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题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3分)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b.在自然环境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d.“胡床”“貊盘”带来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尤精礼、司马史记。擢明经第,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中宗将南郊,诏定仪典。时祝钦明、郭山恽建言皇后为亚献,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量议格。玄宗即位,迁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封舒国公。母丧解,诏州刺史薛莹吊祭,赐物加等。庐墓左,群鹿犯所植松柏,无量令毋捕杀之,但号诉曰:“山林不乏,忍犯吾茔树耶?”自是群鹿驯顺,不复枨触。无量为终身不御其肉。丧除,召复故官。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姚崇建言:“庙本苻坚故殿,不宜罢行。”无量鄙其言,以为不足听,乃上疏曰:“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俊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帝是崇语,车驾遂东。无量又上言:“自古受命之君,必兴灭继绝,崇德报功。故存人之国,大于救人之灾;立人之后,重于封人之墓。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成得承袭。”帝纳其言。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天子诏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无量为之使。因表闻喜尉卢馔、江夏尉陆去泰、左监门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尉徐楚璧分部雠定。卫尉设次,光禄给食。又诏秘书省、司经局、昭文、崇文二馆更相检雠,采天下遗书以益阙文。不数年,四库完治。卒,年七十五。帝闻悼痛,赠礼部尚书,谥曰文,葬事官给。 (节选自新唐书褚无量传,选入时略有删改)【注】亚献,祭祀时第二个献酒称“亚献”。绝世,断绝禄位的世家。设次,设置帐棚,供临时居处。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俊良撙奢靡轻赋 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b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俊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c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俊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d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俊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坟典,“三坟”“五典”合称,指“三皇五帝”之书,后转为对古代典籍的通称。 b南郊,古代帝王于南郊祭祀天神,是神化王权、加强统治的一种国家宗教仪式。 c太庙,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以供奉其中。 d四库,即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综合丛书四库全书,先抄好的四部分置于“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藏于“南三阁”。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褚无量学问渊博。他少年时跟随沈子正、曹福学习经学,专心攻读,尤其精通礼和司马迁的史记,并因此被提拔为官。 b褚无量心地仁慈。在墓旁构筑小屋守丧期间,群鹿冲犯他种植的松柏,他下令不要围捕猎杀,以后群鹿也不再前来触犯松柏,为此他终生不再吃鹿肉。 c褚无量敢于直谏。在太庙坍塌的情况下,姚崇执意提出不改变皇帝到东都的行程,褚无量反对姚崇的建议,并劝谏皇帝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灾异。 d褚无量注重文化典籍的修订。唐高宗时藏入宫中的旧书,次序杂乱无章,他建议请人整理誊写,补订次序,扩充珍贵的典籍,为此事的主管官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量议格。(5分) (2)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成得承袭。(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11分)答张十一 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注】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本诗是他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恩波:皇帝的恩泽。斗:通“陡”。8赏析第二联中“竞”“闲”二字的妙处。(5分) 9“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2)苏轼在赤壁赋中极写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的气势,他站在船头“,”可谓“一世之雄”。(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八千岁 汪曾祺他是靠八千钱起家的,所以大家背后叫他八千岁。他如果不是一年到头穿了那样一身衣裳,也许大家就不会叫他八千岁了。总是一身老蓝布,年复一年。有些地方已经洗得露了白色,打了许多补丁。长度一律离脚面一尺。八千岁有八千岁的道理,衣取蔽体,下面的一截没有用处,要那么长干什么?八千岁开米店。店堂里一块竖匾:食为民天。竖匾两侧,贴着两个字条,“僧道无缘”“概不做保”。和尚来化缘,一看僧道无缘四个字,也就很知趣地走开了。不但僧道无缘,连叫花子也“概不打发”。