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生长发育 GrowthandDevelopment 1 小儿年龄分期 小儿从受精卵开始到生长发育停止可分为七个时期 一 胎儿期受精后前8周称为胚胎期 从受精后第9周开始到出生这个阶段为胎儿期 胎儿期是从母亲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到出生共40孕周 二 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 脐带结扎开始至28天为新生儿期 三 婴儿期从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称为婴儿期 2 四 幼儿期从1周岁后到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五 学龄前期3岁后到入小学 6 7岁 前为学龄前期 六 学龄期从入小学 6 7岁 到青春期 女12岁 男13岁 七 青春期女孩从11 12岁开始到17 18岁 男孩从13 14岁开始到18 20岁为青春期 3 一 生长发育的概念二 体格生长的总规律三 出生至青春期前体格生长规律四 青春期体格生长规律五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六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评价七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系统发育 4 一 生长发育的概念儿童所特有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区别于成人的重要特点 生长 growth 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 身体各组织 器官的不断长大 是量的变化 如体重 身高 发育 development 是组织 器官功能的不断成熟 是质变的过程 如性的成熟 生长发育是个体成长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加 生长的同时伴随着发育的成熟 两者共同诠释机体连续渐进的动态变化过程 5 二 体格生长的总规律1 生长的是连续的 非匀速性 阶段性的过程2 身体各系统和各部分生长发育不平衡3 体格生长有个体差异 6 1 生长是一个连续过程 非匀速性 阶段性的过程各年龄的生长速率各不相同 年龄越小 生长越快 在整个生长期有两个生长高峰 一是婴儿期 以后体格生长趋于平稳 到青春期开始时又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 2 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先后和快慢各不相同 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 生长速度快 淋巴系统则先快后回缩 生殖系统发育最晚 7 3 体格生长有个体差异小儿的体格生长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复杂交互影响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因此 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正常范围 所谓的 正常值 不是绝对的 评价时必须考虑个体不同的影响因素 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8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9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10 三 出生至青春期前体格生长规律出生至青春期前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这期间体格生长速度经历了一个由高峰逐渐降低并保持相对平稳的动态变化 再到另一个高峰的过程 婴儿期是人生的第一个生长高峰 第一年体重增加约6kg 身高增长25cm 至2岁体重增长为出生时4倍 身高第二年增长10 12cm 2岁后生长速度逐渐下降并相对稳定于5 7cm 年 但生长速率并非持续均质性 可呈快慢波动 同时一年内的速度也可以波动 生长调控模式也由营养调控为主逐渐过渡至促生长轴调控 下丘脑 垂体 生长激素轴 并可受遗传 营养 心理等影响 11 四 青春期体格生长规律青春期是人一生的第二个生长高峰 青春发育启动后 以身高的快速增长为特点 可以分为起点 身高突增 减速三个阶段 在身高突增前可出现暂时生长慢 部分儿童生长速率甚至可降至4 5cm y 随后进入快速增长 女孩快速增长一般在Tanner 期呈现 一般指乳房发育 幅度7 8cm y 持续1 3年 其中80 持续1 2年 男孩快速增高比女孩晚2年左右 幅度9 11cm y 12 女孩初潮时 身高增长已经完成终身高的95 之后进入生长衰减阶段 通常情况下初潮后还能增长5 7 5cm 从青春期开始至骨骺闭合 停止生长 女孩共可长25 26cm 男孩28 30cm 这期间 