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在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探讨.pdf_第1页
TRIZ理论在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探讨.pdf_第2页
TRIZ理论在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探讨.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09 11 20 作者简介 王维刚 1976 男 1999 年大学毕业 硕士 讲师 现主要从事 TRIZ 理论在教学中的研究工作 TRIZ理论在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王维刚 张 颖 林玉娟 龙飞飞 大庆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 6331 8 摘要 鉴于当前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选题陈旧 模式固定且不利于创新的特点 在毕业设计环节中 引入了 TRIZ 理论 进行以培养机械创新设计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活动 在论述了 TRIZ 理 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础上 针对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的特点 构建设计系统的技术冲突模型 并提出 其解决机制 结合螺栓法兰联结案例 详述运用 TRIZ 解决创新问题的过程 为机械类创新设计提供指 导 实践效果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TRIZ 理论 机械类 本科毕业设计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1409 2010 01 N352 03 我国提出了 21 世纪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从以传授和继承知识为主的培养模式转向加强素质教育 拓宽口径 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 融传授知识 培养能 力 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1 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工程类本科生毕业设计对培 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 是全面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 2 我国在校大学生主要缺乏的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 力 国内各高校机械类学生毕业选题多为往届学生做过的设计 研究或实验 很少自己立题 这不利于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种状况 笔者进行了相关探讨 在机械工程类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中引 入了 T RIZ 理论 进行以培养机械类设计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活动 从而为高校学生 毕业设计活动提供一定参考 1 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 TRIZ 理论是 G S Alt shuller 等人从 1946 年开始在研究大量专利产品的基础上提出的 经过多年 发展 T RIZ 理论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 2 图 1 TRIZ 创新求解基本原理 TRIZ 理论认为当技术系统某个特性或参数得到改善时 常 常会引起另外的特性或参数劣化 该矛盾称为 技术矛盾 为 了解决该矛盾 Alt shuller 从其所研究的 4 万个专利解决方法中 发现只有 39 个参数改进或劣化 每个问题可以描述为 39 个参数 中任意2 个参数间的冲突 许多专利发明从不同领域有效地解决 了这些矛盾 Altshuller 通过研究 把 39 个参数作为改善参数 和劣化参数并分别作为一张表的行和列 由此组成了一个 39 39 矛盾矩阵 3 并为行列交叉点形成的每个矛盾提供了最常用的创新原则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 个参数都构成矛盾 TRIZ 创新求解基本原理如图 1 所示 2 TRIZ理论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机制 机械类毕业设计中绝大多数涉及到机械机构及结构的设计 而这些设计大部分来自工程实际问题 TRIZ 理论认为 解决工程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克服冲突 技术冲突在改善技术系统的一个参数的 同时又对该系统的另一个参数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技术冲突是指改进一技术参数的性能的同时 系统中 352 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年 3 月 第 7卷 第 1 期 理工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Nat Sci Edit Mar 2010 Vol 7 No 1 Sci 若要减少螺栓数量 密封 性又无法保证 因而这一矛盾 冲突 无法解决 不能实现双 图 3 典型的法兰结构 赢 为此 运用 TRIZ理论解决该问题 从而使法兰结构既有良 好密封性能又只使用少量螺栓 在螺栓法兰联接系统中 有子系统法兰 螺栓和垫片 若 子系统法兰结构保持不变 要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需要较多螺 栓的数目 为了维修方便 减轻质量 