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治PPT课件.ppt_第1页
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治PPT课件.ppt_第2页
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治PPT课件.ppt_第3页
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治PPT课件.ppt_第4页
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伤性凝血病的认知和防治CoagulopthyofTrauma 1 病例介绍 青年男性 因 晕厥1次 来我院急诊抢救室就诊既往史 否认体格检查 无异常发现入院诊断 晕厥待查 2 病例介绍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正常 血生化正常 凝血全套 APTT40s PT15s 纤维蛋白原69 D dimer40辅助检查 心电图 头颅CT 皮下血肿 3 病例介绍 入院诊断 晕厥待查 凝血功能紊乱待查 肺栓塞 主动脉夹层 肺动脉 主动脉增强CT 未见明显的血管病变 4 创伤性凝血病的概念 是指严重创伤或大手术下 机体出现的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症 其发病机制具有多源性 其中包括出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诱发血管内皮损伤 导致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 丢失以及纤溶的激活 容量复苏对凝血因子的稀释 低体温和代谢性酸中毒导致凝血因子活性下降等 5 创伤性凝血病病死率 巴格达243名战伤的患者 入院时INR 1 5需要输 10单位的少浆血 病死率30 伊拉克734名战伤患者 入院时INR正常 数学0 4单位不等 病死率仅为0 6 即使ISS评分相等 有创伤性凝血病的患者死亡率增高2 3倍 6 创伤性凝血病病死率 如果创伤患者具备了以下因素 高ISS评分 低血压 酸中毒 低体温 则创伤性凝血病发病率100 死亡率56 7 创伤性凝血病的认识 2006年发起Eductionalinitiativeoncriticalbleedingintrauma EICBT的国际行动 以提高创伤救治人员对创伤后凝血病的认识和救治水平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凝血病是在伤员入院接受大量液体复苏后才发生 并将其归因于凝血因子的丢失 消耗和稀释 以及由酸中毒和低体温导致的凝血因子功能障碍事实上 凝血病在创伤的极早期 接受大量液体治疗之前就可以发生 并且和预后密切相关 约25 创伤患者入院初已发生凝血病 ISS 45的患者60 在1小时内发生 8 创伤性凝血病启动因素 是一组多元性的凝血障碍大多数发生在休克的患者启动因素组织低灌注 组织因子大量释放 引发蛋白C 凝血酶调节蛋白系统的过度活化 而不是凝血因子的消耗KBrohi 2007 9 创伤性凝血病发病机制 广泛渗血 出血 休克一组多元性凝血障碍凝血因子丢失 消耗 稀释 活性下降 血小板减少 严重创伤 组织损伤 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代谢性酸中毒大出血低体温全身炎症反应 SIRS 纤溶的激活以上病理改变相互作用 恶性循环 是严重创伤死亡的主要原因 10 严重创伤死亡三联征 酸中毒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三者作用 一旦形成 恶性循环 黑三角 也叫 致命三联征 很难打破 导致高死亡率 严重创伤中是可以预见和治疗的 11 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子 1 损伤的严重程度 2 血小板的快速耗损3 大量失血 休克 1 2纤维蛋白原1 3血小板丢失损伤严重但没有休克者大多未表现有凝血病 组织低灌注时 内皮细胞释放血栓调节蛋白增多 抗凝活性增强 4 血液稀释5 低体温6 酸中毒7 脓毒症活动性出血纠正了 但是纠正过程中出现了脓毒症8 过度的纤维蛋白溶解 12 严重创伤 组织损伤 组织损伤是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的核心因素由严重创伤本身引起创伤后即刻发生 在输液复苏之前 约25 创伤患者 入院当初已经发生凝血病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ISS 45 60 可再1小时内发生 创伤越严重 发生凝血病的时间越短 13 严重创伤 组织损伤 严重组织损伤消耗性凝血病 过度纤维蛋白溶解SIRS特殊组织损伤脑损伤凝血病发生的独立而显著的危险因素多发性长骨骨折 14 严重创伤 组织损伤 创伤引起内皮细胞损伤 内皮下的 型胶原和TF暴露 激活凝血进程 受损的内皮细胞 纤溶酶激活 使机体的纤溶活性增强 在凝血因子减少或功能受损时 纤溶活性增强进一步导致了血凝块形成减少或不稳定 从而增加出血量和加重凝血病 15 凝血因子消耗 