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炎陵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南省炎陵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南省炎陵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南省炎陵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南省炎陵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炎陵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 分 命题人:吴洪波 【温馨提示: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合盘托出 玷辱(din) 暴霜露(p) 怙恶不悛(jn)b再接再励 玉簟(din) 将进酒(jin) 偃仰啸歌(yn)c丘峦崩摧 戕害(qing) 扁舟子(pin) 汪洋恣肆(z)d钟鼓撰玉 潦水(lio) 殷岩泉(yn) 流水潺湲(yun)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如何使全球经济复苏,欧美在会前的态度可谓南辕北辙:美国希望欧盟主要经济体扩大经济刺激规模,欧盟则认为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更为重要。b.该图总体呈长方形,长约两米,宽约五六十厘米,中间有一圆形图案,其底色为赭红色,直径约二三十厘米,其浮凸的横竖线条与地球经纬线如出一辙。c. 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d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有媒体人士表示,众多网友对“给力”的热捧,反映了受众对语言的新期待。通俗亲切、平民化的语辞,甚至包括网络流行语,都是被今天的受众喜闻乐见的。b“蚁族”是当今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特别称谓,这个词有可能会像“知青”“下岗工人”“农民工”一样,成为反映中国社会变迁的词语之一。c现代人越来越注意身体保养。其实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d北大招生办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叶圣陶、吕淑湘、张志公三位语文教育大家,他们批判旧式学塾逐字逐句讲解的教学方法,;他们反对旧式文人热衷于代圣人立言的八股滥调, ;他们鄙弃旧式教育把语文表现力说得玄妙神秘,不可捉摸, 。却十分讲究文章的谋篇布局,要求写文章做到自然圆和、严谨得体却十分强调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范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却严格要求教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语感教育a b c d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中国建筑的“文法” 梁思成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粱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橡、檩、檀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词汇”了。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粱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cu椽子)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结构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sn)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作“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做作法”和“瓦作做法”等。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橡”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庞、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5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c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d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6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b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木结构的需要。c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使用了各种颜色,主要的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青绿点金”。d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那么木柱和门窗上朱红或黑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7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b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三、(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奋发b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培:凭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往d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征:征服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之二虫又何知b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门虽设而常关 c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d去以六月息者也 谨拜表以闻10. 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第一段中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作类比,是为了表明万物皆“有所待”,它们都是不自由的。b作者以行路备粮作比喻是为了反驳蜩与学鸠对鹏鸟的嘲讽,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是“有所待”的,只不过“所待”有大小不同的区别罢了。c第二段中作者由对万物“有所待”的泛论转入对社会人的“无所待”论述,阐明了只有人类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点明了文章的主旨。d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本文即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四、(24分)11把上面逍遥游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3分)译文: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分)译文: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4分)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扬州慢 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具体赏析词上阕中的对比手法及作用。(4分)答: 根据全词,说说“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一句的好处。(4分)答: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两题都答的按第小题计分)(6分)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鹿门月照开烟树,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书愤)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瓦 王剑冰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一垄一垄,长满了我的怀想。离开好久了,怀想还在上面摇曳着。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是瓦的颜色。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拆过瓦,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瓦像流水一样滑落,手不敢怠慢,一块块像码字样将它们码在一起。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雨下了一个星期了,城外已成泽国,人们涌到城里,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后来学校也停课了,水漫进了院子。我说娘你要小心。娘哗哗地踏着积水走到房基角,从一个墙头上到房上去。我站在屋子里,看到一片瓦在移动,又一片瓦动过之后,屋子里的“雨”停止了,那一刻我感到了瓦的力量。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风撞在瓦上,跌跌撞撞地发出怪怪的声音。那是风与瓦语言上的障碍。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风只能改变自己。