使用较少螺栓 但法兰 结构不变 则密封性能下降 显然 为了可靠的密封性和维修 方便 子系统法兰和螺栓之间存在冲突 属于技术冲突 由此看出 系统欲改善的技术特性是维修方便 少量螺 栓 经泛化后的标准工程参数是 33 操作简单性 恶化的技 术特性为密封性下降 经泛化的标准工程参数为 13 系统的稳 图 4 螺栓法兰联结新方案 定性 和 27 系统的可靠性 则构成 2 个技术冲突 即 33 13 和 33 27 依据文献 3 中的矛盾矩阵 解决该问题可以沿着 原理 17 30 32 35 27 40 思路考虑解决 其中原理 17 和 20 启发作用最明显 原理 17 维度变化 是将一维物体变化为 二维或三维物体 将物体倾斜或侧向放置 解决问题的思路是 将一个半法兰盘结合面相对另一个半法兰盘倾斜一定角度放置 原理 20 可挠性膜片或薄膜 柔性物质或结构 是使用可挠性 膜片或薄膜替代原有的结构 使用可挠性膜片或薄膜将物体与 环境隔离 受此原理启迪 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将一个半法兰盘 用弹性材料制作 在力的作用下可产生弹性变形 综合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将法兰盘结合面相对倾斜一个 角度 用数量较少的螺栓联接 在力作用下 其中一个半法兰盘产生弹性变形并被压平 另一个半法兰 353 第 7 卷 第 1 期 理工王维刚等 TRIZ 理论在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盘较厚 视为刚体 从而也保证了密封性 由此 设计出新颖的螺栓法兰联接装置 图 4 该装置既 有良好密封性能又只使用少量螺栓 很好地解决上述法兰结构的问题 4 结 语 依据 T RIZ 理论的基本原理和解决技术冲突机制 及其在机械类毕业创新设计中的解决以螺栓法兰 联结系统设计为例 详述了 T RIZ 理论在机械类毕业创新设计中的应用过程 实践效果证明 运用 TRIZ 理论指导毕业设计创新是切实可行的 能够很好地实现学生的工程能力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 的培养 将 TRIZ 理论应用到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 需要高校机械类专业的 广大教生的不懈努力与积极探索 通过运用 T RIZ 理论解决机械类毕业设计中的问题 让学生掌握创新 手段和方法 使之成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学忱 高柏 大学生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创新设计 J 黑龙江高级研究 2006 9 152 154 2 黄秀芳 T RIZ 理论基本原理及实现 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 10 55 57 3 郑称德 TRIZ 理论及其设计模型 J 管理工程学报 2003 17 1 84 87 编辑 李启栋 上接第 304 页 3 结 语 通过对上述 2座桥梁基础的施工难度 进度 投资 质量等进行分析 在地震山区中风化千枚岩的 地质情况下 采用扩大基础的施工方案要稍优于桩基础的施工方案 因此 深入研究地震山区中风化千 枚岩地质条件下的桥梁工程基础的施工方案 对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特别在市政基础工程的建设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宏阳 郦锁林 基础工程施工手册 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 6 2 向中富 桥梁施工控制技术 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3 杨文渊 徐D 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 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4 吴灵生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成因及其预防 J 山西建筑 2008 34 35 120 121 编辑 李启栋 上接第 310 页 参考文献 1 M archand J Samson E Predicting the service life of concrete structures Limitations of simplified models J Cement Concrete Composites 2009 31 515 521 2 Broomfield J P Corrosion of steel in Concrete understanding investigation and repair M London E FN 1997 3 屈文俊 张誉 侵蚀性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寿命预测方法探讨 J 工业建筑 1999 29 4 40 44 4 Liang M T Wang K L Liang C H Service life predi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999 29 1411 1418 5 李宗津 王新友 混凝土使用寿命预测的研究进展 J 建筑材料学报 1999 2 3 249 256 6 马亚丽 张爱林 基于规定可靠指标的混凝土结构氯离子侵蚀耐久寿命预测 J 土木工程学报 2006 39 2 36 41 7 Seung Jun Kwon Sang Soon Park Sang Hwa Jung Service life prediction of concrete wharves with early aged crack Probabilistic ap proach for chloride diffusion J Structural Safety 2009 31 1 75 83 8 Young Soo Yoon Woo Yong Jung Young M oo Sohn Predicting the remaining service life of land concrete by steel corrosion 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