叫花子知道不管怎样软磨硬泡,也不能从八千岁身上拔下一根毛来,也就都“别处发财”。宋侉子是个世家子弟,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特别爱养骡马。没几年就把祖产挥霍去一半,干脆做起了骡马生意。他相骡马有一绝,一次只买几匹,但要是好的,很大的价钱买来,又以很大的价钱卖出。那一年,他带回两匹大黑骡子,来看的人不断,一问价钱,就不禁吐了舌头。八千岁带着儿子到宋家看了看,心里打了一阵算盘。他知道宋侉子的脾气,一口价,当时就取了八百大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件事轰动全城。一连几个月,八千岁买骡子的壮举,成了大家茶余酒后的话题。八千岁每天的生活非常单调。量米、看稻样,没什么事的时候,他就到后面看碾坊。这年头大部分米店都已经不用碾子,改用机器轧米了,八千岁却还用这种古典的方法生产。他舍不得这副碾子,舍不得这五匹大骡子。他不看戏,不打牌,不吃烟,不喝酒,食谱非常简单,顿顿都是头糙红米饭。菜是一成不变的熬青菜,有时放两块豆腐。稻仓里有许多麻雀,宋侉子有时拿扫帚拦空一扑,能扑下十几只,说这是下酒的好东西。八千岁可不吃这种东西,有什么吃头!八千岁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碰上一个八舅太爷。八舅太爷是个无赖浪子。初中毕业后,上了一年美专,都没上完,却入了青帮,从此就无所不至。后来混进了军队,在军队中很兜得转。抗战军兴,军事第一,他到了哪里就成了这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只要他一拍桌子,骂一声汉奸,就可以拉出去枪毙,没人敢惹他。他还很风雅。谁家有好字画古董,有借无还。他也不白要你的,会送一张他自己画的画跟你换。他不是上过一年美专么?他有一匹乌骓马,请宋侉子来给他看看,嘱咐宋侉子把自己的踢雪乌骓也带来。千不该万不该,宋侉子不该褒贬了八舅太爷的马。八舅大爷问:你那匹是多少钱买的?宋侉子知道反正这匹马保不住了,就顺水推舟,很慷慨地说:“旅长喜欢,留着骑吧!”“那,我给你画一张画吧!”宋侉子拿了这张画,到八千岁米店里坐下,说不出话来。八千岁劝他:“算了,看开一点。”宋侉子只好苦笑。没想到,过了两天,八舅太爷派兵把八千岁“请”去了。八千岁只来得及跟儿子说一句:“赶快找宋大伯去要主意!”宋侉子一了解,案情相当严重,是“资敌”。八千岁有几船稻子,运到仙女庙去卖,被八舅太爷的部下查获了。仙女庙是敌占区,别的粮商都是事前打通关节,八千岁没有花这笔钱。宋侉子知道这是非花钱不能了事的,就转弯抹角地问。至少得罚一千现大洋。宋侉子说:“他拿不出。你看看他穿的这身!”“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了。看你的面子,少要他二百!他肯花八百块钱买两匹骡子,还不能花八百块钱买一条命吗!”宋侉子劝八千岁不要舍命不舍财。八千岁说:“你作主吧。我一辈子就你这么个信得过的朋友!”说着就落了两滴眼泪。宋侉子心里也酸酸的。宋侉子请八千岁的两个同行出面做保,叫八千岁儿子带了八百现大洋,把八千岁保了出来,劝他:算了,不就是八百块钱吗?看开一点。八千岁心想,毕竟少花了两百,又觉得有些欣慰,好像他凭空捡到两百块钱似的。八舅大爷接到命令要调防。他要办一桌满汉全席,在荷花亭子里吃它一整天!消息传遍全城,大家都很感兴趣,因为这是多年没有的事了。赵厨房到八千岁的米店买米,八千岁就问:“有多少道菜?”“一百二十道。”“啊?!”“你没事过来瞧瞧。”八千岁真还过去看了:烧乳猪、叉子烤鸭、八宝鱼翅、鸽蛋燕窝八千岁真是开了眼了,一面看,一面又掉了几滴泪:这是吃我哪!八千岁回家就用一盆水把“概不做保”“僧道无缘”的字条刮下来。做了一身长袍,长短与常人等,把老蓝布换了下来。晚茶的时候,儿子又给他拿了两个烧饼来,八千岁往帐桌上一拍,大声说:“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以八千岁与宋侉子的友谊为主线,叙述了八千岁的人生变化过程,反映了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人情世态的微妙变化。b.八千岁之所以叫八千岁,是因为他的穿着方式和外在形象经年不变、简朴破旧,尽显顽固老态。c.八千岁被抓后托宋侉子拿主意,宋侉子也为营救八千岁挺身而出,是因为两人在长期的生意和生活交往中形成了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d.八千岁两次掉泪,意味深长。既有钱财被敲诈的悲伤,也有对自己长期明哲保身几乎无人可托的悔意,以及对八舅太爷大肆挥霍敲诈所得的痛心。e.八舅太爷强占他人字画古董却又送一张自己画的画交换,体现出盗亦有道,虽行为不堪也要讲究江湖道义。(2)请结合文章前4段的内容,概括作品中“八千岁”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并简要分析。(6分)(3)作品题为“八千岁”,却花费较多笔墨叙写宋侉子,请简要分析这一形象在文中的作用。(6分)(4)理解“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8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一是因为他写作技艺高超,二是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有深刻的体味。b如果把这些正确的理论置之度外,那无论如何也完成不好这项艰巨的任务。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d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b长期以来,公款吃喝已成了一种所谓的“官场文化”,那些对公款吃喝有瘾者,不会觉得公款吃喝是多么丢脸的事,反而认为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c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d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表达真情实感不是一种写作的小技巧,而是显示你生命的大问题。_,_;_,_;_,_:麻木的灵魂难以获得深刻的感情体验。没有忠诚忘我的品质没有感恩的心没有平等宽容的意识你也很难感受到刻骨铭心的友情你就无法深入体验感人肺腑的亲情你就无法理解生死不渝的爱情a b c d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中国医学”或者是“中国大夫”的意思,_,“中”是中国古代哲学里的一个著名概念,形容心境达到了定、正、静的状态。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人才不会生病;_,疾病必来。在西医传入中国以前_,人们把“中药”不是称为“本草”,就是称为“药”。