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新郑市第一中学分校2016届高三下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8g无水硫酸铜配成0.1mol/l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于500ml水中 b溶于1l水中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 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l【答案】c【解析】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oh+hclnacl+h2o b2fecl2+cl22fecl3ch2co3h2o+co2 dnh3+hclnh4c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选a;b、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选b;c、没有化合价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选c;d、没有化合价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选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3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了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是hf。关于h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新元素 b是一种新原子c原子核内有185个质子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2【答案】b【解析】4下列石油的分馏产品中,沸点最低的是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石油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石油分馏首先得到的是石油气,这说明石油气的沸点最低,答案选d。考点:考查石油分馏5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 b200ml 0.25mol/l alcl3溶液c50ml 1mol/l nacl溶液 d25ml 0.5mol/l hcl溶液 【答案】d【解析】溶液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0.5mol/l mgcl2溶液cl物质的量浓度1mol/l;0.25mol/l alcl3溶液cl物质的量浓度0.75mol/l;1mol/l nacl溶液cl物质的量浓度1mol/l;0.5mol/l hcl溶液cl物质的量浓度0.5mol/l;6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浓溴水振荡、静置后过滤,除去三溴苯酚沉淀b检验酒精中的少量水:向酒精中加入足量生石灰c制备氯乙烷(c2h5cl):将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放在光照条件下反应d除去乙烯中杂质气体:将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通入naoh 溶液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不正确,因为生成的三溴苯酚能溶解在苯中,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b不正确,应该用无水硫酸铜;c不正确应该通过氯化氢和乙烯的加成反应,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提纯和检验等点评:该题容易错选a。这是由于只考虑到将杂质除去,而忽略了不能在引入杂质这一原则。7已知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i(hf)ki(hcn)。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nacn和naf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f)c(oh)c(hcn)c(hf) bc(f)+c(hf)c(cn)+ c(hcn)cc(oh)c(f)c(cn)c(h+) dc(oh)c(hf)c(hcn)c(h+)【答案】a【解析】由于电离常数ki(hf)ki(hcn),根据越弱越水解可知,c(hcn)c(hf),排除d再有:cnh2ohcnoh fh2o=hfoh h2ohoh可知:c(oh)c(hcn)c(hf)在盐溶液中,阴、阳离子为主要离子,故c(f)c(oh)c(hcn)c(hf),选项a正确,排除c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c(f)+c(hf)=c(cn)+ c(hcn),排除b8元素xz是元素周期表中4种主族元素,其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有关下列元素的描述错误的是元素xywz相关信息用硫酸处理海藻灰时,可得通常状况下为紫黑色的固体,其制剂可用来消毒工业上在冰晶石存在的条件下,用电解法制取其单质最早是在用氯气处理提取食盐后的盐水母液中发现的,被称作“海洋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a实验室可在海藻灰的浸出液中滴加双氧水来制取元素x的单质b元素x、y的单质充分混合后滴加少量水,可看到大量紫色蒸汽生成,说明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c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于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d元素z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可用铝热法从z的氧化物中制备z的单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可知x、y、w、z分别是i、al、br、mg;,故a正确;i2、al反应放热,故b正确;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所以的沸点大于,故c正确;镁比铝活泼,不能用铝冶炼镁,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 9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通入co2 增加碳的量 降低压强 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增大压强可使反应速率明显增大,故正确;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故正确;增大co2的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故正确;增加碳的量不影响反应速率,故错误;降低压强减小反应速率,故错误。故选a。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固体的量的多少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但固体的表面积大小影响反应速率。10某物质中可能有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乙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有银镜反应;加入新制的cu(oh)2 悬浊液后未发现变澄清;与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红色逐渐消失。