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屋不嫌瓦丑,屋子实在支撑不住了,将瓦卸下,做好下面的东西再将卸下的瓦盖上去。瓦是最慢的事物,从第一片瓦盖上屋顶起,瓦就一直保持了它的形态,到机器瓦的出现,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光。我一直不知道由土而成为瓦,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叫做瓦的物质,竟然那么坚硬,能够抵挡上百年岁月。瓦最终从颓朽的屋顶上滑落,在地上落成一抔土,那土便又回到田地去,重新培养一株小苗。瓦的意义合并着物理和化学双重的意义。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瓦坚持了很久,瓦最终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伤害。一个孤寡老人走了,仅有的财产是茅屋旁的一堆瓦,那是他多年的积蓄,每捡回一片较为完整的瓦,他都要摆放在那里,他对瓦有着什么情结或是寄望?他走了,那堆瓦还在那里等着他,瓦知道老人的心思。邻家在瓦上焙鸡胗,瓦的温度在上升,鸡胗的香味浮上来,钻进我的嗅觉,我的胃里发出阵阵声响,鸡胗越发黄了起来,而瓦却没有改变颜色。瓦的忍耐力很强。下雨了,我顶着一片瓦跑回家去,雨在地上冒起了泡泡,那片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快速地跑着,我的头上起了白烟,闪电闪在身后。瓦藏在草中。一坡萎顿又复生的草,一片不再完整的瓦,不知道谁将它遗失,它一定承受过很长的岁月,没有可去处,不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草里埋着各种形态的瓦。这是一个废墟。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一片瓦在湖上飞。水上起了波澜,波澜变成花朵,瓦沉在花朵下面,等待重新开花。一条狗衔着一片瓦跑过来。不知道狗对这片瓦有什么情愫,难道它认得这瓦或这瓦的主人?我不知道瓦的发音是如何出现的。瓦,我感到那般亲切。好久听不到这种亲切了,或以后愈加听不到这种亲切了。(摘编自人民日报)14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篇运用比喻,引出我对“瓦”的怀想。“长满”形象地写出“怀想”的不时浮现,“摇曳”写出了“怀想”的丰富。b第段说“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既形象地写出屋顶上“瓦”的形态,也为下文叙写瓦在人们生活中的种种作用张本。c第段描写“娘”在雨中修复屋顶这一细节,意在赞美瓦的力量、强调瓦的保护功能,也掺杂了“我”对 “娘”的赞美之情。d第段说“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突出了瓦坚定不移的品性;“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写出了瓦的灵性。e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瓦的朴实无华与充满力量,启迪人们应该像瓦一样脚踏实地,充实自我,有所贡献。15“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6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涵义。(6分) 17. 试就文中第段和全文最后一段所抒发的情感,谈谈你的看法。(6分) 六、(15分)18.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内。(5分)我正在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9点到达目的地。等我到了目的地,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19下面这则邀请函有语言不得体及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请找出来加以改正。(5分)邀请函各位领导、家长及校友:贵校第五届艺术节将于4月24日30日举行。我们向你们发出鼎力邀请。届时,您会欣赏到花的绽放,舞的优雅;您会聆听琴的悠扬,歌的奔放等。这里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激荡着创造的魅力,这里是心灵驰骋的原野,这里是放飞梦想的蓝天。同行在热情相邀,孩子在期待,母校在召唤,恭候您的惠顾! xx中学 2013年4月10日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5)将 改为 。20. 下面这句话太长,不适合播音,请把它改成符合广播语言特点的一段话。(5分)一座缩短了从福州市区到金山开发区路程的横跨闽江的钢结构斜拉索大桥今天上午在省委领导同志的参加下举行了通车典礼。要求:保留原意;分成四个短句;语言连贯。答:_ 七、写作(60分)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问三个砌墙的工人:“你在做什么?”第一个人说:“砌砖。”第二个人说:“赚工资。”第三个人说:“建最富有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匠,第三个人成为了著名的建筑师。请紧扣材料立意,联系实际,展开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不得抄袭;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答卷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把上面逍遥游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3分)译文: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分)译文: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4分)译文: 12.(4分) (4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两题都答的按第小题计分)(6分,每空1分) 14. 、(5分,对一个计2分,对两个计5分)15.(4分) 16.(6分) 17.(6分) 18.(5分)19.(5分)(1)将 改为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5)将 改为 。20.(5分) 21.作文(60分)【温馨提示:请扣材料立意,按作文要求,尽自己最大努力把作文写完】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c (a合盘托出和盘托出,怙恶不悛qun;b再接再励再接再厉,将qin进酒;d钟鼓撰玉钟鼓馔玉,潦lo水)2.d(a不合语境。“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b不合语境。“如出一辙”的意思是好像出于同一车辙,形容两种事情或言行非常相像,甚至完全一样。c望文生义。“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而句意是说它傲慢。)3.b(a成分赘余,去掉“被”;c成分残缺,“改善”后要加宾语“的状况”;d句式杂糅,改“北大招生办公布了”为“北大招生办公布的”)4. a(“反复诵读”照应“逐字逐句”的阅读;“谋篇布局”照应“代圣人立言的八股”的写作, “语感”照应表现力的“玄妙神秘,不可捉摸”)5.c (偷换概念。将第6段最后的句子“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改成“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6.b (以偏概全。不是“全都”,而是“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 ,见第5段的最后一句)7.d(a偷换概念。“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与原文第7段第3行“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庞、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不相吻合。b无中生有。“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找不到依据,原文只是说“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c偷换概念。“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和“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概念含义不同)8. d(征,信,文中是“取信”的意思)9. b(而:却,均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a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此,代词。c其:还是,表选择关系的连词/它的,代词词。d以:用,凭借,介词/来,表目的关系的连词)10.c(“阐明了只有人类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错。阐明的道理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方能做到“无所待”;而要达到这“无待”的逍遥游的境界,就要做到“人无己”“无功”“无名”)11.(3分)在堂上的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只有小草可以作为它的船。(计分点:覆、状语后置、则)(3分)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计分点:奚以为、之、南)(4分)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而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的人,那他还凭借(依赖)什么呢?(计分点:若夫、辩、者、恶)12. (4分)用昔日的“名都”对比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对比今日的一片荒芜景象“尽荠麦青青”。(2分)在对比中寄托了作者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今日残破荒凉景象的哀思。(2分)(写抒发了黍离之悲的计1分)(4分)呼应上阕,赞杜郎的俊赏,旨在表现扬州昔日的繁华。(1分)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