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民族分裂与融合 三国-西晋-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 东魏-北齐 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第一节 三国鼎立一、 从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1、 董卓之乱189年,汉灵帝死,何太后临朝听政,其兄何进与袁绍合谋诛杀宦官-并州牧董卓进入洛阳-袁绍东撤,组成讨董联盟-董卓撤至长安,郿县一带,洛阳惨遭破坏-董卓被诛杀。(士卒皆称万岁)-讨董联盟自行瓦解,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公孙度:辽东 公孙瓒:幽州 袁绍:冀,青,并州(后吞并幽州) 韩遂、马腾:凉州 陶谦、刘备、吕布:相继占徐州 刘焉:益州 刘表:荆州 孙策:江东 曹操:豫州 2、 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群雄中势力最大的两家:袁绍和曹操:曹操称雄中原的原因:收编黄巾军降卒30余万把汉献帝接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许昌一带大力进行屯田200年官渡之战:曹操胜,历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07年,曹操征乌桓成功,除关中韩遂、马腾,汉中张鲁,北方尽在控制之中。3、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刘备:高唐县令,曾先后转投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后结识诸葛亮,出现转机。208年曹操大举南下,刘备首当其中,派诸葛亮会见孙权。主战理由:曹操有后顾之忧,关中有韩遂、马腾 曹操声言80万,实际不过20万(降卒算上) 曹操劳师远征,补给困难,如强弩之末 北方人不习南方湿润空气,水土不服;必生痼疾 曹军舍鞍马,仗舟楫,实为舍长取短 孙刘联军以逸待劳,擅长水战,虽只有几万。赤壁之战:208年10月,孙刘联军胜,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决定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的南北形势: 北方:211年,曹操灭关中韩遂、马腾,215年,灭汉中张鲁,完全统一北方 刘备:占荆州六郡(包括向孙权借二郡) 214年,刘备占益州 219年,占汉中(曹操之地) 219年,关羽失荆州。 至此,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20年,曹丕废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王。229年称帝,国号吴,都建邺(今南京)二、 魏国对北方地区的重建:(一) 曹魏的经济:1、 屯田制:背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北方社会经济遭到破坏,粮食极度匮乏内容:民屯: 掌官:屯田都尉(县);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郡)大司农(中央) 性质:土地国有,屯田民不能自由离开。 税收:用私牛对半分,用官牛四六分(官方得六成) 军屯:军队屯田-战时作战,平时屯田,多在蜀吴边境。评价:主观目的是加强军事实力,且剥削沉重,屯田民人生衣服关系很强 但是的特定环境下,对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经济起到积极作用2、 轻徭薄赋:204年颁租调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棉二斤。(二) 曹魏的政治:1、 唯才是举:203217,曹操发布“唯才是举”诏令至少5次,并重豪强兼并之法。2、 九品中正制:中正官到各地查访士人,根据品行分为九等,以备官用。实施之初,与曹操“唯才是举”精神一致,但后来重世家,轻才德, 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三、 诸葛亮治蜀:(一) 蜀汉的政治:1、 赏罚分明:廖立:“楚才良将”“诽谤先帝,疵毁众臣”,发配汶山郡。李严:发配到梓潼郡。挥泪斩马谡奖励王平-提为参军,封亭侯。2、 选贤举能,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不以门第为准,不计个人恩怨,使蜀汉政权文臣武将云集(二) 蜀汉的经济:农业:务农殖谷,闭关息民,轻徭薄赋,注重水利(维修都江堰)手工业:1、盐铁官营,设司金中郎将,司盐校尉管理, 2、织锦。蜀亡时,尚有锦,绢,绮各20万匹商业: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三) 蜀汉的民族关系。安定南中: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225年512月,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打过金沙江,会师于滇池。