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化演练12论述类文章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偏倾与活力张岱年中国文化是世界三大文化体系之一。在上古时代,中国的先秦文化,西方的古希腊文化,印度的古代文化,各自独立发展,各以其辉煌的成就对后代有深远的影响。如果以先秦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相比,中国的老子与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同为辩证法的创始人。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与苏格拉底具有同样的历史地位。中国缺乏欧几里得几何学那样的严密的几何学体系,但是在代数学方面具有较大的成就。到两汉时代,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医学渐臻成熟,天文学上的浑天说与西方托勒密天文学的理论可以说互有短长。内经中的医疗学说直至现在仍发挥着治病保健的实际作用。中国古代在哲学、科学、艺术各方面的丰硕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众所周知,中国中古时代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四大发明,其中印刷术到宋代得到较大的发展,火药是北宋时期发明的。约在十四五世纪,中国的印刷术、火药、罗盘传入西方,对于西方近代文明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西方近代许多学者所承认的。中国中古时代的科技发明传到西方以后,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中国本土却没有起这样的作用。其原因何在?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西方文化,在15、16世纪以后突飞猛进,中国落后了。中国落后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明清时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及其对于文化学术的高压政策。详言之,明清专制政权对于文化学术所采取的高压政策是中国近代落后的近因;此外还有其远因,其远因主要在于秦汉以来中国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几次严重的偏倾。(当然,在社会生活中,经济是最基本的,文化发展的迟速,归根到底决定于经济条件。中国长期没有从自然经济中走出来是文化落后的根本原因。这里姑且从政治和文化本身立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名辩、阴阳诸家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呈现出文化学术全面发展的盛况。到了秦汉以后的中古时代,文化学术出现了几次偏斜现象。第一次偏斜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第二次偏斜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三次偏斜是明清两代采取了严酷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从而遏制了文化学术自由发展的机运。近年一些论者论述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往往苛责一些思想家,而忽视专制帝王的严重罪责。实际上,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近古时代的君主专制制度及其遏制学术自由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在战国时期,儒墨并称“显学”。汉代独尊儒术,显学之一的墨学中绝了,从整个文化体系来说,可以说“一条腿”残缺了。唐代儒、释、道三教并尊,但佛老都属于消极思想,并不能弥补墨学中绝后所遗留的空缺。明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严重限制了学术思想的正常发展,给传统文化仅存的“一条腿”又套上了绳索。中古文化向近代文化转换的契机受到了阻遏,于是逐渐落后以至远远落后了。(节选自张岱年自选集)1下列对文化学术中的偏斜现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学术中的偏斜现象指的是中国中古时代的科技发明被西方用于促进发展,反而令中国落后的现象。b文化学术中的偏斜现象指的是中国长期没能从自然经济中走出来,客观上决定了文化发展迟缓的现象。c文化学术中的偏斜现象指的是中国中古时代的统治者过分抑制或推崇某种文化而遏制学术自由的现象。d文化学术中的偏斜现象指的是儒、释、道未能得以均衡发展且不能弥补显学中绝所遗留的空缺的现象。解析:a.西方利用中国中古时代的科技发展而取得发展本身并不是文化学术中的偏斜现象,而且令中国落后的也不是中古时代的科技发明;b.自然经济导致文化发展迟缓不是文化学术中的偏斜现象,而是中国近代文化落后的原因;d.“儒、释、道未能得到均衡发展”叙述与原文的“并尊”有出入,且其只是唐代的现象,并不足以代表整个文化体系的偏斜。答案:c2下列对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中国近代落后的近因是明清时代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的同时又对文化学术自由施行了高压政策。b中国近代落后的远因是秦汉以来社会经济持续低迷且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几次严重的偏倾。c中国近代落后的主因是中国近古时代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在文化领域施行专制主义政策。d中国近代文化方面落后的原因是学术思想发展受到专制主义政策的严重限制,阻遏了转换的契机。解析:“秦汉以来社会经济持续低迷”在原文中没有依据,属于主观臆断。答案:b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上古时代的世界三大文化体系不存在文化交流现象,但都以其各自独立的辉煌成就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b与古希腊文化相比,先秦哲学、教育、数学等方面的成果并不逊色,两汉时代的天文学更是与之各有所长。c西方的许多近代学者承认中国中古时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d百家争鸣时代的中国文化学术得到了全面发展,如果不是后世统治阶级的强烈遏制,中国未必会远远落后。解析:两汉时期的天文学是与西方托勒密天文学理论相比的,而非与古希腊文化相比。答案: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的能力须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第一个特色,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直观与体会。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这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易言宣。中国人擅长此道,找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第二个特色,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对局部进行分析。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全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全身的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在中途修改。这种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第三个特色,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满窗前,是一个境界;天心月圆,是一个境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性的考察又是互相关联、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第四个特色,是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文化”一词其语根是“人文化成”,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以上四项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三项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三个思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日中则仄,月盈则亏”“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而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论。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浪头,调整自己的动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机。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选自读者)4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以悟为代表,比较重视直观体会,这是与具有缜密逻辑的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相比而言的。