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心包肝胆ppt课件.ppt_第1页
三焦心包肝胆ppt课件.ppt_第2页
三焦心包肝胆ppt课件.ppt_第3页
三焦心包肝胆ppt课件.ppt_第4页
三焦心包肝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上篇针灸理论 九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PericardiumMeridianofHand Jueyin PC 一 手厥阴心包经经络 一 手厥阴心包经经脉1 经脉循行 经脉循行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 起于胸中 出属心包 下膈 历络三焦 其支者 循胸出胁 下腋三寸 上抵腋下 循臑内 行太阴 少阴之间 入肘中 下臂 行两筋之间 入掌中 循中指 出其端 其支者 别掌中 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灵枢 经脉 九手厥阴心包经 2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特点 体表路线乳旁 上肢内侧面中间 掌心 中指 体内联系属心包络 依次联络上 中 下三焦 与心 胸 胃联系密切 2 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病候 灵枢 经脉 是动则病 手心热 臂 肘挛急 腋肿 甚则胸胁支满 心中澹澹大动 面赤 目黄 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 烦心 心痛 掌中热 二 病候 主要病候脏腑病 心病 胸闷 心悸 心烦 癫狂 经脉病 腋肿 肘臂挛急 掌心发热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 胸 胃 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手厥阴心包经戌时 19点至21点 实证状态心悸 发怒 胸痛 心血管病变 头热痛 上肢痛 嗜睡 目赤 便秘 虚证状态心烦 心搏过快 晕眩 呼吸困 难 上肢无力 胸痛 目黄 多梦 亦称心包 是包裹在心脏外围的一层衣膜 膜上分布着明显的脉络 护卫心脏 传导心主的命令 循行方向胸 手起止穴 天池 中冲共9穴联系脏腑器官心包 三焦 二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PointsofPericardiumMeridianofHand Jueyin 1 天池 Ti nch PC1 定位Location 在胸部 当第四肋间隙 乳头外1寸 前正中线旁开5寸 功能Function 宽胸理气 止痛消肿 主治Indications 1 胁肋胀痛 胸闷 心痛 2 咳嗽 气喘 3 腋下肿痛 瘰疬 4 乳痈 乳汁少 刺法Method 斜刺或平刺0 5 0 8寸 本穴正当胸腔 内容心 肺 不宜深刺 天池 3 曲泽 Q z PC3 合穴 定位Location 在肘横纹中 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功能Function 清心镇痛 和胃降逆 主治Indications 1 心痛 心悸 善惊 2 肘臂痉挛疼痛 上肢颤动 3 胃痛 呕吐 泄泻 热病 中暑 刺法Method 直刺1 0 1 5寸 或者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尺泽 曲泽 5 间使 Ji nsh PC5 经穴 定位Location 在前臂掌侧 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3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能Function 宽胸解郁 宁心降逆 主治Indications 1 心痛 心悸 3 胃痛 呕吐 3 热病 疟疾 4 癫狂痫 肘臂痛 刺法Method 直刺0 5 1寸 间使 定位Location 在前臂掌侧 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能Function 宁神镇痛 疏肝和中 主治Indications 1 上肢不遂 肘臂挛痛 2 心痛 心悸 胸闷 胸痛 3 胃痛 呕吐 呃逆 4 癫痫 偏头痛 眩晕 失眠 刺法Method 直刺0 5 1寸 6 内关 N igu n PC6 络穴 八脉交会穴 通阴维脉 内关 7 大陵 D l ng PC7 输穴 原穴 