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气象灾害、通胀与资本市场.doc_第1页
专题报告:气象灾害、通胀与资本市场.doc_第2页
专题报告:气象灾害、通胀与资本市场.doc_第3页
专题报告:气象灾害、通胀与资本市场.doc_第4页
专题报告:气象灾害、通胀与资本市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able_MainInfo专题投资策略投资策略 研究报告气象灾害、通胀与资本市场2010-08-10Table_KeyInfoTable_Title气象灾害、通胀与资本市场主要观点1 中国的气象灾害中,旱灾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要大于涝灾。这在三轮旱灾和三轮涝灾的对比中体现的较明显。2 在粮食作物中,玉米受干旱影响比较大;而涝灾则对稻谷、小麦的影响较大。3 国内气象灾害导致粮食减产,进而带来粮食价格的上涨,这条路径并不具备持续性。粮价的波动仅具有短期意义,其对CPI的影响比较微弱。4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不会决定通胀走势。对CPI影响较大的是猪肉价格的走势,而在粮食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的传导上存在着链条。也就是说,粮价对CPI的直接影响比较小。而对于2006之后的粮价、肉价、CPI等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整体宏观经济过热、流动性泛滥的结果,气象灾害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5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上,气象灾害对于农业股的刺激要比对CPI的刺激更直接,往往在7、8月份会有较好的超额收益。6近期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上行会对国内农产品价格起到一定的拉动,但正如我们上面分析的一样,这种影响可能比较小。7.2010年农作物的受灾面积略低于2003年的涝灾,旱灾面积并不很大。因此,我们认为今年的气象灾害对于粮食产量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冲击。配合国家现存的收储制度,我们认为气象灾害对于物价的影响力度和持续性上比较有限。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种通胀预期下对于农业股的追捧仅是一种短期现象。国际农产品价格与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动,这在2004年以前的市场上表现得比较明显。但是在2005年之后,这种联动关系变得弱化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内的粮食收储制度避免了这种国内粮价跟随国际粮价波动的情形。我们认为,虽然当前国际小麦等价格出现不小幅度的上涨,但对于国内的影响可能比较有限。Table_BaseInfo相关研究分析师:邓二勇(8621) 68751691执业证书编号:S0490209080252联系人:陈开伟(8621) 68751691请阅读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投资策略正文目录概述5事件研究之国内气象灾害6干旱灾害的影响61997年特大干旱62000-2001年特大旱灾92007年严重干旱13洪涝灾害的影响151998年特大洪灾152003、2005年洪灾172008年雪灾19全球气候变化与粮价变动20两轮农产品牛市23国际与国内之间的联动28国内资本市场概况28总结29分析师介绍31对本报告的评价请反馈至长江证券机构客户部31投资评级说明31图表目录图 1:1997年以来历年洪涝灾害情况对比5图 2:各年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对比5图 3:1997年粮食产量较1996年减产6图 4:97、98年CPI走势7图 5:农产品价格指数环比(集贸市场)7图 6:1997年上证指数与农林牧渔指数走势8图 7:2000,2001年连续两年粮食减产9图 8:玉米和小麦减产幅度较大9图 9:2000-2001年CPI走势9图 10:食品价格波动主导了这一阶段CPI的走势10图 11:食品大类中价格指数走势10图 12:粮食价格环比持续攀升现象并不明显11图 13:农业股超额收益在8、9月份集中显现11图 14:2007年粮食增长速度大幅放缓12图 15:通胀水平在2007年呈温和上涨态势13图 16:粮食价格相对平稳13图 17主要粮食价格从2006年开始持续上涨(环比指数)13图 18:农业股超额收益在上半年体现得较为明显14图 19:1998年粮食增产幅度不小14图 20:籼稻和粳稻价格在洪涝灾害中价格上升明显(环比)15图 21:1998年农林牧渔板块与上证综指走势15图 22:2003年粮食产量出现下滑16图 23:CPI走势在2004年达到高点16图 24:粮食价格走势与CPI走势基本一致16图 25:粮食价格在2003年底的出现明显上升(环比指数)17图 26:8、9月份农业指数有阶段性超额收益17图 27:20072008年CPI走势18图 28:年初环比价格持续攀升18图 29:雪灾期间农业股表现抢眼19图 30:玉米产量与价格关系22图 31:CRB谷物期货走势22图 32:国内CPI与CPI食品项走势23图 33:CBOT主要粮食期货走势23图 34:美欧CPI走势24图 35:主要国家玉米产量变化24图 36:主要国家小麦产量变化24图 37:主要国家稻谷产量变化25图 38:2004-2008COBT主要农产品期货走势25图 39:历年全球灾害损失26图 40:CBOT小麦走势26图 41:国际小麦价格与国内小麦价格变动27图 42:2003年以来农林牧渔指数相对上证综指累计超额收益27表 1:近年来主要旱灾情况5表 2:97年5-8月主要农业股市场表现8表 3:近年来全球主要气象灾害情况20表 4:世界主要产麦国市场份额21概述中国历年各种灾害异常繁多,我们几乎找不出没有灾害的年份。