先报道了结果国外ASSESS研究证实了其可行性和优点1999年国内魏盟首先报道了其经验目前国内有上百家医院开展了该技术 126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搏动良好 Allen试验阳性腹主动脉以下血管病变术前长期应用华法令等抗凝药者不能平卧或不能配合者危重病人有创动脉压监测禁忌证无搏动Allen试验阴性肾透淅动静脉短路桡动脉搏动差或细小 有大血管异常病史6F 7F鞘不能完成的手术右侧不能行右位心冠造 不能行对侧内乳动脉造影 127 解剖图 128 Allen试验 双手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患者反复用力握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二维材料荧光成像-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数学真题(无答案)
- 部门安全培训授课人职责课件
- 达州摩托车安全驾驶培训课件
- 车队防春困安全培训课件
- 城市密集区反光路障与自动驾驶车辆的协同适应性研究
- 国际税收协定本地化应用中的软件规则库迭代周期
- 反冲洗二次滤网智能控制系统的多参数耦合建模研究
- 昆明历史沿革课件
- 输血制度课件
- DB45-T 1696-2018危岩防治工程技术规范-(高清可复制)
- 喷砂检验报告
- 旅游英语ppt课件(完整版)
- QC成果施工现场移动式网络布设及监控一体化装置的研制
- 城乡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乡村振兴培训课件
- 《发育生物学》课件第八章 胚轴的特化与体轴的建立
- 新沪教牛津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 《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2022-0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