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4-2015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考试范围:必修2前四章;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2、右图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先进的纺织技术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水利设施的修建出现了一次高潮,例如:芍陂、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那么,形成这种兴修水利工程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耕作技术的进步 b水利技术的进步c政治局面的稳定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4、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b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d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5、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6、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7、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8、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9、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10、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11、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12、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该表的理解正确的是()时间茶(万磅)生丝(包)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1845年8019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62896 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ab c d13、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4.6个b3个 c2.5个 d0.55个14、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5、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的“裱糊”活动为()a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b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c创办继昌隆缫丝厂d创办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16、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大公报载:“顾客清晨等候店铺开门百货营业额较平时增加了3到4倍,甚至10多倍。南京路四大货物种类已残缺不全。丽华公司纽扣柜台高悬每人限购一只的字样。外滩中央银行门前天天拥满挤兑黄金的人群。清晨五时,中央银行前已是人山人海,估计有十万人。”这表明()上海经济发达,社会购买力强货币贬值,出现抢购和挤兑风潮经济前景暗淡,人心浮动物价下跌,人们纷纷抢购商品a bc d17、有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此事从本质上反映了()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敲诈勒索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c美国势力在中国较为强大d小店铺迷信贴门神18、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19、中国城镇人口在1956年就增加900万,占当时整个城镇人口总数的近1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 “一五”计划的实施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20、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下有关表述,正确的是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是广东、福建两省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abc d21、民国以来,从跪拜作揖到点头鞠躬、握手的礼节变化主要反映了()a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b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对西方文化的崇拜d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略22、据李景汉北平郊外乡村生活记载:1930年对北京地区所作的调查发现,京郊一村子里,已婚117名妇女中缠足者仍有31人,占27%,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并仍以“没辫子不好看”和“带惯了”等理由拒绝剪辫。这一现象表明()a传统陋习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b人们的审美观念呈现出多样化c当时北京地区社会风气较为自由d辛亥革命在农村地区的影响有限23、1902年6月26日,天津大公报登载了一则征婚广告:“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表明征婚者()要求女性解放追求文明婚礼进行反清宣传崇尚西方科技abc d24、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的饮食水平,实现安居乐业,党和政府发起了()“菜篮子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安居工程南水北调工程a bc d25、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a“男女杂处,不以为嫌”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法处理”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d“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若专为游观而发”26、有人写诗赞叹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我国的交通和电讯事业迅速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和电讯大国a bc d27、目前,电视上出现“电视商场”这类专题节目,它所体现的电视的功能是()a政治引导 b休闲娱乐c文化教育 d引导消费28、有人说:“网络一半是红颜,一半是祸水!沉迷网络,可能会改写人生!”之所以说网络是“红颜”,是因为网络()信息量很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购物,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可以学习,开拓了新的学习渠道可能造成社会问题、人们的心理问题a bc d29、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a bc d30、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第31小题20分,第32小题20分,共40分)3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永禁机匠叫歇碑材料二: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 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三:(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四:荣氏兄弟(荣敬,德生)抓住时机,向面粉业大举投资。1914年1919年,茂新,福新厂的生产能力激增,其面粉不仅畅销我国北方各省,而且远销英法及东南亚各国。在棉纺业方面,1915年荣氏兄弟创办办申新纱厂 荣氏兄弟的创业思想请回答:(1)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5分)(2)材料四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5分)(3)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此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原因?(8分)(4)据材料五回答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行业是什么?(2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人民日报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材料2:某一历史时期的图片“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材料3: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凤阳的一段花鼓词材料4:请回答:(1)材料1、2反映的是什么运动?具有什么特点?结果如何?从中能吸取哪些教训?(10分)(2)与材料3相比,材料4中的凤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对经济建设的哪些启示?(4分)高一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40分) 31、 (1) (5分)(2)(5分)(3)(8分)(4)(2分) 32、 (1) (10分)(2)(6分)(3)(4分)参考答案选择题1-5c c d b c 6-10b d b a b 11-15d a c c a 16-20b c a b d 21-25b a b d a 26-30a d a b c31(1)不同。(1分)原因:材料二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材料一体现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关系。(4分)(2)特点:规模大,分工细;雇佣劳动。(1分)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农民贫困无购买力。(4分)(3)原因:外部环境:欧洲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顾及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内因素: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热情;当时的民国政府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8分(4)轻工业(或烟草,面粉和纺织业)(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炼油装置启动与停车操作流程模拟题详解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英语冲刺模拟题及解题技巧
- 2025年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面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英语口语模拟测试及提高方法
- 2025年医生中级专业能力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贸易经理面试必-备知识模拟题集及策略指导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及备考技巧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七章概率 7.4事件的独立性 课件
- 临床教学课件规范
- 初中阅读教学课课件
- 诊疗规范培训课件
- 《KANO模型培训》课件
- 复苏室患者的交接流程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DB21-T 2523-201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程
- 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方案
-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幼儿园 中班语言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
- 《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管理专家共识》 (2024版)
- 6大国工匠百炼成器教案-蓝色
- 蜂种买卖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