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华一高2012-2013学年度上期高一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1属于巨行星的是( )a、 b、 c、 d、 2.类地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金星 b.土星 c.水星 d.天王星 3.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北京 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上海小于北京4.元旦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5.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 a季节相同 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6. 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d随地球自转运动而移动 7.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8.以下天气现象是由气旋引起的是( ) a.东南沿海夏季的台风 b.华北平原秋高气爽的天气c.北方冬半年爆发的寒潮 d.长江中下游出现的梅雨天气 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据此,回答1718题。 9.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10.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a.海陆间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三者都不是 11图3.10是洋流流经某中低纬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图,指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南半球暖流北半球暖流南半球寒流北半球寒流 b南半球寒流北半球寒流北半球暖流南半球暖流 c北半球暖流南半球寒流北半球寒流南半球暖流 d北半球寒流南半球暖流南半球寒流北半球暖流12.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a盛行风 b地球自转偏向力 c海水密度的差异 d陆地的形状 13.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 14.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百帕),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 )800805810810805800101010051000100010051010 a b c d 15.一月份南亚主要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6.图为海陆间等温线分布的状况,表示( )a北半球七月的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七月的等温线分布c北半球一月的等温线分布 d南半球一月的等温线分布 17.大气能对地面产生保温作用,是因为()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b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把太阳辐射传给地面d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18.在晴朗的冬夜,农民用熏烟的方法防止霜冻,是因为()a烟雾能将地面辐射反射回地面b烟雾能将地面辐射散射回地面c烟雾能增加大气逆辐射d烟雾能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加热增温 19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看见的满天星星绝大多数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 20太阳的能量来源是 ( )a黑子和耀斑爆发时放出的强烈射电 b太阳风抛出的太阳粒子流c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读下图,完成2123题。2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甲b乙 c丙 d丁22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23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24下列人类活动,尊重和顺应了自然规律的是 a内蒙古草原退耕还林 b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 c撒哈拉沙漠南部草原区开垦为耕地 d大量砍伐亚马孙平原的热带森林25黄河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陆地面积增长最快的区域,主要是由于 a黄河三角洲地壳上升 b全球气候变暖 c黄土高原因水土流失使植被遭到破坏 d黄土高原因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26自然地理环境垂直分异规律中,自然带类型最多的山地是 a滨海地区的高山 b低纬度地区的高山 c内陆地区的高山 d中纬度地区的高山27在工业社会阶段,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a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b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c人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d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28下表中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 a四国中,美国能源利用效率最高 b日本能源利用效率在降低 c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其他三国 d印度能源利用效率及发展趋势均优于我国29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影响社会经济发 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也不同。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农业社会阶段生物资源 b工业社会阶段土地资源 c后工业化阶段气候资源 d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30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和火山爆发 b洪涝和干旱c台风和寒潮 d滑坡和泥石流31.某地位于东经11346,北纬2227,该地( ) a.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 b.夏至日受到阳光直射 c.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 d.春分、秋分时受阳光直射32.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1时在首都北京举行第26届奥运会,这时上届奥运会举办地雅典(东二区)是( ) a.8月8日2时 b. 8月8日8时 c. 8月8日12时 d.8月8日15时3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a.流水搬运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34.自然带上,北京所在地区属于(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常落叶阔叶林带35.在非洲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出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的更替,是a.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b.以水分变化为基础c.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二综合题36、读 “太阳光照图”,回答:(12分)30e(1)该图所示日期为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是 。(2)此时a点正值 (日出还是日落)?(3)图中d点此刻的地方时是 。(4)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度,这一天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此日,a、b 、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5)b地处于五带中的 带,a、b、c、d中仅有一次直射现象的点是 。(6)此时c点昼长为 小时;若黄赤交角为30,则b点的昼长为 小时。(7)由b点向正北发射炮弹,落点将 偏(东或西)。 37.(9分)读图l0,回答问题。 (1)判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甲 乙 (2)在地貌上,甲处地质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 。 甲、乙两处地质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 (外力作用的名称)作用形成的。 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状况为 (选择填空)。 a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b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c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d先地壳下沉后地壳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处中,选择 处比较好。 (4)在甲、乙两处,若打一水井,应该选择在 处;若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 处。 (5)下列地形区的形成中,与甲处地质构造类似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华山 c渭河平原 d喜马拉雅山38(9分)读图11,回答问题。 (1)甲、乙两天气系统中 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 ;乙天气系统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 (“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天气系统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 (3)图中、两条锋线中,表示冷锋的是 。锋线旁边的阴影区为雨区,a雨区在锋 (“前”或“后”),b雨区在锋 (“前”或“后”)。(4) 图中两城市中气温较高的是 ,从风向看此时该城市为 风。 。西华一高2012-2013学年度上期高一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5cccdd 6-10 cdaaa 11-15 cacaa 16-20 dbcad 21-25 aadbd 26-30 bacdb 31-35 cdcdc 二综合题36、(12分) (1)6月22日 (2326n,120e)(2)日出(3)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腾讯传统活动方案
- 食堂环保活动方案
- 国画竹子考试题及答案
- 高处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资产管理台账记录工具
- 难忘的启蒙老师写人作文5篇范文
- 放射肿瘤考试题及答案
- 防汛应急考试题及答案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建立工具箱
- 农村土地开发利用联合协议
- 护理工作中的冲突与管理
-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准则
- 任务1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基本组成与原理
- DB34-T 4860-2024 农贸市场建设规范
- 《除得尽吗》课件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乘法《有多少名观众》公开教学课件
- DL∕T 976-2017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光伏电站的运维项目方案
- 认定露天煤矿重大隐患 培训课件2024
- 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
- 兽药产品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