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几种物质均存在 b有甲酸乙酯和甲酸c有甲酸乙酯和甲醇 d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有银镜反应,说明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含甲酸或甲酸乙酯或都有;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少许,未发现变澄清,沉淀不溶解,则说明不含羧酸,则没有甲酸;与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红色逐渐消失,说明和氢氧化钠反应,而醇、醛不与naoh反应,则一定含有甲酸乙酯,一定不存在甲酸,可能有甲醇,答案选d。考点:考查有机物的鉴别11下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类别组合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aco2cuoh2so4nh3h2ona2sbcona2ohclnaohnaclcso2na2o2ch3coohkohcaf2dno2caohno3cu2(oh)2co3caco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一种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co与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d不符合;碱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或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c不符合;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cu2(oh)2co3属于盐,选a。考点:考查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物质的分类。12用铁片(电极a)、铜片(电极b)和cuso4溶液可以构成原电池或电解池,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时b极反应为: cu2e-cu2+b、构成的原电池或电解池工作后就可能产生大量气体c、构成电解池时b 极质量既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d、构成电解池时a极质量一定会减少理科综合试卷第1页(共16页)【答案】c【解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铁比铜活泼,铁是负极,失去电子,a不正确。如果是电解池,则不能产生大量气体,b不正确。c中如果b是阳极,则质量减少,如果是阴极,则质量增大,c正确。d不正确,如果a是阴极,则质量增加。答案选c。13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oh)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4ohc钢和铁都是铁合金,所以它们的组成基本相同d插在水中的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原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4e=4oh;钢柱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最容易腐蚀;生铁、钢的含碳量及其它杂质的含量不同,所以bcd错误,a正确。考点:钢铁的吸氧腐蚀14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0. 1moll1的nahso3溶液:c(h)c(oh)c(so32)2c(h2so3)b1 l0.1moll1 (nh4)2fe(so4)2的溶液:c(so42)c(nh4)c(fe2)c(h)c(oh)c浓度均为0. 1moll1的nahco3和na2co3混合液:c(na) c(co32)c(hco3) c(oh)c(h)d向0.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so42)c(nh4)c(oh)c(h)【答案】ac【解析】答案:aca、不正确,质子守恒:c(h)c(oh)c(so32)c(h2so3)b、正确,(so4)2不水解, nh4水解,但量比fe2 多,溶液显酸性c、不正确,应为c(na)c(hco3) c(co32) c(oh)c(h),co32的水解能力强,水解生成hco3d、正确,反应后溶液中主要是na2so4、少量(nh4)2so4,结合电荷守恒:c(na)c(nh4)c(h)=c(oh) 2c(so42) 可得c(na)c(so42)c(nh4)c(oh)c(h)15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2c(g)h0,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表中量(y)一定符合下图中曲线的是xya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压强a的百分含量c再通入ab的转化率d加入催化剂a的质量分数【答案】c【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是体积不变的、放热的可逆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a不正确。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a的含量不变,b不正确。增加a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c正确。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所以a的含量是不变的,d不正确,答案选c。16(13分)一溴乙烷为无色液体,熔点-1191,沸点384,常用于汽油的乙基化、冷冻剂和麻醉剂。制备一溴乙烷的反应原理为:nabr+h2so4=hbr+nahso4 ,ch3ch2oh+hbrch3ch2br+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制备一溴乙烷: 某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具体操作可简述如下:查阅资料可知:可能产生的副产物有: ch3ch2och2ch3、ch2brch2br、ch2=ch2、br2、so2,其中1,2-二溴乙烷为无色液体,熔点93,沸点131.4。油层a用浓硫酸处理可以除掉乙醚、乙醇和水等杂质。请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锥形瓶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的目的是 。(2)水层a中的离子除na+、h+、oh-和br-外,还一定含有 ,检验该离子的方法是 。(3)油层a、b均呈微黄色。该学生猜测油层b除一溴乙烷外还可能含有其它一种或多种副产物,为验证其成分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操作。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将油层b转移至 中,再加入足量稀 na2so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 步骤2:取步骤1的水层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再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及少量ccl4,充分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证明 。