促生长轴和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协同调控生长模式 主要相关激素有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 甲状腺激素等 此外 心理 营养 遗传等因素也影响着此期的生长发育 13 五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 生物因素1 遗传因素2 性别3 内分泌 二 环境因素 14 1 遗传因素遗传是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原因 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决定小儿生长发育的 轨道 或特征 潜能及趋势 种族 家族的遗传信息影响广泛且深远 如皮肤 头发的颜色 面容特征 身材高矮 性发育启动的早迟甚至对营养素的需要量等 染色体异常的患儿往往都伴随有生长发育的障碍 更反映了遗传对生长的直接影响 15 2 性别男孩和女孩的生长发育各有其规律与特点 因此 在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时 男女有各自相应的标准 如女孩的平均身高 体重较同龄男孩小 女孩青春期启动的年龄较男孩早约2年 此时体格生长突增 其身高 体重超过男孩 男孩青春期开始时间晚于女孩 但持续的时间较长 最终的体格还是超过女孩 3 内分泌胰岛素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等 通过调节物质代谢 调控骨骼的生长和成熟直接影响生长发育 16 一 生物因素 二 环境因素 17 1 营养营养是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其作用从胎儿期持续至青春期 宫内营养不良的胎儿不仅体格生长落后 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成年期罹患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危险性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的儿童 生后营养不良 特别是关键期严重营养不良 可影响体格生长 神经发育等 18 2 疾病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非常明显 如妊娠早期的特殊病原微生物TORCH感染是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生物因素之一 T代表弓形虫 toxoplasma R代表风疹 rubella C指巨细胞病毒 CMV H代表疱疹病毒 herpesvirus O指其他病原如梅毒等 others 妊娠期感染不仅危害母体 往往还导致胎儿流产 早产 死胎或胎儿生长迟缓 发育畸形等 通过产道和母乳还可以引起新生儿感染 如果累及神经系统 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以及各种瘫痪 失聪 失明等后遗症 先天性疾病 如先天性心脏病常伴随生长迟缓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体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 急性感染可致体重减轻 长期慢性疾病则使体重和身高的生长均受影响 19 3 物理 化学因素国内外学者均证实环境污染可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环境污染物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三大类 以化学污染物的威胁最大 如铅 镉污染等 空气中的某些化学物质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与儿童肺炎 支气管炎 哮喘的发病率显著相关 当污染严重时 儿童的生长发育可受影响 20 4 其他因素生活环境对儿童健康的重要作用容易被忽视 良好的自然环境配合好的生活习惯 科学护理 良好教养 体育锻炼 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等都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达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 反之 则带来不良影响 家庭环境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如父母的职业 受教育程度 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氛围等 已有大量的调查资料显示贫穷 家庭破裂 药物滥用以及酗酒等许多社会因素能直接或间接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 21 五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评价 一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体重 