定位Location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 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能 宁心安神 宽胸和胃 主治Indications 1 手腕麻痛 2 心痛 心悸 胸胁胀痛 癫狂痫 3 胃痛 呕吐 刺法Method 直刺0 3 0 5寸 大陵 8 劳宫 L og ng PC8 荥穴 定位Location 在手掌心 当第二 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 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功能Function 清心安神 消肿止痒 主治Indications 1 心痛 癫狂 痫证 中风昏迷 2 鹅掌风 掌中热 中暑 3 口舌生疮 口臭 鼻衄 刺法Method 直刺0 3 0 5寸 劳宫 定位Location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功能 开窍醒脑 泄热清心 主治Indications 1 中风昏迷 舌强不语 小儿惊风 中暑 热病 2 心烦 心痛 3 舌下肿痛 刺法Method 浅刺0 1寸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9 中冲 Zh ngch ng PC9 井穴 中冲 心包经穴主治表 本经腧穴主治心 胸 胃 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远治作用特殊作用曲泽急性吐泻间使疟疾 癫痫内关心 胸 胃 神志病胃痛 呕吐大陵心痛 惊悸劳宫口臭 口疮 课堂小结 1 掌握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的循行 2 掌握手厥阴心包经带 重点常用穴位的定位 主治和操作 3 熟悉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的病候 4 熟悉手厥阴心包经非重点穴穴定位 主治 操作 十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SanjiaoMeridianofHand Shaoyang SJ 一 手少阳三焦经1 经脉循行 1 经脉循行三焦手少阳之脉 起于小指次指之端 上出两指之间 循手表腕 出臂外两骨之间 上贯肘 循臑外 上肩 而交出足少阳之后 入缺盆 布膻中 散络心包 下膈 遍属三焦 其支者 从膻中 上出缺盆 上项 系耳后 直上出耳上角 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 从耳后入耳中 出走耳前 过客主人 前交颊 至目锐眦 灵枢 经脉 一 手少阳三焦经经络 十手少阳三焦经 一 经脉循行 体表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 沿上肢外侧正中上行 经肩 颈 绕耳 止于眉梢 支脉在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体内 属三焦 络心包 支脉到额角 面颊 目眶下和耳内 2 手少阳经脉病候是动则病 耳聋 浑浑 嗌肿 喉痹 是主气所生病者 汗出 目锐眦痛 颊肿 耳后 肩 臑 肘 臂外皆痛 小指次指不用 灵枢 经脉 k2 二 主要病候脏腑病候腹胀 水肿 小便不利等 经脉病候耳鸣 耳聋 咽喉肿痛 目赤肿痛 颊肿 耳后 肩臂肘部外侧疼痛等 三 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病 偏头痛 耳鸣 耳聋 目赤肿痛 咽喉痛 热病 感冒发热 疟疾 便秘 本经病 手背肿痛 肘臂痛 肩背痛 颈项痛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 21点到23点 虚证状态上肢无力麻木 面色白 呼吸表浅 发冷 尿少 精神与身体倦怠 忧郁 肌肉松驰无力 听力障碍 实证状态上肢痛 肩 颈无力 耳鸣 耳痛 头剧痛 缺乏食欲 失眠 发怒 上中下三焦的总称 因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脏器 而是人体胸腹之上中下三部及其所在脏腑的概括 有 孤腑 外腑 之别称 主要功能是运行水液 敷布原气 主持诸气 司人体气化以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 病理上 上焦病包括心 肺的病变 中焦病包括脾 胃的病变 下焦病主要指肝肾的病变 二 手少阳腧穴 PointsofSanjiaoMeridianofHand