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贤文化探源(苌弘篇)三贤, 探源, 文化资阳这座虽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泱泱华夏万千城池中,比经济比文化,自然沧海一粟,算不了什么。不过仔细想来,还是有几件影响甚至改变世界的人和事,除了与“北京人”“山顶洞人”齐名的“资阳人”种的发掘出土之外,就要数资阳古代三贤了。三贤遗迹觅踪怀悠古之思,从临江古镇沿沱江下行到南津驿,这段不到30公里的沱江河沿岸,古镇相连,码头相望,先贤足迹遍布,幽怨故事千古。且不说画圣吴道子沱江逐鹿,客死资阳;且不说书法家颜真卿资阳题写放生池碑;且不说武则天赐予开山祖师智诜禅师的木棉袈裟到莲台;且不说蜀王妃花蕊夫人艳惊宋主。站在高高的临江寺古刹前,沱江滚滚向东而去,像一支巨大的箭头,直指三贤故土;而寺前的精美对联,“临江依古刹遥望金山诵五减,江流环寺宇近闻墨池韵九怀”,更为资阳“三贤”列出了准确的注脚。沱江右岸冲击出几个河坝,董家坝、李家坝、墨池坝,土地平整肥沃,民众富庶。尤其以墨池坝为最,这儿三面环山,前临沱江,足有几平方公里面积。站在坝上任何地方,总有处高远底的错觉,而坝上真正的最高处,就是一坐直径50米,高不过10米的三级土堆,这不起眼的土堆,却是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圣地,被称作“皇坟”,谁都不敢任意践踏。这“皇坟”便是西汉辞赋家、骈文鼻祖、资阳三贤之王褒墓。王褒作为文坛领袖,赋僮约咏九怀,开散体大赋一代文风,成就千古绝唱;王褒幼时勤奋好学,门前大小水池,洗笔涤砚,池水尽墨,人称“墨池”,至今成为当地老百姓教育子女成才的最好物证。 下行经李家坝坐轮渡过沱江,就是东安广福场所在的桐梓坝,桐梓坝和李家坝形状相似,就像被沱江破开的两半鱼,翻晒在沱江两岸,鱼头紧临金字塔似的金山,上有金山寺。在鱼眼的位置,也有一座类似墨池坝“皇坟”的土堆,那就是东汉五官中郎将、教育家、资阳三贤之董钧墓。董钧尊崇教化,供奉三老,开创尊师重教之先气;他“通儒”第一,博学多才,致力改革,为东汉制定五种典章制度,成为蜀中名将。 墨池韵九怀,金山诵五减,就是对两地贤人的经典概括。过三贤古城资阳,沿沱江继续下行,从王二溪古渡上右岸,就似乎进入资阳三贤之苌弘领地了。苌弘领地一说,是因为整个忠义镇的山、水、田、林,路、桥、河、寨,都以苌弘冠名。苌弘寨、苌弘溪、苌弘桥、苌弘洞、苌弘碑、苌弘村、访弘村、访弘乡、孔子溪等等,只是后面越来越走高调了。究其原因,是因为孔子与苌弘有过巨人之会,能作圣人之师,可见苌弘了得!唐代八大家韩愈师说揭老底:“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孔子自嘲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不是完人,事实终归如此,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地点有误传,把孔子访苌弘洛阳说在资阳,纯属家乡人民的心理满足需要。被称为“智多星”的苌弘,通晓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历律之数,谶纬之学,音律之声。苌弘曾辅佐东周四代帝王,位尊谏议大夫,最后含冤而死,苌弘化碧,成就“碧血丹心”之典。这三个为正史记载的地地道道的资阳人,老百姓千古传送,耳熟能详,成为地方文化的骄傲。在老资阳城中,历代都有纪念性建筑传承,三贤古镇,三贤祠等等。如今,资阳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三贤文化公园初露端倪,苌弘广场塑造孔子访苌弘巨型雕像,文化人寻古访幽,期盼文明复兴,无疑是众望所归。关于苌弘化碧约公元前580年,苌弘诞生在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忠义镇苌弘村高崖山。苌弘他资质聪敏,博学多闻,兴趣广泛,曾拜巫觋为师,操练异术。他通晓天文历律,擅长音乐,善于理政,有治国安邦之才,人称智多星,著有苌弘十五篇。苌弘,字叔。他是我国东周时期一位神话般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我国的史籍左传、国语、庄子、史记、汉书、华阳国志等,对苌弘都有记述。