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二历史《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效能作业.doc_第1页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二历史《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效能作业.doc_第2页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二历史《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效能作业.doc_第3页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二历史《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效能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 百家争鸣1、【儒家】阅读课文4-5页,回答:(1)孔子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是什么?他又有哪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代表作有哪些?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创办私学: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学在官府”的局面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培养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礼、乐、射、御、书、数)整理文献:孔子:诗经书经礼乐易和春秋+弟子编纂的论语l 孟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政治主张: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2)伦理观:性善论,主张通过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3)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天人关系: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政治思想: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伦理观:性恶论,认为可以通过“法治”和“礼义”使人变成君子,把普通人变成圣人。2、【道家】阅读课文5-6页,回答:(1) 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万物起源和演变: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2)朴素的辨证法思想:事物具有无条件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他用自然的和社会的变动来论证这一命题,提出“有”和“无”、“难”和“易”、“美”和“丑”、“福”和“祸”,都可相互转化。他提出“弱者道之用”,阐发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 (3) 消极悲观的态度:“无为”和“小国寡民”思想(2) 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3、 【法家】阅读课文6-7页,回答:(1) 魏国李悝变法内容是什么?李悝的代表作是什么?此书在中国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李悝在魏文侯时期任相,采取了一系列变法措施。 奖励耕战:李悝主张“尽地力之教(效)”,提高农业产量,从而增加国家田租收入;创立“平籴法”,好年成由国家以平价购进粮食,坏年成则以平价出售;进一步推行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魏国由此强大起来。实施严刑峻法:李悝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新的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他所著的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2) 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商鞅在秦国两次实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为保证国家的财源和兵源,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编户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连坐告奸,以加强中央集权;燔诗书,明法令,禁止游学游仕,想做官就要学习律令,以吏为师。(3) 韩非子有哪些主张?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战国之世,各种思想流派纷争不息。韩非用“自相矛盾”的寓言来反对“无用之辩”,主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认为“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他还提出用“参验”的方法检验人的言行和知识的真伪,对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4、【墨家】阅读课文6-7页,回答:墨家思想的主要内容?1墨家的风气 组织纪律严密刻苦俭朴 和自我牺牲 讲求实际功利 2墨家的基本主张 “兼相爱、交相利”,这与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 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1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 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a b c d 【答案】a4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不具备这一思想主张的是a孟子 b韩非子 c黄宗羲 d荀子【答案】b5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某中学准备开展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下为主,君为客” 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a. b. c. d.【答案】d7“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答案】a【点拨】墨家主张尚贤,举贤能之人。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a道家 b儒家c墨家 d法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及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中提到的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是对立的,但它们之间能够转化,体现的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答案:a8(2011深圳学业水平测试)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是()a孔子 b荀子c庄子 d墨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庄子思想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体现的逍遥思想可判断是庄子。答案:c2(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13题)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6(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1题)“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7(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4题)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15(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3题)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7(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2题)“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18(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9题)“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20(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2题)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21(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8题)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2: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3: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有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4: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3)上述哪种主张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4)上述哪种主张对后世的影响最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概括史料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以及分析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的基本观点,尤其是材料1中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意为“引导”,“齐”意为“整治”。材料3中提及“尚贤”、“存仁义”,看上去像是墨家和儒家的观点,但材料真正的观点是后面的“无为”、“好静”、“无事”、“无欲”,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答案:(1)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1主张用“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