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论文回顾之]中国_电视讲坛_节目的生态分析.pdf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5/a1ef4e2a-77c4-4740-9e60-5e1f22712d91/a1ef4e2a-77c4-4740-9e60-5e1f22712d911.gif)
![[陈力丹论文回顾之]中国_电视讲坛_节目的生态分析.pdf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5/a1ef4e2a-77c4-4740-9e60-5e1f22712d91/a1ef4e2a-77c4-4740-9e60-5e1f22712d912.gif)
![[陈力丹论文回顾之]中国_电视讲坛_节目的生态分析.pdf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5/a1ef4e2a-77c4-4740-9e60-5e1f22712d91/a1ef4e2a-77c4-4740-9e60-5e1f22712d913.gif)
![[陈力丹论文回顾之]中国_电视讲坛_节目的生态分析.pdf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5/a1ef4e2a-77c4-4740-9e60-5e1f22712d91/a1ef4e2a-77c4-4740-9e60-5e1f22712d914.gif)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4 现代传播 双月刊2007年第3期 总第146期 中国 电视讲坛 节目的生态分析 陈力丹 闫伊默 内容摘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 电视讲坛 节目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该节目类型目前的生存状 态 文章认为 此类节目顺应了当前中国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 其 热 则是几个因素导致的综合结 果 文章特别指出 不应给此类节目过高的文化期许与责任负担 关键词 电视讲坛 百家讲坛 电视讲坛热 1999年7月11日 湖南经视推出余秋雨 走向21世 纪的中国文化 的电视演讲 开启了电视讲坛节目的先河 2002年该节目演变为湖南卫视的独立栏目 千年论坛 随后 西部论坛 经济大讲堂 学术报告厅 名 家论坛 东方大讲堂 世纪讲坛 人文讲坛 开坛 等讲坛类电视节目纷纷涌现 电视讲坛热 向全 国各地蔓延 其中尤以凤凰卫视的 世纪大讲堂 和中央 电视台的 百家讲坛 影响颇具 百家讲坛 最近因其 高收视率带来轰动效应 电视讲坛热 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有欢呼 也 不乏挞伐 比如 北大清华等校十博士联名抵制于丹 事 件 这种现象背后蕴涵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以及在特 定社会情境下所提供的种种可能性 我们认为 对 电视 讲坛热 的解读 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 我国的公众正进入需要精神慰藉的阶段 讲坛的 内容和形式恰好适应了这种广泛而现实的社会需求 市场经济条件 我国的传媒保持原有宣传功能的同时 对经济利益的诉求不断加强 需要在政治宣传和经济利益 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因而 传媒在具体运作上就加入到了 受众 广告 传媒收益 的链环中 这导致传媒更加重 视追求吸引最大多数的受众 尽管 电视讲坛 类节目依 然要固守社会效益的底线 但其对经济利益的考虑却毋庸 置疑 而在对最大多数受众的追求中 有效的策略就是在 内容设置上与大众的心理需要相契合 进而引起共鸣 这 是传媒的现实需要 电视讲坛热 契合是传媒需要和大 众心理需求 现代化是中国的百年梦想 完整意义的现代化不仅仅 是经济的繁荣富庶 更是精神 思想 文化 价值观等形 而上的完善与进步 我国正经历着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 的嬗变 在这一过程中 农业社会所固守的种种传统遭遇 到冲击和挑战 在变革时代早期 人们在享用现代化带来 的物质成果的同时 感到好奇和兴奋 但随着市场经济无 情地撕下传统人伦笼罩下的温情面纱 面对物欲横流 人 们的心理不适也接踵而至 这是一种经历不同的文化处境 而带来的 文化休克 culture shock 容易使人们心理 处于焦虑 焦灼 失落 躁动的状态 从传统向现代化的快速转变 人们被抛出传统轨道 成为离散的原子 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人们不知所措 面对现代文明败坏和堕落的一面 人们没有既定的价值可 以遵循 所以 人们开始往回看 回望历史 回望传统 渴望再回到从前 传统是惯例 它内在地充满了意义 而 不仅仅是为习惯而习惯的空壳 在人们的心里 传统是 经验 是自我的确证 是黄金时代 传统是维系过去与未 