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精彩教案 学习爱莲说,怎么让同学们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呢?今天为大家了爱莲说精彩教案,仅供学习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教学目标: 1、了解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 2、把握短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短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学生自学,小组讨论解决文中的字词、句。 2、教师作好点拨、引导、纠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质疑。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莲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柳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殊不知莲还有高洁的象征呢,这恐怕得归功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 二、解题。 “莲”即荷花,“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三、简介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朗读),提示学生读准下列字音。 甚蕃(fn)淤(y)泥濯(zhu)清涟(lin) 不蔓(mn)不枝亵(xi)噫(y)鲜(xin)有闻 2、结合注释,讲解课文。 3、整体感知 学习第一小节 (1)作者本来是写莲,起笔却写了些什么? “水陆草本之花”一切“花”、注意“草木”指草木科、木本科。“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牡丹”句。自:从。世人:当世的人,指社会上的多数人。甚:很。 这样,就更突出我的爱好,突出了莲花的与众不同。 (2)莲花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不妖不艳,清正廉洁,白的象珍珠,红的象红宝石,出生在一片污浊的泥塘中。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突出莲花的可爱呢?请同学们用书中的话回答。 出淤泥而不染(沾染)“从淤泥里出来却不被沾染”濯(洗涤)清涟而不妖“在碧波荡漾的河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不因污浊或优裕的条件而丝毫改变自己的本质。(4)通过对其生长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莲具有怎样的品质?坚贞、质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荷梗中间是贯通的,而外部挺直不弯曲,它不生藤蔓,也不生旁权。蔓,枝,动词。这句话表现了莲的什么品质?正直 “香远益清”香气传得远,而且在远处更加觉得花香的纯净和清谈。“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水中,只可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让人轻慢地玩弄啊。植:树立。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这里写出了莲花的什么品质?清纯端庄 (5)本段着重以衬托手法以陶渊明对菊的独特爱好衬托我的爱好,以世人对牡丹的广泛喜爱来衬托我的不同爱好,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等几个方面赞扬了莲花了高洁的品质。那么作者仅仅是表明自己对花的爱好吗?“说”是一种文体,一种或议论或抒情的文体,下面请同学们小声朗读第二段,思考本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学习第二小节 (1)学生自读第二段后回答: 议论“谓”:以为,认为 抒情“噫”:唉,叹词 (2)作者表明自己看法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隐逸者以花喻人,通过所爱之花的品质,看出爱花之人的性格。 富贵者 君子 作者自比君子,也确实具有君子的品德。他在为官期间,敢于直言,坚持已见,清正廉洁,博得了人民的赞扬。 (3)“噫”作者感叹正是本文主旨之所在。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清高的隐士太少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反问。像我这样品德高尚的君子也没有什么人了。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感叹。追求荣华富贵的人应当是很多的啊! (4)“宜”应当作者真的认为追求富贵趋炎附势的人是应该多的吗? “宜”是反语。嘲讽和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的污浊。 4、讨论体悟 (1)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 理解:直接写莲的句子主要是第4句、第5句的最后一个分句。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三个方面来歌颂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歌颂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的正直、刚直不珂、威武不屈,“香远益清”是从香气方面歌颂莲花芳名远扬;而“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则是从风度方面,写莲花的端庄、清高。 (2)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理解:“托物言志”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课文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紧扣与君子气质相似之处着墨,借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美好形象,喻君子表里如一、行为端正、不阿谀谄媚的品德,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以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 (3)文章题目是“爱莲说”,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时,浓墨重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偏瘫的评定技术
- 生产班组月汇报
- 外科常用化疗药物注意事项
- 危险地点的讲解
- 全站仪技术交底
- 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与手卫生管理
- 现代医药物流发展与管理体系
- 脑瘫儿童康复作业治疗
- 企业经营模拟实训汇报
- 升学宴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 粮食机收减损培训课件
- 2025餐饮劳动合同书 电子版
- (2025)职业教育法知识竞赛题库带含答案
- CJ/T 449-2014切断型膜式燃气表
- 滨州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个性化学习路径优化研究
- 2025年月嫂考证:母婴护理师等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脑脊液相关试题及答案
- T/CAEPI 64-2023固体回收燃料分类与分级
- DB62T 25-3016-2016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围术期患者的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