Shaoyang SJ 1 腧穴特点 本经一侧23穴 13穴在上肢外侧 10穴分布于侧头 颈 肩部 肘下部 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 外关 支沟 会宗 三阳络 四犊 天井肩臂部 清冷渊 消烁 譳会 肩髎头面部 天髎 翳风 契脉 颅息 角孙 耳门 和髎 丝竹空2 主治特点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侧头 耳 目 咽喉 胸胁病 热病及本经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本经共23穴 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 外关 支沟 会宗 三阳络 四渎 天井 清冷渊 消泺 臑会 肩髎 天髎 天牖 翳风 瘈脉 颅息 角孙 耳门 耳和髎 丝竹空 重点掌握8穴 3 腧穴概述 1 关冲 SJ1 井穴 定位Location 在手环指末节尺侧 距指甲角0 1寸 功效 清热解表 清心聪耳 主治Indications 1 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 指端麻木 四肢不举 2 头面五官病症 头痛 头晕 目眩 耳鸣 耳聋 目赤痛 目生翳膜 舌强 舌卷 舌裂 舌本强 口干 唇干裂 喉痹 痄腮 颔肿 3 消化系统病症 霍乱吐泻 食欲减退 小儿消化不良 4 神志病症 中风 中暑 昏迷 昏厥 5 其他病症 热病 疟疾 刺法Method 浅刺0 1寸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关冲 k5 定位 在手背部 当环指本节 掌指关节 的后方 第四 五掌骨间凹陷处 功效 清热利咽 明目聪耳 主治 1 头面五官病症 头痛 目眩 面赤 目赤 目痛 视物不清 耳聋 耳鸣 咽肿喉痹 2 其他病症 热病 疟疾 瘰疬 疣 3 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 脊膂痛 肩背肘臂疼痛 手指不能屈伸 落枕 操作 直刺0 3 0 5寸 可灸 3 中渚 SJ3 输穴 k6 4 阳池 SJ4 原穴 定位 正坐或仰卧 俯掌 在腕背横纹中 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主治 1 头面五官病症 目红肿 目赤肿痛 耳聋 咽喉肿痛2 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 腕痛无力或红肿不可屈伸 手腕折伤 前臂及肘部疼痛 肩痛 颈痛 配合谷 曲池 外关 治疗手腕痛甚佳 為腕关节疾患之治疗大穴 3 消化系统病症 小儿腹泻 消化不良 疳积 消渴 口干 便秘 4 泌尿系统病症 遗尿 5 其他病症 热病 消渴 疟疾 感冒 刺灸法 直刺0 3 0 5寸 5 外关 W igu nSJ5 络穴 八脉交会穴之一 通阳维脉 定位Location 在前臂背侧 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腕背横纹上2寸 尺骨与桡骨之间 功效 清热解表 聪耳明目 解痉止痛 外关 主治Indications 1 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 肘臂屈伸不利 上肢筋骨疼痛 手颤 五指痛 不能握物 半身不遂 胁肋疼痛 颈项强痛 落枕 胸胁痛 2 头面五官病症 头痛 目赤肿痛 耳鸣 耳聋 鼻衄 牙痛 热病 头痛 目赤肿痛 耳鸣 耳聋 3 消化系统病症 腹痛 便秘 霍乱 肠痈 纳呆 不思饮食 4 神志病症 急惊风 急躁易怒 5 其他病症 热病 感冒 疣 刺法Method 直刺0 5 1 0寸 1 本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 通阳维脉 阳维脉 维系一身之阳 故本穴为解表退热之穴 感冒 热病 疟疾皆以本穴为主穴之一 2 本穴又为治疗头痛 目疾 耳疾的常用穴 少阳之脉布于侧头 目 耳 经脉所过 主治所在 3 本穴行气开郁作用甚著 凡属肺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满 胁肋疼痛 胃肠功能失调 郁闷不舒 急躁易怒者 皆为本穴的适应证 k8 6 支沟 SJ6 经穴 定位 在前臂背侧 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腕背横纹上3寸 尺骨与桡骨之间 功效 清热聪耳 润肠通便 主治 1 头面五官病症 耳聋 耳鸣 暴喑 目赤 目痛 咽肿 2 消化系统病症 便秘 呕吐 泄泻3 