我们选取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的气象灾害作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这种经验性研究对气象灾害与粮价、CPI、资本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作出一定的梳理。我们选取受灾程度较大的几次干旱灾害、洪涝灾害和2008年的雪灾作为研究样本。表 1:近年来主要旱灾情况年份级别受灾面积(亿亩)成灾面积(亿亩)绝收(亿亩)粮食损失(亿KG)经济作物损失(亿)1995中等偏重3.521.560.31822302801997特大旱灾5.02713.00150.59374761999偏重4.522.490.58883332000特大旱灾6.084.021.2599.65112001上一年大旱的延续5.773.560.9635485382002中等偏重3.331.993133252006程度不同,川东最重3.112.010.3443416.5316.22007严重干旱4.412.430.4786373.6422.4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1995年以来出现,严重干旱以上的一共有四年,分别是1997年,2000年,2001年和2007年。其中,2001年是2000年特大干旱的延续,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因此,对于旱灾的研究,我们集中在1997,2000-2001以及2007年的情形。对于洪涝灾害,我们则选取程度较重的1998年,2003年和2005年。图 1:1997年以来历年洪涝灾害情况对比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2:各年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对比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此外,对于另外一类的气象灾害,冰冻雨雪,我们则选择2008年初的雪灾。事件研究之国内气象灾害干旱灾害的影响1997年特大干旱1997年的干旱主要发生在北方,春旱较轻,夏伏旱严重,部分地区春夏秋三季连旱,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受旱5070天,局部地区长达100多天。此次旱情最严重的时间段是在6、7、8三个月。华北地区夏季降水比平均水平低了38成,黄河首次断流时间、断流河段长度、累计断流天数均超历史记录。黄河断流一度造成鲁、豫两大农业省份2000多万亩农田无水灌溉,130多万人饮水困难。长江中上游地区从7月中旬开始持续高温少雨,受旱面积6000多万亩,其中渝东、川北、鄂西旱情严重。受灾害的影响,1997年粮食产量较1996年出现了罕有的减产。从总的粮食产量来看,1997年较1996年减产2.05%。图 3:1997年粮食产量较1996年减产资料来源:CEIC,长江证券研究部特大旱灾导致了粮食减产,这种减产有没有反映到价格水平的变动呢?从CPI的变动上来看,这种粮食的减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 相反,97、98年的价格水平则是一个逐步步入通货紧缩的过程。图 4:97、98年CPI走势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从分项数据上来看,主产区在北方的小麦和玉米价格环比在7月份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上涨,而稻米,以及大豆等其他作物价格相对平稳。图 5:农产品价格指数环比(集贸市场)资料来源:CEIC,长江证券研究部由于粮食价格在CPI中权重非常小,因此像玉米、小麦价格在短期内的波动并不会影响到CPI的波动。在资本市场上,受干旱影响较大的农业股的超额收益体现得并不明显。而从个股上来看,也仅有部分股票获得了超额收益。资本市场的表现还要受到上市公司自身的约束,比如说上市标的在本身的业务范围和经营能力存在的良莠不齐是一种重要原因。表 2:97年5-8月主要农业股市场表现证券名称上市日期5月涨幅6月涨幅7月涨幅8月涨幅大江股份1993-11-22-17。79-4。6615。53-11。96ST康达尔1994-11-01-5。7410。23-22。04-9。95中粮屯河1996-07-313。4216。6927。80-4。23如意集团1996-11-28-19。7712。4517。14-17。80永安林业1996-12-0619。16-15。50-13。2811。14*ST铜城1996-12-18-22。405。50-5。741。38农产品1997-01-10-0。8719。26-18。48-18。61正虹科技1997-03-18-15。94-7。30-0。95-3。21丰乐种业1997-04-22-15。93-10。72-7。84-9。99罗牛山1997-06-118。93-6。39-1。58开创国际1997-06-1923。16-4。27-18。