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速读全文,摸清大意开始答题钱,用1至2分钟的时间快读全文,把握中心、大意、基本线索。快读中,可以不管空格,大概猜测要填内容即可。速读全文时要注意找出中心词、关键词,把握作者思路,切忌在未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一边阅读,一边做题。2.重视首句,把握主题温馨提示:一般而言,完形填空文章的第一句乃至前几句都没有空格,往往包含主题句或为理解全文大意、把握文章内容提供必要线索,是考生获取文章信息的重要手段。例:例:Thehumannoseisanunderratedtool.Humansareoftenthoughttobeinsensitivesmellerscomparedwithanimals,thisislargelybecauseanimals,westandupright.A.althoughB.asC.butD.whileA.aboveB.unlikeC.excludingD.besides这是文章的首句,意思是人们低估了鼻子的嗅觉作用,根据英语行文逻辑,作者很有可能在后文中持相反的态度,则后文会出现针对首句的转折,指出“人的鼻子的嗅觉很灵敏”来肯定鼻子的嗅觉作用,因此,本文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的答案会比较多。3.前后联系,灵活应答前后联系,即先读空格所在句,返回上一句,结合下一句,若一句中有两个空格,在揣测答案时要两空兼顾,同时试填,然后通读全句,确定答案。下面介绍答题方法:(1)一锤定音法:根据文章及结构,如果能立刻确定最佳答案,不必一一考证其他选项;(2)斟酌选择法:如果答案一时难以判断,可依照空格位置,从词义辩析、词语搭配、上下文语境、语法结构、习惯用法等方面,对选项一一分析试填,选择正确答案。4.复读检查,核对纠错初选过后应重读文章,对疑难问题依照上下文进行推敲,从逻辑和语义的角度检查答案是否存在错误,常见方法有:排除干扰、前后对照、找关键词、结构分析等,使文章条理清晰、流畅通顺、逻辑合理,保证选项正确。温馨提示:不要因一个难题停留过长时间,如遇难题,可以暂不做。以了解文章的大意为前提,依照线索快速反映,趁语感流畅、思路清晰,把握好文章布局,保证其他题的成活率。随着文章的空越来越少,整篇文章的意思就会越来越清晰,意思越明了,对做题就越有益,难题也就得到解答。如果停滞不前,不但会打断思路浪费时间,而且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影响后续的作答和判断,得不偿失。 2013年考研英语阅读必胜宝典一.考研阅读的基本解题思路:(四步走)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第二,通读全文,抓住中心。1.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2.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定位原则: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对照原文)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对照原文)1.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二.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1.例证题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example,case,illustrate,illustration,exemplify时。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2.指代题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先从最近点开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会离得太远)。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答案。3.词汇题“搜索代入”法 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 确定该词汇的词性 从上下文(词汇的前后几句)中找到与所给词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如一下子找不到就再往上往下找),代入所给词汇在文章中的位置(将之替换)看语义是否合适找出选项中与代替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项,即答案 注意:a.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 b.考研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c.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汇出现的附近。注意不能靠单词词义直接往下推。 d.寻找时要注意同位语、特殊标点(比如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关系不是形式上的并列就是语义上的并列,也就是两句话的意思相同,所以可用其中一句话的意思来推测另一句话的意思从而推出所给词汇含义)、定语从句、前后缀,特别要注意寻找时的同性原则。比如:让猜一个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的意思,我们就向上向下搜索名词词组(动词词组)。 隐蔽型词汇题:题干与原文的某句完全重合,只有一两个词被替换掉。隐蔽型词汇题的做法跟词汇题的做法几乎一样,往上往下找。4.句子理解题返回原文找到原句。 对原句进行语法和词义的精确分析(找主干),应该重点抓原句的字面含义。若该句的字面含义不能确定,则依据上下文进行判断。