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我生命中的引路人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从小我就喜欢唱歌跳舞,也许是我能歌善舞的原因,在三年级时我有幸被老师选中代表学校参加高新区教育局举办的经典诵读比赛。从那时起,我便与经典诵读结下了情缘。诵读经典,使我心胸开阔,一切不愉快都离我而去;诵读经典,教会了我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诵读经典,使我深深地领略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读经典中,我收获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游子吟),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鲍溶的将归旧山留别孟郊)。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给予了我们许多东西。一出生,他们赋予了我们生命。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一直呵护关心着我们。在我们成长的时候,是父母送我们去上学读书,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曾经摔倒过,是父母站在我们背后鼓励、支持我们。他们细心的照顾着我们,为我们打理着一切。我们将父母的爱要存于心低,用双倍的爱回报他们,孝敬他们,永远敬重他们。从读经典中,我收获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节选观书有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的确,每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名学生要时时刻刻的学习,追求新知,源源不断的汲取营养,才会不断进步,否则将会一事无成。年轻的时候不发奋图强,到了老了,再悲伤也没有用。学习,就是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读经典中,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书本准备做作业。可是又想:不是还有明天吗?留着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电视。当我打开电视看得津津有味时,脑子里忽然想起了中华经典诵读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于是,我关掉电视,回房间做作业。从读经典中,我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选自沁园春.雪);从读经典中,我感受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从读经典中,我诵读经典,我感受这世间的真谛;诵读经典,我享受这世间的美景;诵读经典,我分享这世间的真情;经典诵读已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典,伴我成长!经典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经典是民族永恒的宝藏。有人说:读书当读经典,读经典犹如与大师对话。从小我在父母和姐姐的熏陶之下,就爱上了国学经典。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章犹如一颗颗炫目的瑰宝熠熠生辉。从古至今那些文学经典被人们代代相传,在书写和吟诵中滋润了无数心灵,它也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浸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转眼,我已进入了六年级,为了让我们把国学经典更好的传承下去,我校这几年在全校范围内红红火火地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老师们挑选了一些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内容让我们进行诵读,于是我们从三字经、弟子规开始,一直读到了论语、唐诗三百首。随着时光的推移和对经典不断深入地接触,使我渐渐理解了开展经典诵读的意义:它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实基础的路。有人说:“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一个人如果能在他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的基础;成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在国学经典中我最爱的当属古诗。它们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更有一种声律之美。在我读过的古诗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在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安徽宣州时所写。此诗是写作者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深刻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诗的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作者借眼前之景来抒发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独自慢慢地越飘越远,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它把我们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短短的两句话却把他内心强烈的孤独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也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诗的后两句作者用浪漫的手法,将敬亭山拟人化。尽管鸟飞云去,空寂中只有大山与他相对,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于是竟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感情:他与敬亭山之间无需语言上的交流,情感上已达到了共鸣。让人感受到他的那种“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骄傲与满足。在他的笔下,山、鸟、云,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智慧,也都具有和人一样的思想和情感,它们有的喜欢诗人,而有的则抛弃或疏离了诗人。独坐间的感想,又是在寂寥空旷的山中,林中鸟和蓝天、白云倏忽间改变,而唯有敬亭山是不会轻易变化的,敬亭山也像诗人一样内心坚定,所以它像朋友一样和诗人有了默契。这是对人性的一种评价。诗人赞赏的是大山一样朴素坚强的人,飞鸟与孤云之流的,他并不在意。从读诗中,我们看到了诗人性情的豪迈不拘泥,却也读出了他内心的几缕惆怅。对离开他远走高飞的那些人,他其实没有几分挂碍;倒是陪伴他的大山是诗人真心喜爱的。也许飞鸟和孤云使他生厌,但是朴素坚强的敬亭山却让诗人放开了苦闷的心怀。欣赏这首作品,可以从字面上领悟山里的蓝天、白云、鸟儿穿梭的美景,想象他在空旷的大山里独自静默的感受,以及领悟诗人坦荡的人生观。学习古诗,可以学诗人如何营造意境,还可以学诗人优秀的品格。我们正是在诵读这些经典中来学习做人和品鉴人生。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这样的教育,通过对那些千古名篇去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培养那种巨人般的情感和胸襟,让我们从历史上那伟大的先贤圣哲的睿语壮行中感悟到:一个人,在一生中无论遭遇到什么,皆要做到荣辱不惊,笑看成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和价值的体现中,为民谋福,为国尽忠。感谢经典诵读让我的少年时光如此丰盈,感谢经典诵读让我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我爱经典诵读。