他与思想家老子友情甚笃,他对教育家、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的大圣人孔子,有过帮助和指导。他是东周王朝的大忠臣,是古蜀国有历史记载、最早的一位历史名人。他是东周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兵阴阳家、天文学家和音乐大师。苌弘通才,欲扶周室。他带着蜀中特产石镜炼成的至宝“月镜”和自己研制的类似“机器人”的“机研”作见面礼,到洛阳求见周灵王,想实施姜尚臣服下候之法,令诸侯归顺,得到重用后,拜为大夫。先后出任东周灵王、景王、敬王三朝内史大夫,成就东周贤臣,一生致力于东周的富强统一,深受民众爱戴和敬仰。因掌握着爵禄废置,生杀予夺的特权,策命诸王,苌弘他编史立献,试图重振朝纲。到了敬王时,已是奴隶社会晚期,周朝风雨飘摇,忠心不二的苌弘亦无回天之力。一个被孔子称为佞人的小人,卫臣祝佗终于害死了他。祝佗与苌弘密谈歃盟,扶弱抑强。后由晋大夫叔向伪造苌弘书简,离间敬王,敬王一怒之下,杀心顿起。这位为周灵王、景王、敬王江山的稳固,不顾自身安危,竭忠尽智,忠心耿耿,呕心沥血,前后57年辅佐三代周王,时年已88岁的老忠臣,于前492年7月9日,死于敬王刀下。在成周被剖腹掏肠,壮烈殉国。三年后血凝青绿色美玉,成就“碧血丹心”之典。如果要拍历史大片,苌弘故事无疑是资阳首选。关于孔子问乐苌弘 公元前518年,孔子不辞辛劳,千里迢迢,专程赴周都成周(今洛阳市)拜苌弘为师。请苌弘讲授乐理论和天文知识,研讨韵律、曲式结构,探讨音乐在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公元前495年,罢官一身轻的孔子忙于著书立说,为了学术文献大业,再次来到成周,拜苌弘为师。此时,苌弘正指挥排演大型乐舞,演练大武乐章。孔子大喜,这乐舞正是反映武王伐纣的丰功伟绩,能现场观摩询问,必定受益匪浅。苌弘对孔子的每问都作了精辟的答复。大武共分列队而出,击刺搏杀,凯旋而归,平定南方,治理天下,太平盛世六个乐章,孔子看得如痴如醉。孔子问了武乐表演的详细情况,苌弘都一一作答。最后孔子问:韶乐和武乐谁优谁劣?苌弘说:韶乐是虞舜时的歌谣,武乐是周武王伐纣的曲调。讲功勋,舜继尧业天下治,武王伐纣救万民,都是功高日月,不分上下。就音乐来讲,韶乐声容宏盛,字义尽美,武乐字义虽美,但曲调晦涩,稍为逊色。实际上,苌弘推崇的是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认为韶乐尽善尽美,他想维护周天子的奴隶制,又嫌武乐暴力革命血腥,所以对武乐有微词。苌弘巧施点拨,孔子细心聆听,感悟周朝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苌弘与孔子就音乐理论、天文知识、政治见解进行了交流,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孔子访苌弘后满意而归,完成乐经和春秋著作。苌弘的音乐理论和历史观成就了孔子“乐以发和”的中庸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苌弘故事的历代演绎苌弘的故事散见于国语左传封禅书大戴礼韩非子拾遗记淮南子庄子等古代典籍里。庄子:“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碧血丹心”一语,源出于此。蜀都赋有“碧出苌弘之血”的记载。1898年,曲学大师吴梅为纪念戊戌六君子,以苌弘故事为题材而作的剧作苌弘血(又名雪花霏),世人评价很高。因怕文字为祸,几焚其稿。其中一稿落入资阳文人杨进斋手里,带回内江,被票友罗星洲改为川剧高腔苌弘血,由“金泰班”排演,赞颂苌弘的竭忠报国精神,后成为“资阳河”高腔特有的传统名篇剧目。苌弘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奋进。鼓舞着无数的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英勇战斗,敢于牺牲。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革命先烈李大钊,在警告全国父老书中讲道:“万一横逆之来,迫我于绝境,则当出其丹心碧血,染吾黄帝以降列祖列宗光荣历史之末页。”