注意:局部含义是由整体决定的。一般来说,选项中的正确答案与原句意思完全相同,只不过用其他英语词汇换种表达而已。 句子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干扰项特征:推得过远。做题时应把握住推的度。思路: 对句子微观分析,不行就依据上下文,选择时不要推得过远。5.推理题“最近原则” 标志:learn,infer,imply,inform 看是否可以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依据选项返回原文。一般要围绕文中的一两个重点进行推理。推理题无论通过题干能不能定位,我们都要把它固化到文章的一两点上。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先不要进行推理,若有一个选项跟原文的意思一模一样,则该选项必然是正确答案。推理题不是考察我们的想象力,它实际是考察我们原文中的某几个点如一个、两个点所涉及的问题我们读透了没有。因此,不推的比推的好;推的近的比推的远的要好。 推理题的最近答案原则:不推的要比推的好,推的近的要比推的远的好,直接推出的要比间接推的好。(原文的某句话变个说法) 注意:做题时不能想得太多,推得过远。是否把原文读懂才是关键。6.主旨题 “串线摘帽”即在自然段少的时候串串线,串线法解不出来时,大帽子、小帽子摘一下。主旨题的标志:mainlyabout,mainlydiscuss,thebesttitle 串线法:抓首段和其余各段的第一句话,把其意思连接成一个整体。要注意总结性的提示词和转折词,特别要注意中心句。(主要针对自然段少的文章;针对自然段多的文章,主旨题最好联系中心句。找一个和中心句最贴近的)小心首段陷阱。 主旨题错误选项的干扰特征经常是:a局部信息,即选项的内容小于文章的内容;b范围过宽,即选项的内容大于文章的内容。 逆向思维法、快速作文法:在两个选项看上去都十分正确无法选择时,试着从选项出发,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以此选项来写文章会有那些内容,然后把它与文章的内容比较,接近的即为正确选项。7.作者态度题标志:attitude 应精确理解四个选项的含义。不要掺杂自己的观点。 可以寻找文中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如:fortunately,excessively,toomany.举例的方式。21 抓论述的主线。把第一段读透,把其他各段的段首段尾句拉出来,看整个文章的谋篇结构。22 做作者态度题时特别注意:首先看清楚是谁对谁的态度。23 8.判断题24 看可否通过四个选项具体化到文中一点或者根据自然段原则定位。每个选项都应返回原文,不能凭主观印象进行判断。25 要重点抓是“三错一对”还是“三对一错”的关系(做题是要看清题目)。9.细节题26 看完题目回到原文,重叠原文,得出答案10.重点题型中的几个问题:27 词汇题:字面意思不是答案,要根据上下文推测其深刻含义句子理解题:一般不要求推理,只看句子本身。28 推理题: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原文的重现,不一定非要经过逻辑推理从原文中得出。11.正确答案的特征:29 正确答案经常与中心思想有关,一切从中心思想出发。30 正确答案的位置,最常见的三个位置是:段首段尾处、转折处、因果处。正确答案经常运用的原则是:同义替换、正话反说、反话正说。31 从语气角度来看,正确答案中经常含有不肯定的语气词和委婉表达的用词。如:can,may,might,possible,notnecessarily,some.32 正确答案经常具有概括性、深刻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12.错误答案的特征:第一大层次33 无中生有(未提及的概念);34 正反混淆(选项的意思跟原文的意思正好相反);35 所答非所问(虽然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符合原文,但和题干搭不上边)第二大层次:过分绝对;扩大范围(注意隐蔽型的扩大范围mostly);因果倒置;常识判断;推得过远;偏离中心;变换词性。36 常识判断:如果一个选项仅仅符合常识,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还要看文章中类似的意思有没有出现;37 如果一个选项不符合常识,一定不是正答案。38 能够不由自主地按照正确的思路解题了,才表明我们正确掌握了这些技巧。三.阅读的技巧39 1.标点符号在阅读中的作用40 句号。用来分割句子,以句号为单位,把段分隔成块,逐个击破。41 逗号。在两个逗号中间是一个补充说明成分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献跳过去不读。冒号。冒号的后面进一步补充说明前面的内容,冒号的前后有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42 分号。分号是用来分隔句子的,并列结构:语意上的并列、结构上的并列。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补充说明成分,在阅读中可以先不读。如果不能读懂破折号之前的句子的意思可借助破折号间的内容加以理解。43 引号。引用和讽刺两种作用:引用某人的观点(是支持还是反对);用来反讽,讽刺。44 引用的目的: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引述都是为了说明核心概念、中心思想,否则就没有意义。45 括号。两种作用:补充说明、解释生词。2.微观阅读的技巧抓主干。看标点符号。被动变主动。消减否定法。重新断句。46 对照法。抓一些重点词2013考研英语翻译中六点英汉差异47 2012-2-613:38论坛【大中小】【我要纠错】48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卷的翻译部分往往是广大考生薄弱的环节,根据统计,考生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在3分到5分之间,能考到6分以上,就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那么考研翻译究竟难在哪里?