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术语的运用(2).doc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术语的运用(2).doc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术语的运用(2).doc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术语的运用(2).doc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术语的运用(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术语的运用(2) 第二课时二、修辞手法:我国古典诗歌对语言有很高的要求,诗歌语言在不断更新中,特重修辞手法的新变,诗歌语言的素质对常规语言的变异,是对标准语法规律的“故意的充满美感的扭曲”。在诗歌语言的变异酿造上出现了许多修辞方式。例:青玉案贺铸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首词抒发作者下野后不被人们注意的慨叹。他独自徘徊在“碧云冉冉”的香草地,暗叹自己纵有满腹玑珠,但无人赏识的悲凉。随着暮云的缓缓滚动,这种无边的“闲愁”涌上心头,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失落感。作者叠用了三个精警、新奇,又稍带夸张的复合式比喻:“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把这种“闲愁”充塞天地,既多且广,不可消释,是化虚为实的灵光之笔。除此之外,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还有很多,如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双关等,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不能拒绝比喻这种修辞,因为它是使诗歌语言形象化的最有效的表现方法之一。“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江上看山(宋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又如: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指精良的武器。又如: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万兜鍪”是借代孙权带领了强大的军队。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从而少许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也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提示事物的本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包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同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象生动,给人印象深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4、对偶(也称对仗):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而对偶的意义上的联系看,对偶基本上有三种:正对、反对和串对。正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同或相补相衬。“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反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关相连(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假设),“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承接)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又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因为怨恨与家人离别,听到悦耳的鸟鸣,不是使人高兴而是使人惊心。“花溅泪”“鸟惊心”这两句还有一种解释:花儿带着朝露,鸟儿任意飞鸣,在诗人的眼里,它们也像是有情的。花儿,为了伤时而洒下眼泪;鸟儿,为了恨别而惊心飞鸣。诗人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周围的景物和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练习:分析下面一首采用哪种的修辞手法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答:此诗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草树”本属无情物,竟能“知”能“解”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设想之奇诗中罕见。诗人借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6、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紧密关联、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作用是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强感情,提高表达效果。排比用于叙事,可使语意畅达,层次清楚;用于抒情,能收到节奏和谐、感情奔放的效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又如:张养洗双调.沉醉东风“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元人散曲中叹世警世,常用这种列举史事车轮大战的方式,论据凿凿,以古证今,语若贯珠,一泻直下。所列人物,遭遇均可悲可叹,大都仕途险恶,结论自然水到渠成。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又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9、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10、互文: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的运用一般来讲有两种表现形式:有时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掌握了它,有时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求”(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一短语,其中“全”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求”的意思。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有时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如只从字面理解,不但不能完整而准确地把握其要表达的内容,并且有时会令人进入迷宫百思而不得其解。类似的还有“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感时花溅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