苌弘家乡的人民更是采用多种方式,表达对他的崇敬。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治所出生的西汉王延世,年青时羡慕苌弘宗周之举,特取名字“长叔”,立志学习苌弘为国尽忠,后成为光禄大夫。资阳县志更有较详记载:“战国后,蜀、资人民筑祠祀周大夫苌弘”,“清泥坊苌弘祠宋时尊称苌大夫祠”,“资阳文庙设忠义祠,周大夫苌弘居首席”,“资阳天台山筑苌弘祠”,“明嘉靖四川督学陈鎏兴建赞圣祠祀苌弘和老聃”,“清康熙知府冀应雄手书东周文献,苌弘故里”,“清乾隆知县杨周冕主建三贤故里坊,并手书东周苌弘,西汉王褒,东汉董钧”。还有,乾隆初修资阳县志序之一:“资阳邑当冲衢,即古资中地也访苌弘之故里,登子渊之书台,窃凭吊唏嘘,低回不能去。”苌弘诞生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是忠义镇、访弘乡、访弘村、苌弘村等山、寨、碑、庙、桥、埂、溪、洞比比皆是,以纪念苌弘精神永垂不朽!资中与资阳,兼及苌弘的故乡 刘兴福 资中与资阳比邻,自南溯北,由沱江一线相连。从汉朝设资中为县治,资中与资阳的历史沿革就有些搅混,造成资中人与资阳人在认祖历史名人时出现抓扯:你说是你的,我说是我的,到底是谁的,也许那些名人自己站起来说话我们才会明白。其实,资中资阳原本是一家。我说的一家,一是说资阳是在资中的腹胎里长大,从古义的角度讲,领属州县同瞎一地一人并不奇怪;二是说治所的搬迁与换名造就了同一祖宗下不同的后代。西汉武帝时设立了资中县,县治所在“成都县东南”,也就是现在的资中县县城。到北周时(公元560年前后)迁徙到另地,并改名为“资阳”。迁徙后的“资阳”在哪里?在“资中县北3里”,恰好就在现今资中的辖地范围内。资中也曾是州治处所,那是西魏时(公元532年左右)设置的,治阳安,在“今简阳县东北”。北周移州治到“资阳”(就是资中县北3里的资阳),但名字仍然叫作“资州”看来只是迁徙了州治处所,由领地到了属地,州的名称没变,就明确了他们之间的领属关系隋朝时又从“资阳”迁州治到盘石。盘石在哪里?在今资中县北,由资中县地域中分划出的部分土地而设置的新县,属资中县群,尽管改“资州”为“资阳郡”,但历时短暂。这都表明:“资阳”当时实属资中辖地,或者距离资中很近,那个资阳不是现在的资阳。宋、明的资州治所,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资中县县城,宋朝有段时间称资中为“资中资阳郡”(是合称还是属称尚需考证),13世纪中叶明玉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又设“资州”,治所也在现在的资中县城,辖属了现在资阳的地域,更证明了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明朝后期把资州改设为县,清朝又升它为州,民国改州为县,都没有打破资阳与资中之间的领属关系,最多是平行关系。史称:资中“历来为由巴县遵陆入成都的繁盛地”,更证明了资中在成渝两地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的至关地位。若说资阳,那是唐朝年间从资中范围内迁徙过去的,也就是前边加引号的资阳,由它构成现在的资阳旧城(雁江市)。资阳被呼作“县”也是从唐朝开始的,元省,明复置,清属资州,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在此之前,它实在与资中混掺着!现在,资阳已经是资阳地区的治所,成为地级市了,比起资中高了一级。正如内江曾经是资中属地,20世纪5090年代内江又去管辖资中一样,山有起伏,水有曲折啊,不足为怪!由此,我又想到一件事,那就是资中文庙塑了一尊孔子像,站着的。说是因为孔子是苌弘的学生,而苌弘又是资中人,这大名鼎鼎的孔子只好站着了。而资阳城里又修了苌弘广场,一尊巨型雕塑让孔子站在苌弘的坐像面前,孔子抱拳施礼,苌弘推手辞让。这样作,无非是说,资阳是苌弘的故乡,修广场,祭苌弘,赞苌弘的虚怀,学苌弘的礼贤后生。“苌弘化碧”、“孔子师郯子、苌弘”,韶乐与武乐的分辨、孔子“三月不知肉味”,足见苌弘实在值得尊敬。资中与资阳承传苌弘文化, 都是应该的,同根不认二祖,一脉理当供奉。苌弘生于蜀,死于蜀,辅佐周王朝三代(灵、景、敬)君主,为当时的蜀人在中原争得一席之地,以肝胆光耀华夏,凭学问协调九州,加之博学多才、精通音乐、非战思想,桩桩件件,无不彪炳千秋。