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县直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县直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县直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县直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县直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直高中第二次周考高二政治试卷第卷(选择题50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并填入答题卡中,共50小题,每题1分)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 二者相互决定 b.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 二者相互独立,没有联系2.哲学的基本问题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 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d. 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3.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c.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 d.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4.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错误地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不以意识、鬼神说明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 b. c. d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a. b. c. d6下列对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的基本派别c.哲学是具体科学产生的基础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7.“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说明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c.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推动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8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有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b.“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c.“心外无物”、“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d.“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9“任何哲学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句话主要表明a.哲学是思想文化范畴b.哲学是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c.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d.哲学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具有反作用10“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夸大了意识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b.认为绝对精神决定世界的客观唯心主义c.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唯物主义 d.主张意识能动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1.就其根源讲,意识是a.人脑的机能,来源于人脑 b.物质的反映,来源于物质c.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自然界 d.社会的产物,来源于社会12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13.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三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说明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不同的c.神鬼概念是对事物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d.神鬼观念是人凭空想像出来的14“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15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16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这说明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bcd17自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从“神一”到“神六”中国航天实现了无人到载人,从载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这一事实表明: a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利用和改变规律 b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联系 d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和意识不可分18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19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法观点20“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物质是运动的 世界是物质的 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不能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abcd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2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其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这一典故的哲学寓意是a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22“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23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是这样写的:“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c.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想用长绳系太阳,用麻姑买沧海是根本办不到的24.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哲理是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25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的人为破坏。这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是客观的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d必须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26“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我们a认识来源于实践 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7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 )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符合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否认了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的观点a b c d28“人工诱变”是生物育种工作中创造新类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生物遗传性变异。从哲学上看,“人工诱变”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是(a人对自然物属性认识程度 b承认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性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物29重庆市和东南沿海省份分别发布特大干旱红色预警、台风预警,从哲学上看,这说明正确意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行动 党和政府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认识规律是利用规律的前提 规律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我们只能受自然规律的摆布a b c d据报道,近些年来,针对困扰人类的生态问题,日本一些科学家在经历长久的探索和论证后,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废弃物都能被利用起来,并把实施“零排放”的社会称为“循环型经济社会”。日本发展“循环型经济社会”,政府、企业和科技界三方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回答68题。30日本比中国资源要匮乏得多,但却以低于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创造出远远高于我国的经济总产出,这与他们全民奉行节约立国的风尚有很大关系。这表明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c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1与日本相比,我国在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也提出了本世纪必须实现的“零增长”目标:2030年人口数量“零增长”,2040年资源、能耗速率“零增长”,2050年生态环境退化速率“零增长”。这是因为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 中国与日本有相同的国情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a b c d32日本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中国提出本世纪三个“零增长”;日本提出“循环经济社会”,中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产生的真理性认识。这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重复性,需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唯一的 由于观念、能力等的差异,对同一对象允许存在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认识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a b c d33、哲学从来都不是哲学家的专利。在商业意识无孔不入的美国,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哲学代言人兰德的头像被印在t恤上,其哲学理念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可见一斑。由此可见 a.生活就是哲学 b.只有哲学才能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 c.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d.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需要34、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下列理解最切合题意的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35、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按图索骥 画饼充饥 削足适履a、b、 c、d、36、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表明了()a、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c、人们不能否认或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37、一个手工者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 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a b c d38、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a.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 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39.苏东坡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40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上述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41对于这次日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全球及我国许多的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42、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43、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相似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4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意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45、“你怎样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样的世界。”从哲学角度看,这句话合理性在于 a承认意识是物质反映 b看到意识的能动作用 c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看到意识的决定作用46、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埋藏侧念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a b c d47、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某市准备在全市城区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对此,一些市民认为,使用电动车便捷、环保、经济,不应该禁止。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坚持反对一切权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a b c d48、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49、“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精神不是万能的,它的作用时有时无人类社会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指导作用精神力量往往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力量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的a、 b、 c、 d、50、甲说: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人工影响天气,将来必定能够“天随人意”。乙说:无论到什么时候也实现不了“天随人意”。两者的共同点是a、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b、否定了人大主观能动性c、割裂的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d、都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县直高中第二次周考高二政治试卷 第卷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第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共三题51. 在哲学发展史上,从根本上存在着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线,这两条路线的斗争推动着整个哲学的发展进程。(1)哲学上存在的两条路线指什么?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2)简述这两条哲学路线的主要内容。52. 材料一:为了发展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我国科学家制定出了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并制定分步推进的相应计划。搜集了大量有关航天的知识和信息,通过综合深入分析,对航天发展的规律认识越来越深刻。 材料二:近年随着我们航天技术的日渐成熟,科学家们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投入到研发飞船的实践中,先后有神一到神八的成功发射,特别是神八的成功飞天,大大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步伐,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如何体现意识作用的?53、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的第二层有一个250平方米大的荷花池,是红色和粉色系列的荷花品种,这个荷花池叫做“感悟之泉”,意喻“和谐”。我们知道,荷花都是在七月、八月的夏季才盛开,而在中国馆里的荷花,要求从4月至11月花开不断。高二政治第二次周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