评定南中后,继续安抚,不留兵,不另外委派官吏,于是“纲纪初定”“军姿所出,国以富饶”(四) 蜀汉的军事 (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主动出击。北伐时间:228234年。 四、 吴国对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一) 吴国的政治:1、 孙权出身豪族,其政治也主要依靠江北江南大豪族建立以来,因此其政治始终保持世家利益,世家大族势力发展很盛。江北:周瑜,张昭,鲁肃,吕蒙。江南:顾雍,陆逊,朱桓,张紘2、 复客制和世袭领兵制。复客制:世家大族占有佃客向国家的赋役 世袭领兵制:将领可世袭领兵,复员后带走士兵成为私人劳动力。(二) 吴国的经济1、 经济发展的原因:汉末北方战乱使北人大量南迁,增加了人口,并带去了先进劳动力迫使山越人大量出山,劳动力得以增加实行屯田制。2、 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耕地面积大增:以三吴地区为主(太湖,钱塘江流域一带)手工业:造船业,纺织业(八蚕之锦)青瓷业(标志我国古代青瓷业达到成熟阶段)商业:新的商业城市的兴起(武昌,建业等) 对外贸易的发展 230年,吴将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到达夷洲。第二节 西晋的短期统一 一、西晋的建立和统一: 时间:265317年 都城:洛阳 1、西晋的建立: 司马氏,河内温县大族,司马防在曹操时入朝作官 曹丕死后,魏国朝廷出现曹氏和司马氏两大集团的斗争 249年,司马懿高平陵之变,成为斗争的转折 265年,司马昭病死,子司马炎继为晋王,后废魏帝自立,国号晋。 2、西晋的统一:灭蜀:263年 灭吴:279年 二、西晋的经济和政治。 (一)占田制: 占田与课田:“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克” 正丁:1660 次丁:1315 6165 老小:=66 =12 户调式:“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棉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其诸郡,或三分之二,远者三分之一。” 品官占田荫客制:一品官占田50顷,以下每品递减5顷,至九品占田10顷。同时,贵族官僚可荫不同数量的劳动力。 太康之治:太康之中,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羊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行舍,外闾不闭,民相遇如亲,其匮乏取资于道路,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 -晋书食货志(三) 八王之乱:(政治上的转折)1、 产生原因:西晋门阀士族的腐朽在历史上达到惊人程度 西晋分封宗室规模超过前代,且驻守重镇,国王掌握大量军队 2、内容: 长达16年(291306),共八王参加,战乱从洛阳延至关中、关东广大地区严重后果:使黄河流域,特别是经济发达的长安、洛阳一带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 直接削弱西晋王朝的统治,使其摇摇欲坠,名存实亡。 三、西晋的灭亡: (一)西、北各族的内迁及流民起义。 1、西、北各族的内迁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魏末晋初起内迁约870余万人。2、 流民起义:在西晋末年长达数年遍及川陕晋冀鲁豫滇荆湘;人数近30万户。 约占全国的1/12多,占流亡地区人数的近1/2。大致流向:甘陕-汉中,四川 晋冀-鲁豫 四川-荆滇湘(三) 西晋的灭亡: 永嘉之乱:311年,匈奴刘曜(刘渊之子)攻入洛阳,晋怀帝被俘。 晋愍帝司马邺在长安继续称帝,316年刘曜围长安,愍帝出降,西晋亡。第三节 东晋十六国的南北对峙。一、 北方的十六国:北宋崔鸿十六国春秋:一成(汉),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 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一夏。另有:汉,冉魏,代,西燕。对十六国历史的总体认识:十六国时期北方大分裂,少数民族拥兵中原,战争频繁,汉族先进文化遭到 严重破坏,民族矛盾尖锐,人民生活痛苦。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北方各族共同生活长达百 年之久,逐渐融为一体。十六国政权中,一些有作为的少数民族统治者,积极学习先进汉文化,努力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产,对北方经济发展和民族友好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二、 南方的东晋:(一) 东晋的建立和巩固: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睿受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驻建业,318年司马睿正式称帝(晋元帝)王与马共天下:琅琊门阀士族王导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王与马共天下说明:王导拥有极大的权利 东晋是依靠王导为首的门阀士族建立起来的政权,是西晋门阀制度的继续。