华夏子孙,谁不供奉呢?若要从荣誉价值角度分辨谁是苌弘的故乡意义并不十分重要,正如山东人、湖北人、河南人争论诸葛故里一样,终会有人站出来说话:“心在朝廷,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但从纯训诂角度来说,分辨一下也是情有可原的,但不可割断资中与资阳的历史沿革。资中人说,苌弘出生在资中的发轮,以史书上说“苌弘,蜀中资中人”和发轮有苌弘洞为铁证;资阳人以图经的说法为证,说苌弘出生在资阳雁江区,是忠义镇苌弘村高岩山人。这里涉及到我们在治史工作中爱争论的一个问题:重证据还是重推理?讲地域是依实勘还是就古说?笔者倾向于前而慎信于后。雁江忠义镇高岩山属文字依据,沿途的山、水、田、林、路、河、寨以苌弘冠名者众,苌弘寨、苌弘溪、苌弘桥、苌弘洞、苌弘碑、苌弘村、苌弘乡、孔子溪等实物佐证居多。发轮的苌弘洞属实物依据,文字佐证是“苌弘,资中人”。史书上的说法,因历史纠缠的原因,宜还原给历史。若以当今地域来作定论,昔日的资阳较长时间是在资中辖区以内,即便苌弘是资阳人,说他是资中人也过得去。这“资中人”的说法就有点笼统,不如“高岩山”具体。又怀疑苌弘洞是苌弘读书演习或者后人祭奠描摹所至,正如“孔子溪”、“苌弘村”、“苌弘乡”的称呼一样,苌弘在时,还没有乡村的名目呀。有“躬耕南阳”而不能认定诸葛出生于南阳,见“陋室”不可说那里就有个刘禹锡。故而我宁肯把资阳认作是苌弘的故乡而暂时不想承认他生于异地。庄子、左传、国语、史记、拾遗记中关于苌弘的故事和评价是很值得后人垂青的,但它们并没有鉴定出苌弘的出生地,那时的资中资阳还没来得及登录史册啊。1936年的辞海“苌弘”条并不明确鉴定苌弘的故乡,也许是有意留待后人考证。若要在这个问题上一锤定死,资中人还需更多的史料证据。全国文庙大成殿内唯一的孔子站像 资中文庙第一绝神州独特孔子站立神像 在全国各地文庙内的孔子塑像(包括山东曲阜孔庙),均是冠冕庄严端坐。因自汉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来,孔子被历代皇帝加封了“大成至圣先师”和“文宣王”的荣衔,理应坐享万民香烟,接受顶礼朝拜。资中文庙的孔子,一反常态,却是一尊彬彬有礼的站像。这是何故呢?说起资中文庙孔子站像,还有一段曲折而复杂的历史故事 资中文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当时对孔子没有塑像没有统一规定。有 的庙内供站像,有的供坐像,有的供塑像;有的是石刻,有的是木刻,有的是泥塑,有的是画像,有的则是供牌位。资中由于是苌弘的故里,而苌弘是孔子的老师,资中人便根据孔子毕生提倡“尊师重教”的学说,在孔子老师的家乡这一特殊的环境里,站而不坐,将“市中心新巷肖氏之宅”一尊现成的“老夫子站像”供入庙内。这尊石像并不高大,但据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资州古迹条记载,此像竟是“相传三国石工为之”,在当时就是一尊罕见的珍贵文物。 这尊石像在资中文庙“立”了五百多年,迄至明朝嘉庆九年,嘉庆皇帝认为:“人以圣人为主,圣人以孔子为王”,孔子是至圣,但毕竟为人臣,不宜称王。于是诏令全国“去塑像,设木主,罢封爵”。此举称为“正名分”连山东曲阜的孔庙都不能幸免,资中文庙的“老夫子像”也难逃厄运,从此,神位由“木主”(一块木制的牌位)取代。 在我过尊崇孔儒的君主中,有个突出现象是异族统治阶级反而超过了许多汉族统治者,第一个为空子塑神像的便是东魏的鲜卑族孝静皇帝元善见,(在此前全是供的牌位)其后的是女真族、蒙古族都对曲阜的孔庙进行过多次的修建,满清王朝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单是对山东曲阜孔庙就先后修了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雍正七年,雍正正皇帝将嘉靖的诏信推翻,用漆夹绸布塑了尊身高3.2米的孔子坐像。资中文庙便是在这种氛围下,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由迁建到现在的状元街,并重新塑立了神像,为石刻,坐式。此像“坐”了137年,在文革初期“破四旧”而被砸毁。“文革”结束后,资中县委、县政府决定恢复孔子神像,但恢复那一个时期的塑像形成了“主坐派”和“主站派”两种观点。