来的纽带 给社会个体提供心灵庇护 但是 一旦踏上现 代化之路 便有可能走向迷失 于是 人们渴望归属 渴 望慰藉 渴望安抚 这是现代社会大众的共同心理需要 在西方 现代化进程中人们遭遇的种种心理不适可以 由宗教加以调节和抚慰 恩格斯写道 有一些人 他们既 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 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 替 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 于是 这种安慰 以宗教 的形式出现 从外部世界遁入内在世界 基督教拨 动的琴弦 必然会在无数人的心胸中唤起共鸣 人们抱怨 时代的败坏 普遍的物质贫乏和道德沦亡 马克思也谈 到宗教的抚慰功能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是无情世 界的感情 而我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宗教 心灵的慰藉 却是同样需要的 社会学家理斯曼根据社会不同阶段主导性的社会性格 特征 将人类社会划分为 依赖传统导向的社会 依赖 内在导向的社会 和 依赖他人导向的社会 三种类型 这三种类型对应着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 历史阶段 在当下中国 这三种社会形态交错并存 呈现 信息社会特征的大都市 大众的行为依赖于他人 这里的 他人 很大程度上就是大众传媒 现代社会 人们的社 会化除了传统的家庭和学校之外 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影响 大有超越前者之势 因此 面对社会转型期传统和现代的 思想碰撞而导致的心理不适 人们把消解压力的期望托付 给了传媒 电视讲坛这个节目请来的几位人物恰好提供了 这种无形的社会需求 在这里 传媒有意无意地找到了与 大众心理的契合点 催生了 电视讲坛热 新闻学与传播学 陈力丹 闫伊默 中国 电视讲坛 节目的生态分析 1994 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现代传播 双月刊2007年第3期 总第146期 35 二 讲坛较为宽松的运作环境 媒介技术以及表达技 巧娴熟的主讲人为 电视讲坛热 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电视讲坛 节目所传达的文化层面的内容与现实政 治无涉 用历史喻说人生百态 用经典阐释人生真谛 以 关注人生 关注内心的旗帜召唤公众 发挥着抚慰 消解 转型期人们内心焦虑及社会矛盾的功能 在处于转型期的 中国 由改革带来的阵痛所积聚的社会矛盾也较为复杂 即使从技术角度看 电视讲坛 节目不失为一种精神上 缓解社会焦虑 炉边谈话 在具体运作上 电视讲坛热 与其所依凭的媒介特 质密切相关 麦克卢汉认为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并据 此认为电视以其对人们中枢系统进行全面刺激的优势 恢 复了人类部落时期口语传播的丰富性和完满的人性 实际 上 电视媒介的传播优势仍然在于其突出的视觉性 这种 视觉与阅读文字的视觉传播不同 在阅读的过程中 人们 有充分的思考空间 人们的思维逻辑能力也由此获得 麦 克卢汉还写道 所谓媒介即信息只不过是说 任何媒介 即人的任何延伸 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 都是由于 新的尺度产生的 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 或曰任何一种新 的技术 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即媒 介形态本身会对传播内容形成制约 进而影响社会结构的 变化 印刷媒体要求读者必须识字 阅读为人们留下了充 分的思考余地 因而适合深度内容的传播 而电视对观众 没有任何文化程度的要求 但是作为视觉媒介 其流动的 画面作为线性传播方式没有给人的思考留下任何余地 其 内容的不可逆性迫使人们只是被动地追随画面 剥夺了人 们的想象和思考 丹尼斯 贝尔在谈到资本主义印刷文化向视觉文化转 向时 对视觉文化的特点及后果也给予了富有见地的解释 和评价 他写道 我相信 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 化 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印刷 媒介在理解一场辩论或思考一个形象时允许自己调整速度 允许对话 印刷不仅强调认识性和象征性的东西 而且更 重要的是强调了概念思维的必要方式 视觉媒介 我这 里指的是电影和电视 则把它们的速度强加给观众 由 于强调形象 而不是强调词语 引起的不是概念化 而是 戏剧化 距离产生美 并不仅仅是一种基于生活经验 的心理体验 美是人类的本质 美是对生活 对社会 对 人生的反思和超越 而电视媒介以其 貌似真实 的直观 性 消蚀了人们反思所凭借的 距离 因此 从传播效 果考虑 电视对传播内容的要求就是图像化 故事化 细 节化 生动化 而不可能是高深的学理 尽管电视可以发挥很多功能 从本质上讲 它却最适 