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质教育的误区一个青年教师的思考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腾飞,使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素质教育应运而生,且一夜之间席卷大江南北,真是大快人心。然而,可惜的是,二十多年来,理论系统尚不完备,实质性的成果尚不充分。为何这一利国利民的改革却如此步履蹒跚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这项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某些误区误区一:素质教育与人口素质我是一个孤陋寡闻的山区青年教师,就我的肤浅理解,所谓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包括一个国家所有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每个国民的综合素质的教育。用这种观点去衡量应试教育,他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如只注重文化素质而忽略其他素质,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和品行教育。但素质教育就真的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吗?我看未必尽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一则关于人口素质的资料。这则资料认为:所谓人口素质是指人们自身所具有的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这种特点的综合形成了人们各自不同的素质。这种人的素质又可分为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两个类别。仅以个体素质而言,就又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技能习惯素质等多种因素。再以心理素质为例,他又可分为动能心理素质、智能心理素质和复合心理素质。其中,动能心理素质由需求、情感、动机、注意四种品质构成;智能心理素质由认识能力、运筹与决策能力、行为能力以及其他能力构成;复合心理素质则包括了意志、气质、审美、社交、道德等诸种品质。如果我对这则资料的理解准确无误的话,则不难看出,人的素质包括人的方方面面,而以课堂为主体的学校教育是无法覆盖人的方方面面的,即使经常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限于学生本身的条件,也很难全面提高其素质。事实上,形成和造就人的素质,包括多种因素:一是天然因素,如遗传、性别、年龄等;二是活动方式,如饮食起居、体育锻炼、医疗卫生等;三是地理环境;四是传统习俗;五是社会制度;六是时代风尚;七是家庭、学校、单位、职业和人际关系等;八是自身努力的程度。由此可知,提高人口素质问题,应该是由全社会共同承担的综合工程,绝不是教育单方面所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关心教育的改革,而忽视相应的社会改革,素质教育则只能是一句空话。误区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推进之初,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搞了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其实是在辛辛苦苦的摧残人才。应试教育果真一无是处吗?实施素质教育果真能完全抛开应试教育吗?我看也未必尽然。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新事物大多是从旧事物中脱胎出来的,由旧事物到新事物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先有一个渐变过程。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绝不可能完全抛开应试教育,而应该重视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地继承。其次,素质教育如果要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必然不能忽略应试素质,既然要提高应试素质,就不得不继承应试教育的某些东西,而不是与其水火不相容。其三,素质教育要覆盖人的方方面面,也应该以某一素质为重点,都不是重点或都是重点均等于没有重点,结果都会一事无成,这个道理三岁小孩都会明白。那么,以那一素质为重点呢?我想,理所当然的还是文化素质,这是由学校教育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决定的,确定不移的。也就是说,两种教育模式的重点是相同的。其实,应试教育强调文化素质,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本身无可厚非,因为我们很难想象一所不能让学生升学的学校,或者不能让劳动者掌握应有技能的学校,会是一所受人欢迎的学校。应该批判的是其强调文化素质、注重考试成绩的方法。应试教育这一模式发展到极端,一切以考试为准绳,在课程设置上只注重应考科目的教学,而忽视其他科目的教学,导致学生畸形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只注重考试重点的答案,而忽视求知习惯、求知方法、求知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甚至食而不化。这些都应该批判,而且要彻底批判。但是,如果因为批判这些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说,为提高学生素质而不顾应试成绩,或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对教育的内容贪多求全,其实也是错误的。这种模式如果走向极端,其失败可能会比应试教育更惨应试教育尚能培养出一批“有才无德”或“有才无能”的次品,而素质教育一旦失败,或许连这一点也难以办到。这里还有一个学校最应该教会学生什么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曾被称为基础教育,其含义之一大概是为受教育者打下扎实的劳动就业知识基础。而事实上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绝大部分是在后天的自学中形成的,任何一个人要想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都必须长期坚持自学。因此,学校教育应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重点。莱辛说:“人生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自学,所需的就是求知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素质教育也好,应试教育也好,都应以此为重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的是教育重点的转移,而不是彻底否定某种教育方式。误区三:素质教育与大办钢铁。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逐渐形成了千军万马挤高考这座独木桥的局面,与此相适应的是应试教育的出现,那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水平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铁饭碗的诱惑,对广大农民朋友来说,挤过独木桥那简直比“鲤鱼跳龙门”还高兴。