步骤3:将步骤1的油层充分洗涤、干燥后装入蒸馏装置中, 至温度计升高至450c左右。馏出蒸汽的温度稳定在38左右,不再有蒸汽馏出时,将蒸馏烧瓶中残留液体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凝结成白色固体,则证明油层b中含有1,2-二溴乙烷。(4)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加入了10ml乙醇(0.17mol),足量浓硫酸,适量水,以及0.15mol溴化钠,最后蒸馏获得了10.9g一溴乙烷产品。请计算产率 (用小数表示,保留二位小数)。【答案】(13分) (1)防止产品挥发损失(1分)(2)so42-(1分),取少量水层a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化,再滴加少量的bacl2溶液,若产生浑浊,有so42-,否则无so42-。(2分)(3)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分液漏斗 (1分)液体分层,下层液体逐渐褪为无色。(2分) 油层b中含有br2(2分) 水浴加热 (2分)(4)0.67 (2分)【解析】试题分析:(1)一溴乙烷的沸点较低,易挥发,所以锥形瓶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的目的是防止产品挥发损失;(2)制备一溴乙烷所用试剂有浓硫酸,所以水层a中的离子除na+、h+、oh-和br-外,一定还有so42-;so42-的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水层a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化,再滴加少量的bacl2溶液,若产生浑浊,有so42-,否则无so42-。(3)步骤2中溶液出现分层现象,所以将油层b转移至分液漏斗中,便于分离溶液;一溴乙烷中可能含有ch3ch2och2ch3、ch2brch2br、ch2=ch2、br2、so2等杂质,而使溶液显黄色。一溴乙烷的密度比水大,na2so3溶液可以吸收br2、so2在溶液的上层,一溴乙烷等油层在溶液的下层,所以出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下层液体逐渐褪为无色;步骤2中用新制氯气和四氯化碳溶液萃取,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证明原油层中b中含有br2;步骤1的油层中含有一溴乙烷、ch2brch2br等,一溴乙烷的沸点较低,所以控制温度在38左右时溜出的馏分是一溴乙烷,常用水浴加热的方法,控制温度。(4)乙醇的物质的量大于溴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理论上生成0.15mol的一溴乙烷,实际得到10.9g/0.1mol的一溴乙烷,所以产率=0.1mol/0.15mol=0.67考点:考查一溴乙烷的制备实验,离子的检验,物质的分离方法,仪器的选择,产率的计算17nh4+、no3-、hso4-、hco3-、co32-、hcl等微粒中,在水溶液里能电离而不能水解的有_;能水解而不能电离的有_;既能水解又能电离的有_;既不能水解又不能电离的有_。写出其中既能水解又能电离的微粒的电离方程式及水解方程式_,_。【答案】hso4-,hcl;nh4+,co32-;hco3-;no3-;hco3-=h+co32-,hco3-+h2o=h2co3+oh-【解析】18滴定实验是中学常用的定量实验,主要原理是利用已知浓度的某溶液滴加到未知浓度的溶液中,通过恰好完全反应的“终点”的判断,实验测出消耗的两种物质的量来计算未知浓度的溶液的浓度。下面是甲同学用滴定实验来测定食用精制盐中的碘含量(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kio3)。已知:i22s2o322 is4o62,其步骤为:a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0010-3 mol/l的na2s2o3溶液15.00 ml,恰好反应完全。(1)配平化学方程式 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2)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当滴加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由 色变为 色,且颜色半分钟内不改变 。(3)根据以上实验,所测精制食盐中的碘含量是 mg/kg。(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4)已知在酸性环境下:2h+ + s2o32- = s + so2 + h2o,所以乙同学认为在c操作前应 ,否则实验测得食盐中碘的含量会 (填“偏高”或“偏低”或“没有影响”)【答案】(1)(3分,全对给3分,错一个不得分) 1 kio3 5 ki 3 h2so4 3 k2so4 3 i2 3 h2o(2)(2分,每空1分)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3)(3分)635/w(4)(4分,每空2分)先加适量naoh中和多余硫酸至溶液中性 偏高【解析】试题分析(1)ki中的i从-1价升到0价,升一个化合价,kio3中的i从+5价降到0价,降了5个化合价h2so4中没有元素变价,所以ki与kio3的的比为5:1,再根据原子守恒得:1 kio3 5 ki 3 h2so4 3 k2so4 3 i2 3 h2o;(2)开始滴加na2s2o3溶液, na2s2o3溶液少量,碘单质没有反应完,溶液显蓝色,当滴加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碘单质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颜色半分钟内不改变 。(3)据反应:kio3 5 ki 3 h2so4 3 k2so4 3 i2 3 h2o和i22s2o322 is4o62,n(i) = n(kio3) = 1/3 n(i2) =1/6 n(s2o32)= 1/6 2.0 10-31510-3molm(i) = 127g/mol1/6 2.0 10-31510-3mol = 4.2 * 10(-4) g = 6.35 * 10-1 mg , 精制食盐中的碘含量= 6.35 * 10-1 mg /w10-3kg=635/w mg/kg。(4) 因为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2h+ + s2o32- = s + so2 + h2o,所以在c操作前应)先加适量naoh中和多余硫酸至溶液中性;否则消耗的s2o32- 偏多,造成结果偏高。考点: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操作、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19(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材料来探究nh3的还原性,部分实验装置如下图。 材料1:nh3是强还原剂,能将某些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或低价态的氧化物。如:2nh3 + 3cuo 3cu + n2 +3h2o材料2:cu+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cu2o + 2h+ = cu2+ + cu +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里,该学习小组设计下列制取纯净干燥氨气的方案,简易、可行的最佳方案是 。a加热氯化铵固体,再通过碱石灰b在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加入铁触媒,并加热至500,再通过碱石灰c加热浓氨水,再通过碱石灰d在生石灰中加入浓氨水,再通过浓硫酸(2)为证明nh3 还原cuo的反应中有水生成,b中应放入的试剂是 。(3)当观察到 (填现象),即表明a中的反应已经完成。(4)该小组欲用体积比为14的稀硫酸做试剂,检验反应是否有cu2o固体生成。