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煤矿联合试运转评审意见 (1).doc_第1页
兴隆煤矿联合试运转评审意见 (1).doc_第2页
兴隆煤矿联合试运转评审意见 (1).doc_第3页
兴隆煤矿联合试运转评审意见 (1).doc_第4页
兴隆煤矿联合试运转评审意见 (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 联合试运转技术咨询评估意见受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委托,毕节市地方煤矿勘测设计队于2013年12月14日组织专家组对该矿进行联合试运转现场技术咨询评估,经入井查看采掘、机电、运输、通风、排水、防尘等系统,核实地面各生产及辅助系统,查阅相关资料,专家组意见如下:一、矿井概况1、地理位置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位于大方县城北,行政区划隶属大方县普底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0511055230;北纬271050271155。矿区属高原侵蚀剥蚀地貌,植被发育,基岩仅局部裸露,地形切割较大。区内海拔标高16351723m,相对高差88m,地形起伏不大,煤系地层出露地段相对平缓。矿区范围由12个拐点圈定,面积1.4615km,开采深度为:+1680m+1500m。2、矿区可采煤层及储量本矿区内可采煤层8层,由上往下编号为K5、K6、K7、K8、K9、K10、K11、K12。K5K11煤层为高灰特低灰、中高硫特低硫、高热值无烟煤;M9煤层属低灰、特低硫、高热值无烟煤;K12煤层属中灰、高硫、高热值无烟煤。矿井保有资源量1283万吨;可采储量880. 64万吨。3、矿井建设的外部条件矿井双回路电源:一回路引自鹏程110KV变电站10KV电源,另一回路引自林泉110KV变电站10KV电源。水源条件:地面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取自沉淀净化处理后的矿区内松林冲沟水,井下生活和消防用水取自经处理达标后的矿井水。交通条件:兴隆煤矿位于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中部,直距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心仅5km。矿山有公路经普(底)百(纳)与326国道相接,距大方县城约40km, 距黔西县城约35km,交通较方便。4、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根据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兴隆煤矿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21年。5、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然倾向性及煤层爆炸性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为高瓦斯矿井。根据2013年9月5日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供的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K5、K6、K7、K8、K9、K10、K11、K12煤层鉴定结果为煤尘均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为类,即不易自燃。二、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1、证照情况兴隆煤矿持有证照:采矿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符合联合试运转期间持有相关证照的基本要求。2、特种作业人员、从业人员持证及培训教育配备齐了瓦检员、安全员、电钳工、绞车司机、安全监测监控工、爆破工、探放水工、防突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制定了特作人员、从业人员培训计划、有考核结果和培训记录。检查存在的问题 (1)工程技术人员配备不足。 (2)无瓦斯泵司机和瓦斯抽放工。3、安全生产、生产经营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矿井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生产及生产经营管理机构,配备齐了具有相应资格的管理人员。 4、各项安全生产、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建立了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及奖惩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制度、入井检身及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爆破器材管理制度、事故统计报告制度、矿级领导入井带班制度、停送电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各项安全生产、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基本健全。5、安全保障按要求依法参加了相关保险;制定了重大危险源检查、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编制综合防尘措施;签订了救护协议;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经费;为从业人员配备了劳动保护用品。检查存在的问题 (1)未参加工伤保险。 (2)无安全技术专项经费提取和使用计划及台账。 (3)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及重大事故预防救援预案不完善。 6、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该矿已编制了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方案明确了: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效果以及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同时还制定了联合试运转期间的应急预案与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等。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可行。7、相关附图有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井下避灾路线图、井下运输系统图、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井下通讯系统图、井上下供电系统图、防尘、防火、压风以及井下巷道布置图。矿井主要图纸齐全。8、矿井开拓方式根据大方县普底乡兴隆煤矿开采方案设计,三条井筒穿层布置,开口位置位于K10煤层底板岩层中,落平点位于K12煤层底板岩层中(落平点为+1578m)。井口相距30m以上。三条井筒落平后,掘联络巷贯通形成回风系统,并在联络巷附近布置水泵房、水仓、井底车场。目前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10901运输石门、10901轨道斜巷、10902轨道斜巷、10902轨道石门、井底水仓及井底联络斜巷已形成。副斜井需改造扩大。全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两个采区进行回采,水平标高+1578m,水平以上为一采区,水平以下为二采区。采区内采用区段下行式,区段内采用煤层下行式开采;一采区的开采:联合集中布置。根据目前施工完成的巷道布置情况及各可采煤层赋存范围,通过石门或斜巷联系各煤层,并顺煤层掘工作面上下顺槽至采区边界,贯通后形成回采工作面;开采K10、K11、K12煤层时,由于三层煤位于井筒下方,布置反向石门或斜巷联系K10、K11、K12煤层并顺煤层掘工作面上下顺槽至采区边界,贯通后形成回采工作面;后期开采一采区下部K5、K6、K7等上部煤层时,煤层距离井筒较远,不利于运输通风等,在井底联络巷开口分掘回风石门、材料石门至K8煤层底板岩层(上距K8煤层15m),在主斜井下部开口(+1580m)掘运输石门至K8煤层底板岩层(上距K8煤层12m),将三条石门贯通后形成回风系统,再从三条石门内掘斜巷联系各煤层,并顺煤层掘工作面上下顺槽至采区边界,贯通后形成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高档普采工艺,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抽出式通风方式。9、采掘系统采煤工作面支护及顶板管理: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工作面选用DW10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和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支护,齐梁齐柱式布置方式,支柱排距1.0m,柱距0.8m,“三、四”排控顶,最大控顶距5.0m(机道宽度1.7m,四排柱子宽度3.0m,切顶柱与切顶线之间宽度0.3m),最小控顶距4.0m(机道宽度1.7m,三排柱子宽度2.0m,切顶柱与切顶线之间宽度0.3m),放顶步距为1.0m,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煤壁落煤后及时挂梁,若顶板压力较大,可增设密集、等特殊支护。采面上、下出口采用四组八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支护。采面上、下巷超前支护均为:靠近煤壁10m段采用双排托棚支护,往外10m采用单排托棚支护。回采工作面配GMZ1.2型煤电钻2台,采用一台MG100/111-TPD单滚筒采煤机割煤,工作面采用一台SGB620/40型刮板运输机,工作面下部运输巷选用一台SZB620/40转载机,运输巷选用SSJ650/40型运输机一台,采用XRB2B80/200乳化泵两台,XPB200/5.5喷雾泵两台。采用SGB620/40T型刮板输送机运煤至主井皮带机;配备两个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配备GMZ1.2型煤电钻和YT28风钻打眼,矿车运输,并配备ZDY750型探水钻3台,采掘系统基本满足矿井生产需要。检查时存在的问题: (1)10901采面未按设计布置回风巷的运料线路。 (2)10901采面未安装到位,采面缺一排基本柱。 (3)10901运输巷及回风巷局部巷道积水、淤泥未及时处理。 (4)10902运输巷和回风巷未使用前探支护。 (5)10901采空区侧未设加强支护。 10、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选用的FBCDZ-8-No21B型防爆抽出式对旋轴流式风机两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量48107m3/s,风压6702600Pa,风机叶片极限安装角:-9+6;防爆电机功率2132kW,电压380V。 掘进通风采用FBD2*30型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通风系统能满足矿井生产需要。检查存在问题: (1) 10901运输石门与10902运输巷交叉处风筒与管路布置混乱,风筒挤压变形通风阻力大。 (2)水泵房专用回风巷设置的通风设施不符合要求。 (3)副斜井与回风斜井井底联络巷中风门未安设开闭传感器,且安设位置与设计不符。 (4)矿井实际风量为41m/s,小于矿井风量计算结果62m/s。不符合要求。 (5)109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未安设在全负压进风巷道内。 (6)采区变电所回风通道的安设的调节风门为单道,未成组布置,不符合要求。 (7)10902回风巷与10901回风巷之间的通风设施设置不符合要求,导致回风互串。 11、供电系统兴隆煤矿一回路电源引自110KV林泉变电站(距离1#开关站13Km,供电线路型号为LGJ-95/35),二回路电源引自110KV鹏程变电站(距离2#开关站1Km,供电线路型号为LGJ-95/35)。设计两台KBSG200/10/0.69供局部通风机供电;采面选用一台KBSGZY-315/10/0.69移动变电站;井下采掘设备设计两台KBSG315/10/0.69型干式变压器;地面设计2台S11-1000/10/0.4型变压器,矿井供电双回路,变压器容量满足井下及地面生产需要,各电器设备的安设符合设计要求,供电安全可靠。满足联合试运转的要求。检查存在的问题: (1)未按照设计安装地面10kv高、低压供配电系统。 (2)地面一类负荷均未实现双线路供电。 (3)未作瓦斯超限断电实验,无瓦斯超限断电记录。 (4)有一台供地面负荷的变压器容量不足。 12、提升、运输系统 (1)副斜井选用JTP-1.61.2型滚筒提升绞车,绳速Vp=3.4m/s,钢丝绳最大静张力Fmax=45KN;配套电机:130kw、380V;容绳量640m;选用变频调速电机和全数字低压交流变频调速电控设备一套。 (2)主斜井选取一台DTL100/40/2x75带式输送机输送煤炭,带宽1000mm,带速2m/s,1000S阻燃型输送带,防爆电机功率275kw。 (3)采面运输顺槽选用DTS80/35/230型皮带,带宽800mm,带速1.6m/s, 680S阻燃型输送带,防爆电机功率230kw。 (4)采煤工作面选用SGB630/150型刮板输送机各1台,设计长度150m,运输能力200t/h,电机功率150kW,电压660V。工作面运输顺槽选用SZB630/40型刮板转载机1台,运距50m,运输能力200t/h,电机功率40kW,电压660V。 矿井实际购买的运输设备功率和功能与设计一致,达到联合试运转的要求。检查存在的问题 (1)井下部分行人过桥与运输设备安全间距不足。 (2)矿垂深超过50米,未安装机械乘人装置。 (3)副斜井片盘处跑车防护装置未处于常闭状态。 13、排水系统 选用D46-308F型多级离心泵一台, D46-306F型多级离心泵两台,D46-308F水泵流量Q=46m3/h,功率55kw,扬程为184m,D46-306F水泵流量Q=46m3/h,功率37kw,扬程为154m,排水管一趟趟选用1594.5的无缝钢管,另一趟选用2094.5的无缝钢管,每趟排水管路长350m。实际建设情况优于设计,达到联合试运转的要求。检查存在问题 (1)主排水泵的三台水泵不能切换使用,水仓入水口缺瓦斯传感器. (2)副斜井及回风斜井涌水经管子道、水泵房、汲水井流入水仓不符合要求。 14、瓦斯抽放系统实际安装2BEC-500水环真空泵(功率为160kW,供水量为12m3/h)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作为低负压瓦斯抽采泵。2BEC -420水环真空泵(功率为132kW,供水量为9.4m3/h)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作为高负压瓦斯抽采泵。高负压干管选择DN350的pvc管,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高负压支管选择DN200的pvc管。选择管径为DN450的pvc管作为低负压抽采管干管,瓦斯抽放系统优于设计,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检查存在问题: (1)未按设计在10901采面运输巷及回风巷布置穿层钻孔预抽上覆煤层瓦斯。 (2)矿井瓦斯抽放系统未正常运行。 (3)10901采面运输巷及回风巷顺层抽放钻孔尾管与干管连接的分支器安设不正确,且未安设放水装置。 (4)10901采面运输巷与回风巷顺层抽放钻孔尾管未设置瓦斯浓度、负压及流量检测孔。 (5)10901采面运输巷与回风巷干管安设位置高于尾管管路难以进行放水。 (6)瓦斯抽放管路相对低点处未安装放水装置。 (7)未编制防突设计和抽放设计。 (8)10901采面运输巷瓦斯抽放干管局部段与皮带运输机安全间距不足。 15、地面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矿井地面广场布置有机修车间、消防器材库、木料加工房、变电所、火药库、矿灯房、澡堂、食堂、办公楼等;井口利用地形高差布置有地面储煤场,安装筛选设备一套,将井下的煤炭运至煤场后分块筛选;在井口东南面设有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池、沉淀池,对井下污水进行处理复用;在井口东南建有职工宿舍、厕所,矿井地面土建工程已按要求建设完毕,完全可以满足联合试运转工作的需要。存在的问题:矿灯充电房充电设备容量不足,且矿灯发放未使用灯牌。 16、其他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系统和解决的问题 (1)副斜井未按专篇要求布置主隔爆水棚。 (2)10902运输巷未安设防尘喷雾装置。 (3)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无记录,无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 (4)瓦斯监控日报表中监控负责人未签字,瓦斯检查日报表技术负责人签字不全。 (5)10902运输巷未设置临时避难硐室。 (6)采掘工程平面图上井底联络巷、水泵房标高与实际相差大。 (7)图示水泵房回风联络巷位置与实际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