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内黄一中2014届高三仿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和第卷共14页。全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场、考号、姓名、座号等填写(或涂黑)在答题卷的相应栏目内。考试结束,仅收答题卷。 2第卷(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把第卷(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的相应栏目内。第卷(选择题,共140分)24.据史载,西汉统治者经常对农民采取一些“扶贫”措施。例如,公元前67年,汉宣帝下 令“假(农民)公田,贷种、食”;公元2年,汉平帝下令以“赐(农民)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此举主要是为了 a.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b增加地主经济收入 c弥补生产资料不足 d打击商人敛财致富25. 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 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a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 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27、有资料显示,自梭伦时代起某段时期内,雅典的公民权对新移入的外邦人有条件地开放。到伯里克利时期则规定,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拥有雅典公民身份。雅典公民权发生的上述变化表明 a雅典民主政治趋向衰落 b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c雅典公民民主民主权利提高 d雅典民主制度的实质未变28、“天文学产生于迷信;雄辩产生于抱负、仇恨、虚假和奉承:几何学产生于贪婪;物理学产生于无聊时的好奇;道德哲学产生于人的自尊。所以,艺术与科学的诞生归功于我们的邪恶。如果他们来自我们的美德的话,我们就不那么怀疑他们的好处了。”卢梭上述分析是为了说明 a以科学反对迷信 b主权在民 c人应该回归自然 d美德即知识 31严复晚年给门生的信中说: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大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a认清了工业文明的本质 b发展了进化论思想c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d否定民主政治实践33. 如右图,英国学者约翰夫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根据下列强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a欧盟、日本俄国、中国b. 俄国、欧盟日本、中国c. 日本、俄国中国、欧盟d. 中国、欧盟俄国、日本34、俄国一份文件规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各地苏维埃应负责保证真正的革命秩序。”该文件应该是a、四月提纲 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和平法令 d、土地法令35、学者王加丰在反现代化与反全球化思潮一文中提到“这种思潮在批判现代化弊端的工程中,经常出现回到过去的念头”。其基本特征是“渴望不能达到的、已经失去的、无可挽回的、正在消失的、幻想和梦境中的事物”。这种思潮应该是a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b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40年代,德国美因茨地区的金匠谷登堡研发了涉及印刷机的一些单独或合并铸成的“小块”和铅制的“模具”。1457年,第一本日期可考的印刷书诞生,印相甚佳。此后,许多印刷工坊开始进行大规模商业印刷:拉丁文法入门书、用方言编写的日历、赎罪券收据等。同时期,首批印刷匠的徒子徒孙,逐渐遍及欧洲,并在各地传授技艺。印刷商、书商,卖书营生,但求以更赚钱的方式经营事业。而在智识陷入危机、道德兴起论战之时,很多学者、作家替出版商校对古代经典,或改行印书、贩书,此种行为,在16世纪初影响力最强。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 材料二 1769年,法国人卢索创建的“印艺社”,拥有一间全新的印刷工坊与六台印刷机,大量印书供应欧洲各地达25年之久。除了伏尔泰、卢梭的作品外,还创办“百科全书期刊”,并推广百科全书派的论著。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清代,商业雕版印刷广泛传播。福建的四堡地区在17世纪后期兴起家族经营的书坊。四堡书业主要出版教育文本、实用指南手册(如礼仪指南、医药用书、风水手册等)和通俗小说等全国通行书籍。其中教育文本最畅销,它囊括了各种有助于考试的辅助资料,如朱熹注本四书;还有宣称对经商的读者大有用处的信札字辨书。18世纪,四堡书业的销售覆盖了南方九省,他们带着识字读物和经典书籍向南部内陆和边陲日益增长的人口传播文化。 摘编自美包筠雅中国书籍社会史:四堡书业与清代书籍文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印刷书在15世纪中后期蓬勃兴起的原因。(10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18世纪法国“印艺社”和中国“四堡书业”图书出版的主要差异。(15分)41. (12分) 阅读、观察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利用“形”到“意”的思维,概括一个主题并分析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价值要素。45 . ( 15 分) 【 历史上重大改革问眸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曰“皇堂”,二曰“西堂”。“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他们每天凌晨起床,由宫内帷一的太师授课。第一堂课是中国文学,中国文学课要上两个小时,然后是用满族的通古斯语和蒙古语作文。 接下来的课程是在“谙达”(满语,教习皇子皇孙弓马、国语的人)辅导下进行马、步、箭等竞技运动。“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学” 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元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 ( 1 )根据材料比较清朝“皇堂”与“西堂”的办学特点。( 9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 6 分) 46 . ( 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国家是活生生的上帝。国家是人造物体,国家负责维持安全的秩序,保护灯立契约。 人们将自己的权利一次性全部转让给国家,于是国家就成为拥有最高权力而存在。个人应绝对服从君主的绝对权威,以免产生冲突矛盾。法律和道德规范对主权者不应有任何限制。 主权者应该拥有的12项权力。其中,包括臣民如果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臣民还必须心甘情愿地声明承认主权者的一切行为,如果反杭就可能被杀死,主权者还有权决定财产权问题等。主权者的权威是绝对而不容置疑的。霍布斯 利维坦 材料二 社会契约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同体,使人联合,并在联合中保持每个人的自由。这样,人就放弃了天然的自由,而选择了约定的自由。出于理性的选择,人们交出自己的权利,通过订立契约,诉诸国家权力来解决彼此的冲突。它用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捍卫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每个人虽与众人结合,却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 把个人的天斌权利转让给共同体,这种转让当然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共同体应符合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 国家的权力应符合公意,这样的共同体人民才能服从,人民服从共同体实际上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因为公意是按照人的理性原则确立的。如果每个人都按公意行动,就保证了个人的自由。自由是按自己的理性做事,国家的职责是执行公意,所以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而主权便是这样一种强制性的统治权力。 卢梭 社会契约论 ( l )根据材料一,分析霍布斯的主要观点。( 5 分) ( 2 )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卢梭比霍布斯的进步之处。