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丘市七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预测九年级语文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积累及运用(28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诓骗kung 要诀ju 瞰望kn 陟罚臧否pb、颓唐tu 狡黠xi 吮吸shn 孜孜不倦zc、蓬蒿ho 虔信qin 慰藉j 妄自菲薄fid、汲取j 绯红fi 诘难ji 被坚执锐bi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2分)a、转瞬既逝 文采藻饰 不求甚解 奄奄一息b、持之以恒 味同嚼腊 天轮之乐 吹毛求疵c、无源无故 狂妄自大 攘除奸凶 一气呵成d、袖手旁观 豁然贯通 斟酌损益 断壁残垣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a、隆中对作者是西晋的陈寿,本文选自其三国志。在文中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诸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然后伺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兴复汉室的战略目标。b、变色龙一文运用夸张手法,不厌其烦地描写了奥楚蔑洛夫的多次变化。通过他的不断变化,一个溜须拍马、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物形象跃然纸上。c、艾青我爱着土地中的“鸟”是一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现出一切的决心。d、不求甚解一文采用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文章先倡导读书不能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然后提出了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是错误的观点。4、根据要求背写。(5分)(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代表词人回忆的军旅生活的句子是“ ,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的句子是“ , ?”(4)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5)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5、名著阅读。(5分)(1)下面关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情节有一处与原著有出入,请指出并改正。(2分)鲁提辖在酒楼与李忠、史进一起喝酒,无意中得知郑屠强骗金翠莲,于是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结果三拳打死了郑屠。鲁提辖因此被官府抓走。 (2)下列故事出自水浒,如果要你以“合作”为话题发表议论,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个作为你表达观点的依据,并简述理由。(3分)a、大闹桃花村 b、汴京城卖刀 c、智取生辰纲 d、三打祝家庄我选择( ),理由: 6、阅读汪国真的假如你不够快乐,回答后面问题。(5分) 假如你不够快乐 /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 还要栽培苦涩 / 打开尘封的门窗 / 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 走向生命的原野 / 让风儿熨平前额 / 博大可以稀释忧愁 / 深色能够覆盖浅色(1)结合诗歌内容指出“稀释”和“覆盖”两个词语的意思。(2分)稀释: “覆盖: (2)忧愁”是什么?诗人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忧愁?(3分) 7、综合性学习。(7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开展“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xx市某中学也开展了校园“光盘行动”的活动,请你来参与。(“光盘”:吃光盘子里的食物)活动一:学校刊出了一期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校报,其中“社会聚焦”栏目刊登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概括出这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材料一:(新华网)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材料二:(xx在线讯) 市区一位街道工作人员发出了“光盘行动”倡议,立即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社区的王女士说:“生活好了,聚餐的机会多了起来,我们都应该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社区发起在餐桌上节约的号召,我们一百个支持。”材料三:(xx日报)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47家餐饮单位纷纷开展“光盘行动”,向“舌尖上的浪费”说“拜拜”,许多酒店推 出了“半份菜”“小份莱”“免费打包”等服务项目,引导消费者做“光盘一族”。 活动二:学校在餐厅内张贴了以下三句宣传标语,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3分) a“盘中餐,皆辛苦”,请珍惜粮食吧! b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c拒绝“餐桌剩宴”,回归“文明饮食”。我喜欢 句,理由是 活动三:学校“光盘行动宣讲组”走出校园进行宣讲,市民积极响应,也有一位陈先生这样感慨:“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啊,如果餐桌上都是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总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针对这种感慨,作为宣讲组一员的你,想对陈先生说些什么呢?(不超过50个字)(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14分)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高闰清(1) 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2)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鲁迅曾说:“由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舒展。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3)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4)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5)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如凯瑟琳所说“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深思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衡点。(6)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买现自我的越越。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7)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唐代的华美诗章、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文学无国界,只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都应该学会欣赏。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 (选自2013年4月中国青年报,有删改。)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9、选文第(1)段引用高尔基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10、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4分) 11、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2、结合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正能量。(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317题。(15分)火车上的相遇 邓迎雪(1)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2)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3)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4)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5)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惦记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到游戏中。