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暮江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学会本诗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了解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能背诵,默写全诗.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复习学过的古诗,预习本课,了解诗人教师准备:课件,诗签教 法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学 法 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课前)导入激趣(看图猜,背古诗)一.感受美,进入美的环境1.解题.师问:诗题交代了些什么生答:交代了时间(暮傍晚),地点(江边)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3.感知诗文,欣赏试吟.指名读.检查对三个生字瑟,残,吟的认读情况.生教读.二.赏析美,展示美的画面(一)介绍挑战赛规则.(二)第一关:看美景,说其意1.在观察讨论中领悟一番诗中有哪些景物 你认为什么景物最美 为什么 (教师适时点拨)2.汇报交流.第二关:找字词,解其意1.请同学们把重点的字词和不理解字词找出来,同桌或上下位解决,不能解决再提出.(1)小组领读(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个字或哪一句 (分组交流)(3)解答疑问.3.再读,领悟诗意4.抓住重点字词可怜等进行小结5.生想象画面,复述诗意: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三.诵读美,想象美的意境第三关:悟情感,读其意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1.师吟生想象画面.(配乐)2.生挑战:表演吟诵3.全班背诵4.师结合板书小结四.创作美,获得美的延伸第四关:写美景,创其意1.小练笔(课后任选一题完成):(1)见课件 (2)见诗签2.教师总结.3.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2)默写全诗.板书设计暮 江 吟白居易残 月阳 美江 露水第二课时 题西林壁教案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3. 体会两首诗表达的异同.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告诉我们的道理,以及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1. 板书-庐山庐山,我们并不陌生,根据我们以前看到的或学过的有关庐山的文章,说说庐山给你们留下的怎样的印象?谁来说说?2学生汇报.3师:是的,庐山不仅水美.雾美.山也美.自古享有(板书)“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九百多年前,48岁的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当时已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今天我们学习最后一首-(板书课题)题西林壁4解释诗题齐读两遍。齐读两遍,生齐读.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你对题目中的哪些不理解?(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二诵读古诗,理解诗意。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师: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苏轼到底写了些什么呢?大家先猜猜.同学们先自己读读,然后互相检查读音情况.(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2)指名读,作适当的鼓励评价。(3)全班齐读古诗。师:这是苏轼游览庐山之后,做了五首诗中的最后一首.作者到底看到了一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古诗.2展开小组,小组中合作学习古诗。(1)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师:我们前面也学习了古诗,是如何学习古诗的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2) 学生汇报。出示学习方法:(小黑板出示)a.先自由朗读古诗。b.根据注释理解诗意。先理解单个字的意思.然后在连接起来,说出整句的意思.c.相互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质疑,解疑。(3)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组中点拨。3.检查小组中学生学习效果.(1)师:刚才,大家学的非常认真,现在,老师想听听各个小组的汇报。学了古诗,你们知道了一些什么?(2)学生自由汇报。说说诗句的意思。(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相机点拨:岭 峰画一画(4)练习: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在远处 眺望 ,在近处 观察 ,在高处 俯视 ,在低处 仰望 ,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 横折此两句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就在这山中.三.体会意境,悟诗哲理。师:了解了古诗的意思,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诗句,读读意思,看看还有什么问题?(1)师:读到这,说到这,想到这,作者就在这座山中,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难道,你们没有什么质疑的地方吗?(2)学生质疑:为什么作者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学生交流.讨论.汇报。正因为作者在庐山的某个地方,也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小部分,不能全面地看清庐山的整体样子。因而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3)学生接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是的,同样的是庐山,只因为看的角度不同,所呈现的庐山的样子就不同。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的,同一件事物,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就会有不同的样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5)学生沉思:(联系生活实际).A.观看车子,就很好的给我们阐述了这一道理。b.下棋时,不是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就是这一道理。C老师想请大家来评价一下你身边的同学,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6)小结哲理:学到这,不难看出,作者借观庐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生汇报: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全面地.客观地.多角度观察。齐读哲理: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全面地.客观地.多角度观察。四.感情朗读,背诵.1.以饱满的热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2.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备的既快又有感情.3.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本,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第三课时 雪梅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2.了解诗的大意,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3.了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学习梅花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赏雪梅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史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放图片)师:美吗?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生回答。 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2.板书课题。“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诗读正确。 评: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2.认读标拼音的字。3.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5.去掉拼音指名读。6.当小老师领读。7.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8.自己读,读出节奏。评: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9.男女生接读。 10.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11.齐读。12.背读。13.领背。14.同桌互背。15.齐背。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4.一起说诗意。 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5.悟道理。指名说。 师:1.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雪白梅香(板书)。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板书)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6.带着理解再读本诗。四、谈雪梅、拓诗词。1.简介诗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梅坡,是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梅坡”应该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因为历史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虽然不知道他的原名,但是他的作品却流传千古,成为不朽诗篇,来看他的第二首雪梅诗。2.师读诗,简介诗意。3.生齐读。4.谈雪梅的关系。 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诗。 5.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秋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024)新教材第七单元20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练习题附答案
- 柠檬酸充填封装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纤维板压机润滑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灯具组装自动化设备安全防护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刑事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营销活动试题及答案
- 地质专业试题及答案
- 计量专业试题及答案
- 汽车类专业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1文言文二则-2书戴嵩画牛》课件
- Stata统计分析与应用(第3版)
- 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
- 《酸辣土豆丝制作》课件
- 高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方案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课件
- 移动门式架操作平台安全技术交底
- 安全环保专员岗位常见面试问题部分含答案附面试技巧自我介绍
- 环保考核试卷18285(含答案)
- 邮政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 饭店服务礼仪(第3版)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