妇科病症 经闭 产后血晕 痛经 4 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 肩臂腰背酸痛 胁肋疼痛 落枕 项不得回顾5 神志病症 急躁易怒 6 其他病症 胸胁胀满 热病 操作 直刺0 5 1寸 可灸 解释 1 本穴为行气要穴 对于气滞不通引起的胸胁胀满 急躁易怒 胃肠病症 妇科病症 均为常用穴之一 本穴为治疗习惯性便秘的首选穴之一 2 本穴与外关穴相比较 本穴专司行气 而外关穴则是行气开郁与解表退热并重 两穴皆治疗胃肠病 是通过行气开郁而实现的 足三里穴也主治胃肠病 主要是因为经脉所过 主治所在 操作 直刺0 8 1 2寸 可灸 k15 14 肩髎 SJ14 定位 正坐或俯卧位 在肩髃后方 当臂外展时 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主治 舒筋通络 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 臂痛 肩重不能举 刺灸法 直刺0 8 1 2寸 配天宗 曲池 肩髃 治肩周炎 肩三針 治五十肩肩髃 大腸 肩髎 三焦 肩貞 小腸 17 翳风 Y f ng SJ17 定位Location 在耳垂后方 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 疏散风热 聪耳通窍 主治Indications 1 头面五官病症 口眼歪斜 耳聋 耳鸣 耳中痛 耳中湿痒 目不明 目翳 牙痛 咽喉肿痛 痄腮2 神志病症 痉病 狂疾 口吃 齿痛 颊肿 口喎 牙关紧闭 3 瘰疬 呃逆 刺法Method 直刺0 8 1 0寸 翳风 21 耳门 rm n SJ21 定位Location 在面部 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 下颌骨髁状突后缘 张口有凹陷处 功效 聪耳消肿 通窍活络 主治Indications 头面五官病症 耳鸣 耳聋 聤耳流脓 耳生疮 耳中痛 齿痛 咀嚼困难 颈颔肿痛 口眼歪斜 刺法Method 直刺0 5 1 0寸 耳门 23 丝竹空S zh k ng SJ23 定位Location 在面部 当眉梢凹陷处 功效 散风清热 清头明目 主治Indications 1 头面五官病症 头痛 目眩 目赤肿痛 羞明流泪 眼睑跳动 齿痛 2 神志病症 癫狂病 刺法Method 刺0 5 1寸 不宜直接灸 丝竹空 手少阳三焦经小结 1 经脉走向体表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 沿上肢外侧正中上行 经肩 颈 绕耳 止于眉梢 支脉在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体内 属三焦 络心包 支脉到额角 面颊 目眶下和耳内 所联系的脏腑器官有三焦 心包 耳 眼 2 取穴要点无名指尺侧指甲角旁取关冲 在手背部第四 五掌骨间凹陷处取中渚 尺骨与桡骨之间 腕背横纹上2寸取外关 与内关相对 腕背横纹上3寸取支沟 耳垂后方 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取翳风 耳屏上切迹的前方 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取耳门 眉梢外侧凹陷处取丝竹空 3 主治要点头面五官疾病 偏头痛 耳鸣 耳聋 目赤肿痛 咽喉痛 热病 感冒发热 疟疾 便秘 本经病 手背肿痛 肘臂痛 肩背痛 颈项痛 4 特殊作用支沟治疗便秘 中渚 阳池治消渴 5 操作要点耳门微张口直刺 课堂小结 1 掌握手少阳三焦经经脉的循行 2 掌握手少阳三焦经 重点常用穴位的定位 主治和操作3 熟悉手少阳三焦经经脉的病候 4 熟悉非重点腧穴定位 主治 操作 十一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GallbladderMeridianofFoot Shaoyang GB 一 足少阳经络 一 足少阳经脉1 经脉循行 1 经脉循行胆足少阳之脉 起于目锐眦 上抵头角 下耳后 循颈 行手少阳之前 至肩上 却交出手少阳之后 入缺盆 其支者 从耳后入耳中 出走耳前 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 别锐眦 下大迎 合于手少阳 抵于 下加颊车 下颈 合缺盆 以下胸中 贯膈 络肝 属胆 循胁里 出气街 绕毛际 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 从缺盆下腋 循胸 过季胁 下合髀厌中 以下循髀阳 出膝外廉 下外辅骨之前 直下抵绝骨之端 下出外踝之前 循足跗上 