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中地理《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中地理《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中地理《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中地理《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基础过关1右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b圈层即岩石圈c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发源地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3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b在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c和之间的圈层即水圈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10年10月29日,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上的“bezymyanny”火山爆发,火山灰云有10公里高,并散布到了太平洋的上空。回答45题。4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5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读下图,完成68题。6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 b3个 c4个 d5个7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8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92010年1月12日,位于大西洋东加勒比海的海地发生7.3级地震,震中位于距海地首都太子港约16千米处,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造成15多万人死亡,损失惨重。结合图回答问题。(1)此次海地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范围内 b上地幔c下地幔 d外核圈层(2)若地震发生时,m处海面风平浪静,则该处船只上的人员感觉到_。(3)试比较m处与太子港地壳特点的差异。 能力提升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012题。10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a5千米处b17千米处c33千米处d2 900千米处11该地可能位于()a40n,116e b30n,90ec南极点 d经度180,纬度012关于图中表示的地震波及判断理由都正确的是()a横波传播速度较慢b纵波传播速度较慢c纵波传播速度较快d横波传播速度较快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1314题。1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14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15.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填图并回答问题。 (1)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_板块与_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游景点,以防_(灾害)侵袭。(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3)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波。案例探究16下图是我国某校地理学习小组的一位同学在学习完本节课后,根据他家乡某地区的状况画的一幅图,根据这幅图回答问题。(1)这位同学在画图时因为疏忽,出现了有几处错误,请你帮他指出来。(2)该同学所画的图上呈现出哪些地球外部圈层?答案15(1)印度洋太平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