是结构复杂?生词太多?缺乏技巧?领域陌生?虽然这些方面都有可能,但是,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复习,以上方面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克服。毋庸置疑,翻译的质量取决于译者两种语言(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水平。而考研英语要求的是理解和表达较复杂的英语材料的能力,因此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说英语的人的思维和说汉语的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同样,英语和汉语本身也有很大差异。这往往是初涉翻译的人的最大的鸿沟。49 下面专家们就为广大的2013年考研同学们总结一下英语和汉语的几个重大的差别,希望同学们多家体会和注意,减少对考研英语翻译的恐惧心理,从而提高翻译能力和水平。1英语形合,汉语意合2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3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4英语多替代,汉语多重复5英语重省略,汉语重补充6英语重心在前,汉语重心在后一、形合和意合50 不同的语言中句子内部或外部连接几乎都使用句法、词汇、词义这三种手段。用前两种手段连接称为形合,用后一种手段连接称为意合。就英语和汉语来说,英语是强调形式上紧密结合,汉语是强调意义上结合紧密。具体来讲,英语的句子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系统的语法结构和连接词将单词和词组组合在一起,强调结构上正确,逻辑上严密,思维上严谨。而汉语则不然,就是说一个汉语句子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或是短语与短语之间,在意思上有联系,但很少用关联词。使用每一个分句或是短语的意思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的。大家在从高中51525354 555657 考大学的时候也一定做过语文中有一种题让我们根据意思来为一篇文言文断句,那么断句的基础是什么呢?是不是通过每个文字的意思以及整个文章的意思来断句的,那么就是说汉语是通过意义来紧密结合起来的,表面上可以看起来是一些毫不相干的汉子,但是组合在一起却意义深刻。58 比如我们看下面这个句子。这个句子是美国林肯总统盖茨堡演讲结尾的一句。Weherehighlyresolvethatthesedeadshouldnotdieinvain-thatthisnation,undergod,shallhavenewbirthoffreedom-andthat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shallnotperishfromtheworld.(参考译文:我们在此立志誓愿,不能让他们白白死去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庇佑之下,得到新生的自由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致从地球上消失。)59 在本句中,“Weherehighlyresolve.”是整个句子的主句,作者通过“that”引导“thatthesedeadshouldnotdieinvain”,“thatthisnation,undergod,shallhavenewbirthoffreedom”,“that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shallnotperishfromtheworld.”等三个从句,那么在最后一个从句之前还用了“and”这个连接词将几个从句连接起来。而缺少“that”,“and”这几个连接词,这个句子在英语中就不能表达现有的意思,而且也是不符合英语的语法的。60 而汉语的意合呢,就是说汉语造句少用或是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事理顺序,功能意义,以神统形。即汉语句子意连形不连。61 例如,汉语说“他不来,我不走”。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完全通过意义联系起来,两分句之间不用任何连词。而如果翻译成英文则必须用连接词语,即:Iwontgounlesshecomes.或者我们说:Iwillstayuntilhecomes.62 下面我们举一个2003年考研的题目来看一下。63 Furthermore,humanshavetheabilitytomodifytheenvironmentinwhichtheylive,thussubjectingallotherlifeformstotheirownpeculiarideasandfancies.(参考译文:而且,人来还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使所有其他形态的生命服从人类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想象。)仔细对比这个句子和译文,我们会发现正如which在汉语中并没有找到对应的词。也就是说,如果要看到一个词翻译一个词的话,遇到which我们就会犯难。原因就是英语和汉语的这种差别造成的,英语中需要一个连词去实现这种逻辑关系,而汉语则通过语义表达。英语和汉语的这个差异要求我们,在拿到考研英语翻译题的时候,要首先分析整个句子的结构,根据英语原文的语法结构以及连接手段所携带的信息,合理地组织汉语语言并且调整语序。尽量避免逐字进行翻译。