21禾嘉股份1997-06-261。42-8。09-9。82亚盛集团1997-08-1810。72上证指数-7。77-2。72-4。842。63资料来源:wind资讯,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6:1997年上证指数与农林牧渔指数走势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2000-2001年特大旱灾2000年的特大旱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旱灾。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20多个省市发生严重旱灾,尤其是东北西部、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及其严重。旱情严重期间,全国有2770万农村人口和1700多玩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山西一度有430万人、6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300多万人、50万头大牲畜靠异地拉运水维持生存,一些地方拉云水距离达20公里以上。河北省一度有300多万人饮水困难,争水抢水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了人员伤亡。 旱情从3月份开始逐步蔓延至全国,东北地区在5月中旬之后出现持续少雨天气,是90年代以来春夏初降水最少的一年。2001年的特大干旱时2000年特大干旱的延续。北方及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在主汛期都发生了严重干旱。其中,北方大部和西南东部已是自1999年以来的连续三年干旱。2001年的干旱受灾面积是1949年以来的第三位,仅次于1978年和2000年,成灾面积和因旱造成的损失仅次于2000年,位列历史第二。首次影响,2001年全国粮食生产严重歉收,比2000年减产95。5亿kg。2000年和200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同比分别减少9。09%和2。06%。其中减产幅度最大的是主产区在北方的玉米和小麦,而玉米则更是在2000年减产17%。图 7:2000,2001年连续两年粮食减产资料来源:CEIC,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8:玉米和小麦减产幅度较大资料来源:CEIC,长江证券研究部粮食作物的减产在虽然带来的自身价格水平的波动。图 9:2000-2001年CPI走势资料来源:聚源数据,长江证券研究部2000-2001年的各月中,CPI有一种逐级走高的趋势。那么这种走高是否与旱灾导致的减产有关呢?我们则将目光转向CPI的分享数据。图 10:食品价格波动主导了这一阶段CPI的走势资料来源:聚源数据,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11:食品大类中价格指数走势资料来源:聚源数据,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12:粮食价格环比持续攀升现象并不明显资料来源:聚源数据,长江证券研究部虽然连续两年出现了减产,但价格上的波动并不明显。2000年底的价格上行更多的是季节性因素,而2001年年中的价格上行,与旱灾有一定的关系,玉米和小麦价格上行相对较大。但总体价格水平可控,CPI并没有出现大幅波动。图 13:农业股超额收益在8、9月份集中显现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2007年严重干旱2007年全年降水接近常年,但降水分布非常不觉,并造成了2007年较为严重的干旱,其中部分地区出现特大干旱灾害。传统的易涝去、多雨区、粮食主产区受干旱影响较重。降水量相对丰沛的江南、华南部分地区2007年伏旱时间达一个月,重旱区超过40天,部分地区还发生了秋冬连旱。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受旱严重,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发生了自1949年以来第二严重的旱情,我们商品粮基地整体受旱严重。2007年旱情程度比1997年,2000-2001年要小,但粮食生产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虽然没有减产,但增长幅度却大大减小。图 14:2007年粮食增长速度大幅放缓资料来源:CEIC,长江证券研究部2007年CPI的大幅走高有多方面的原因,而旱灾所带来的对通胀水平的提升应该并具备决定性。相反,跟2008年相比,有着旱灾影响2007年确实通胀水平相对较小的一年。图 15:通胀水平在2007年呈温和上涨态势资料来源:聚源数据,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16:粮食价格相对平稳资料来源:聚源数据,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17主要粮食价格从2006年开始持续上涨(环比指数)资料来源:CEIC,长江证券研究部从粮食价格上来看,2007年的旱灾对粮价的影响是相对较小的。2007年通胀上行的主要带动点是肉禽及其制品,两家在前半段都是一种平稳的增长;也仅仅是在2007年末段,粮价才出现了大幅上涨。图 18:农业股超额收益在上半年体现得较为明显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洪涝灾害的影响1998年特大洪灾众所周知的1998年特大洪灾,这里不用过多描述。