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了胶头滴管外还有 。 可证明还原产物中含有cu2o的操作及现象是 。(5)请写出a中生成cu2o的化学方程式 。(6)若用定量的方法测定该反应是否生成cu2o,最简便且准确的方法是 。【答案】(1)c (2)无水硫酸铜 (3)a中固体由黑色完全变为红色 (4)烧杯、量筒、玻璃棒 加入硫酸后溶液呈蓝色,还有红色固体存在;(5)2nh3 + 6cuo3cu2o + n2 +3h2o (6)称量反应前后装置a中固体的质量【解析】 试题分析:(1)a. 氯化铵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产生的气体遇冷又重新化合产生氯化铵,因此不能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错误;b在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加入铁触媒,并加热至500,反应条件在实验室不容易控制,反应较难,错误;c氨水中是一水合氨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氨水中的水蒸气能够被碱石灰吸收,而且碱石灰与氨气不发生反应,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用加热浓氨水,再通过碱石灰的方法制取、和收集氨气,正确;d.氨气能够与干燥剂硫酸反应,此法不可行,错误。(2)为证明nh3 还原cuo的反应中有水生成,b中应放入的试剂是无水硫酸铜;(3)当观察到a中固体由黑色完全变为红色,就证明cuo反应完全。(4)用98%的浓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了胶头滴管外还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可证明还原产物中含有cu2o的操作及现象是加入硫酸后溶液呈蓝色,还有红色固体存在;(5)a中生成cu2o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 + 6cuo3cu2o + n2 +3h2o;(6)若用定量的方法测定该反应是否生成cu2o,最简便且准确的方法是称量反应前后装置a中固体的质量。考点:考查nh3的制取、干燥、收集及还原性的反应原理、产物的检验的知识。20某课外活动小组根据mg与co2的反应原理,探究mg与no2的反应及固体产物。该小组通过实验确认mg能在no2中燃烧,并对固体产物提出三种假设:i.假设为:固体产物为mgo ii.假设为:_iii.假设为:_请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信息:2no2+2naoh=nano3+nano2+h2o(1)如图连接好仪器,装药品前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_(2)装置b中盛装的干燥剂可以是(填序号)_浓硫酸 无水cacl2 碱石灰 五氧化二磷(3)开始打开活塞k,让a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待c中充满红综色气体后,关闭活塞k,再点燃c处酒精灯,同时d中碱液盛的很满,这样做的目的是_(4)e中收集到的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4,该气体是_(5)实验得到固体残留物的质量是实验前mg粉质量的1.5倍,则假设_成立。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_(6)本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改进措施是_。【答案】.固体产物为mg3n2 .固体产物为mgo和mg3n2 (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和活塞k,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对锥形瓶(或c处反应管)微热,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停止加热,导气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表示气密性良好。 (2) (3)排净装置中空气,防止空气干扰实验。(4)n2 (5)假设 4mg+2no24mgo+n2 3mg+n2mg3n2(6)活塞k处的导气管插入naoh溶液中,进行尾气吸收。【解析】试题分析:在no2中含有n、o元素,所以mg在其中燃烧产物可能是mgo、mg3n2或它们的混合物。假设.固体产物为mg3n2 。.固体产物为mgo和mg3n2(1)如图连接好仪器,装药品前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和活塞k,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对锥形瓶(或c处反应管)微热,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停止加热,导气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表示气密性良好。(2)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no2是酸性气体,不能使用碱性干燥剂来干燥。排除 碱石灰;u形管装的是固体干燥剂,而浓硫酸是液体,不能使用,排除浓硫酸。故装置b中盛装的干燥剂可以是无水cacl2 五氧化二磷。(3)开始打开活塞k,让a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待c中充满红综色气体后,关闭活塞k,再点燃c处酒精灯,同时d中碱液盛的很满,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净装置中空气,防止空气干扰实验。(4)e中收集到的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4,相对分子质量为142=28,该气体是n2. (5)若完全转化为mgo,则反应后的固体质量是反应前的(24+16):24=1.67倍.若完全转化为mg3n2,则反应后的固体质量是反应前的(243+142):(243)=1.39倍。实验得到固体残留物的质量是实验前mg粉质量的1.5倍,所以得到的是mgo和mg3n2的混合物。故假设设成立。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4mg+2no24mgo+n2 3mg+n2mg3n2。(6)本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就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改进措施是活塞k处的导气管插入naoh溶液中,进行尾气吸收。考点:考查探究mg与no2的反应及固体产物的成分。21有一块表面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金属钠,质量是10.8g,将它投入到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0.2g氢气,得到密度为1.106gcm3的溶液,试计算(要求写过程): (1)10.8g固体中,金属钠的质量是多少克?(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答案】(1)46g (2)4moll【解析】试题分析:(1)设金属钠的质量为m,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2na+2h2o2naoh+h2223g 2gm 0.2gm=4.6g答:未被氧的金属钠为4.6g;(2)n(na)=0.2mol,固体中m(na20)=10.8g-4.6g=6.2g n(na20)=0.1mol由反应2na+2h2o2naoh+h2,na2o+h2o2naoh可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naoh)=0.2mol+20.1mol=0.4mol,溶液的质量为:100g+10.8g-0.2g,溶液的体积为:v=m/=100ml,即0.1l,c=n/v=4mol/l考点: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及钠和氧化钠的性质。