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霸州二中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中图版.doc_第1页
河北省霸州二中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中图版.doc_第2页
河北省霸州二中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中图版.doc_第3页
河北省霸州二中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中图版.doc_第4页
河北省霸州二中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中图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年级 地理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4页,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共20个空,每题1分,计20分)1、_和_是等高线弯曲最大的地方。2、中国有两个简称的省份有_个,面积最大的省的简称是_。3、_是傣族的新年,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4、_是我国最大的平原,_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5、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_,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可用_来表示。6、目前长江中下游以_为基础,_为骨干,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构成的工程防洪体系已经初步形成。7、全国的三大林区中,_和_两个林区的大部分在长江流域,长江淡水鱼产量约占全国淡水鱼产量的_。8、黄河的危害,主要在_,而造成其改造的根本原因_,_。9、内蒙古自治区的_和河南省郑州市的_,是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处。10、_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明家n二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1、小明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如图所示。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 )a.东北正东正北 b.正北东北西北c.正北正东西北 d.东北正东西北12、“如果全世界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几十圈。”这句话说明 ( )a.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我国人口密度大c.我国人口数量多 d.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13、下列少数民族及其分布的组合中,不正确的是 ( )a.壮族 b.傣族c.回族 d.高山族14、下图所示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 )a. b. c. d.15、某考察队沿长江源头向下游考察,他们沿途拍摄了很多长江沿线的景观图,下列图片从上游至下游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16、下列关于发展长江航运有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沿江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运输需求量大b.与南北铁路线和京杭运河可组成运输网c.干流江阔水深,终年不冻d.航道处于天然状态,水位变化大17、“辽阔的黑土地上生长着成片的高粱,零星的村庄冒着袅袅炊烟。”王小明描述的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地区的景观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d.东北平原abcd18、图中字母代表武夷山的是 ( )19、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主要指标是 ( )a.气温日较差 b.活动积温 c.日平均气温 d.年平均气温20、乐乐在qq聊天时说自己的家乡在海南,你觉得下列哪一项最符合乐乐家乡的特征 ( )a.房屋多双层窗户,以炕代床 b.广种水稻,一年一熟c.一到秋天,满园苹果飘香 d.房屋高大,通风透气性好21、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中、下游地势低平 流域内降水丰富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 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a. b. c. d.22、下列四幅水系图中,黄河水系图是 ( )a b c d23、“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流经宁夏带来的好处主要是 ( )a.提供了丰富的水能 b.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c.提供了便利的航运 d.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24、“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写的是 ( )a.黄河源头河段 b.黄河上游河段c.黄河中游河段 d.黄河下游河段25、“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26、我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是 ( )a.长江 b.秦岭淮河 c.黄河 d.珠江27、塔里木河的河水补给来源和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 ( )a.雨水,夏季 b.雨水,冬季 c.冰雪融水,夏季 d.冰雪融水,冬季28、有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b.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c.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受气候影响,结冰期长29、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 )a.鄂 赣 b.鄂 内蒙古 c.赣 内蒙古 d.赣 豫30、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b.都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c.两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青海、西藏 d.都自西向东流,注入海洋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三读图、填图题(共40空,每空1分,计40分)31、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abcd我国1月平均气温漠河(1)冬季,漠河的气温在_以下,海口的气温在_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2)从ab,气温变化的规律是_,这说明我国气温深受_的影响。(3)纬度大致相同的c与d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原因是_。(4)哈尔滨、北京、上海、海口四城市中1月份气温在0 以下的有_,_,活动积温最高的是_。(5)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我国“三大火炉”的城市名称。32、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流域界线水电站水利枢纽(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 山,流经_个省级行政区,在_省境内注入_海。(2)图中“ ”所示区域是黄河在上游塑造的_平原;在图中标注位于_省境内的黄河主要支流汾河和_省境内的渭河。(3)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是黄河水能最集中的地区,其中a是_水电站,属于_省。(4)因河床高出地面以上而称为“地上河”,此种现象的形成原因是_。(5)治理黄河的泥沙,最关键的措施是( )a.上游内蒙古高原的修建水库 b.下游华北平原的植树造林c.中游黄土高原的垦荒,增加粮食产量 d.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6)黄河流域的矿产资源丰富,_、_、_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3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江西浙江湖南湖北长江ab江西遭遇历史罕见旱情,20多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湖南洞庭湖区和湘西北山区无有效降雨,部分城镇、山区群众饮水困难,农田受旱严重。湖北全省有33个县市达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浙江全省前四个月降水量为60年以来同期最少,干旱导致沿海个别地区居民用水紧张。受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江、洞庭湖、鄱阳湖周边以及江淮之间的丘陵山区一带。材料一 2011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流域持续干旱,洞庭湖、鄱阳湖水面面积锐减,流域内居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出现危机。为了缓解旱情,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现场指导抗旱工作,各省投入数亿元,积极采取人工降雨、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等措施,来解决人畜饮水和基本农田抗旱用水。材料二 右图-长江流域旱情。(1)长江发源于_山脉,以东注入_海。(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湖泊和水利枢纽的名称:a_湖,b_水利枢纽。(3)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我国_带(温度带)、_区(干湿地区)。(4)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我国东部地区,_气候显著。(5)降水的异常偏少,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流_,_。(从水量、水位两方面回答)(6)长江中下游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想一想这场持续干旱会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危害?_。(7)请你为该地区科学抗旱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至少说出两条)_,_。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年级 地理答案(中图版)一 填空题:(共20个空,每题1分,计20分)1、山脊、山谷 2、5、新 3、泼水节 4、东北平原、黄河5、空气污染程度、污染指数 6、堤防、三峡工程 7、西南、东南、一半8、下游决口改道、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河流9、河口、桃花峪 10、塔里木河二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1、b 12、c 13、c 14、d 15、c 16、d 17、d 18、b 19、b 20、d 21、c 22、b 23、b 24、d 25、b 26、b 27、c 28、b 29、d 30、c三读图、填图题(共40空,每空1分,计40分)31、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28 、16 、南北温差大 (2)越来越低、纬度因素 (3)c、c地海拔高(4)哈尔滨、北京、海口 (5)标注略、32、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巴颜喀拉、9、山东、渤 (2)宁夏、山西、陕西、标注略 (3)龙羊峡、青海(4)黄河从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