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 别跗上 入大指之间 循大指歧骨内 出其端 还贯爪甲 出三毛 十一足少阳胆经 2 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特点体表循行是 目外眦 环耳 侧头 侧项 侧腰 胁 下肢外侧中 第四趾 大趾 体内循行 络肝 属胆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目 耳 属胆 络肝 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体内联系 络肝 属胆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目 耳 属胆 络肝 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2 足少阳胆经脉病候 灵枢 经脉 是动则病 口苦 善太息 心胁痛 不能转侧 甚则面微有尘 体无膏泽 足外反热 是为阳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 头痛 颔痛 目锐眦痛 缺盆中肿痛 腋下肿 马刀侠瘿 汗出振寒 疟 胸胁 肋 髀 膝外至胫 绝骨 外踝前 及诸节皆痛 小指次指不用 2 病候归纳 脏腑病 口苦 善太息 心胁痛 面微有尘 体无膏泽 经络病 不能转侧 足外反热 头痛 颔痛 目锐眦痛 缺盆中肿痛 腋下肿 马刀 侠瘿 汗出振寒 疟 胸胁 肋 髀 膝外至胫 绝骨 外踝前及诸节皆痛 小指次指不用 虚证状态虚弱 腘窝胀肿 足无力 关节肿胀 下肢 眼的疾痛 目黄 吐苦水 嗜睡 夜汗 惊悸太息 呼吸沉闷 足少阳胆经子时 23点至1点 附于肝 与肝相连 和肝共同发挥疏泄作用 胆内贮藏 精汁 胆汁 因胆汁清净 又称为 中精之腑 临床上对惊悸 胆怯 失眠 多梦等证 常由胆来治疗 实证状态胃胀 口苦 胸胀 颈 下颔 喉咙不适 失眠症 头痛 髀或腿膝胫踝外侧痉挛疼痛 足下热 二 常用腧穴 本经共44穴 PointsofGallbladderMeridianofFoot Shaoyang GB 头面部 瞳子髎 听会 商关 颔厌 悬颅 悬厘 曲鬓 率谷 天冲 浮白 头窍阴 完骨 本神 阳白 头临泣 目窗 正营 承灵 脑空 风池躯干部 肩井 渊液 辄筋 日月 京门 带脉 五枢 维道 居髎大腿部 环跳 风市 中渎 膝阳关膝下部 阳陵泉 阳交 外丘 光明 阳辅 悬钟 丘墟 足临泣 地五会 侠溪 足窍阴 1 瞳子髎 T ngz li o GB1 手太阳 手 足少阳经交会穴 定位Location 在面部 目外眦旁 当眶外侧缘处 功能Function 平肝熄风 明目退翳 主治Indications 配睛明 丝竹空 攒竹 有清热止痛的作用 主治目痛 目赤 目翳 配头维 印堂 太冲 有疏散风热 活络止痛的作用 主治头痛 配合谷 太阳 颧髎 有祛风活血 通络止痛的作用 主治三叉神经痛 刺法Method 直刺或平刺0 3 0 5寸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瞳子髎 2 听会 GB2T nghu 定位Location 在耳屏间切迹前 下颔股骨果状突后缘 张口有空处取穴 功能Function 开窍聪耳 舒筋活络 主治Indications 耳鸣 耳聋 聤耳流脓 齿疼 头面痛 下颔脱臼 口眼歪斜 刺法Method 微张口 直刺0 5 0 8寸 可灸 定位Location 在头部 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 5寸 角孙直上方 功能Function 平肝熄风 宁神止吐 主治Indications 配风池 太阳 有祛风止痛的作用 主治偏头痛 眩晕 配人中 曲池 太冲 有祛风清热镇惊的作用 主治小儿急 慢性惊风 配足三里 中脘 有和胃止呕的作用 主治呕吐 刺法Method 平刺0 5 1寸 可灸 8 率谷 GB8Shu ig 交会穴 足太阳 少阳之会 14 阳白 GB14Y ngb i手足少阳 阳明 阳维五脉之会 定位Location 目正视 瞳孔直上 眉上1寸取穴 功能Function 平肝熄风 宁神止吐 主治Indications 头痛 目赤痛 视物不明 面瘫 眼睑膶动 眼睑下垂 刺法Method 平刺0 5 0 8寸 可灸 定位Location 在头部 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 5寸 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功能Function 散风清热 明目聪耳 主治Indications 配百会 印堂 头维 为近部取穴法 主治头痛 配攒竹 丝竹空 