于是,应试教育的悲剧愈演愈烈。今天,我们提出素质教育,原因也不会外乎社会的需要,一方面是日益机械化的大生产和日益商品化的社会经济,不仅要求劳动者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还要求劳动者有较强的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品行素质等其他诸种素质;另一方面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精神生活的丰富,使人们自发地追求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今天的中国,东南沿海高楼林立,机器轰鸣,西北山区茅蓬草舍,刀耕火种;城镇居民为减肥而伤脑筋,贫困山民为填不饱肚子而发愁。不同地域条件,不同经济条件的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与要求绝不会完全相同。有可能城镇居民、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在追求素质教育,而农村居民、经济落后地区的居民仍在追求应试教育。同时,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说校园校舍建设、体音美设施、相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系统的理论指导等。如果我们无视这些条件是否成熟就一哄而起,势必让素质教育的骏马步入泥沼不能自拔。据我所知,素质教育推进之初,有些地方实在是一哄而起。举例来说,一所有两千多名学生的农村中学,却只有千把平方米的操场,早操只能让低年级做,高年级不做,但它却接受过多次教育主管部门的素质教育抽测,且似乎都过了关。有一个县教研室,连实施素质教育能否搞各种智力竞赛或知识竞赛都不敢回答,却能对所属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这种现象虽有所改观,但仍有一些理论问题未彻底澄清,硬件设施未完全到位,用二十年的时间煮了一锅夹生饭,不能不令人担忧。五十年代,我们曾在条件极不成熟的情况下搞过“大办钢铁”,结果炼出了无数的废钢废铁。废钢废铁尚可回炉重炼,如果素质教育步了大办钢铁的后尘,不知其“产品”将如何回炉?误区四:素质教育与实验班实施素质教育前,有些学校曾将学生按成绩分为实验班和平行班(或者干脆就叫快班和慢班);实施素质教育后,这些实验班均被砍掉,有些学校甚至为砍掉实验班闹得半个月不能上课。实施素质教育前,有些地区曾组织过省地县各级各类中小学生的智力竞赛,实施素质教育后也大多被取消,原因是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相符。那么,实施素质教育真的就不能再分实验班与平行班,真的就不能再搞智力竞赛了吗?我看也未必尽然。首先,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智力表现参差不齐,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方方面面,就必须面向学生的差异,尤其是学生的智力差异,那么,通过办实验班等形式让智力超常儿童得到充分发展就在所必然。相反,那种无视学生的差异,硬性要把泥鳅鳝鱼扯到一般长的做法,恰恰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精神,甚至连最起码的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没有遵守。邓小平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经济建设理论宣告了“等称分金银”式的共同致富理论的破产,难道我们还有必要在教育战线上再搞“齐步走”式的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实验吗?其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普通劳动者,又需要尖端科技人才。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二十一世纪,我国既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多样化的人才需要就必须有多样化的教育。尖端科技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往往就需要特殊的教育。再次,只要我们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顺其自然的引导智力超常儿童参加竞赛,完全不会影响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我有一个同事,其儿子正在读初中,打得一手好羽毛球,下得一手好围棋,还是学校笛子班的活跃分子,小学时代曾得过市语数智力赛一等奖,中学时代虽没有参加什么竞赛,但期中期末数学老考满分,你能说他没有全面发展吗?再说,国际数理化奥林匹克举办了那么多年,成员国遍及全球,也从没有听哪个国家说过影响了他们参赛者素质的全面发展,更没有听哪个国家说过要停办,我们又何苦要停办呢?其实,国家教委有关素质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似乎并没有明令禁止竞赛考试等,只是反对把这些东西搞得过多过滥,反对因搞这些东西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要我们取消的又是谁呢?我想,或许是那些对素质教育似懂非懂的“理论家”,是那些头脑里“阶级斗争”的弦仍绷得太紧的执行者们。在他们看来,凡是应试教育搞过的素质教育都不能搞,不然就不是“彻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市广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发展能源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辽宁宽甸汇鑫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黔东南州岑巩县浩达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省农商旅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管理员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毕节市工业能源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招聘20人(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福建泉州交发集团所属3家企业招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台州市温岭市金港产城融合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辐射安全防护技术革新方案
- 2025年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中秋团圆主题班会课件
- 飞行服务站2025年无人机培训基地建设与发展报告
- 新质生产力六大科创中心
- 医疗数据孤岛问题与跨平台安全共享策略-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迎中秋节庆国庆节主题班会课件
- 摄影设备租赁平台的市场潜力与趋势-洞察及研究
- 高级会计师评审个人业绩报告(精选9篇)
- “手电筒”模型-高考数学解题方法
- 储能型虚拟电厂的建设与思考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