身高 长 坐高 顶臀长 头围 胸围 上臂围 皮下脂肪 22 一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1 体重 weight 是身体各器官 骨骼 肌肉 脂肪等组织及体液重量的总和 是反映近期营养状况和评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尤其在婴儿期 体重对判断生长发育水平特别重要 我国2005年九市城区调查结果显示正常足月男婴平均出生体重为 3 3 0 4 kg 女婴为 3 2 0 4 kg 正常情况下 婴儿期前3个月体重增长速度最快 正常足月婴儿生后第1个月体重增加1 1 7kg 3 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与后9个月的增加值几乎相等 1岁末已增至出生时的3倍 10kg 由于儿童体重增长并非等速增长 评价时应以其体重的增长变化 测量体重 为依据 23 如果不能获得具体体重 在计算用药量和液体量时 可参照以下公式进行推算 1 6个月体重 kg 出生体重 kg 月龄 0 7 kg 7 12个月体重 kg 出生体重 kg 6 0 7 kg 月龄 6 0 3 kg 2岁 青春前期体重 kg 年龄 岁 2 kg 8 kg 24 体重的测量 应在空腹 排尽大小便 裸体或穿背心 短裤情况下进行 冬季注意调节室温 最好让儿童脱成单衣 裤 如果不能测量裸重 则应设法扣除衣服 尿布等的重量 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磅秤零点 新生儿期称体重可用婴儿磅秤 1个月 7岁称重应用杠杆式磅秤或木杆式钩秤 最大载重为30 35kg 误差不超过25g或50g 7岁以上用磅秤 25 婴儿取卧位 1 3岁幼儿可坐位 3岁以上站立 两手自然下垂 家长不可扶着小孩 小孩也不能接触其他物体 以免影响准确性 千克为单位 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 如果有以往记录 要注意比较 发现可疑时 应重新测量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后最初2 3天由于摄入少 水分丧失 胎粪及小便排出与胎脂的脱落等 体重可减轻3 9 至7 10天可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26 3 0 3月 1 3 3 12月 2 3 3 1 2岁 2kg 年 体重的增长 27 1 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 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 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 先快后慢 再趋于稳定 2 非匀速增长过程 生后第一年内前3个月体重增长 后9个月体重增长 体重增长的规律 28 身长 高 头顶到足底的长度 2 身长 身高 length height 代表头部 柱和下肢长度的总和 是反映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的较好指标 身高 身长 3岁 3岁 立位测 卧位测 29 2岁至青春前期5 7cm y 61 62cm 11 12cm 0 3月 85cm 10cm 1 2岁 12 13cm 3 12月 75cm 12月 身高的增长 30 1 与体重增加规律平行 生后第一年为第一个生长高峰 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体重增加先快后慢 再趋于稳定 身高 长 增长规律身高的增长规律和体重相似 婴儿期和青春期出现2个生长高峰 31 身长生长为非匀速增长过程 足月新生儿身长平均为50cm 生后第一年内增长最快 约增加25cm 前3个月增长11 12cm 大约等于后9个月的总增长值 生后第一年内前3个月身长增长 后9个月身长增长 以后逐渐减慢 第二年约增长10 12cm 2岁末身长约为85 87cm 2岁后身长 高 的增长较稳定 平均每年增长约5 7cm 32 2岁 12岁身高估计公式 年龄 7cm 75cm儿童的终身高与遗传 性别 营养 内分泌 宫内发育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短期的疾病与营养波动对身高的影响不大 33 测量方法 3岁前测量身长用标准的量床或量板 3岁前婴幼儿测身长时应脱去帽 鞋 袜 穿单衣裤仰卧于量床中央 助手将头扶正 头顶接触头板 儿童面向上 两耳在同一水平 测量者立于儿童右侧 左手握住儿童两膝 使腿伸直 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双脚跟部 注意量床两侧的读数应该一致 然后读取刻度值 记录精确到0 1cm 3岁后用身高计或固定于墙壁上的立尺或软尺 34 3岁以后量身高时 要取立正姿势 两眼直视正前方 胸部挺起 两臂自然下垂 脚跟并拢 脚尖分开约60 脚跟 臀部与两肩胛间3个点同时靠着立柱 头部保持正中位置 使量板与头顶点接触 同时观察被测者姿势是否符合要求 再读测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 记录精确至0 