合谷 有清热明目止痛的作用 主治目赤痛 流泪 鼻塞 配百会 人中 内关 有通窍醒神的作用 主治小儿惊痛 刺法Method 平刺0 5 0 8寸 可灸 15 头临泣 GB15T ul nq 定位Location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与风府相平 功能Function 平肝熄风 清热解表 主治Indications 配大椎 后溪 有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 主治颈项强痛 配睛明 太阳 太冲 有明目止痛的作用 主治目赤肿痛 头痛目眩 目赤肿痛 鼻渊 鼻衄 耳鸣 配阳白 颧髎 颊车 有行气活血的作用 主治口眼歪斜 中风 清热解表 陪太阳治疗感冒 热病 疟疾 瘿气 癫痫 刺法Method 对准鼻尖斜刺0 8 1 2寸 或平透风府 可灸 附注 穴位深部为延髓 严格掌握针刺角度与深度 20风池 GB20F ngch 交会穴 足少阳 阳维之会 风池 21 肩井 Ji nj ng GB21 手足少阳 足阳明与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Location 在肩上 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功能Function 祛风清热 消肿止痛 主治Indications 1 配肩髃 天宗 有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主治肩背痹痛 颈项强痛 上肢不遂 中风 2 配合谷 三阴交 有活血利气催胎的作用 主治难产 3 配乳根 少泽 有消炎通乳止痛的作用 主治乳汁不下 乳痈 难产 刺法Method 直刺0 3 0 5寸 深部正当肺尖 慎不可深刺 捣刺 孕妇禁用 肩井 定位Location 在上腹部 当乳头直下 第7肋间隙 前正中线旁开4寸 功能Function 疏肝利胆 健脾降逆 主治Indications 配丘墟 阳陵泉 支沟 有疏肝理气止痛的作用 主治胁肋疼痛胸胁疼痛 配内关 中脘 有降逆止呕的作用 主治呕吐 吞酸 呃逆 配大椎 至阳 肝俞 阴陵泉 有清利湿热的作用 主治黄疸 刺法Method 斜刺或平刺0 5 0 8寸 可灸 附注 不可深刺 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24 日月 GB24R yu 胆募穴 交会穴 足少阴 少阳 阳维之会 定位Location 在股外侧部 侧卧屈股 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 3与中1 3交点处 功能Function 祛风化湿 疏通经络 主治Indications 配殷门 阳陵泉 委中 昆仑 有疏通经络 活血止痛的作用 治坐骨神经痛 配居髎 委中 悬钟 有祛风除温散寒的作用 主治风寒湿痹证 配风池 曲池 有祛风活血止痒的作用 主治遍身风疹 刺法Method 直刺2 3寸 可灸 30 环跳 GB30 交会穴 足少阳 太阳之会 定位Location 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 当腘横纹上7寸 或直立垂手时 中指尖处 功能Function 祛风化湿 疏通经络 主治Indications 配阳陵泉 悬钟 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 主治下肢痿痹 麻木 半身不遂 脚气 配风池 曲池 血海 有活血祛风止痒的作用 主治荨麻疹 刺法Method 直刺1 2寸 可灸 31 风市 GB31 定位Location 在小腿外侧 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功能Function 疏肝利胆 舒筋镇痉 主治Indications 配环跳 风市 委中 悬钟 有活血通络 疏调经脉的作用 治半身不遂 下肢痿痹 麻木 配阴陵泉 中脘 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 主治胁肋痛 口苦 黄疸 呕吐 配人中 中冲 太冲 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 主治小儿惊风 刺法Method 直刺1 1 5寸 可灸 34 阳陵泉 GB34 合穴 胆下合穴 八会穴 筋会 定位Location 在小腿外侧 当外踝尖上3寸 腓骨前缘 功能Function 平肝熄风 疏肝益肾 主治Indications 配肾俞 膝关 阳陵泉 有祛风湿 健腰膝的作用 主治腰腿痛 配风池 后溪 有祛风活络的作用 主治颈项强痛 配环跳 风市 阳陵泉 有通经活络 