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 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基伦企图建立僭主政治的暴动失败,说明( )a.雅典社会的危机已彻底消除b.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c.雅典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经消失d.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反对社会变革2.历史的发展往往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从民主的发展进程来看,在梭伦改革中既是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的重要成果,又是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发展的最大障碍的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废除“六一汉”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建立“五百人会议”d.鼓励发展工商业3.在雅典卫城中有一块公元前6世纪的石碑,记载了帕里斯从马其顿移居雅典,并成为雅典公民。据此我们判断,他从事的职业最有可能是( )a.农业 b.教育 c.商业 d.手工业4.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右图)。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 )a.劫富济贫 b.公平公正 c.倾向权贵 d.崇尚峻法5. 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领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a.农耕经济 b.法家思想c.中央集权 d.轻罪重罚6.商君书画策记载:“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商鞅认为( )a.以民为本,放宽刑罚 b.以法为本,注重教化c.德主刑辅,明德慎罚 d.以法治国,严刑峻法7. 改革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改革就是要彻底地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和平的方式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a. b. c. d.8.“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b.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c.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d.有利于刺激士兵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9.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诸子百家: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10.“(6世纪初)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出现以上情况,主要得益于()均田制的推行 俸禄制的实行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北魏时期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a b c d11. 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c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12.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下列哪次改革的描述()a李悝变法 b商鞅变法 c管仲改革 d孝文帝改革13. 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a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b当时的人们喜欢儒家文化c冯太后的影响d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汉文化14.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把地方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北宋政府过分集权所带来的影响是()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增大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abc d15. 21世纪提及王安石,我们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多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段材料说的是()a农田水利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青苗法16.王安石变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品评的话题,请看右面这两幅漫画,从中你能得出的信息是()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失当的问题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ab c d17.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a、 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b、 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c、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倒幕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18.新政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山西的近代工业开始起步。以上材料反映的正确信息是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维新运动留下的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主要包括解放思想 建立社团 兴办学堂 创办报刊 提倡女学a bc d20.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年份1800年1880年1900年1950年人口800105016005425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速度加快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第卷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雅典贵族通过元老院的形式,控制着政治和宗教生活。公民大会虽然存在,但权力很小。许多雅典农民因为不能偿还债务而沦为奴隶,他们以自身为抵押向贵族借债。农民们一次次地要求取消债务,将土地归还穷人,雅典似乎走到了内战的边缘。雅典贵族对危机做出了反应,公元前594年他们选择了梭伦这位具有改革思想的贵族做首席执政官。(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材料二 除却欠债千家乐,重获自由万民祥挣脱枷锁出牢笼,海阔天空任翱翔。梭伦材料三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梭伦材料四 雅典人之所以这时候邀请梭伦出来,是因为当时雅典正面临危机贫富分化严重,富有者和贫穷者的分化正在激化。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农民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白海军光荣希腊(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目的。(6分)(2)材料二的诗句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一重要举措?这一举措产生了怎样直接的历史作用?(6分)(3)材料三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据材料四,归纳能够论证这一理念的重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8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商君书外内材料二:煕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煕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货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请回答:(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8分)2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人近世文明入我国,以嘉永元年(1848年)始,虽民心早有所向,然肉食者鄙,循守旧制,奈何?幸我朝有识之士,秉“国为重”“肉食者为轻”之大义,更赖帝室尊严,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材料二1898年年轻而思想开放的光绪帝被他们的思想打动,启动了一个全面改革的计划,要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障国民自由,根除腐败,重塑教育体制,促进外国在中国的影响,使军事力量现代化,并刺激经济发展。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发动战争开始,而以彻底失败为止。它想以争夺世界与万国对峙,结果却被万国所不齿。明治维新作为日本现代化的早期努力,其一切失误均在战争中暴露无遗。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可以知道那是一次不彻底的现代化努力。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材料四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方面举例说明“我朝有识之士”是如何“废旧制,立新政”的。(8分)(2)材料二作者认为光绪帝启动了“一个全面改革的计划”,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3)材料三和材料四作者均认为明治维新和百日维新各有成败,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参考答案:1-5 bbdba 6-10 dcbdc 11-15 bdadd 16-20 abadb21.答案:(1)表现:贵族专政;农民(平民)社会地位地下;农民(平民)生活贫困,容易沦为债务奴隶。目的:缓和阶级矛盾(或巩固奴隶主统治)。(6分)(2)举措:颁布解负令(或废除债务奴隶制)。作用: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让欠债为奴的平民重获土地和自由。(6分)(3)理念:中庸(或折中、不偏不倚)。举措:不平分富人的财产,但也让穷人得到实惠。积极影响:这一理念可以缓解矛盾,减少阻力,推动改革成功。(8分)22.答案:(1)粮食价格过低。(4分)(2)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6分)(3)商鞅:主张抑制商业的发展。原因:引导人民从事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巩固封建制度。王安石:主张采用市易法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原因: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8分)23.答案:(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废除幕府体制,建立近代天皇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任答两点即可) 经济方面: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