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高中地理总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高中地理总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高中地理总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高中地理总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高中地理总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选择题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图中起关键作用的箭头是( )a bc d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 bc 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下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回答下列小题。3右图中a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c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4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读下图所示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回答下列问题。5图中位于北半球的有( )a bc d6图中可反映我国长白山的是( )a bc d下图所示地区冻土广布,冻土主要有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 季节性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影响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因素、纬度因素b纬度因素、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洋流因素d洋流因素、地形因素8冻土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地区树木多扎根较深且高大挺拔b. 图示地区气候主要具有冷干特点c. 图示地区地表水易下渗,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淋失严重d. 图示地区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对称河谷9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图6是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10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a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b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c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d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1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气候变冷”的过程是因为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下图是某国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甲地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c山地针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13推测乙地附近区域的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符合实际的是a终年高温纬度位置、洋流b终年少雨大气环流、洋流c气温年较差小海陆位置、地形d干湿季分明大气环流、地形14该国沿海河流a流量大,流速快 b流程长,无结冰c季节性河流为主 d水力资源丰富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题。15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 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 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 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16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 蒸发量增加 b. 降水量增多c. 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 地下径流增多二、非选择题17(1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悉尼与阿德莱德夏季降水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5分)(2)墨累达令盆地为重要小麦牧羊区,灌溉用水近些年急剧增加。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扼要说明过度灌溉用水对墨累河下游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5分)18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22分)(1)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4分)a_,c_,d_,f_。(2)图中各自然带中,_和_的自然带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_和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字母代号)。(4分)(3)图中a、b所处纬度大致相同,但自然带类型不同,其原因是_。(2分)(4)自然带由aed反映了自然带的_规律;egfgc反映了自然带的_规律。(4分)(5)自然带d在大陆东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在大陆西部其南界比东部偏北的主要原因是_。(4分)(6)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_(填字母),这种现象是自然带受_因素的影响。(4分)19图a、图b为世界两大主要的雨林分布地区略图,图c、图d分别为图a、图b中m、n两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比较m、n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对该地大气圈和水圈的不利影响。(3)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极不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0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1)图中地自然带是 ,中与此地自然带相同的是 。(2分)(2)图中地自然带是 ,此自然带在澳大利亚分布较广,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试分析成因。(5分)(3)图中地自然带是 ,试分析该自然带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形成的原因。(5分)参考答案【答案】1a2b【解析】试题分析: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的不同,表现在其汛期长短不同、流量大小不同、有无结冰期等很多方面,而这些都由气候决定,故选a。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主要是夏季降水集中,流水侵蚀作用强大冲刷地表形成的,主要跟河流有关。所以,选b。考点:本题以河流为例考查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3c4b【解析】试题分析:3海底石油也是来自岩石圈的,但对水圈有影响,a错;排放的是二氧化碳气体,而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b错;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收氧气,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c对;需要经地壳变动后经长时间变质形成煤炭和石油,而非在重熔再生作用下形成,d错。4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增强,a错;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增强,b正确;气候变暖会加快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和亚寒带针叶林向较高纬度地区扩展,因此c和d错。考点:读图分析碳循环过程;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的影响。