经典诵读,民族之根“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经典,争做有志少年。”19大已胜利闭幕,中华巨龙就要再一次腾飞,在这个振奋人心的时刻,让我们掀起诵读经典的高潮,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经典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的传承,再现汉唐盛景吧!弘扬中华文化,重现中华文化盛景。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重现汉唐盛景,甚至超越历史的根本,是我们民族的根。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有众多的中华精神振聋发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些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国学经典,文化蕴含丰厚,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礼节和做人道理。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许多循循善诱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至理;也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说法。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令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这件事讲了白圭总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只图个人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现。孟子则用和蔼的态度、尊敬的言辞批评了白圭自以为是、以邻国为壑的错误做法,体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主要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处理事情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要有利于邻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苏东坡,这个尽人皆知的文学巨匠,竟不是他所处的时代的宠儿。他一次次被卷入莫须有的案件中,回回喊冤,却次次贬谪。“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便是他中年人生的真实写照。贬谪黄州的痛苦,他独自忍受。困顿的处境,让他想起已逝的妻子,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千辛万苦带出去的信,却换不回一点友谊的信息,他写下“缥缈孤鸿影”“寂寞沙洲冷”。他被凄寂所包围,却在凄寂中日渐成熟。他悟出了磊落襟怀,悟出了清纯与空灵,他写下“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他经历了脱胎换骨,以坚韧的心态完成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结庐在人境”却“心远地自偏”。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陶渊明了吧。他的诗是干净的诗,没有一丝一毫对功名利禄的争逐,一切都只是依顺自然。即使为贫困所驱使,做官几日,最终也能发现此非本心之所向而“归去来兮”。“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一句诗如一泓清泉滋润着脸庞和心田。只因如此,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不正是一种朴素、纯真吗?陶渊明的诗宛如那条不知远近的溪流,引领着你走向心灵的桃花源。读着陶渊明的诗,你仿佛听到内心深处蓦然响起一个声音:“田园何处有?诗中自可寻。”美哉,中华经典,妙哉,诵读中华经典。通过经典诵读,让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财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气,只有经典诵读,才能让中华民族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真正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经典美文诵读之我见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里孕育着文明,传承着经典。从古至今那些文学经典被人们代代相传,在书写中滋润了无数心灵,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得到升华。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在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从一个惧怕语文课、作文能力一塌糊涂的后进生逐渐成长一名喜欢语文,热爱文学的优等生,而在经典诵读学习过程中的经历也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班级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老师为我们选择适合学习和诵读的经典内容,并利用晨诵、午读和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学习诵读,然而几天下来后,整天都是三字经、弟子规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些在内容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背一两句了,但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含义。现在老师就把这些知识传授给我们,我也慢慢的懂了。后来,我渐渐被诗词所吸引,我喜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洁。我敬佩“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书香带我走进文学的殿堂,让我知道古人的事迹,明白人生的道理。其实现在人的生活离不开读书。衣着只能赋予你外在的美,而诗书能赋予你气质上的美,读书里的间接经验能使你大大加快走向世界的脚步。只有在书的世界里,我们才会走向另一个世界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典的书读多了,自然书里的知识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就可以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涉及的常见问题
- 2025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丁二烯橡胶市场分析
- 2025年高考理科生物试题(全国卷新疆、山西适用)(学生版+解析版)
- 2025市场营销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借款购车抵押合同范本
- 葡萄苗木知识培训课件
- 著名博物馆课件
- 物业保安主管考试及答案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3 Reading 2(分层作业)含答案
- 2023年视光考试题及答案
-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分层练习附答案
- SAP-按销售订单采购生产系统实现之配置和操作
- 电视节目编导与策划
- 人工智能文献检索方法课件
- 幼儿园经营与管理课件
- 航空发动机强度与振动:Chapter 4 Vibrations of Disc and Shells (盘和壳体的振动)
-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复习-引号的作用 课件37张
- 农业模型PPT讲稿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网络课机考网考形考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