舒筋止痛的作用 主治坐骨神经痛项强 胸胁胀痛 下肢痿痹 脚气 咽喉肿痛 刺法Method 直刺1 1 5寸 可灸 悬钟 GB39 八会穴 髓会 41 足临泣 Z l nq GB41 输穴 八脉交会穴 通带脉 定位Location 在足背外侧 当足四趾本节 第四跖趾关节 的后方 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功能Function 平肝熄风 化痰消肿 主治Indications 1 配丘墟 解溪 昆仑 有通经活络 消肿止痛的作用 主治足跗肿痛 2 配风池 太阳 外关 有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 主治偏头痛 目痛 乳房胀痛 月经不调 3 配乳根 肩井 有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的作用 主治乳痈 瘰疬 疟疾 刺法Method 直刺0 3 0 5寸 足临泣 定位Location 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 距趾甲角0 1寸 指寸 功能Function 平肝熄风 聪耳明目 主治Indications 1 配头维 太阳 有祛风止痛的作用 主治偏头痛 目赤肿痛 2 配翳风 听会 外关 有清热泻火 通经活络聪耳的作用 主治耳鸣 耳聋 热病 失眠 胁痛 咳逆 3 配少商 商阳 有清热利咽的作用 主治喉痹 4 月经不调 刺法Method 浅刺0 1寸 或点刺出血 可灸 44 足窍阴 GB44 井穴 足少阳胆经 小结 1取穴要点 主要掌握目外眦 耳尖 肩峰 第七颈椎 肋骨 乳头 尾骨 股骨大转子 腓骨前后缘 外踝 跖趾关节等解剖标志 2主治重点 头面疾患 曈子髎 光明治目疾 头临泣治迎风流泪 风池治偏正头痛 头晕及目疾 足临泣治目眩 侠溪治目外眦赤 耳聋目眩 神志疾患 本神治癫痫 足窍阴治梦魇 妇科病 带脉 五枢治妇科病 3刺灸注意事项 风池不宜过深 朝向下颌进针 日月 京门不宜过深 课堂小结 1 掌握足少阳胆经经脉的循行 2 掌握足少阳胆经带 重点常用穴位的定位 主治和操作 3 熟悉足少阳胆经经脉的病候 4 熟悉足少阳胆经非重点腧穴腧穴定位 主治 操作 十二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LiverMeridianofFoot Jueyin LR 一 足厥阴肝经经络 一 肝足厥阴经脉1 经脉循行 1 经脉循行肝足厥阴之脉 起于大指丛毛之际 上循足跗上廉 去内踝一寸 上踝八寸 交出太阴之后 上腘内廉 循股阴 入毛中 环阴器 抵小腹 挟胃 属肝 络胆 上贯膈 布胁肋 循喉咙之后 上入颃颡 连目系 上出额 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 从目系下颊里 环唇内 其支者 复从肝别 贯膈 上注肺 十二足厥阴肝经 2 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特点体表循行大趾外 下肢内侧前 中 阴器 胁 上出额 与督脉会于巅 体内循行挟胃 属肝 络胆 循喉咙后 入颃颡 连目系 下颊里 环唇内 上注肺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阴器 目系 颡 唇内 胃 肺 属肝 络胆 在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络脉上睾 结三际 经筋结于阴器 络诸筋 2 足厥阴肝经脉病候 灵枢 经脉 是动则病 腰痛不可以俯仰 丈夫疝 妇人少腹肿 甚则嗌干 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 胸满 呕逆 飧泄 狐疝 遗溺 闭癃 二 主要病候腰痛 胸满 呃逆 遗尿 小便不利 疝气 少腹肿等症 三 主治概要肝胆病 胁痛 黄疸 目赤肿痛 妇科病 前阴病 崩漏 月经不调 带下 淋证 遗尿 癃闭 疝气 外经病 下肢痿痹 巅顶痛 虚证状态眩晕 面色白 肠功能异常 性冷感 大腿与骨盆疼痛 下肢无力 易倦 视力模糊 压迫 惊恐 足厥阴肝经丑时 1点至3点 肝藏血 主疏泄 调节精神情志 促进消化吸收 肝主筋 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 肝气通于目 肝和 则目能辨五色矣 实证状态头痛 肤黄 腰痛 小便困难疼痛 经痛 易怒 兴奋冲动感 二 足厥阴腧穴 一 腧穴概要1 腧穴特点 腧穴首穴是大敦 末穴是期门 左右各14穴 由足走胸 起于大敦 止于期门 本经共14穴 大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