b中国人观察事物不注重局部分析,观察事物的方式通常是重视统摄全面,中医与绘画就是这一思考方式的例证。c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截然不同。d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与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构成表里,表达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d项应该是“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与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不是“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与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构成表里”。答案:d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在中途修改,这是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的一个例证。b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所以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c“文化”一词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它的语根是“人文化成”,太极图就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d直观的悟性是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有机、全面与动态三个思考的角度,而这三个思考的角度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文章信息的能力。b项错误在于强加因果。答案:b6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因为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每一种文化都有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四项特色。b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而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c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四个特色之间互相加强、彼此相关,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文化与人生态度中就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d中国人对“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的理解,说明了具有乐观的命运论,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种智慧是由深度的哲学探讨浓缩的。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以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原文是“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点”,文中是“也许”不是“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四项特色”。b项表述与原文的表述不符,原文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c项“中国人的文化与人生态度”文中没有“文化”。答案:d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而俊逸、挺拔凌云的资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肩廌(zh)、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7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不恰当,从下一段的开头,尤其是“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一句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文化还没有发展到高峰时期。答案:c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b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资质令他们沉醉痴迷。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来看,文人们爱竹是为了自身的解脱。答案:b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d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分析错误,是审美趣味、文化影响等使然。答案:a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微博是新媒体中的新媒体,它的横空出世,迅速改写了中国人的传媒心态。在微博空间里新出现了一种微小说。它不是微型小说的瘦身版,而是一种新型的小说生产与传播方式。微博不仅改写了文学的生产与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文学批评的表达与传播方式。伴随着文学的衰微,文学批评更趋边缘化了。每年的文学圈似乎都有“收成”,也常见镁光灯前的短暂热闹。但这短暂的热闹和轻量级的“收成”,显然与眼下大时代不相匹配。文学批评不仅是艺术批评,也是社会批评。只有掘进时代的地心,接近岩浆奔涌的时代地心,深刻感受其深度与温度,把时代深处的爱恨表达出来的文学批评才会有力量。表面上我们的文学批评越来越专业化,文学批评者操弄着带有专业色彩的批评话语,编织只有在专业圈子内流通的话语云锦。文学批评毕竟是关于文学的批评,文学是“1”,其他是“0”。换言之,文学批评的附加值是建立在对文学的精准把握基础上的。但当下很多文学批评是难以得到文学创造者们的认同的。微博打破了文学批评的专业壁垒,让批评为普通大众敞开大门,启动了文学批评的大众化时代。微博突破了文学批评自闭的大门,使得文学批评社会化、媒介化了。微博大大降低了文学批评的专业门槛,使得普通大众可以对文学评头论足。在微博世界里,专业话语不再是文学批评的交流语言,也不再是精英圈子研习文学的身份符号,而是被另外一套新话语体系置换了。专业文学批评的载体通常是专业性刊物,微博文学批评的载体则是微博。微博这一新兴载体在技术上不允许长篇大论,在微博里交流,你不能阳春白雪故作高深。一个人的言论要想获得围观,必须看他的言论够不够新锐、震撼,能三言两语搔到公众的痒处,吸引多数人的眼球。微博文学批评的对象是文学或文学现象,但评论的语言是一种大众语言。评论者也不局限于专业文学批评者,可以是普通的文学批评者。著名演员姚晨,一不小心成了微博明星。在她的微博上,她甚至开始评论诗歌。文学在微博上变成了一个话题。评论者参与评论并不一定要求真懂文学,可以无知无畏地表达。当然微博上也藏龙卧虎,经常会有高人显山露水,引领批评的方向。微博是一个“麻烦”的制造者,它搅动了满池春水,打破了专业精英的文学壁垒。虽说微博文学批评的繁荣,拓展了文学的基本面,使得普通大众都可对文学进行批评。但微博文学批评的过度喧嚣,也会对专业文学批评构成负面影响。在微博空间中,微博毕竟多是零星、碎片化、浅表性的思想与感兴,批评的纯度被稀释了,厚度被摊薄了,高度被削平了。如果一个时代只有普通民众的话语繁荣,而没有专业精英的有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知识培训模板课件
- 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讲解
- 美容院周年活动方案
- 诸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
- 聚丙烯三级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莫拐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16人笔试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联通车辆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招聘真题(行政管理岗)
- 安全生产高清图库讲解
- 联动设备安全培训课件
- 降低会阴侧切率的PDCA
- 团支部(总支)工作手册
-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 第二学期六年级家长会PPT名师优质课获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公对私转账借款协议书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第三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高等土力学土的本构关系
- GB/T 29494-2013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 GB/T 19188-2003天然生胶和合成生胶贮存指南
- 2023年化工检修钳工题库及答案
- 酒店文化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