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64 正是因为英语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的语法结构组合在一起的,那么一个英语句子只要结构完整,作者通过增加限制成分、修饰语以及补充成分可以使得一个句子变得非常的长。比如在往年的考研英语翻译题中,最长的一句话竟然达到了58个单词。而正是因为汉语是强调意义上的完整,那么一个汉语句子就可以简短而意义深刻,言简而意赅。提醒广大的2012年考生们在翻译的时候就要一定注意,可以破句重组,化繁杂的英语长句为多个意义紧密相连的汉语短句,而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层次结构。例如:1999年的一道考题。Interestinhistoricalmethodshadarisenlessthroughexternalchallengetothevalidityofhistoryasanintellectualdisciplineandmorefrominternalquarrelsamonghistoriansthemselves(参考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学问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65 英文原句是个典型的长句,由27个词组成,中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完全靠语法结构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化零为整:lessthroughandmorefrom构成一个复杂的状语修饰动词arisen。在中文翻译中,“产生兴趣”这一重要内容通过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两个不同的原因则分别由不同的句子表达,整个句子被化整为零“产生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还不如说是因为”66 三、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67 英语比较喜欢被动,科技英语或是论文中尤其如此,而我们的考研翻译中的翻译题大都是科普知识的文章,那么被动句就更多了。而汉语又是比较喜欢用主动句的,一般都是我怎么怎么样,他怎么怎么样,你怎么怎么样。那么知道了这么一个特点的话,我们在拿到一个英译汉翻译题的时候,如果这个句子是被动句,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在汉语译文中调整为主动形式。68 例如:Darwinwasconvincedthatthelossofthesetasteswasnotonlyalossofhappiness,butmightpossiblybeinjurioustotheintellect,andmoreprobablytothemoralcharacter.(参考译文:达尔文确信,没有了这些爱好不只是少了乐趣,而且还可能会有损于一个人的思维年能力,更有可能导致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下降。)69 wasconvinced这里被翻译成了确信,类似的这种很多已经演变成固定翻译方法,如果有人翻译成达尔文被说服或被确信之类的,那可就真要贻笑大方了。再看2002年真题:Thebehavioralscienceshavebeenslowtochangepartlybecausetheexplanatoryitemsoftenseemtobedirectlyobservedandpartlybecauseotherkindsofexplanationshavebeenhardtofind.(参考译文:行为科学之所以发展缓慢,部分原因是用来解释行为的依据似乎往往是直接观察到的,部分原因是其他的解释方式一直难以找到。)70 这里的bedirectlyobserved翻译的时候就可以省略翻译的被动。就和“水可以直接喝”是一个道理。71 四、英语多替代,汉语多重复72 英语的习惯是尽量在同一个句子中用不同的单词或是词组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而汉语就不同,汉语喜欢用同一个词汇来增强自己说话的语气或是强调。73747576 777879 例如:1999年真题“Itappliesequallytotraditionalhistorianswhoviewhistoryasonlytheexternalandinternalcriticismofsources,andtosocialsciencehistorianswhoequatetheiractivitywithspecifictechniques.”(译文:这种谬误同样存在于历史传统派和历史社科派,前者认为历史就是史学界内部和外部人士对各种史料来源的评论,后者认为历史的研究就是具体方法的研究。)80 本句中,viewas把看作;equatewith把.等同于。这两个词组汉语的意思基本一致。但是用了不同的英语词组来表达,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可以采用重复的用法来表达。五、英语重省略,汉语重补充81 尽管英语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的,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其结构,但英语也习惯于使用省略。一方面,省略是为了简洁,避免重复;另一方面,由于英语句子结构严谨,即使省略一些成分,也不会妨碍其意义的表达。然而,这对于英语为非母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却带来了理解和翻译表达上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对英语逻辑思维和表达方式缺乏必要的了解;另一方面,习惯于汉语意合性语言的表达方式,讲求词语的均衡与对称,喜欢使用排比式的词汇,往往是越表达越觉得意犹未尽,也越想补充说明。