1cm 35 3 顶臀长 坐高 顶臀长 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反映脊柱和头部的增长 可间接反映下肢与躯干的比例 坐高 3岁 坐位量 卧位量 3岁 36 测量方法 3岁以下儿童测量顶 臀长 取卧位 头部位置与测身长时要求相同 测量者左手提起小儿两腿 膝关节弯曲 同时使骶骨紧贴底板 大腿与底板垂直 然后移动足板 使其贴紧臀部 读数至0 1cm 3岁以上取坐位测量坐高 被测者坐在高度适中的板凳上 先使身体前倾 使骶部紧靠立柱或墙壁 然后坐直 两大腿伸直面与身体成直角 与地面平行 膝关节屈曲成直角 两脚向前平放在地面上 头与肩部的位置与量身高时的要求相同 37 不同的年龄阶段 头 脊柱和下肢的增长速度及所占身高的比例也不同 婴儿期头部生长最快 脊柱次之 到青春期时 下肢生长最快 由于下肢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生长速度加快 因此坐高占身高的比例也随之下降 38 出生时坐高占身长的66 4岁时占身长60 6岁以后则小于60 一些遗传 内分泌疾病可使身体的某些部分比例失常 因此测量上部量 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 和下部量 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 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新生儿上部量占60 下部量占40 身高 长 的中点在脐上 1岁时中点在脐下 6岁时中点下移至脐与耻骨联合之间 12岁左右上 下部量相等 中点恰好在耻骨联合上缘 39 头与身长比例 40 4 头围的增长Growthonheadcircumference 12月 46 6 3 12月 24月 48 2 3 4 53 54 15岁 5岁 50 2 1 2岁 40 3月 6 0 3月 41 测量方法 为自眉弓上缘经枕骨枕外隆凸最高点绕头1周的最大周径 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 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34cm 1岁时平均为46cm 2岁时48cm 5岁时约为50cm 15岁时约53 54cm 与成人相近 2岁以内测量最有价值 头围小于同年龄 同性别的均值减2个标准差 头围 x 2s 称为头小畸形 应警惕是否存在大脑发育不良 头围过大伴随过快增长提示脑积水的可能 被测者取坐位 立位或仰卧位 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或前方 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 软尺经枕骨粗隆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 读至0 1cm 42 1 2岁增长减慢头围大小 头型与遗传 疾病等有关 头围增长规律 43 头围增长异常 头围过小 头围过大 增长过快 如 脑发育不良 小头畸形等 如 脑积水等 44 关键年龄实际胸围 cm 与头围比较 cm 5 胸围 chestcircumference CC 出生时32 1 2 1岁46约相等 1岁头围 年龄 1 年龄 1 45 头胸围生长曲线 cm 46 测量方法是指经乳头下缘和两肩胛下角水平绕体1周的围度 胸围代表胸廓与肺的发育 胸廓在婴儿期呈圆筒形 前后径与左右径相等 2岁以后其左右径逐渐增大 在婴儿期增长最快 1岁末胸围与头围相等 大约为46cm 第二年约增加3cm 3 12岁胸围平均每年增加1cm 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周岁数减1 到青春期增长又加速 47 3岁以下小儿取卧位或立位 3岁以上取立位 被测者两手自然下垂 双眼平视 测量者位于小儿前方或右侧 用左手拇指固定软尺零点于被测者胸前乳头下缘 乳腺已发育的女孩 可以胸骨中线第四肋间高度为固定点 右手拉软尺使其绕经背部右侧 过两肩胛角下缘 经身体左侧回至零点 取平静呼吸气时的中间读数至0 1cm 48 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第一生长高峰 第二生长高峰 49 二 体格生长的评价评价儿童体格生长的目的1 了解个体或群体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2 对部分体格生长发生偏离的儿童 采取干预措施 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生长评价包括生长水平 生长趋势 生长速度等方面 50 1 评价内容及方法 1 评价标准 要对小儿体格生长进行客观 正确的评价 必须采用具有代表性人群的体格生长测量值作为参考 评价时可根据不同目的和卫生资源来选择参照标准 2 常用统计学方法 我国常用体格生长评价方法有 均值离差法 标准差法 百分位法 中位数百分位法 曲线图法 指数法和相关法 可根据评价内容选用 51 3 界值点的选取 应根据工作目的和资源确定界值点 cut offpoints 从统计学角度比较群体儿童体格发育时 可采用P3 P97或 2s作为界值点 正常范围 在常规工作中 