【答案】5c6d【解析】试题分析:5根据图中自然带分布的倾斜状况判断,图中的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海拔较高,说明南坡为向阳坡,说明该山地位于北半球。答案选c。6我国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答案选d。考点:该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答案】7b8d【解析】试题分析:7读图,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东段走向与纬线大致平行,说明受纬度因素影响。西段大致山脉走向一致,说明受地形影响,所以b对。海陆因素影响,等值线大致与海岸平行,a、c错。该地区不临海,d错。8图示地区树木多扎根较深且高大挺拔,与冻土无关,a错。图示地区气候主要具有冷湿的特点,b错。图示地区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气温低,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淋失少,c错。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西部地区,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对称河谷,d对。考点:影响区域冻土日数等值线分布的因素,冻土对环境的影响。【答案】10.b11.b【解析】略【答案】12a13b14c【解析】试题分析:12读图,根据经纬度,图示区是南美洲国家,甲地位于西部高大山脉东侧,应是亚马孙平原西部,属于热带雨林带,a对。热带草原带位于巴西高原区,b错。针叶林位于高山地区,c错。荒漠带位于山脉西侧沿海,d错。13乙地位于南纬8-10度附近,大陆的西岸,从地形分析,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从海陆分布判断,受沿岸秘鲁寒流 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少雨,b对。纬度位置不是少雨的主要因素,洋流是寒流,不是终年高温的影响因素,a错。气温年较差小,主要是纬度位置影响,c错。终年少雨,季节变化不明显,d错。14该国沿海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所以河流的水量季节变化大,以季节性河流为主,c对。河流流量小,流程短,水力资源不丰富,a、b、d错。考点:区域定位,主要自然带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河流水文特征。【答案】15a16c【解析】试题分析:15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一个要素的变化而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属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16由于植被砍伐而导致蒸腾作用减弱,a错误;则降水量减少,b错误;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17.【答案】(1)阿德莱德夏季少雨(1分),悉尼夏季多雨(1分);阿德莱德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1分),盛行下沉气流(1分),降水少;悉尼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季风(1分)影响,为其带来丰沛降水。(2)原理内容(2分)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水质变差,土壤盐碱化增加;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答对其中3条得3分)【解析】试题分析:(1)悉尼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为其带来丰沛降水,悉尼夏季多雨。阿德莱德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夏季少雨。(2)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少,纬度低,蒸发旺盛,河流又多为季节性河流,过度灌溉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干旱地土壤盐渍化;过度灌溉还会导致河流下游水量明显减少,下游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干旱时,易出现海水倒灌现象。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8.【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荒漠带(2)cefg(3)a 、b两处大气环流形式不同,气候类型不同(a为地中海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别形成了与其水热状况相适应的植被、土壤等类型(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5)受冬季风和千岛寒流影响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6)d非地带性或海陆分布【解析】试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然后根据自然带的分布来判断分异规律及成因。、(1)a位于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应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位于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位于辐极地地区的大陆北部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f位于中纬度大陆内部应为温带荒漠带。(2)c是温带季风气候, e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e对应的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f是温带荒漠带,g是温带草原带,fg所对应的气候类型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3)a 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4) 自然带aed的变化主要因热量的差异而变化的反映了自然带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egfgc的变化是由水分的差异引起的反映了自然带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5)因受冬季风和千岛寒流影响在大陆东岸气温较低,自然带则向南扩展。在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和盛行西风的影响,沿岸气温升高,自然带向北扩展。(6)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因南半球的副极地地区是海洋分布,没有陆地,该现象属非地带性或海陆分布因素的影响。考点:该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19.【答案】(1)差异:降水量m地小于n地。原因:m地干、湿两季(或降水季节分配不均),n地降水年内分配均匀(或m地年降水量大于1 500 mm,分干湿两季;n地年降水量大于2 000 mm,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原因:m地受赤道低气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n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径流量变率增大(或答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温差变大,降水量(或空气湿度)减小;导致大气碳氧平衡失调。(3)四周地形崎岖(或答盆周多山地),陆路交通不便利;河流下游流速快(或海岸线平直),沿海无大型港口,水运交通不便;本地经济落后,市场狭窄(或木材需求量小)。【解析】试题分析:(1)从c、d两图可以看出,n、m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降水方面。从降水量和季节分配两方面来说明。因为两地的纬度位置不同,所受大气环流的影响不同。(2)从热带雨林的功能方面来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雨林对气候、对水循环有利影响被破坏。(3)可以借鉴评价资源的开发条件的知识来回答。包括地形、交通、市场等。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20.【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分)(2)亚热带荒漠带(1分)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燥少雨;西岸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受东南信 风控制,为离岸风,空气干燥;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答对二点即可4分)(3)热带雨林带(1分)原因: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沿岸有暖流,增湿增温。(4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