( 10 分)47 . ( 15 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1945-1999 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次数基本情况材料二 作为台湾当局的“邦交国”危地马拉自 1993 年开始,每年度在联合国与他国一起签署有关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的提案。在中国政府多次敦促和警告之下,危政府没有改变态度。1997 年 l 月 10 日,在安理会审议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维和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时,中国投了否决票。此后,经过双方多次协商,危政府许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1998 年 1 月 20 日,中国政府投票同意决议。美国 华盛顿邮报 撰文称:“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开始采取积极反对的立场。”自赵磊 建构和平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 ( 1 )否决权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度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否决制度形成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概括 1945 一 1999 年否决权行使情况的主要特点。( 10 分) (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对危地马拉决议否决权的行使。( 5 分) 48 . ( 15 分)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材料一 “考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考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吾家于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柴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必须一一为之;插田禾等事,亦时时学习之。”“一家能勤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以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曾国藩家书 材料二 民国学者郭斌和教授认为:“曾文正,即我国旧有教育理想与制度下所产生的最良之果之一,故能才德兼备,文武兼资。求一平均发展道德文章事功三才之成就,可与文正相比者,实不数数权觐。”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曾文正与中国文化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曾国藩的主要教育思想。( 6 分) (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郭斌和与革命党人评价曾国藩的角度。我们应依据何种标准评价曾国藩,并指出影响评价人物的主要因素。( 9 分)历史参考答案24-25 cd 26-30 adcbb 31-35 cbabd40(25分)(1)印刷技术的进步与广泛传播;欧洲民众宗教、生活的需求;印刷商、书商营生图利的需求;文艺复兴运动的需要与推动。(回答出其中一个要点2分,两个要点5分,三个要点8分,四个要点10分。)(2)差异:法国“印艺社”:依靠手工工场,主要印刷出版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影响范围广,在法国及整个欧洲地区,传播了启蒙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4分)中国“四堡书业”:依靠家庭作坊,主要印刷传统文化与生活实用书籍;影响限于国内局部地区,促进了中国南方地区的文化普及(或推动了内陆和边缘地区的文化认同),有助于维护传统文化和社会秩序。(4分)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和启蒙运动的发展;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2分)中国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理学占主导地位,科举制盛行;印刷技术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3分)上述差异说明了18世纪法国和中国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反映了18世纪中西文明进程的差距。(2分)41.【答案】主题:民族长城(2分)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受到来自北部匈奴族的侵扰,秦始皇派蒙恬出击匈奴,修建长城,有效地起到了防卫作用,保证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生存。(3分)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华民族遭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疯狂侵略,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关键时刻,国共两个政治力量放下前嫌,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保证。(3分)其中,政治家的胆略和民族意识;对民族矛盾的正确认识;积极的态度;审时度势并恰当的政策、措施;综合的国力等都是民族国家有价值的要素。(4分)【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历史地图信息的能力。从左图可以看出是中国的“形”,就是秦长城。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可以联系起“意”。国共第二次合作使我们打败了日本,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根据所学知识,首先得出主题,然后对材料图片的信息做出具体阐释和说明45(15分)(1)特点:从教学内容看,皇堂重传统国学教育,西堂偏重西学教育;从培养目标看,皇堂旨在培养满清贵族子弟以保证其统治需要,西堂重在培养实用人才;从学堂教师看,皇堂是国子监传统儒家学者,西堂是有出国留学经历的近代人才。(9分)(2)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外文化教育交流频繁;(3分)面对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进行教育改革以自救。(3分)46(15分)(1)否定君权神授,国家是根据契约建立;国家的成立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君主具有绝对的权力,不受契约的约束;人民不能反抗君主;人民将所有权利让渡给国家。(5分)(2)观点:国家根据契约建立,维护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生命财产和自由);国家的统治应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公民有权推翻不合格政府和国家;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6分)进步:人民签订契约时,只是部分出让权利,人民有权推翻不合格政府;国家统治者应遵守社会契约的内容,不能违背。(4分)47(15分)(1)背景:总结国联失败的教训;二战改变了大国的力量对比;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6分)特点:和平解决争端和国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7课时 快乐的午餐
- 水质实验室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新型储能项目安全生产方案
- 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项目运营管理手册
- 施工现场卫生管理方案
- 化工产业园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方案
- 一、机械能(第2课时)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考点练习
- 影视艺术特性74课件
- 水电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版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论文集合同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二手房屋买卖物品交接清单
- 技师论文 变频器的维修与保养
- 非标自动化设备项目进度表
- 诊断学教学胸部查体
- 桥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
- YY/T 1095-2015肌电生物反馈仪
- SB/T 10460-2008商用电开水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欣旺集团种禽养殖管理制度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