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人们才将“本草”称为“中药”,以明显区别于“西药”。16.阅读某省主要年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费支出构成表(%),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年份项目1996200120032005食品59.6249.1340.7136.69衣着6.855.755.165.03居住13.9115.4720.0327.02家庭设备4.234.524.424.51医疗保健3.245.247.159.81文化教育7.8111.0618.1822.72其它商品2.763.143.243.08答:从上表可以看出,该省绝大多数农民十年间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一是 _ _ ,二是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_。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近日,朋友圈被高晓松作词作曲、许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刷屏,这首歌旋律优美,歌词动人,能激起人无尽的向往。“在临别的门前,妈妈望着我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两句话流传很广,仔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对此,你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二月考语文试题答题纸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2) 诗歌鉴赏(11分) 8、 9、 10、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 , 。 (2) , 。 (3) , 。 大阅读 (25分) 11 (1)( ) (2) (3) (4) 15、 16、 17、作文 (60分)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通读全文,理清思路查找对应,对比分析检测验证。解答本题,首先根据第一段,可以明确: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和”有“中和”“融合”之意。然后把各项选择支和文本对照分析,可以明确:a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中不同民族间饮食方式的“融合”;b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与亚洲其他地区在饮食品种上的融合;d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从国外引入的某一特定食材用途的扩大体现的“融合”。而c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的本土性原则,没有涉及和外来饮食关系,自然就谈不上“中和”“融合”的意思了。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d项“南北朝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的表述错误,因为第四段有这样的表述: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既有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分析,又有对部分语段的理解分析,这就要求考生在全面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涉及的问题锁定关键语段仔细比对分析。d项“中华饮食文化”被世界认可是因为其“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这一理解错误,因为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是说明:“中华饮食文化”被世界认可是因为其“并不会失去自我”。二、4答案 b5答案 d四库全书为清代纪晓岚主持编纂的丛书。6答案a “并凭对礼和史记的精通被提拔为官”有误,据原文“擢明经第,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精通礼和史记只是褚无量“擢明经第”其中的一个条件,“被提拔为官”是他“擢明经第”后“除”和“迁”的必然结果擢,这里是高中之意7 (1)答案(1)褚无量认为这不符合礼制因而坚决劝谏,当时左仆射韦巨源支持祝钦明,因此褚无量的建议被搁置。 “副”(动词,符合),“固争”(动词性短语,坚决劝谏),“佐”(动词,支持),“格”(动词,被搁置)(2)答案(2)希望陛下到东都时,录用唐初到现在已经绝嗣的功臣世家,即使旁支子孙,(也)都能够继承禄位。 “收叙”(动词,录用),“逮”(介词,到),“功臣世绝者”(定语后置句,已经绝嗣的功臣世家),“承袭”( 动词性短语,继承禄位)译文:褚无量,字弘度,是杭州盐官县人。少年时跟随沈子正、曹福学习经学,用心研读古代典籍,尤其精通礼和司马迁的史记。高中明经科,授予国子博士,升任司业兼任修文馆学士。唐中宗将要到南郊祭祀天神,下诏确定仪式规范。当时祝钦明、郭山恽提议皇后第二个敬酒,褚无量认为这不符合礼制因而坚决劝谏,当时左仆射韦巨源支持祝钦明,因此褚无量的建议被搁置。唐玄宗即位,无量升任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被封为舒国公。母丧去职,诏令州刺史薛莹吊唁祭奠,赏赐的物品超出一个等级。服丧期间在墓旁构筑小屋居住时,群鹿冲犯了他种植的松柏,褚无量下令不要围捕猎杀群鹿,只是嚎哭着倾诉道:“山林中不缺乏食物,怎么忍心冒犯我母亲坟茔前的树呢?”从此群鹿驯服顺从,不再触犯。褚无量为此终身不吃鹿肉。守孝期满,召回朝廷恢复原职。开元五年,皇帝将要到东都去,可是太庙坍塌了,姚崇提议说:“这太庙本是苻坚时修建的宫殿,不应当停止这次行程。”褚无量鄙弃他的提议,认为不值得听信,就上奏章说:“帝王阴盛阳衰,先祖就会显现灾变。如今后宫不被宠幸过的宫女,应当全部遣散她们来应对灾变。选拔贤良的人才,抑制奢靡之风,减轻赋税,谨慎施刑,采纳劝谏之言,明察谄媚的人,让断绝禄位的世家得以继承禄位,这样就会天人和谐,灾祸停止。”皇帝认为姚崇的话对,车驾于是向东进发。褚无量又上奏章说:“自古接受天命的君王,定要让消失的振兴起来,断绝的延续下去,尊崇有德行的人,酬报有功劳的人。因此保全别人的封国,胜于救助他的灾难;使别人的后人立世,胜于为他修大墓。希望陛下到东都时,录用唐初到现在已经绝嗣的功臣世家,即使旁支子孙,(也)都能够继承禄位。”