所以,提醒2012年考研的同学们在英译汉时,一定要注意英汉各自的用词习惯。82 在分析析英语句子结构,特别是遇到非正常的结构时,一定要考虑是否存在省略现象。尽管英语的省略现象普遍存在,几乎所有的成分都可以省略,但是它的省略却具有一定的规则:省略部分一定在其之前出现过,或者是一些语法上的省略,比如定语从句中先行代词做宾语时、虚拟语气中if的省略等等。例如:83 Everybodyhasaresponsibilitytothesocietyofwhichheisapartandthroughthisto84 mankind.(参考译文)每个人都对他所属的社会负有责任,并且通过社会而对人类负责。本句虽短,但是and后的成分不好理解,因为它省略了一些成分。如果没看到这一省略,就不能理解原文的含义,更会译出难懂的中文:每个人都对他所属的社会负有责任,并且由此走向人类。(每个人不是都属于人类吗?怎么又走向人类呢?)其实,该句是在this后省略了前面出现的“everybodyhasaresponsibility”(符合省略的规则),this指“thesociety”。所以,根据汉语习惯,将其补充完整,即可得到正确的译文。再例如2001年真题:85 Therewillbetelevisionchatshowshostedbyrobots,andcarswithpollutionmonitorsthatwilldisablethemwhentheyoffend.(参考译文:届时,将出现由机器人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以及装有污染监控器的汽车,一旦这些汽车排污超标(违规),监控器将会使其停驶.86 翻译到whentheyoffend的时候,可能会有人想,offend的宾语是什么呢?要理解成冒犯了什么呢?如果我们了解英语的省略特点,就会知道其实这里是省略了monitors.这些汽车应该是冒犯了汽车污染监控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说法是:排污超标。87 尽管在大多数的英汉翻译中需要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但如果不影响汉语的表达习惯,则也可以省略。六、英语重心在前汉语重心在后88 英汉两种语言的逻辑思维有明显的不同:英语往往是“开门见山”,先表明结论,再进行论证、描述或讲述事实,也可简单概括为“先果后因”,即重心在前;汉语则习惯于“循序渐进”,往往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由事实到结论或由因到果进行论述,可以简单归纳为“先因后果”,即重心在后。89 在英译汉时,考生们要注意这种逻辑思维上的差异。具体地,在正确理解英语原文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打乱英语的句子结构,按照汉语思维逻辑的表达方式重新安排句子的语序。例如2000年一道真题:90 Additionalsocialstressesmayalsooccurbecauseofthepopulationexplosionorproblemsarisingfrommassmigrationmovements-themselvesmaderelativelyeasynowadaysbymodernmeansoftransport.91 参考译文:由于人口的猛增或大量人口流动(现代交通工具使这种流动相对容易)造成的种种问题也会对社会造成新的压力。92 本句的翻译就是根据英语和汉语重心前后的不同而调整了语序,让汉语句子更通顺,从而达到考研英语翻译标准中的“达”的。93 94 考研英语中的写作部分合计30分,对于考研英语来说十分重要,相信大家经过前几个阶段的系统复习,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想要战胜考研英语,就要跨过写作这个难题。英语表达非常注重逻辑,注重文章的实质内容,层层深入,这就要求大家平时多看英文读物,多听VOA、BBC来培养英文的语感,还可以帮助你掌握更多的话题资源。今天就和大家简单地谈一谈作文备考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95 考研英语作文分为两类:大作文和小作文。小作文考察的是应用文文体,多是辞职信、道歉信、感谢信等20多种类型。形式主要是给出提示要点,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表达清楚。小作文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和吸引阅卷人眼球的文采。它着重考察的是考生能否以言简意赅的词句及一定的逻辑性,将事情叙述清楚,表意明确。当然小作文的写作也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些技巧方法拿到分数还是不难的。方法提炼:96 下笔之前要熟读,先精读后背诵。方法一精读97 会写的前提还是多读。看得多学得多了,自然就会有话可说。对于小作文来说,专家建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熟悉一些应用文的格式及英语的应用文表达习惯。考生可以找来历年真题,先是自己写,然后找来当年真题的范文,对比着学习并思考范文的得分点和闪光点。9899100101 102103104 方法二背范文105 背诵不能不说是积极备战快速提高写作成绩的一条捷径。考生可以选择历年真题的范文和一些与真题作文相近的文章进行背诵。同时,基础稍好些的同学们,可以背一下小作文的优秀模板,然后依据模板进行训练。语言要求:106 用词准确:用词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107 语法正确:语法错误是考试的失分点所在,在小作文的写作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和口语。句型多变:例如既有并列句,也有复合句,还有从句。108 小作文的考查要求中会体现出文章的背景场合和写作目的,考生应针对不同情境选择不同表达。不同的应用文有不同的用语,建议2012年的考生对某些应用文的格式和习惯用语加以熟悉和背诵,以便运用自如。