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木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木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木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木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木桐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半期考试试题语文a卷(共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脸颊(xi) 黄晕(yn) 贮蓄(zh) 酝酿(ling)b卖弄(lng) 屏息(png) 搓捻(nin) 匿笑(n)c徘徊(hu) 欹斜(q) 树杈(ch) 逮捕(di)d憔悴(cu) 一霎时(sh) 抹眼泪(m) 荫蔽(yn)2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分歧 信服 祷告 不求甚解b纠纷 海鸥 渐愧 喜出忘外c援助 莹火虫 覆盖 浑为一谈d斗笠 绽开 决别 自做主张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公园里的美景让人美不胜收。b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 ,没有因此而全面否定我的能力。c老师独具慧眼,从细微之处发现了小丽与众不同的执着,当即录取了她。d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不知不觉就走了大约十里路左右。 、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诚信b匹夫不可夺志也 匹夫:普通的人c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d饭疏食饮水 饭:米饭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温故而知新c学而不思则罔d择其善者而从之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则中,“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是讲学习态度的。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则是讲学习方法的,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二者不可偏废。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一则是讲有理想,有道德的君子,不会每天为物质享受而奔波忙碌,粗茶淡饭也可以让他们乐在其中乐了。d“五十而知天命”是指对社会、道德、人生等有了一定的体察和认识,能够自然地与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了。第卷(其他类型题 共79分)三、翻译、默写(共10分)8翻译。(4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分)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2分) 。9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2分) ,江春入旧年。 几处早莺争暖树, 。(2)默写泊秦淮全诗。 。四、现代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3题。梯 子 周粲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爸爸喊了:“一二三!”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扑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笑着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10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2分) 。 11请用文中的词语,填写出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1分) 笑 笑12赏析文中画线句“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3分) 答: 。 13两个爸爸,两种教育,你赞赏哪一种?简要说说理由。(3分)答: 。五、作文(60分)半命题作文:晒晒我们班的“ 人”要求:(1)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如“牛人”“怪人”“潮人”等等)。(2)文体是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b卷(50分)一、诗词鉴赏:完成1-2题(4分)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此诗写于诗人被贬官到江洲之时。1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诗人怎样的情感?(1分)答: 2诗人从哪几方面“知雪重”的?(3分)答: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3-6题(12分)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注释】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神格:神条与气质。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厅事:指大堂。棋:象棋,由“将”、“士”、“象”、“兵”、“车”、“马”、“炮”组成。火卒:军中伙夫。3选出加点字理解有误的选项( )(2分)a时为放风筝之戏(游戏) b将军方与客对弈(正)c庄以实对(正确) d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认为)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3分)译文: 对,小事耳,何难之有!(3分)译文: 5依据所提供的信息,在下联句子的括号内填上一个恰当的字。(1分)上联: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下联:残棋半局,车无轮,( )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6你认为神童庄有恭的神童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答: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一)名著阅读,完成7-8题。(4分)7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1分)8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冰心繁星春水“心中的风雨”比喻: 。作者还有另一首小诗“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请指出这两首诗的共同情感并简析其特色:都突出表现了 ,都运用了 修辞。(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3题。(18分)你遗失了感动吗?(1)上课时,跟学生们谈起“感动”这个话题。我问:“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动的本质和内核是善你们曾经让人感动过吗?”