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初,内府旧存的典籍,从高宗时就收藏在宫中,次序杂乱无章,褚无量提议请求整理誊写,补订次序,来扩充珍贵典籍。天子诏令在东都的乾元殿东厢房分门别类,整理排比,褚无量为此事的主管官员。(褚无量)于是上奏章(请求恩准)闻喜县尉卢僎、江夏县尉陆去泰、左监门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县尉徐楚璧分类校勘审定。卫尉设置帐棚,供临时居处,光禄寺供给饮食。又诏令秘书省、司经局、昭文馆、崇文馆二馆轮流整理、校订,搜集天下散失的书籍来修补脱漏的文字。不到几年,四库修撰完毕。褚无量去世,享年75岁。皇帝听到此事悲伤痛心,加赠他礼部尚书,谥号为文,丧事全由官府供给。(二)8【答案】答案: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传神生动。(1分)“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1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1分)表达了作者的悠闲自在、恬静安然的情感。(乐景哀情亦可酌情给分)(2分)【技巧点拨】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主要是锤炼诗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炼字”的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方法:(1)直接释义;(2)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其特殊用法;(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运用效果。本题“竞”“闲”两个字对仗工稳、传神生动。2结合原诗句,再现景象。方法展开联想,描绘该字所在诗句呈现的景象。注意点出意象的特点。题中“竞”“闲”两个字在诗歌颔联“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评价该字的表达效果(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新颖贴切、耐人寻味等)。考生抓住三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组织答案。9.【答案】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1分)而已既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2分)既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1分)(三)(6分)10(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三、 11.(1)cd:a“文章以八千岁与宋侉子的友谊为主线”错。b.原因分析不完整。文中还有“他是靠八千钱起家的,所以大家背后叫他八千岁”这个原因。e.“体现出盗亦有道,虽行为不堪也要讲究江湖道义”错。这更反映了他的无耻和霸道。(2)精明节俭,生意上精打细算,生活要求低;冷漠吝啬,不为别人作保,不肯接济他人;保守刻板,迷恋旧有的生产方式,生活一尘不变。(第一段写他终年穿着那件破衣服,说明他节俭,第二段写他开米店,任何人也不能从八千岁身上拔下一根毛来,可见他的吝啬。第三段写他“做起了骡马生意,很大的价钱买来,又以很大的价钱卖出”,做买卖很精明。第四段写“八千岁却还用这种古典的方法生产”,可见他保守刻板。)(3)结构上,将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串联起来,推动情节发展,使前后情节连贯可信;艺术手法上,起到了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宋侉子的豪放通达,更凸显八千岁的吝啬刻板;主题表现上(或人物关系上),宋侉子与八千岁的信义之交,和宋侉子与八舅太爷的虚与委蛇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小说的主题。(一般来说,次要人物是为主要任务服务的,他衬托主要人物。从内容上,有凸显出小说的主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大附中2026届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衡阳耒阳市2026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长沙市部分学校2026届物理九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南省郸城县物理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2026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江阴市青阳初级中学物理九上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肇庆市名校2026届九上物理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福建省泉州德化县联考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资阳市2026届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GB/T 46192.2-2025液晶配向膜测试方法第2部分:成膜性能
-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从电影《731》看民族记忆-2025-2026学年高中上学期主题班会
- 2025年甘肃省庆阳市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急性心梗诊疗(2025指南)解读课件
- 2022年DISC职业性格测试(40题附完整分析)
- 湖北省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规范DB42∕T 1544-2020
-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详案)
- 7S管理标准-目视化管理标准
- kW壳管式干式蒸发器设计
- 现代气候学总结
- 大屯新区控规04主件001文本--0401
- 交通事故和解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