创伤性凝血病的重要因素1 严重创伤早期凝血系统的激活使凝血因子消耗 2 创伤早期机体产生少量凝血酶 激活蛋白C 活化蛋白C 抑制V因子和VIII因子形成 这样过程可通过无数内皮小裂口呈级联式放大 凝血因子的生成减少 3 休克也参与了凝血因子消耗的过程 循环减慢延长了凝血酶在循环中的持续时间 使凝血因子进一步消耗 16 休克 诱发创伤性凝血病的驱动因素损伤程度虽然严重但没有休克者大多未表现有凝血病 组织低灌注时 组织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释放血栓调节蛋白增多 导致机体抗凝活性增强 17 血液稀释效应 大量血液丢失组织间隙液进入血管腔大量输入晶体液大量输库存血 血液稀释 18 低体温 原因 大量出血氧输送下降热量产生下降环境因素手术暴露躯体暴露热量丢失冷液输注快速静脉输注血流动力学紊乱抑制凝血瀑布反应 加重凝血病影响免疫反应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32 以下的低温时 明显地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 19 酸中毒 休克期低灌注延长多次输血心肌功能减退加重酸中毒加重凝血病血管收缩药物PH 7 4FXaFVIIa凝血酶原的活性明显减弱 20 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 临床情况凝血障碍的概率 2510 25 SBP 7039 25 PH 7 158 25 T 3449 25 SBP 70 PH 7 1 T 3498 21 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断 一 高度重视早期的高危因素 创伤的严重性休克伴颅脑损伤接受了大量输血输液二 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常规监测HBPLTPTINRAPTTFIBD DimerFDP凝血功能监测 TEG血栓弹力图三 观察症状体征 监测体温 血压及酸中毒 警惕致死三联征的发生 22 创伤性凝血病诊断标准 1 实验室标准PT 18sAPTT 60sTT 15s2 临床表现 活跃性 潜在性出血BritishNationalBloodTransfusionServiceAmericanCollegeofPathologists1994年指南 23 创伤性凝血病的治疗 两个治疗理念的改变 损伤控制外科 强调在实施确定性的手术前积极救治 致死性三联征 损伤性的控制复苏 进一步减少了血液稀释 24 创伤性凝血病的治疗 损伤控制性复苏 对于创伤复苏管理的认知 是随着军事冲突对医学新技术的要求而发展起来 在伊拉克战争 阿富汗战争中 损伤控制性复苏 damagecontrolresuscitationDCR 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大大减少了士兵的死亡率 DCR是指对创伤性凝血病和死亡倾向严重患者的患者 针对致死三联征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防止和预防措施 25 创伤性凝血病的治疗理念 集束化治疗 适时输血 纠酸保温 Hg7 9g L 活动性出血6g L 大量新鲜血浆 血小板 冷沉淀 纤维蛋白原等 不要只是输红细胞 损伤控制性治疗策略损伤控制性复苏 damagecontrolresuscitation DCR 损伤控制性手术 damagecontrolsurger DCS 26 损伤控制性治疗策略 损伤控制性手术1 紧急手术目标 一定要在1H内完成手术外科止血 积极引流 控制肠道污染 破裂大血管的分流术等2 复苏治疗重建生理状态3 确定性手术治疗 病情改善后 27 损伤控制性治疗策略 损伤控制性复苏1 重建 稳定 血流动力学 限制性容量复苏允许性低血压MAP 颅脑和脊髓损伤 缺血性心脏病 伤后时间过长者心输出量正常或稍高 恰当的组织灌注允许性Hb7 8g 6g活动性出血时 2 治疗创伤性凝血病补足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凝血因子VII 诺其 3 纠正酸中毒纠正低体温 28 损伤控制性复苏 焦点 致命性 三联征 创伤性凝血病的早期存在目标 控制由凝血病引起的失血多用血制品晶体液限量纠正酸中毒防止低体温 29 凝血配方 theclottingcocktail 15U红细胞12U血浆 新鲜或者普通 2U血小板theclottingcocktail10U冷沉淀 universityofsouthcalifornia可加用90 g kgrF a 30 rFVIIa 促进凝血酶爆发性生成的强效药物 可以有效控制创伤性凝血病引起的失血 减少血制品的消耗量有并发血栓栓塞的潜在风险价格昂贵最佳用药时间有待验证 31 rFVIIa 用药方案和时机 可参照以下准则 24小时内已经输入8 10UPRBC继续出血正在应用外科方法止血纠正酸中毒保温实验室检查 纤维蛋白原APTTPTINRD DimeraPTT 60setINR 2外科医生认为不可能凭借外科方法止血若不纠正凝血障碍出血将导致死亡USCMedicalCenter 32 rFVIIa 用药方案 纤维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