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霸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霸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霸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霸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北省霸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年级 历史(人教版)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6页,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左侧项目填写清楚。开卷。卷i(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写在题后的表格内。1.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 )a约四百万年 b约一百七十万年 c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d约七千年2.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 )a打制石器 b骨耜 c钻孔石斧 d铁犁铧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蓝天人遗址 d. 半坡人遗址4.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被称为“人文初祖”。他是( )a尧 b炎帝 c舜d黄帝5.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那是因为夏朝 ( )a进行了变法 b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订了法律c实行了分封制 d产生了封建制度6.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下列选项与“晋”“鲁”的来历相关的是 ( )a. 大禹治水 b. 西周分封 c. 晋楚争霸 d. 商鞅变法7.西周礼乐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根基。下列关于西周礼乐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身份地位 b孔子非常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c礼乐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d郡县制、宗法制和礼乐制构成了西周的礼乐文明8.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c秦朝 d西汉9.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d楚庄王10.下图是一个铁制犁头,它表明,我国最早到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a 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11.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与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12.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帝王为民族统一作出了贡献。其中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高祖13.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 )a. “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 商人交易使用刀形币c. 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 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相同14.“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水利工程是 ( )a大运河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15.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那次战役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1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汉武”的功绩是( )a设立行省制度 b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 d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17.“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推恩令18.汉唐时期,出现了许多盛世景象。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19.广告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兵马俑的故乡”。“这里”是 ( )a陕西西安 b河南洛阳 c江苏南京 d甘肃敦煌20.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东汉时,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 (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祖冲之21.东汉名医张仲景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 )a.开创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b.创制了“麻沸散”“五禽戏”c.最早采用分科治病法d.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22.在举行说故事的比赛中,李明犯了一个历史知识方面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 )a官渡之战后,曹操又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b.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火攻大败曹军c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社会经济得到发展d作为三国鼎立时期的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比较大23.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该同学正在探究 ( )a韩非子的思想 b张仲景的理论 c祖冲之的贡献 d毕昇的活字印刷术24.欣赏自然风光、游历山川河流,能陶冶情操。暑假小明一家准备游历长江三峡,出发前小明要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 ( )a b c d 25.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东晋书法家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祖冲之 d贾思勰卷i(选择题答案,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扫六合:指统一中国),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2分)哪些人有可能被分封为诸侯?(2分)这一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2)材料二中所说的“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2分)根据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来判断,“秦王”有没有再分封诸侯?(2分)(3)分封制和秦朝实行的制度虽然不同,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2分)27文化教育对于治国安邦有很大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文化教育发展很快。谁是这一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对象及教学方法上有哪些重大贡献?(5分)(2)秦始皇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但他建立的秦朝却仅仅维持了15年的时间就灭亡了。他采取的哪项措施严重破坏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分)(3)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达到了鼎盛时期。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动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3分)(4)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发展文化教育事业?(2分)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强劲发展。追溯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古代江南开发】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3)举实例证明材料二中江南发展的情况。(2分)29. 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材料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材料三: “他(右图)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材料四: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依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1)材料一出自战国时期的变法家商鞅之口,请写出他变法的主要内容?(4分)(2)与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人物是西汉时期哪一位伟大的史学家?(2分)他留下的历史著作是什么?(1分)体例是什么?(1分)(3)材料三的“他”是谁?(2分)他增强了汉朝和哪一地区的联系?(1分)(4)材料四中的“魏主”指谁?(2分)根据材料四判断这是他改革中的哪一点措施?(1分)(5)四则材料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点?(2分)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年级 历史答案(人教版)卷i(选择题答案,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dddbbdbabca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cbdbaaddcab 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 (12分)(1)分封制。(2分)周天子的亲属、功臣。(2分)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分)(2)公元前221年。(2分)没有。(2分)(3)国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27(12分)(1)孔子。(1分) 教育对象:兴办私学,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对象。(2分)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2分)(2)焚书坑儒。(2分)(3)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3分)(4)尊师重教,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28.(10分)(1)由人口稀少、生产落后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2分。能说出其中任何一项变化,体现发展、开发即可)(2)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