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如某地区的医疗资源有限 需要选用较低的界值点来筛查最需要保护或健康服务的对象 界值点的选择 cut offpoint 1 均值离差法 2SD 2 百分位法 P3rd P97th 52 4 评价内容及表示方法 体格生长评价包括发育水平 生长速度和身体匀称度三方面的内容 应注意的是 在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时 不能仅凭某次测量结果下结论 应动态随访体格生长指标 才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作出客观 正确的评价 53 1 评价内容 发育水平 横断面评价 指某一年龄时点儿童的某一体格生长指标与该人群参考值比较所达到的程度 可了解群体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儿童体格生长所达到的水平 通常用均值离差法表示 54 生长速度 纵向评价 通过定期 连续测量某项生长指标 获得该项指标在某一年龄段增长情况与参考人群值进行比较 多用于评价个体儿童 通常用百分位数和曲线图表示 当变量值的分布呈非正态分布时 用百分位数法表示比均值离差法更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用曲线图连续观察儿童生长速度 方法简便 不但能准确地反映儿童的发育水平 还能对儿童某项指标的发育速度进行准确 连续动态的追踪观察 55 身体匀称度 反映体重 身高 胸围 上臂围等指标之间的关系 可用指数法表示 指数法可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进行 如判断是否有超重 肥胖的倾向 2 评价方法 均值离差法 适用于常态分布状况 以均值 为基值 以标准差 s 为离散值 通常 s包含68 3 的总体 2s包含95 4 3s包含总体的99 7 根据离差范围的不同分成三等级或五等级进行评价 表2 1 评价为 中 或 中上 正常 中下 可为正常 也可为轻度营养不良 上 要与肥胖区别 下 要与营养不良区别 表2 1均值离差法的等级评价 56 57 百分位法 适用于正态和非正态分布状况 通常是把某一组变量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 并计算出某一百分位的相应数值 以第3 10 25 50 75 90 97七个百分位 percentile P 的数值来划分等级 P3代表第3百分位数值 相当于离差法的均值减2个标准差 P97代表第97百分位数值 相当于离差法的均值加2个标准差 从P3到P97包括全部样本的95 P50为中位数 约与均值离差法的均值相当 58 常用的统计学表示方法 59 曲线图法 通过定期 连续对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 以观察 分析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情况 常用生长图 根据不同性别的各年龄组正常儿童横断面的体格生长 体重或身高 调查资料标记在体重 身高图上制成参考曲线 通常在坐标图中绘制出第3 10 25 50 75 90和97百分位数七条曲线 图2 1 这是儿童系统管理中常用的方法 简单 直观 定期将个体儿童所测体格生长指标数值绘制成一条曲线 与标准曲线比较 即可看出儿童的发育水平 速度及趋势 如小儿体重下降 不增或增长不足 应分析原因 尽早发现生长迟缓 及时采取措施 促进生长发育 60 根据200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研究制定参考文献 中华儿科杂志 2009年3期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制作 61 62 指数法 用数学公式将人体体格生长的几项指标联系起来判断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从而反映体格生长 营养状况 体型和体质 常用体质指数 bodymassindex BMI BMI 体重 kg 身高 m 该指标是国际上推荐为确定肥胖症最适用指标 小儿BMI随年龄性别而有差别 评价时需查阅图表 如BMI值在第85百分位与第95百分位之间为超重 超过第95百分位为肥胖 63 评价结果表示 1 等级划分 三等 五等 六等 2 测量值的计算 64 评价结果表示 均值离差法 百分位法 等级法 65 六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系统发育 一 骨骼的生长发育1 头颅的生长发育头颅骨主要由额骨 顶骨 颞骨和枕骨组成 66 头颅骨 1 前囟 顶骨 额骨 2 后囟 3 颅缝脊柱长骨 骨龄 67 颅骨Craniums between2frontalbonesand2parietalbones trilateralbetween2parietaibonesandoccipitalbone 骨缝cranialsuture betweenbones 前囟 后囟 68 骨缝与囟门的闭合反映颅骨骨化过程 69 前囟异常 小头畸形前囟小 闭合也较早 严重活动期佝偻病 脑积水 张力低 早闭 扩大或晚闭 张力高 70 Raiseintracranialpressure HydrocephalusMeningitis 