永嘉南渡:东晋建立的社会基础。 南迁民族成为东晋政权建立的重要群众基础。 南迁士族把北方门阀政治移植到南方,成为证券建立的重要支柱。 巩固:东晋政权的内部矛盾:南北士族(吴姓与侨姓士族)的矛盾,二者势均力敌,相互鄙视,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影响到东晋政权的稳定。 北方士族:扶持建立了东晋政权,把持高管厚禄,拥有政治地位,吴姓士族大受排挤 南方士族:长期发展于本地,世代相传,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由经济实力形成军事实力。(三定江南:303年,张昌起义,305年陈敏兵变,310年钱會兵变,均由周(“王己”这字不懂打)联兵平定)。 解决办法:(王导成功解决矛盾,使东晋政权得以巩固。 提高司马睿个人威信 邀请吴姓士族作官(以顾荣,贺循为首) 侨置法:设置侨州,侨郡,侨县。 (二),东晋时期的南北战争: 东晋与北方政权抗衡的条件: 虽然偏安江南,但并非小如弹丸。 南迁汉人普遍充满思乡情绪,渴望打回北方 留在北方的汉人常常受到少数民族虐待,纷纷反抗。1、 祖逖北伐祖逖,南迁士族,徐州刺史,居于京口(今镇江),受封为奋威将军,豫州此时,筹兵北伐。313年,北上至淮阴,大造兵器并募得二千余人,后屡败石勒,石虎之军。中央派戴渊“征西将军”坐镇合肥,封祖逖为“镇西将军”接受控制,北伐收到牵制。321年,忧愤成疾病逝。2、 桓温北伐:桓温,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控制了荆州一带(长江中游),347年入蜀成汉后又控制长江上游。354年率兵四万攻入关中,大败前秦军。356年攻入河南地区(前燕地盘)一度收复洛阳,365年前燕重新攻占洛阳369年率兵五万攻到枋头(河南浚县西南,黄河以北)。后被前燕追杀,死三万余人。3、 肥水之战。 形势:东晋方面:桓冲掌控荆州(长江中游)谢安掌握扬州(长江下游)是荆杨二州配合最佳之时,也是东晋最强盛之时。 北府兵建立:377年,由谢玄(谢安侄)在京口建立,肥水之战前走向辉煌。 前秦方面:正值苻坚之时,是前秦最强盛之时,统一了整个北方,并攻占了东晋襄阳,彭城。 评价:肥水之战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和破坏,保卫了南方先进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生产 使东晋政权得以安定,也使南北对峙局面长期持续下来。 (三)、东晋末年的农民起义: 1、起义的背景:士族地主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剥削 A、东晋是西晋门阀政治的延续,处处表现出对门阀士族的宽容保护。 (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 B、士族疯狂兼并土地,形成众多大田庄。 政治腐败,人民负担沉重A、作为西晋门阀政治的继续,东晋腐朽之风更甚,表现为玄学指导下的“清谈无为”风气。 B、赋税、徭役大大加重 赋税:376年,改按亩收税为按扣收税;每人3斛,383年增为5斛。 徭役:“古者使人,岁不过三日;今之劳忧,殆无三日休息”-晋书刘琰传 东南八郡受害尤深。 因为东晋后期割据,中央所控仅东南八郡,于是全国赋税都加到东南八郡民众身上。 2、起义的经过: 起义导火线:政府征调“免奴为客者”(乐属:自愿)当兵。 第一阶段:孙恩起义 时间:399402年 第二阶段:卢循、徐道覆起义 时间:404411年3、对起义的评价:起义中杀了大量东晋官吏,消灭了大批东晋军队,给东晋政权以致命打击。因起义发生于东南八郡士族集中之地,给士族以沉重打击,成为门阀士族走向衰弱的开端。4、 东晋政权的灭亡:404年,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攻入朝廷,评定桓玄之乱,实掌东晋大权;420年,刘裕自立为帝(宋武帝)国号宋。 第四节 南朝政权的更替和南方经济的发展一、 南朝政权的更替。(一) 刘宋(420479)宋武帝刘裕,宋文帝刘义隆父子时期的措施:打击士族:寒门掌机要 地方上多用皇室 不准士族隐匿人口 严惩不法士族整顿赋役(二) 齐朝(479502)继续采取与刘裕相同的措施检籍:以宋元嘉二十七年户籍为准却籍:对检籍中作假者一律退回返工。(三) 梁朝(502557)1、 梁武帝的政治:重新任用士族,以解决士庶矛盾对地方诸王政治防范,经济纵容提倡佛教2、 侯景之乱。公元548年8月,侯景之乱开始,12月渡长江,549年攻入建康城。公元551年10月侯景自立为帝,国号汉。552年,王僧辩(长江中游)陈霸先(广州)攻入建康,侯景东至沪渎被杀,侯景之乱的危害(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使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遭到严重破坏。长江中上游的荆、益州、州割据混战,西魏占去大量地盘。士族遭毁灭性打击,南朝力量更加衰弱,南弱北强的局面正式形成。(四) 陈朝(557589)陈武帝,文帝,宣帝共25年,社会较为安定582年,陈叔宝即位,589年,隋朝灭陈。二、 东晋南朝南方经济的发展:(一) 原因:1、西晋永嘉年间开始,北人南移趋势贯穿东晋直到刘宋末年。 2 土断法的推行:东晋4次,刘宋2次,齐,梁,陈各1次。3 南方少数民族的贡献:蛮族,俚族,僚族,爨族。 (二)发展情况: 1 农业:水利:修复和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和农作物种类增多 最发达的地区:三吴地区(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成都平原。 土地占有形式田庄经济(其中包括寺院经济)2 手工业:纺织业:豫章蚕一年四五熟;“鸡鸣布” 冶铁也:刚朴:谢平为“中国绝手”;横钢法;百炼钢,灌钢等。 青瓷业 造船业 造纸业:浙江藤角纸3 商业: 城市进一步增多。第五节 北朝一、 北魏的兴起和统一北方:都城:盛乐(内蒙和林格尔)-平城(山西大同) 386年拓拔珪(道武帝)复国,童年改国号魏,398年定都平城。 拖把焘(太武帝)统一北方;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二、 孝文帝改革。(一) 背景:北魏中期社会矛盾激化。(阶级和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宗主督护制”与“九品混通法”。表现阶级矛盾的尖锐。“宗主督护制”(地方行政制度)含“宗主”管理“包荫”使坞堡成为合法基层组织,包荫户生活痛苦,人身依附关系很强。“九品混通法”税收分九等,平均每户交帛2匹,絮2斤,丝1斤,粟20石。但富者多交,穷者少交。民族矛盾:鲜卑族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压迫。 结果:北魏中期社会动荡不安,经常爆发农民起义(如盖吴起义)(二) 内容(490年以前由其祖母冯太后主持)。1 均田制(485年):露田:男子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女子20亩,不准自由买卖,60岁归还桑田:每人受桑田20亩(或麻田男10亩,女5亩),世业。奴婢受田与良人同。耕牛每头受30亩,限4牛(一说限4年)地狭人多处向地广人稀处迁移者,可任力多垦。公田(官员俸禄):刺史15顷,太守10顷,不准买卖,离职归还。评价:均田不均;实质上是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特别是大族利益。 安置了大量流民,开垦了大量荒地,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 影响极为深远,持续了好几百年,知道唐朝中叶。2 三长制(486年)五家一邻,设邻长,五邻一里,设里长,五里一党,设党长,以此取代北魏前期宗主督护制。3 新租调制(486年)每年交帛1匹,粟2石,以此取代北魏前期的九品混通法。缴纳者:一夫一妻 15岁以上未婚者4人 奴婢8人 耕牛20头。4 迁都洛阳(499年)原因:平城气候恶劣,风沙不断,土地贫瘠,很不利于发展。 平城防北方柔然太近,防南方齐朝太远 北魏已有中原之地,平城不易对其加强控制。 平城是鲜卑贵族集中之地,不利于孝文帝汉化政策5 汉化政策(迁都洛阳后)改革官制 依汉人制度,如中央三公九卿,地方刺史,郡守等。禁胡服 规定以南朝服饰为准禁鲜卑语 朝廷以汉语对话,30岁以下必须马上改改为汉姓 拓拔氏改为元氏,其他鲜卑八大姓全改改籍贯 迁都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鲜卑,汉族贵族通婚学习汉族门阀制度 将汉族的门阀制度移植到鲜卑贵族中。(三) 孝文帝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慧校园电脑室一体化购置与安装服务合同
- 2025房地产项目社区商业布局与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版商业综合体水电暖安装与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委托合同
- 2025便利店智能货架设备采购与服务合同模板
- 语言开发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企业合作招标投标合同范本(合同协议书)
- 红酒品酒师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担保公司贷款合同模板范文
- 2025标准区域代理合同模板
- 牙体牙髓病治疗常用器械及其使用-课件
- 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样式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GB/T 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 GB/T 32486-2016舞台LED灯具通用技术要求
- 锚杆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 整套教学课件《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研究生
- 油漆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基层医院如何做好临床科研课件
- RBA(原EICC)ERT应急准备与响应培训课件
-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参考题库5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