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丘一高2014-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平行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li: 7 s:32 cl:35.5 cr:52 fe:56 第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ch4(g)+2o2(g)=co2(g)+2h2o(g)h = -q1 kjmol-1;2h2(g)+o2(g)=2h2o(g)h = -q2 kjmol-1;h2o(g)=h2o(l)h = -q3 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折算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a4q1+0.5q2 b4q1+q2+10q3 c4q1+2q2 d4q1+0.5q2+9q3 2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 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若缩小反应器容积,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a b c d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b常温下,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2moll-1的溶液中,al3+可能大量存在c常温下,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后振荡,ksp(agcl)增大d常温下,相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与na2co3溶液相比,na2co3溶液的ph小4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 (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5已知25时,caso4在水中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向100 ml该条件下的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400 ml 0.01 moll的na2so4溶液,针对此过程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析出caso4固体沉淀,最终溶液中c(so42-) 变大b溶液中无沉淀析出,溶液中c(ca2+)、c(so42-)都变小c溶液中析出caso4固体沉淀,溶液中c(ca2+)、c(so42-)都变小d溶液中无沉淀析出,但最终溶液中c(so42-)较原来大6用pt电极放置于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co和o2,即可产生电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通入co的电极为阴极 通入co的电极反应式为2co+o2+4e-=2co2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o+4oh-2e-=+2h2o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原电池的负极移动 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 b c d7氢氟酸(hf)是一种弱酸。25时,向20ml0.1moll-1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l-1naoh溶液充分反应。已知: hf(aq)+oh-(aq)f-(aq)+h2o(l) h= - 67.7kjmol-1,h+(aq)+oh-(aq)h2o (l) h - 57.3kjmol-1根据题意,下列判断或结论正确的是a氢氟酸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b当v=20时,溶液中:c(f-)c(na+)=0.1moll-1c当v20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可能为:c(na+)=c(f-)d当v20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为:c(na+)c(f-)c(oh-)c(h+)8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可以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1mol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反应达到平衡后,恢复到反应发生前时的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6 04 22468k可移动活塞甲 乙3311557a根据隔板k滑动与否可判断左右两边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b达到平衡后,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0-2之间c到达平衡时,甲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大于乙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d若平衡时k停留在左侧1处,则活塞仍停留在右侧6处9对下列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的实验:根据电流计(g)中指针是否偏转即可比较zn、cu的金属活泼性b图2所示的实验:根据小试管中液面的变化判断铁钉发生析氢腐蚀c图3所示的实验:根据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测定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d图4所示的实验:根据两烧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热水中变深、冰水中变浅)判断2no2(g)n2o4(g)是吸热反应10固体电解质是具有与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相当的一类无机固体。这类固体通过其中的离子迁移进行电荷传递,因此又称为固体离子导体。目前固体电解质在制造全固态电池及其它传感器、探测器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如rbag4i5晶体,其中迁移的离子全是ag+,室温导电率达0.27-1cm-1。利用rbag4i5晶体,可以制成电化学气敏传感器,下图是一种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被分析的o2可以透过聚四氟乙烯薄膜,由电池电动势变化可以得知o2的含量。在气体传感器工作过程中,下列变化肯定没有发生的是a4ali3+3o2=2al2o3+6i2bi2+2ag+2e=2agicag-e=ag+ di2+2rb+2e=2rbi11根据下列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 知 ,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hc(clo)c(oh)c(h+)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c(na+)=c(x)c(oh)=c(h+)c常温下,将25ml0.2mol/l的盐酸与100ml0.1mol/l的氨水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 c(nh3h2o)c(oh)c(h+)d将0.1mol/l的na2s溶液与0.1mol/l的nahs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s2)+2c(oh)=2c(h+)+c(hs)+3c(h2s)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17(8分)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 c醋酸三种酸:(按照要求用 a、 b 、c表示)(1) 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2) 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 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 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5) 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6) 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2(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 _(7) 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18(10分)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 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 色变为 色,且_为止。(2)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 _ ml。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填字母序号)。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 0 moll1盐酸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第一次25.000.0026.1126.11第二次25.001.5630.3028.74第三次25.000.2226.3126.09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保留4位有效数字)19(8分)(1)工业废水中常含有cu2+等重金属离子,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目前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依据沉淀转化的原理,常用fes等难溶物质作为沉淀剂除去这些离子。已知室温下ksp(fes)=6.310-18,ksp(cus)=1.310-36。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上述除杂的原理_。(2)工业上为了处理含有cr2o72的酸性工业废水, 用绿矾(feso47h2o)把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石灰水,使铬离子转变为cr(oh)3沉淀。氧化还原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 =11032 ,溶液的ph至少为_ _,才能使cr3+沉淀完全。现用上述方法处理100m3含铬(6价)78mgl1的废水,需用绿矾的质量为 kg。(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20(12分)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 为 (用a、b表示)。(2)负极反应式为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 。(4)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2li+h22 lihlih+h2o=lioh+h2已知lih固体密度为 0.82g/cm3。用锂吸收 224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体积 与被吸收的h2体积比为。由生成的lih与h2o作用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1(14分)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界的新型燃料,在未来可能替代汽油、液化气、煤气等并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co(g)2h2(g)ch3oh(g)h190.7kjmol-12ch3oh(g)ch3och3(g) h2o(g) h223.5kjmol-1co(g)h2o(g)co2(g)h2(g)h341.2kjmol-1(1)若要增大反应中h2的转化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a加入某物质作催化剂 b加入一定量co c反应温度降低 d增大容器体积(2)在某温度下,若反应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1 mol/l,c(h2)2.4 mol/l,5 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则5 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4 mol/l,c(h2)a mol/l;达到平衡后,c(ch3oh)2 mol/l,则a mol/l。(3)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h 。判断该反应易在 (填“高温”或“低温”)下自发进行。(4)“二甲醚燃料电池”是一种绿色电源,其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b电极是 极,写出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商丘一高2014-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答案(奥赛班)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答案dbcbcdd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ddadcad二、非选择题17(8分)(1) (1分) 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1分)。1000:1(1分) 碱(1分)(2) acb(1分) abc(1分) bca(1分) abc(1分)18(9分) (1)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1分)蓝(1分) 无(1分)在半分钟内不变色(1分)(2) 26.10(1分)(3) a、 d(2分)(4)26.10 ml, 25 ml中:n (o2) 0.1000mol/l0.02610 l40.0006525 mol,m(o2) 0.0006525 mol32g/mol0.025l 0.8352 g/l(2分)19(13分) (1) 吸氧(1分)2cl+2h2o 2oh+h2+cl2(2分)(2) 4oh- 4e= 2h2o + o2(2分) 小于(2分) d(2分) 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2分) 571.6(2分)20(8分)(1) fes+ cu2+= cus+fe2+(2分)(2) cr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露营出租服务合同范本
- 借地建房的合同(标准版)
- 医院保安协议合同范本
- 简单承包鱼塘合同范本
- 设计品牌加盟合同范本
- 商业门脸转让合同范本
- 开关面板购销合同范本
- 足浴用品采购合同范本
- 酒吧与员工合同范本
- 冠名大学活动合同范本
- 新疆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 高职院校高水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
-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课件(完整版)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 爱自己爱生命主题班会课件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5-02-06 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 人社厅发20199号
- 景观设计投标书模板
- 室内消火栓使用培训课件
- 2015-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真题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共10套
- 幼儿园卫生保健新生家长会课件
-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