虽然南方经历了特大洪灾,但全国粮食生产并没有受到根本的影响,全年粮食产量较1997年增长3。67%,其中玉米增产幅度最大为27。46%。小麦和稻谷出现减产,减产幅度分别为1%和1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还是在于98年洪涝灾害的主要集中区域是在长江流域。长江南北的水稻、小麦受影响较大。而玉米主产区则分布在更广大的区域。图 19:1998年粮食增产幅度不小资料来源:CEIC,长江证券研究部在上面的图4中我们看到了价格水平在98年呈通缩之势,这主要是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在洪涝灾害显现的6、7月份出现上涨,籼稻和粳稻上涨比较明显。但这种上涨在CPI中基本没有体现。而且在下半年,农产品价格都出现了几种的回落。图 20:籼稻和粳稻价格在洪涝灾害中价格上升明显(环比)资料来源:CEIC,长江证券研究部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农林牧渔板块在粮食价格环比上升的4、5、6月份存在着相对于上证综指的超额收益。而在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7、8月份,上证指数和农林牧渔板块均是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跌,农林牧渔的超额收益并不明显。农业板块的超额收益反倒是在洪涝灾害结束之后的几个月内出现了较强的超额收益。其中有一个背景可能就是小麦价格在9月份之后的持续走强。小麦减产所带来的影响在灾害之后可能更容易体现,资本市场的反映也可以用此来解释。其他板块在1998年的表现显得比较凌乱。图 21:1998年农林牧渔板块与上证综指走势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2003、2005年洪灾2003年的洪涝灾害在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上仅次于1998年,2005年的洪灾则在直接经济损失、水利设施损失上仅次于1998年。这两次洪涝灾害在波及范围和影响程度上均不及1998年,粮食生产在2003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滑坡,同比减产了5。77%,其中小麦和稻谷减产幅度相对较大。其原因则与1998年类似。2005年的洪灾在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上低于2003年,当年粮食生产实现丰收。图 22:2003年粮食产量出现下滑资料来源:CEIC,长江证券研究部CPI的走势在出现洪涝灾害的2003年和2005年并没有出现多大的异常。在洪水频发的夏季,CPI走平甚至走低都表明了这两次洪涝灾害对于CPI的走向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图 23:CPI走势在2004年达到高点资料来源:聚源数据,长江证券研究部从农产品的价格走势上看,其余CPI走势保持一致。在洪涝灾害发生的2003和2005年,农产品价格基本保持了平稳。图 24:粮食价格走势与CPI走势基本一致资料来源:聚源数据,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25:粮食价格在2003年底的出现明显上升(环比指数)资料来源:CEIC,长江证券研究部事实上,2003年底CPI快速上行的主要根源还是在与肉、蛋等价格的快速推动。粮食价格的上涨则是一种适应性上涨。图 26:8、9月份农业指数有阶段性超额收益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2008年雪灾2008年12月的冰冻雨雪灾害造成21个省(区、市、兵团)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107人,失踪8人,紧急转移安置151。2万人,累计救助铁路公路滞留人员192。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2530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6亿亩;倒塌房屋35。4万间。这次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由于雪灾发生在冬季,因此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影响,2008年的农业生产还获得了少有的大丰收。2008年粮食产量较2007年增长了5。4%。雪灾在短期内所造成的物流运输等系统的中断也给价格水平带来上涨动力。CPI环比价格在2008年初出现快速上升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但雪灾天气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图 27:20072008年CPI走势资料来源:聚源数据,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28:年初环比价格持续攀升资料来源:聚源数据,长江证券研究部在价格的上涨中,粮食价格的波动时最小的。这也可以从直观上去理解。食物中的主食和副食相当于消费品中的必须消费品和可选消费品。作为副食的肉禽、蛋等价格变动较快,粮食价格变动相对较小。