颅内压增高 71 Dehydration 72 Hypothyroidism Cleidocranialdysostosis 扩大 晚闭 Hydrocephalus 73 2 脊柱脊柱由椎骨和连接椎骨的肌肉和韧带组成 是躯体的主要支架 生后第1年 脊柱的生长比四肢快 以后四肢的增长快于脊柱 新生儿脊柱是直的 生后2 3个月 小儿会抬头时 颈段脊椎前凸出现第1个生理弯曲 6个月会坐时 胸段脊柱后凸 出现第2个生理弯曲 1岁左右能站立和行走时 腰段脊柱前凸 出现第3个生理弯曲 到6 7岁时脊柱的自然弯曲才被韧带所固定 这既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又能减少在活动时对脑部的震动 当坐 立 走或写字 背书包的姿势不正确时 可影响脊柱的正常形态 发生脊柱侧弯 74 脊柱发育 75 76 3 长骨发育长骨的生长主要由于干骺端软骨和骨骺逐步骨化 长骨生长结束的标志是干骺端骨骼融合 扁骨的生长主要是扁骨周围骨膜的逐步骨化 通过X线检查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 数目及干骺端融合的情况 可判断骨骼发育年龄 即骨龄 77 骨龄 骨发育的年龄 是一个独立的生长指标 不依赖年龄和生长速度的变化 反映儿童发育成熟度较实足年龄更为准确 同时与体格及性发育相一致 可作为判断性成熟的重要指标 临床上动态观察骨龄的变化对评价个体的生长态势及小儿内分泌疾病疗效有重要意义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生长激素缺乏症 肾小管酸中毒时骨龄落后 中枢性性早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时骨龄明显超前 骨化中心按年龄出现 并按年龄融合 但出现的年龄差异较大 78 骨龄可通过腕骨骨化中心粗略计算 左手腕部是骨龄检查常选的部位 出生时无骨化中心 生后3个月左右出现头状骨 钩骨 约1岁出现下桡骨骺 2 3岁出现三角骨 3 5岁出现月骨及大 小多角骨 5 6岁出现舟骨 6 7岁出现下尺骨骺 9 10岁出现豆状骨 腕部骨化中心共10个 9岁前腕部骨化中心数约为其年龄加1 上肢桡骨远端骨化中心于10个月时出现 尺骨远端到6 8岁时才出现 新生儿或婴儿早期由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化中心已形成 如怀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可检查此骨化中心帮助诊断 79 次级骨化中心 出现的顺序 计算骨龄用 80 新生儿至成年骨化中心发育的过程 左手无名指 81 8yrs7ms 17yrs Greulich PyleMethod 82 测定骨龄临床应用骨龄与生长激素 甲状腺素 性激素有关 据骨龄发育水平可协助诊断某些疾病 如 生长激素缺乏症 甲减 肾小管酸中毒等 骨龄超前 中枢性性早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骨龄落后 83 二 牙齿的发育人一生有两副牙齿 乳牙 共20个 恒牙 共32个 84 人一生有两副牙齿 即20个乳牙和28 32个恒牙 牙齿的发育包括矿化 萌出和脱落三个阶段 出生时乳牙隐在颌骨中 被牙龈遮盖 故新生儿无牙 出牙时间的个体差异较大 多在生后4 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 12个月以后出牙者为萌牙延迟 全副乳牙在2 2 5岁出齐 6岁左右萌出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九年级数学教案教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地根与系数关系
- 《普通动物学》总结模版
- 建筑施工事故安全管理体系
-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全文
- 园林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银行社招ai面试题库及答案
- 艺术类国企面试题目及答案
-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修路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影视器材运输保险服务与定制保险箱租赁协议
- (完整版)农业主要知识点
- 体育科研方法试卷试题答案
-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反事故措施(试行)》实施细则
-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 中国民主同盟入盟申请表(样表)
- 国家标准色卡电子版(WORD版图片)
- 9种基坑坍塌案例
- 《呼吸机的使用管理》PPT课件.ppt
- 《手机摄影》全套课件(完整版)
- 年产10万吨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醋酸精制工段工艺设计(共56页)
- 儿童相声剧本4328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