22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甲、乙、丙、丁为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b是具有磁性的氧化物,d和丁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乙在丙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i2。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为注明)(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b_,f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i,该过程的实验现象是_;(4)将足量的co2通入e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是_。(5)将g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红褐色液体,该液体具有的性质有_。a具有丁达尔现象b红褐色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纯化c液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d取适量液体加入k2so4溶液会产生红褐色沉淀【答案】(1)fe3o4;fecl2;(2)3fe+4h2ofe3o4+4h2;(3)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4)alo2-+co2+h2o=al(oh)3+hco3-;(5)ad。【解析】试题分析:甲、乙、丙、丁为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则a为h2o,b是具有磁性的氧化物,则b为fe3o4,d和丁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则丁为al,d为al2 o3 ,e为naalo2 ,乙在丙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则c为hcl,结合转化关系可知,甲为fe,乙为h2 ,f为fecl2 ,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i,则h为fe(oh)2 ,i为f(oh)3 ,g为fecl3 。(1)通过以上分析知,b、f分别是fe3o4;fecl2;(2)a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 fe3o4+4h2;(3)h为fe(oh)2,i为f(oh)3 ,氢氧化亚铁是白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看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4)e是偏铝酸钠,足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h2o=al(oh)3+hco3-;(5)将g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红褐色液体,该液体是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其分散质直径在1-100nm之间,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能和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现象,选项ad正确。考点:考查无机物的推断的知识。23(10分)某合成树脂e的单体a(c3h4o2),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已知: a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又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x指卤素原子)回答下列问题:(1)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a+cd的化学方程式 。(3)e的结构简式 。(4)下列化合物中属于b的同分异构体的是 。a bc d(5)对于化合物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答案】(1)碳碳双键、羧基;(2)ch2=chcooh+ch3chcoohohch2chcoochcoohch3ch3+h2o;(3)n ch2chcooh;(4)ac;(5)a。【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又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co2,说明含cooh,因此推出a的结构简式为h2c=chcooh,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羧基;(2)ab发生加成反应,其结构简式:ch2ch2coohbr或h3cchcoohbr,根据的信息,推出b的结构简式为:h3cchcoohbr,bc发生取代反应,其c的结构简式为:h3cchcoohoh,a+cd发生酯化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2=chcooh+ch3chcoohohch2chcoochcoohch3ch3+h2o;(3)a生成高聚物,发生加聚反应,e的结构简式:n ch2chcooh;(4)根据(2)的分析,选项a和h3cchcoohbrb互为同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抚州市人民医院医疗纠纷处理流程与调解技巧情景模拟试题
- 龙岩市人民医院困难血管置管技术考核
- 《志鸿优化设计》届高考英语人教版一轮复习教选修UnitRobots教案(2025-2026学年)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教案(2025-2026学年)
- 高中语文燕歌行教案语文版必修(2025-2026学年)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考点环境描写类鉴赏教案(2025-2026学年)
- 采购管理库存控制教案(2025-2026学年)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2025-2026学年)
- 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不等关系不等式教案(2025-2026学年)
- 油菜花开了说话训练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2025-2026学年)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前三十页纸
- 20G520-1-2钢吊车梁(6m-9m)2020年合订本
- 老人智能手表营销策划
-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第二单元《妈妈格桑拉》
- 股权转让及法定代表人变更协议书
- EBSCOhost全文数据库简介及使用指南课件
-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课件
- 自考专升本《西方文论选读(上册)(云南)》考前知识点汇总
- GB/T 41782.2-2022物联网系统互操作性第2部分:网络连通性
- GB/T 1186-1992压缩空气用橡胶软管(2.5MPa以下)
- GB/T 10061-2008筛板筛孔的标记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