(6)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7)在一节车厢的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8)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9)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10)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11)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外出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12)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200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13)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14)从风景区回来时,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15)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在机器的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父亲急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天里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16)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17)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18)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代扣的。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是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19)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20)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他感觉突然长大、成熟了许多。从此。他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和从前顽劣的他判若两人。(21)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选自青年文摘2013年第3期)13、请简要概括在“火车上的相遇”前后各写了什么内容。(2分)(1) (2) 14、赏析划线句子。(3分)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15、请结合短文内容,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6、通读全文,理解“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一句的含义。(3分) 17、结合本文,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80字左右)(3分) 四、文言文阅读(13分)(一)出师表 诸葛亮(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4)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臣本布衣 由是感激 先帝不以臣卑鄙 攘除奸凶 19、翻译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分) 20、选文前两段作者主要回顾了哪两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21、结合全文,说说诸葛亮向后主上出师表的目的是什么?(3分) (二)阅读渔家傲,完成小题。(4分)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2、上阕以 字统领,表现了边陲之地的_(2分)23、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2分) 五、作文(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一)人生而为人,都是用自己的行动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演不同的戏。与戏台上的戏大大不同地是,人生之戏只有一次,不能颠倒重来,因此,要慎重对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请以“戏”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要说真话,抒真情。自拟题目,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位花匠院子里的葡萄藤结了不少又大又甜的葡萄,他高兴极了,很想与人分享这些果实,便摘了一些送给邻居。首先,他送给一位商人,商人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多少钱一斤?”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干部,那干部接过葡萄后沉吟良久,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少妇,她有点意外,而她的丈夫则在一旁一脸的警惚。花匠回到家很纳闷:我只是想让大家尝尝鲜,怎么就会产生那么多的误会?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受或见闻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以“我们需要理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a 2、d 3、d 4、(1)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2)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3)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4)亲贤臣 远小人(5)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5、(1)鲁提辖打死郑屠后并没被官府抓走,而是逃走了。(2)示例一:c 杨志一行人因为内部不团结,缺少合作,失了生辰纲。(或吴用一行七人精心策划,相互合作,劫取了生辰纲。 示例二:d 三打祝家庄中,孙立等人和宋江里应外合,顺利打下祝家庄。6、(1)用博大的胸怀对待忧愁从而低降忧愁的程度。用快乐驱遣忧愁。(2)忧愁是一个人因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产生的苦闷。打开尘封的门窗,走向生命的原野。7、活动一:示例:我国浪费粮食现象严重,我市社区及餐饮单位开展“光盘行动”。 (2分,答出“浪费粮食” 和“ 光盘行动”两点,意思对即可)活动二:示例: a文白夹杂,以直白呼告的口吻感染人,既打动人心又引人深思。b. 有词新颖,同学喜闻乐见,易懂易记。说明光盘行动”的本质是提倡节约。 c“剩”与“盛”谐音,意为因为“丰盛”,所以“剩余”。同时也强调了正在开展的“光盘行动”是提倡文明的行为。(2分,言之有理即可)活动三:示例:陈先生您好,请客吃饭要吃好,喝好,但不必浪费,这跟面子无关,“光盘行动”正是文明用餐的体现。(2分,语言得体1分,紧扣内容回答l分,言之有理,意思对即可)8、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或: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9、引出论点;作为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10、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文学作品可圄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高与热爱。11、举例论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涟水县三上数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花园城小学数学三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学三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金华市义乌市三上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活中的快乐课件
- 棕色中国风项羽刘邦
- 2025卫生资格考试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及试题与答案
- 执业护士考试临床技巧解析与考生真实体验分享的反思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法概论试题全面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师考试个人特色学习方法与小组学习的优势分析试题及答案
- 酒店装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基底节脑出血护理查房
- 住建系统专业类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2023》解读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牦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净化评估技术规范(正式稿)
- (MC)中线导管的临床应用
- DB50T 1426-2023 医疗卫生机构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规范
- 测绘生产成本费用细则定额
- 课件6:环控电控柜主要部件-马达保护器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