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并非100%安全.ppt_第1页
中药并非100%安全.ppt_第2页
中药并非100%安全.ppt_第3页
中药并非100%安全.ppt_第4页
中药并非100%安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 安全 药剂科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一 中成药的概述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以中药饮片为原料 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 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 应用广泛 在防病治病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中成药的概述 据统计 我国约70 的中成药是由综合医院的西医师开出的 2008年由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与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组织的西医使用中成药现状的大规模调查发现 北京市综合性医院西医师开中成药处方量高达60 以上 一 中成药的概述 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 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 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一 中成药的概述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 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 品名 规格 处方成分 功效和适应证 用法用量 禁忌 注意事项 生产批号 有效期等内容 一 中成药的概述 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 中成药无需煎煮 可直接使用 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 且体积小 有特定的包装 存贮 携带方便 二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固体制剂 散剂 颗粒剂 丸剂 片剂胶囊剂 滴丸剂 栓剂 丹剂贴膏剂 涂膜剂 胶剂半固体剂 煎膏剂 软膏剂 凝胶剂液体制剂 合剂 口服液 酊剂 酒剂糖浆剂 注射剂气体剂型 气雾剂 三 中成药的分类 解表剂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扶正解表泻下剂 寒下 温下 润下 逐水 攻补兼施和解剂 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 调和胃肠 三 中成药的分类 清热剂 清气分热 清营凉血 清热解毒清脏腑热 清退虚热 气血两清祛暑剂 祛暑清热 祛暑解表 祛暑利湿 清暑益气温里剂 温中祛寒 回阳救逆 温经散寒 表里双解 解表攻里 解表清里 解表温里补益剂 补气 补血 气血双补 补阴 补阳阴阳双补安神剂 重镇安神 滋养安神 三 中成药的分类 开窍剂 凉开 温开固涩剂 固表止汗 涩肠止泻固脱 涩精止遗敛肺止血 固崩止带理气剂 理气疏肝 疏肝散结 理气和中理气止痛 降气 三 中成药的分类 理血剂 活血 活血化瘀 益气活血 温经活血养血活血 凉血散瘀 化瘀消癥散瘀止痛 活血通络 接筋续骨止血 凉血止血 收涩止血 化瘀止血温经止血 三 中成药的分类 治风剂 疏散外风 平熄内风治燥剂 清宣润燥 滋阴润燥祛湿剂 燥湿和中 清热祛湿 利水渗湿温化水湿 祛风胜湿 三 中成药的分类 祛痰剂 燥湿化痰 清热化痰 润燥化痰温化寒痰 化痰熄风止咳平喘剂 清肺止咳 温肺止咳 补肺止咳化痰止咳 温肺平喘 清肺平喘补肺平喘 纳气平喘消导化积剂 消食导滞 健脾消食 三 中成药的分类 消导化积剂 消食导滞 健脾消食杀虫剂 驱虫止痛 杀虫止痒 三 中成药的分类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 中成药也不例外 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四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 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 过敏等 方药证候不符 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 四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长期或超剂量用药 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 如朱砂 雄黄 蟾酥 附子 川乌 草乌 北豆根等 过量服用即可中毒 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四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临床可见以消化系统症状 皮肤粘膜系统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循环系统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 血液系统症状 精神症状或过敏性休克等为主要表现的不良反应 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 四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某些中药制剂 如穿宁注射液 双黄连粉针等 因成分复杂 有时会发生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应 甚至导致严重的脏器损害 儿童应避免使用 六神丸含有蟾酥 可能引起恶心 呕吐 惊厥等症状 四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珍珠丸含朱砂 可能诱发牙龈肿胀 咽喉疼痛 记忆衰退 兴奋失眠等不适感 牛黄解毒片长时间服用可导致的白细胞减少 四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五 服用的方法与禁忌 当有中药和西药同时应用时 建议中西药尽可能地分开服用 并且相隔1小时左右 不主张同时服用 更忌直接用中药汤剂冲服西药 服用中药时 不宜滥放糖 服用参片时 不宜食用牛奶 服用中药白术时 不宜食用桃子 李子 服用苦味健胃药时 不宜食用荔枝 服用苦味健胃药时 还宜食用枣 萝卜不宜与菠萝一起服用 严禁多吃银杏 白果 银杏不可与鱼同吃 五 服用的方法与禁忌 六 中西药联用 格列本脲与消渴丸 合用有可能起低血糖反应 苯乙双胍 异烟肼 呋喃唑酮与麻黄或含麻黄的制剂 联用可使血压升高 龙胆泻胆丸与维生素C 可降低龙胆泻胆丸的疗效 六 中西药联用 人参与维生素C 会使人参有效成分苷类水解 从而降低疗效 四季青片与维生素B1 产生永久性结合 生成沉淀而不被吸收 从而降低疗效 有含鞣质中药 如地榆 儿茶 五倍子 拳参 石榴皮 大黄等 都会与维生素B1永久性结合而阻止机体维生素的吸收 长期大量口服鞣质中药时 应适量补充维生素B1 且错开服药时间 六 中西药联用 党参与维生素B1 由于两药均有影响神经功能 配伍可产生协同作用 从而提高疗效 六味地黄丸与维生素C 联用减少癌症发生 可调动机体的抗癌作用 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六 中西药联用 玉屏风散与维生素E 主药黄芪对机体免疫功能呈双向调节作用 是富集微量元素硒的药材 与维生素E在保护生物膜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六 中西药联用 七 中药安全性事件 不少人认为 中药 有病治病 无病强身 中药比西药好 副作用小 甚至还有人认为 中药是绝对安全的 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马兜铃酸 事件到 鱼腥草 事件 再到 含汞 砷中药安全性 事件 使中药安全性问题成为人们的讨论的热门话题 七 中药的安全性事件 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报道了因小柴胡汤颗粒的副作用导致的188例间质性肺炎 其中22人死亡 连续服用人参超过1个月的133人中 大多数人出现了兴奋 失眠 高血压 皮疹 水肿 腹泻等不良反应 七 中药安全性事件 2003年3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文件 决定含关木通的 龙胆泻肝丸 严格按处方药管理 2004年又取消了广防已 青木香的药用标准 并对含马兜铃 寻骨风 天仙藤和朱砂莲的中药制剂严格按处方药管理 七 中药安全性事件 合理地使用中成药还要注意辨证施治 对症下药 只有对患者疾病进行正确的中医辨证后 才能合理安全地使用该药 并使其药效得到完全发挥 毒副作用降至最低限度 八 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的事项 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注意药物过敏史 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 如有过敏反应 应及时处理 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八 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的事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