如果连最基本的粮食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升,那么通胀水平应当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了。农业股在2008年初表现抢眼,超额收益异常明显。图 29:雪灾期间农业股表现抢眼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全球气候变化与粮价变动综合来看,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洪灾,风暴和极端气温。近些年来,由全球变暖导致的干旱、洪水等灾害的发生率急剧增加,研究表明,气温上升会加快农作物发育速率,使其生育期缩短,导致大部分作物产量下降, 从而降低粮食供给引发全球粮价上涨。根据测算, 气候变暖将使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要农作物减产,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作物产量可能会减少5到10。从气候角度来看,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循环是主导最近十多年全球主要气候灾害的元凶。 一般而言, 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等灾害;也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当厄尔尼诺发生时,整个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大气状况都被改变,这种大范围的变化必然会打乱正常秩序,影响到热带其它地区,并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到热带外的中高纬度地区。因此厄尔尼诺还常常引起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的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暖冬以及美国南部冬季的潮湿多雨;它与东亚夏季温度和降水等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厄尔尼诺常常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风暴生成,使台风和飓风减少,但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我国常常出现暖冬气候,东北夏季温度容易偏低;我国夏季主要雨带位置偏南、华北雨季偏弱的可能性大;登陆我国的台风比常年减少。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多导致寒潮,风暴和雪灾天气。下表中我们详细罗列了近十年除中国以外的全球重大灾害:表 3:近年来全球主要气象灾害情况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说明:有颜色的地方表示产粮区的受灾类型。中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产粮区之一,但是由于并非商品粮国,因此主要粮食以自给为主,同时部分粮食缺口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 国内粮价波动容易受到国际价格异常波动的共振影响。而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 南美的阿根廷, 亚太的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法国,则是世界五大粮食出口国,下表罗列了主要小麦生产国产量占全球的比重。表 4:世界主要产麦国市场份额Date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洲俄罗斯1961-1-22.60%3.06%3.51%6.48%54.23%0.00%1962-1-22.31%3.39%6.24%6.75%54.45%0.00%1963-1-23.88%3.87%8.55%8.02%47.33%0.00%1964-1-24.25%3.79%6.17%7.87%51.76%0.00%1965-1-22.34%2.73%6.82%9.73%50.35%0.00%1966-1-22.08%4.22%7.49%8.41%54.58%0.00%1967-1-22.51%2.59%5.53%9.76%52.71%0.00%1968-1-21.77%4.57%5.46%8.48%51.85%0.00%1969-1-22.31%3.47%6.01%8.98%50.37%0.00%1970-1-21.61%2.57%2.94%9.52%54.64%0.00%1971-1-21.65%2.50%4.19%9.47%53.51%0.00%1972-1-22.04%1.95%4.30%10.66%50.70%0.00%1973-1-21.79%3.28%4.42%9.62%52.58%0.00%1974-1-21.68%3.20%3.74%11.51%50.01%0.00%1975-1-22.43%3.40%4.84%12.85%42.70%0.00%1976-1-22.66%2.85%5.69%12.16%45.58%0.00%1977-1-21.51%2.48%5.26%10.87%48.17%0.00%1978-1-21.85%4.12%4.82%12.27%50.29%0.00%1979-1-21.94%3.88%4.12%15.03%43.15%0.00%1980-1-21.