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学习目标:1、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用精炼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3、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培养大胆质疑的精神。学习重难点:重点:正确、顺畅的翻译诗文内容;正确把握与理解课文主旨。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知识引导: 徐珂(18691928)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1889年参加乡试,中举人。 段玉裁(17351815),中国清代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市人。 戴震(17241777),清代语言文字学家,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今属屯溪)人。进士,曾任纂修、翰林院庶吉士之职。在哲学上,他认为物质的气是宇宙本原,阴阳、五行道都是物性的气。认为理是事物的条理,是事物的规律,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理就在事物之中,“理化气中”。他还认为宇宙是气化流行的总过程,“天地之气化流行不已,生生不息”。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天地之化”,通过耳目鼻口之官接触外物,心就能发现外物的规则,致知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考察研究,只有经过观察和分析,才能认识事物的道理。教学过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字注音。璘( ) 券( ) 亡( )何 卒( ) 辇( ) 2,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重诺责 敦 风义 寄 券 亡何 愕然 语 而翁知我 卒辇而致之二、整体感知1、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合作,试着疏通文意,复述故事情节。2、脉络梳理 课文写蔡勉旃在友人“ ”且不久即去世,其子又未闻此事的情况下,能够“ ”,表现了他“ , ”的品格。三、内容探究1蔡勉旃为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文是怎样表现他这一品质的?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3文章题目是“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哪里体现了“坚”字?4蔡勉旃召友人之子,准备将银子还给他时,友人之子“愕然不受”。这表现了友人之子什么样的心理?这对表现蔡勉旃有何作用?5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券在心,不在纸”是什么意思?你赞成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说说理由。四、延伸拓展:关于诚信的名言:与朋友交友,言而有信。-论语学而有诚故信,无私故威。(宋)张载至诚则金石开。恽代英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陶行知信用如镜,一有裂痕,难以复原。(瑞士)亚美路仁慈和诚实,不仅提高了人的品格,也升高了国家的国格。(美)华盛顿关于诚信的谚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大丈夫,一言九鼎。人无信不立。戴震难师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字注音。蕴( )蓄 授( ) 塾( ) 2,解释下列词语。乃 盖 蕴蓄 就傅 过目成诵 何以 门人 相去 几何 然则 无以 此非常儿也二、整体感知1、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合作,试着疏通文意,复述故事情节。2、脉络梳理文章写了 读私塾时难住老师的故事,表现了少年戴震善于 和敢于 的精神。三、内容探究1、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2、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对此有何看法?3.、通过这两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延伸拓展关于怀疑的名言:怀疑来自过分认真。无所用心的人从不怀疑,但也没有信仰。 -周国平怀疑是无限的探求。 -苏格拉底课堂小结: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记述了蔡勉旃坚持还已故友人寄存的未立字据的钱的故事,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简洁生地告诉我们做人要重诺守信。戴震难师记述了十岁的戴震提出问题,步步追问,难道老师的故事,采用人物对话式的方式,通俗易懂地启示我们不要盲从别人,要大胆质疑。习题精选:1,分析掌握下列重点字词(1)通假字:亡何(2)词类活用:重责诺 且父未尝语我 卒辇而致之 乃能言(3)古今异义: 此非常儿也2,翻译句子(1)重责诺,敦风义。(2)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3)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3,拓展阅读子罕辞玉宋人或(有人)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尔以玉为宝 不若人有其宝。(2)翻译下列句子。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_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_(3)子罕弗受玉,献玉者做了解释,他解释的用意是什么? _(4)作者在文中褒扬的是谁?褒扬了他怎样的精神? _参考答案: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二、整体感知:2脉络梳理:不立券 坚还亡友财 重诺责 郭风义三、内容探究:1蔡勉旃为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文是怎样表现他这一品质的?蔡勉旃为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文是用他坚持把亡友寄放在他这里的一千两白银还给亡友之子的事例表现出来的。寄放而不索凭证,说明了亡友生前对蔡勉旃的信任,坚持把一千两白银还给亡友之子,说明了蔡勉旃的“重诺责、敦风义。”亡友之子“愕然不受”,认为“寄千金而无券”是不可想像的,更突出了蔡勉旃品质高尚。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一是“寄千金,不立券”,二是没有告诉自己的儿子。3文章题目是“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哪里体现了“坚”字?蔡勉旃在友人死后,召他儿子来取白银,友人之子“愕然不受”,但蔡勉旃仍“卒辇而致之”。4蔡勉旃召友人之子,准备将银子还给他时,友人之子“愕然不受”。这表现了友人之子什么样的心理?这对表现蔡勉旃有何作用?表现了友人儿子惊愕、不相信的心理,这从侧面反映了蔡勉旃品德的高尚5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券在心,不在纸”是什么意思?你赞成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说说理由。“券在心,不在纸”是说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立设字据。诚信守诺就会表现在行动上,不诚信就是写在纸上摆在手里也无用。后一问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是在当代的法制社会,还是“立券”为好,以免产生纠纷,凭据在手也可以避免邪念产生。戴震难师二、整体感知2、脉络梳理:戴震 质疑 质疑三、内容探究:1、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戴震难师一文表现了少年戴震善于质疑和敢于质疑的精神。2、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对此有何看法?完全相信书本上的知识不如没有书。我们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要敢于质疑,有分辨,有判别。3、通过这两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告诉我们做人要重诺守信。戴震难师启示我们不要盲从别人,要大胆质疑。习题精选:1、(1)亡:通无,不(2)重:形容词作动词,重视。 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辇:名词作动词,用车子装运 言:名词作动词,说话(3)非常:古义:是两个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不是;“常”的意思是“平常”。今义:是一个词,意思是“十分,极”。2(1)看重诺言,崇尚情谊。(2)你父亲了解我,因此没有告诉你。(3)(他)跟随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