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 (2).doc_第1页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 (2).doc_第2页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 (2).doc_第3页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 (2).doc_第4页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新课标中的要求: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3、认识常见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空气、水、氧气、碳及其氧气物、金属、酸碱盐等)二、考情分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为初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点,也是中考的热点。考查的主要知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三、考查方式:近年来中考中以生活、生产、科技、热点话题等为素材和背景来考查;命题形式灵活多样。题目形式以选择题为主,有的出现在填空题中。四、能力层次: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难度为中低档。知识梳理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举例水结冰(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铁生锈(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区别没有生成新物质生成了新物质微观实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微粒的运动速度或微粒间的间隔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旧分子被破坏,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常伴有的现象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注意:明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依据。宏观上:是否生成新物质。微观上:是否生成新微粒。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化学变化还常伴有能量变化。表现为光能、热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等。注意:物质的性质常伴有:“可以”“能” “有”等词语。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属性,而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如氧气能支持燃烧是氧气的性质;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一个变化。物理性质的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的理解:a不需要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等;b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熔点等。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考点突破(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典型例题1】(2013东营)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解题思路】1、找出选项中所描述的变化过程;2、找出变化前后的物质;3、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4、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点进行判断,得出结论。5、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典型例题2】(2012乐山)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硫磺燃烧来熏蒸粉丝使其变白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c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d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选项abcd变化过程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化合,结合为无色或者浅色的物质,产生漂白效果。在瓜子表面涂蜡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混合在一起铜粉和锌粉熔合在一起变化前的物质硫、有色物质石蜡淀粉、蔗糖、奶香精等铜粉和锌粉变化后的物质二氧化硫、浅色物质石蜡淀粉、蔗糖、奶香精的混合物铜粉和锌粉熔合成混合物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否否否结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应选a项。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方法点拨:1、在判断时,一定要抓住变化前后的物质的本质进行分析。首先要找出变化前后的物质是什么,看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如果它们是同一种物质,那么该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如果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那么该变化就是化学变化。2、在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3、解答时首先要细致地分析试题中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所展现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最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典型例题3】(2013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气焊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典型例题4】(2013浙江温州)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选项abcd物质氯化钠二氧化碳浓硫酸氧气用途除铁锈用于灭火作干燥剂供给呼吸方法点拨:1、抓住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性质的体现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2对于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应用,可以联系着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或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用途),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和解答。注意题目中的陷阱: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别都正确,但二者不对应。跟踪练习1、(2013山东济南)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2、(2013天津)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石蜡熔化c纸张燃烧d湿衣晾干3、(2013湖南长沙)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白醋挥发 b铁锅生锈 c煤炭燃烧 d饭菜变馊考点: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4、(2013湖北武汉)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钉生锈 b. 冰雪消融 c. 蜡烛熔化 d. 灯泡发光5. (2013四川绵阳)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包含化学变化是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b家庭装修、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c铁制水龙头渗漏引起白色洗面盆滴水处发黄d旅游城市标志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变绿6、(2013黑龙江哈尔滨)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答案】a7、(2013福建宁德)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盐酸金属除锈 b烧碱治疗胃酸过多c干冰人工降雨 d小苏打焙制糕点8、(2013云南昭通)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各物质用途利用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铜用来做导线 b氧气用于炼钢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d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9、(2013山东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延长食品保质期c“洗洁精”有乳化功能,可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甲醛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10、(2013山东威海)下列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我们观察到的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b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c物质发生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了相互作用,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d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1、(2014届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学期期末)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干冰作人工降雨剂 b活性炭用于吸附色素c石墨作铅笔芯 d氧气作燃料12、(2014届上海市黄埔区一模试题)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电热器取暖 b光合作用 c水利发电d太阳能供热13、(2014届河北省迁西县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下列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我们观察到的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b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