79%2.49%4.43%12.67%46.77%0.00%1981-1-21.87%3.68%5.57%13.40%40.57%0.00%1982-1-23.17%1.88%5.65%14.49%41.40%0.00%1983-1-22.63%4.55%5.46%16.81%39.02%0.00%1984-1-22.59%3.67%4.16%17.26%40.72%0.00%1985-1-21.72%3.27%4.90%17.34%40.05%0.00%1986-1-21.70%3.08%5.98%17.18%41.13%7.04%1987-1-21.80%2.48%5.20%17.60%37.58%7.39%1988-1-21.72%2.84%3.21%17.25%41.17%8.05%1989-1-21.88%2.67%4.65%17.04%40.23%8.26%1990-1-21.87%2.56%5.45%16.69%39.19%8.42%1991-1-21.82%1.94%5.88%17.66%39.08%7.16%1992-1-21.75%2.88%5.31%18.06%35.31%8.21%1993-1-21.73%2.95%4.88%19.05%35.65%7.79%1994-1-22.16%1.70%4.38%18.99%34.72%6.14%1995-1-21.60%3.07%4.65%19.02%34.74%5.60%1996-1-22.74%3.94%5.13%19.02%33.20%6.00%1997-1-22.58%3.15%3.98%20.21%34.75%7.24%1998-1-22.25%3.64%4.08%18.58%34.15%4.57%1999-1-22.79%4.22%4.59%19.41%32.32%5.28%2000-1-22.80%3.79%4.55%17.09%34.45%5.91%2001-1-22.69%4.16%3.53%16.09%36.77%8.04%2002-1-22.23%1.78%2.85%15.88%40.11%8.89%2003-1-22.72%4.71%4.15%15.59%30.67%6.15%2004-1-22.70%3.50%3.96%14.67%37.73%7.24%2005-1-22.23%4.07%4.16%15.74%36.25%7.70%2006-1-22.73%1.82%4.24%18.20%34.85%7.53%2007-1-23.04%2.22%3.28%17.88%33.64%8.08%2008-1-21.48%3.13%4.19%16.46%38.91%9.32%2009-1-21.41%3.31%3.90%16.92%36.21%9.08%2010-1-21.82%3.33%3.10%17.32%36.12%8.02%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我们认为, 这些地区的气候变化及粮食产量的波动极其容易对国际粮价产生冲击, 以玉米为例, 美国玉米产量占全球的48%,出口量占60%,因此其天气和产量变化对国际玉米价格有重大影响, 在下图中可以发现, 玉米产量和粮价存在反向关系,即量升价跌。图 30:玉米产量与价格关系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两轮农产品牛市我们通过对比2002年厄尔尼诺现象卷土重来后的几次世界范围气候灾害,来分析本次全球特大干旱对中国粮食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单纯就CRB谷物期货价格来看, 历史上有两次显著的持续两年的粮价牛市,从而引起中国和全球同步的通胀周期。图 31:CRB谷物期货走势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32:国内CPI与CPI食品项走势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第一次是02年下半年到04年上半年。 2002年初冬季的欧洲雪灾,同时伴随南半球澳大利亚的旱灾, 严重削减了粮食产量,导致自然灾害和通胀预期下国际小麦、玉米和稻谷价格自02年5月开始上涨。 到03年的4-6月份,由于美国中西部遭遇特大飓风影响,以及欧洲的严重干旱,小麦和稻谷开始第二轮上涨, 虽然玉米价格相对反应滞后, 但是并不影响全球进入严重的通胀上升期。 图 33:CBOT主要粮食期货走势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34:美欧CPI走势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第二次是06年到08年。 04-05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但是我们发现这时粮价出现了回落,一直到05年下半年伴随印度水灾和美国“卡特里娜”特大飓风爆发, 才扭转国际粮价的下跌调整趋势, 稻谷价格在05年7月份反转, 而小麦于年底反转, 主要是欧洲寒潮影响。 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04-05年的灾害集中于非核心产粮地区, 如印尼大海啸, 因此对主要产粮国影响并不大。从下图来看, 04-05年主要玉米产区和小麦产区都丰收, 虽然印尼海啸和印度水灾对亚洲稻米区有所影响,但是并没有影响稻谷主产区中国和印度的产量, 因此粮价总体维持稳定。