“主坐派”认为,孔子是文宣王,尊贵无比,当然要端然高坐,才能体现“王者之尊”,还拿出一张当年“破四旧”时的照片,声称那就是孔夫子的“历史原貌”;“主站派”翻出一些发了黄、生了虫的线装书,举出了史列,提出了依据,但拿不出照片,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由原县文管所职工黄先敏用泥巴堆塑的孔圣人冠冕坐在老师的家乡“访弘问乐”。这有什么办法呢?人微言轻,回天无力,“读书人”一声长叹! 然而熟知这段历史的有识之士大有人在,好些外省人甚至还外侨胞都知道资中文庙的孔子与众不同,是尊站像,不少人还专程前来观看,看了之后无不感到遗憾。为此,资中县委、县政府根据各个专家学者的建议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决定尊重历史,展现西部地区这一独特的文化品牌,拨款5万元,将孔子神像恢复为站像。 孔子之师苌弘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生于资中,为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他以博学多才、精通音律、刚直不阿而闻名于诸侯。他在周朝的景王、敬王时期,尽心竭力匡扶周室,受到争霸诸侯的痛恨,后被剖肠而死。大哲学家庄周,把苌弘和龙逢、比干媲美,“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拖、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戳。”苌弘死后葬于四川资中,三年后,他的鲜血变为碧血的美玉。据庄子记载:“苌弘死于蜀,三年而化为碧。”典故“化血为碧”、“碧血丹心”等词,原本于此,可见人们对苌弘敬爱之深。为了纪念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本册综合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新世纪版
- 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1.1 稻作文化的印记 说课稿
- 2025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与环境(第1期)解析版
- 8《升国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第3课时三位数的减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年全国中级育婴员职业技能考试A证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全国西式面点师(技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蒸馒头劳动课课件
- 文库发布:蒸馏课件
- 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
- 非专用化妆包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 工程类公路培训课件
- 2024年度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课件
-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EPC工程设计施工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 2024年达人直播带货运营协议书模板
-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
- 血氧饱和度监测
- GB/T 23604-2024钛及钛合金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方法
- 2024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学习解读课件
- 10kV线路施工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