合作为娱乐工具 媒介学者波兹曼就此写道 电视需要的 内容和其他媒体截然不同 电视无法表现政治哲学 电视 的形式注定了它同哲学是水火不容的 因此 电视只有 一种不变的声音 娱乐的声音 同时 电视以其较强 的直观性 形象性 感觉上的真实性 拆除了文字传播对 人们知识水平所天然设置的门槛 成为最 民主化 的媒 介 以 老少咸宜 的特点 吸引了最大多数的受众 也 是在此意义上 电视具有更大的普世 遍在和渗透的特点 最终成为现代家庭的 第四面墙 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 家庭成员 由媒介特性所决定 电视讲坛的主持者只是 电视传播的符号工具 百家讲坛 自2001年7月9日开播以来 可以说历 经坎坷 甚至在2003年 其收视率一度濒临被淘汰的边 缘 在生存的重压下 编导们逐步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运 作机制 涉及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变革 通过 百家讲坛 历年节目播出表 我们发现其内容方面富有意味的变化 从节目开播起 一直到2003年 百家讲坛 的内容可以 说贯彻了其 让专家 学者为百姓服务 的节目宗旨 其 内容涉及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门类 上关 乎天文 下关涉地理 放眼全球危机 囊括国内热点 甚 至日常礼俗 礼仪 几乎无所不包 从2003年起 节目内 容有所调整 历史 文学 传统经典比重开始加大 直至 到2006年 全年节目仅限于上述三类 自然科学 社会科 学以及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无一涉及 通过不断的 摸索和验证 百家讲坛 逐渐找到了与大众心理需求的 契合点 从而成就了节目的辉煌 除了演讲内容的大致圈定外 编导和讲演者也就内容 的 故事性 达成了一致 百家讲坛 的内容局限于故 事 情节 悬疑 比如 清十二帝疑案 聊斋 等 主 题不外乎爱情 处世和人生 比如 红楼梦 西厢记 的爱情故事 以及于丹的 论语 心得 等 有了可讲的内容 还要求有一个好的表达者 百家讲 坛 的编导万卫提出对主讲者遴选的三个标准 学术水平 表述能力和人格魅力 在这一标准下 对主讲者的遴选可 谓 百里挑一 随后 百家讲坛 按照明星机制对主讲 者进行包装和推介 电视媒介具有强大强大的 赋予功 能 凡是没有进入电视的真实世界 凡是没有成为电视 所指涉的认同原则 凡是没有经过电视处理的现象与人事 在当代文化的主流趋势里都成了边缘 电视是 绝对卓 越 的权力关系的科技器物 在后现代的文化里 电视并 不是社会的反映 恰恰相反 社会是电视的反映 电 视媒介与出版 报纸 网络等媒介互为借重 对主讲者进 行大肆渲染 最终将主讲者推上明星的圣坛 从而以其明 星效应与大众建立起稳定的心理和节目收视认知 这里以于丹教授主讲的 百家讲坛 为例 我们可以 看出上述为适合电视传播而做的种种设计尽显其间 对 论语 的学理阐释变为对人生经验和感悟的分享 对人 们迷茫心灵的按摩 为避免讲演的单调 隔一段时间就有 一段深沉的画外音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对所讲内容进行 提 纲挈领 为追求画面感 增强视觉冲击力 其间穿插了对 论语所述内容的动漫演绎 为 引人注目 章节划分杂 乱无章 并充分运用电视剧和评书的悬疑设置 为营造课 堂氛围 设置了灯光 布景及讲台下正襟危坐 求知若渴 的现场观众 还有于丹教授本人讲演的抑扬顿挫 流畅无 阻 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等等 在 布道 的氛围中 于 丹教授通过她独特的语言流 带领大众沉浸在对人生崇高 境界的向往之中 在对现实种种烦恼的暂时逃避中 大众 陈力丹 闫伊默 中国 电视讲坛 节目的生态分析 新闻学与传播学 1994 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36 现代传播 双月刊2007年第3期 总第146期 享受着灵魂得以 升华 的愉悦 现实的种种不如意不算 什么 圣人孔子教导我们人生的胜境不在现实 而在每个 人的内心 我们要学会坚韧 学会豁达 学会舍弃 只有 这样才会获得人性的丰满 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在以往的节目中 主讲者不乏蜚声海内外的科学家和 学有专攻 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 但 红极一时 的却仅 限于少数学者 这也说明了电视媒介对传播深度意义的局 限 现实的需要 加上其他的环境 技术 技巧的条件 电视讲坛热 应运而生 三 讲坛类节目不可能造就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 完美结盟 就我国现实而言 大学教授在公众心目中是知识的代 表 形象高大而神圣 从文化普及的角度看 电视讲坛 自有其意义所在 但决谈不上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所谓 完美结盟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人 