图 35:主要国家玉米产量变化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36:主要国家小麦产量变化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37:主要国家稻谷产量变化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06年全球灾害并不多, 灾害损失低于过去平均水平,由于美国的飓风季节较为平静,以及欧洲没有发生任何高危害性的事故, 06年只有三宗损失超过10亿美元的事故:4月美国的两次龙卷风和9月日本的一次台风。但是到了07年,我们可以看到,全球遭遇大规模自然灾害,由于06年底开始的新一轮厄尔尼诺效应在07年初达到峰值, 导致欧洲遭遇极端冰雪和风暴袭击,美国在4月份开始遭受拉尼娜天气, 产生雪灾, 紧接着下半年南亚和欧洲局部遭洪水, 美国西部再次遭遇大旱。 这些一连串的灾害极大的推升了粮食减产和通胀预期,从而导致07-08年国际粮价的暴涨。图 38:2004-2008COBT主要农产品期货走势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图 39:历年全球灾害损失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类似地, 今年8月,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及欧盟部分国家小麦产区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导致多数产区产量大幅下滑,预计减产幅度将达30%左右。国际谷物理事会近期发布报告称,因东欧和中亚地区的小麦受灾减产,2010/2011年度全球谷物预期产量为17。53亿吨,较上月调低2300万吨,供应缺口已经上升至 2100万吨。此外,加拿大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预计2010年该国小麦将减产17%,而澳大利亚因虫灾泛滥,也存在减产30%风险。在小麦减产预期下,近期国内外期货市场小麦期价强势尽显,美麦指数直逼2008年历史天价,国内小麦期货8月6日更是创下2499元的历史新高。图 40:CBOT小麦走势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国际与国内之间的联动国际农产品价格与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动,这在2004年以前的市场上表现得比较明显。但是在2005年之后,这种联动关系变得弱化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内的粮食收储制度避免了这种国内粮价跟随国际粮价波动的情形。我们认为,虽然当前国际小麦等价格出现不小幅度的上涨,但对于国内的影响可能比较有限。图 41:国际小麦价格与国内小麦价格变动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部国内资本市场概况2003年以来的资本市场,农业股的相对超额收益也仅是在2007年的通胀背景下存在较大的机会。2004年的也仅仅是获得小幅超额收益。图 42:2003年以来农林牧渔指数相对上证综指累计超额收益资料来源:wind资讯,长江证券研究部总结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的基本结论如下:4 中国的气象灾害中,旱灾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要大于涝灾。这种三轮旱灾和三轮涝灾的对比中体现的教明显。5 在粮食作物中,玉米受干旱影响比较大;而涝灾则对稻谷、小麦的影响较大。6 国内气象灾害导致粮食减产,进而带来粮食价格的上涨,这条路径并不具备持续性。粮价的波动仅具有短期意义,其对CPI的影响比较微弱。4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不会决定通胀走势。对CPI影响较大的是猪肉价格的走势,而在粮食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的传导上存在着链条。也就是说,粮价对CPI的直接影响比较小。而对于2006之后的粮价、肉价、CPI等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整体宏观经济过热、流动性泛滥的的结果,气象灾害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5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上,气象灾害对于农业股的刺激要比对CPI的刺激更直接,往往在7、8月份会有较好的超额收益。6近期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上行会对国内农产品价格起到一定的拉动,但正如我们上面分析的一样,这种影响可能比较小。2010年的上半年同时兼备了旱灾与涝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容小视。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553万亩、占全国的78%,作物受旱7516万亩(重旱2464万亩、干枯1644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037万亩;有2020万人、134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5%。受灾区今年粮食生产及主要农作物减产已成定局。粗略估计,如果受旱区粮食减产10%,全国粮食减产预计在1。8%左右。近期的洪涝灾害影响也颇大。江南、华南、西南、东北和江淮等地区先后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