109 大作文从文体上看,可以划分为说明文和议论文,因为考这类体裁的写作比较符合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所书写的材料大多也是说明文或议论文;从选题范围上看,大都是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或可以用热门话题来透视的哲理性问题。通过对近些年的真题分析;从出题形式上看,在平稳中逐渐趋于多样化,写作题目易于理解,无论以文字的形式还是以图表、图画的形式出现都浅显易懂。大作文写作可以下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10 首先,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留心重大的时事,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比如今年在各种媒体上凸显的一个词汇低碳,不论是各种演讲,还是低碳衍生的词汇都逐渐进入人们的眼帘。如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出行等。尤其是国务院总理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我们今年的主题词很多,其中一个就是低碳经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告诉同学们,我们应该享受我们大学生的低碳生活,enjoylow-carbonlife,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词汇。其次,巩固基础,建立一套自己的写作模板。写作中,在使用基础词汇的基础上,应该使用更为高级的单词,句式力争灵活多变。同样是一篇作文,在没有语法、词汇等错误的前提下,一个考生的句式简单,而另外一个考生的句式灵活多变,毫无疑问,后者肯定比前者的分数高。考前冲刺阶段一定要对以前的写作方法、技巧进行总结。此外,建议大家还应该建立一套自己的写作模板,模板的背诵与运用并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建议广大考生在众多的模板当中梳理一套适用于自己的模板,不断训练,熟练掌握。再次,多样化表达,语言是关键。比较下面的两种表达:111 1.Asissymbolicallyconveyedinthevividdrawingabove,theflowerissoopen。2.Inthepictureabove,theflowerisbloominginthegreenhouse。112 这两句话哪句能拿分高,考生同学应该很清楚了。第一句就是把模板给死板化了,我们完全可以在模板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比如说浪费时间,同学们通常说的是:wastetime但是我们可以这样说的:Squanderhours,lavishdays,andevenwasteyears.这样的表达才是真的能打动老师的,而不是仅仅靠一些陈词滥调。用王建华和张磊合编的阅读基础90篇新航道编写的四步翻译法 + 考试分析上的历年翻译讲解和评分标准1. 一、大纲要求: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6)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8)区分论点和论据2. 二、什么是文章组织结构?行文结构是考研阅读里面最最最最(省略n个)重要的方面,无论是平时的练习(后面会讲到)还是真题的考察(大纲要求1,2,4,6,8)常见的几种全文组织结构:1)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来说明某一理论,某一研究的发展过程2)一般具体(总分):先总述(开篇挑明具体的论点),再分述(具体的论据等等或者详细展开说明)3)具体一般(分总):先分述,后总述(最后一段总结)4)对比:事物间的共、异特征展开全文常见的几种段落组织结构:1)顺承结构:前后内容一致、相近、相补充,通常由连接词similarly,first,second,b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富管理行业客户需求升级2025年个性化服务模式报告
- 2025年辅助触头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辅酶Q10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中级消防笔试题库及答案
- 现代应用写作试题及答案
- 川农兽医自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审计学成考试题及答案
- 初级冲压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安丘市九上化学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九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数码摄影基础 课件 第四章 光线与影调
- 2025年上海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1.1 观察物体(1)(课件)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季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手术室眼科无菌技术课件
- 骨折夹板固定技术课件
- 细胞生物学-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 中成药相关培训课件
- 景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 《生物化学》课件-1、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