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阿诺德在 谈到文化时写道 我一直力图说明 文化是或应该是对完 美的探究和追寻 而美与智 或曰美好与光明 就是文化 所追寻的完美之主要品格 阿诺德对文化的理想描述 可以看作是对精英文化的阐释 精英文化或经典文化具有 反思性 其根本特征在于成为人类本质的确证 在于使人 之为 人 的人性更加自由和丰满 在对真理进行 情境化 的阐释上 英国自由主义哲 学家 经济学家哈耶克写道 旧有的真理若要保有对人之 心智的支配 就必须根据当下的语言和概念予以重述 人 们在过去对旧有真理所做的最为有效的表述 已日渐失用 因而也就不再含有明确的意义 然而 经典文化有其根 本的核心要义和堪为经典的 质素 一个民族的经典文 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 是人们生活的意义之域 寄托和承 载着人生 何所来 何所去 的终极之问 人们要借此追 求人生的超越 以赴人生的彼岸 因而 文化的经典性并 不因个人化的阐释而改变 哪怕阐释主体是专家 学者 在印刷文化时代 在各自分离的阅读状态下 人们对经典 的参悟因人而异 无可厚非 但如果把对经典的个人化解 读通过公共媒介加以传播 并号称 经典 加以渲染 使 大众误以此为神圣的东西加以膜拜 则不足取 并且有负 以 社会良心 而自任的 公共知识分子 称号 所谓 草根文化 即民间文化的形象表述 其来自 于民间 来自于民众的生活实践 是民众朴素的创造 具 有粗犷的原生态 透露着鲜活的生活气息 精英文化和民 间文化向有分野 各有其特定的现实基础和形成机制 在 文化精神和气质上 一个是阳春白雪 一个是下里巴人 二者没有优劣之分的并存 因此 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各 有归属 谈不上融合 想象一下 融合以后能是个什么东 西 能剩下什么 也没有结盟的必要 强行地将二者扭 捏在一起 不伦不类 大众确实通过电视接触到了个别精 英 但是不可能接触整体的精英文化 因为一旦走进电视 演播室 精英就必须使用大众语言说话 而且只能说大众 都能听得懂的话 这些话都是精英们所在专业领域最低职 称的人都能说的话 但是电视要借用的 专家 这个符号 来说这些大白话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指出 电视并不太有利于思维 的表达 电视是一种极少有独立自主性的交流工具 在电视领域 那些戴着光环的专家 学者只是受操纵的 木偶而已 专家 学者只是电视组织为增加节目的权威 性 作为招徕观众的符号 在这个意义上 专家 学者一 走上电视就不再是专家 学者了 尽管在其专业领域 对 他们的评价一般不会受到影响 但在电视传播领域 对专 家 学者的评价却是大众的 因此他们也难以担当精英文 化的代表 专家 学者要有公共意识 做一些知识普及工 作 但并不意味着精英文化要去迎合大众文化 进而与其 结盟 具有创造性的精英文化作为社会精神的守护者 在 一切皆物质化 市场化的现代社会 作为一种独立的平衡 力量不可或缺 四 讲坛类节目对传统文化的 寓教于教 与正规学 校教育的性质完全不同 有人认为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传统缺失的困境 电视 讲坛 类的节目可以承担起 价值观再造 的职能 这种 期望太高了 电视讲坛 尽管以历史 经典为主要内容 但它们只是节目的招牌 一个用来吸引眼球的噱头 电视 讲坛 毕竟只是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 大众文化的本质是工业文化 市场文化 其生产机制 遵循的是价值规律 电视讲坛 是要追求收视率的节目 在这个意义上 经典 学者 等符号其实都需要与赢 得最大多数人的眼球相联系 贝尔就大众文化的特性写道 现代文化的特性就是极其自由地搜检世界文化仓库 贪婪 吞食任何一种被抓到手的艺术形式 它尽力扩张 寻 觅各种经验 不受限制 遍地掘发 这一点 在 百家 讲坛 对历史和传统经典内容的选择和解说 体现得淋漓 尽致 为迎合电视传播特征和传媒的利益诉求 追逐故事 化和情节化 对历史的切分 肢解是颇为随意的 传承经 典 留给人们的只是历史的支离破碎和传统经典的碎片 电视讲坛 节目以普及经典文化而自期 尽管在实 现人们对经典的认知效果上有一定意义 但其意不完全在 此 电视讲坛 节目的利益诉求才是其根本所在 早些 年因收视率低而遭停播的央视 读书时间 就是很好的确 证 再则 讲演者对经典的个性化解读 不可能得到文化 界多数的认可 难以担当起传统文化传承和延续的重任 讲坛的 寓教于教 自有其意义 但很有限 学校教 育则是一种规范的 系统的体制性教育 作为传统文化传 承和延续的主渠道无法动摇 如果赋予 电视讲坛 以传 承文化的重大使命 那它的负担就太重了 电视讲坛 本质上就是一档电视节目 它无法承载太过沉重的意义 波兹曼就此写道 电视本是无足轻重的 所以 如果它强 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 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 新闻学与传播学 陈力丹 闫伊默 中国 电视讲坛 节目的生态分析 1994 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现代传播 