(2)他们就像回答明天有没有劳动课一样爽快,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 (3)“那么,被感动过吗?比如读到一篇文章,认识一个人,或者听一首歌。”我继续启发孩子们。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零零星星地再次回答:“没有,老师!”这个答案,让我心情沉重起来。看着孩子无邪的笑脸,我难以置信。真的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动吗? (4)“你们的父母为你们付出那么多,也不曾让你们感动吗?”(5)“天天读书,周末补课,晚上自习,哪有时间被感动啊!”有嘴快的孩子,回答。(6)还有的孩子在沉默。(7)是这个世界变得冷漠,还是他们的年纪太稚嫩?或许是,我们一向都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以致他们渐渐丧失掉感动的能力我们都不心惊?而成人的世界,又有多少人,已经不会感动?我的心,被什么敲打着。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而面对值得感动的事件毫不动情,又是多么遗憾。(8)清晰记得,多年前的那个正月十五,我提着行囊走出家门,对母亲的絮叨保持抵制的沉默。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我坐上人力车,催促母亲赶紧回家,她却忽然记起了什么,让我等等,立刻转身走回巷口。半天,她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塞给我一只热乎乎的热水袋:“刚灌的,焐上就不冷了。”车子发动了,我一直没有回头,抱着热水袋,泪水流了一脸。(9)那次,我第一次懂得感动,懂得了风雪中的母亲。(10)20岁时,我曾经待业,想读书,又没钱交电大的学费。一位好友来看我,不厌其烦地劝我振作,陪我一个下午。临走时,她将一张50元(那时可不是小钱)搁到桌子上,看见我的惊愕,她微笑着说:“不要拒绝我,去买书吧,快乐地生活。”(11)感动就这样悄悄延伸。(12)刚参加工作,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我紧张慌乱,嗓子也莫名其妙地哑了。后面听课的是全校优秀教师,却一直微笑着,给我鼓励的目光。下了课她走到我身旁,真诚地说:“比我当年强多了!”(13)即使一面之交,感动也会如期而至。(14)不久前,又在“感动中国”的晚会看到徐本禹,一位放弃读研到贫困山区支教的大学生。他说:“有一次我给学生们布置作文,其中一位同学这样写道,2008我能到北京去看一看,住一住北京的平房,我就是最幸福的人”看到这里我流泪了。很多次面对着孩子们我都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15)然而,我知道他的眼泪为何而流。这绝非脆弱,而是大爱。正是这大爱,才让他有勇气,扛住倾颓的教室,扛住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即使素不相识,我跟许多人一样,被徐本禹深深感动。(16)如果没有感动,我们的心灵将盛放些什么?我们的幸福如何延伸?肖复兴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们还能不能够被哪怕一丝微小的事物而感动得流泪,是检验我们心灵品质的一张ph试纸。”感动,其实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检测。如果你的心灵刀枪不入,坚强无比,那就是一块什么都不长的盐碱地了。(17)生活里难免存在欺骗、背叛、诽谤和冷漠;但是,请让自己依旧被感动,为某个人某个故事某个瞬间流泪,而且被这力量催促着去做点什么只有懂得感动,才会相信这个世界有干净的奉献,有纯粹的温暖,才会懂得世界万象,何为表里。9本文以“你遗失了感动吗”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 10第段中“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1第段中加点的词“表里”具体指什么?(4分) 12简要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3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围绕“感动”,请谈谈你的感受。(5分) 四、语言运用(完成14-15题)(12分)14史铁生的这段名言你一定非常熟悉并且深受启发,你也可以试着补充两句:(4分)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你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但 ; ,但 !15金秋十月,石室联中举办了第30届校运动会,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8分)体育组准备在运动场悬挂一条宣传语,请你用精炼、生动的语言代拟这条宣传语。(4分)_我班李名同学在初一男子4100米接力赛中掉棒失误,导致我们班与第一名失之交臂,作为同学,你会怎么对他说? (4分)我对李名说:“_”半期考试答案a卷答案一、二选择题1、 ; 2、; 3、; 4、; 5、; 6、; 7、三、翻译、默写8、(1)学习(读书)但是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2)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地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9、默写(1)海日生残夜。 谁家新燕啄春泥(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四、现代文阅读10、本文讲述了两个父亲用同样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的有关信任这个人生道理的不同观念的教育。11、 惊愕 疑惑 12、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还没熟透的橘子”来写出孩子的脸色发青、难看。 表现了儿子紧张、害怕的神情。13、两个爸爸,两种教育,我赞赏第二种。因为第一个父亲对孩子灌输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防范心理,容易导致孩子人生交际中的信任危机,难于与人相处。而第二个父亲对孩子进行的是爱的教育,教育孩子要懂得相信别人,对孩子的人生是积极的引导。b卷答案一、(4分)1感知到诗人被贬之后的孤寂(1分)心情。(诗人说“已讶衾枕冷”,一冷字,既是说对天气的感觉,更是说诗人的心境。尤其“深夜知雪重,时闻折枝声”,更写出了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心情。)2诗人从感觉“衾枕冷”(1分)、视觉“窗户明”( 1分)、听觉“折竹声”( 1分)三方面知雪重(大)。(三处不着一个“雪”字,这是侧面描写的艺术方法。)赏析:这首五绝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马。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二、3c(2分)4诸役以其幼而忽之。(3分)译文:差役们因为(1分)他年幼而忽视(1分)了他。对,小事耳,何难之有!(3分)译文:对对子(对子或对联)(1分),小事罢了,有什么难的(1分)!5马。(1分)6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大方、大胆)(1分)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 (自信) (1分)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聪慧) (1分)附译文:广东中部的庄有恭,幼年即有神童的名声。(他的)家邻近镇粤将军署,当时正在玩放风筝的游戏,(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