双月刊2007年第3期 总第146期 37 载体 那么危险就出现了 其实 这里赋予电视以崇高 使命的不是电视本身 而是电视媒介组织者以及以经典文 化的代表而自期 自许的节目的主持者 波兹曼的警告和 批评尤其值得深思 五 讲坛类节目的内容宜多元发展 目前讲坛类节目多以传统文化的中的经典 古代著名 小说来说事 观点往往一面倒 一好百好 一坏百坏 造 成新的舆论一律 例如 文革后期一度掀起批孔热 孔子 被辱骂为 孔老二 现在一味的尊孔就好吗 如果过去 的东西都那么好 为什么会发生五四新文化运动 为什么 那时的文化大家们发出了 打到孔家店 的口号 在我们 津津乐道地谈论于丹的 论语心得 时 能不能由哪家电 视论坛出面 开办几场阅读鲁迅 我们怎样做父亲 的讲 坛 让大众重温一下鲁迅笔下的孔子形象 舆论多元 才 能保障社会的和谐 只让一种声音占主导 可能会孕育着 新的不和谐 电视讲坛热 的背后彰显的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 的转型困境 既不盲目地乐观 也不盲目地悲观 而是在 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对其探索 求解 才可能促使我 们找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延续的途径 就当下我国处于 转型期的大众对文化的需求而言 找到一个途径 把精英 文化在文明上的共识传递给工人阶级 找到一种方式 确 保精英文化的价值不受由大众介入所带来的粗俗化的威 胁 这是 电视讲坛 类节目进一步深化拓展所面临的 迫切现实和途径 注释 英 安东尼 吉登斯 现代性的后果 田禾译 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第9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 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第334 33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第453页 美 大卫 理斯曼 孤独的人群 王 朱虹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8页 加 马歇尔 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 何道宽译 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第33页 美 丹尼尔 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赵一凡等译 三联书店1989年版 第156 157页 第59页 美 尼尔 波兹曼 娱乐至死 章艳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9 106页 第9页 百家讲坛 2006年节目播出一览 见http www1cctv1com program bjjt 20061222 1057181shtml1 百家讲坛 造星 揭秘 见http culture1thebeij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解除后的财产重新分割与诉讼服务合同
- 地铁隧道破桩头施工与监测合同范本
- 旅游景区物业委托管理及特色服务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书签订前财产评估与债务清算合同
- 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股权重组与整合合同
- 婚姻破裂男方出轨离婚协议及财产分割方案
- 离婚抚养协议及子女医疗保健及财产分割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中涉及房产、车辆等财产分割协议书
- 跨境电商美妆品牌供应链优化:2025年深度报告
- 第3课 资源管理器简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黔教版
-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准则
- 任务1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基本组成与原理
- DB34-T 4860-2024 农贸市场建设规范
- 《除得尽吗》课件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乘法《有多少名观众》公开教学课件
- DL∕T 976-2017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光伏电站的运维项目方案
- 认定露天煤矿重大隐患 培训课件2024
- 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
- 兽药产品知识讲座
- 《神经学习与记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